工作与人生—王小波大学里流行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王小波生平王小波(1952~1997年)当代著名学者、作家,汉族。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后辞职专事写作。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王小波为人、为文都颇有特立独行的意味,其写作不乏“智慧”、“自然的人性爱”“有趣”,别具一格,深具批判精神。自称师承穆旦(查良铮)。1968~1970年云南农场知青。1971~1972年山东牟平插队;后担任民办教师。1972~1973年北京牛街教学仪器厂工人。1974~1978年北京西城区半导体厂工人。1978~1982年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学生。1982~1984年中国人民大学一分校教师。1984~1988年美国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88~1991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讲师。1991~1992年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讲师。1992~1997年自由撰稿人。1997年4月11日因心脏病突发逝世于北京。终年46岁。王小波家属父亲:王方名(原籍四川省渠县,逻辑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母亲:宋华(原籍山东省牟平县,国家教育部干部)大姐:王小芹二姐:王征兄:王小平弟:王晨光妻子:李银河---少年时的王小波返回王小波在美国农场歇息1984~1988年美国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研究生,获硕士学位。开始写作以唐传奇为蓝本的小说,其间得到许倬云先生的指点。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家“在我心目中,小波是一位浪漫骑士,一位行吟诗人,一位自由思想者。小波这个人非常的浪漫。我认识他之初,他就爱自称为“愁容骑士”,这是唐吉诃德的别号。小波生性相当抑郁,抑郁即是他的性格,也是他的生存方式;而同时,他又非常非常的浪漫。”“我第一次和他单独见面是在《光明日报》社,那时我大学刚毕业,在那儿当个小编辑。我们聊了没多久,他突然问:你有朋友没有?我当时正好没朋友,就如实相告。他单刀直入地问了一句:“你看我怎么样?”我当时的震惊和意外可想而知。他就是这么浪漫,率情率性。”小说代表作有《时代三部曲》(《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电影文学剧本《东宫·西宫》;还有数十万字的杂文、随笔,结集为《我的精神家园》、《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用他短暂的生命给世间留下了丰厚的遗产,有人欣赏他杂文的讥笑反讽,有人享受他小说里的天马行空,有人赞赏他激情浪漫,有人仰慕他的特立独行。在这些表象的背后,他一生最珍贵的东西,是对自由的追求。他目前是中国最富创造性的作家,他是中国近半世纪的苦难和荒缪所结晶出来的天才,他的作品对我们生活中所有的荒缪和苦难作出最彻底的反讽刺。小波语摘1.这个世界自始至终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像我这样的人,一种是不像我这样的人。2.我认为每个人都是有本质的。像我的本质就是流氓,土匪。如果放到合适的地方就大放光彩,可是在城市里做个市民。在学校里做个教员就很不合适了。3.这辈子我干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做一个一无所能,就能明辨是非的人。4.当一切开始以后,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让我害怕的事情了。5.我想要从梦里醒来,就要想出自己什么时候睡着了,方能跳出梦境,这是唯一的途径。6.一个人只有今生今世是不够的,他还应当有诗意的世界。7.不幸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你别无选择,假如能够选择,我也不愿生活在此时此地。8.智慧本身就是好的。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还会有人在走着。死掉以后的事我看不到,但在我活着的时候,想到这件事,心里就很高兴。9.一切都在不可避免的走向庸俗。10.活下去的诀窍是:保持愚蠢,又不能知道自己有多蠢。11.在很穷的时候,用到自己偷来的东西,感觉妙不可言!13.井底之蛙也拥有一片天空。14.孤独,寂静,在两条竹篱笆之中,篱笆上开满了紫色的牵牛花,在每个花蕊上,都落了一只蓝蜻蜓。15.我呀,坚信每一个人看到的世界都不该是眼前的世界。眼前的世界无非是些吃喝拉撒睡,难道这就够了吗?还有,我看见有人在制造一些污辱人们智慧的粗糙的东西就愤怒,看见人们在鼓吹动物性的狂欢就要发狂。我总以为,有过雨果的博爱,萧伯纳的智慧,罗曼罗兰又把什么是美说得那么清楚,人无论如何也不该再是愚昧的了。肉麻的东西无论如何也不应该被赞美了。人们没有一点深沉的智慧无论如何也不成了。16.我认为低智、偏执、思想贫乏是最大的邪恶。当然我不想把这个标准推荐给别人,但我认为,聪明、达观、多知的人,比之别样的人更堪信任。17.李卫公年轻时很有本事,所以找不到工作,只好去做流氓。18.我反对愚蠢,不是反对天生就笨的人,这种人只是极少数,而且这种人渴望变的聪明。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愚蠢的人都含有假装和弄假成真的成分。19.照我的看法,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好吃懒作,好色贪淫,假如你克勤克俭,守身如玉,这就犯了矫饰之罪,比好吃懒作好色贪淫更可恶。20.念书就是为考大学,考大学就是为读博士,读博士就是为以后主管工程,主管工程就是为贪污公款。人物评价他是目前中国最富创造性的作家,他是中国近半世纪的苦难和荒谬所结晶出来的天才。他的作品对我们生活中所有的荒谬和苦难作出最彻底的反讽刺。他还做了从来没有人想和做也没才力做到的事,他唾弃中国现代文学那种软,伤感和谄媚的传统,而秉承罗素.伯尔.维诺他们的批判,思考和想象的精神,同时把这个传统和中国古代小说的游戏精神作了一个创造性的衔接。王小波曾经狂热过。他这一代人,或多或少有过一段失去理性的日子。以十七岁的弱冠之年,响应伟大领袖的号召,只身跑到云南边疆,战天斗地,未始不是一种革命时代的青春骚动。然而,严酷的现实很快覆盖了理想主义的乌托邦想象,王小波开始沉默。“在我不会说话的时候最想说话。在我真正能说,知道的东西越来越多的时候反倒沉默了。”语言的沉默是对流行话语的抗拒,但内心的思考就此启程。在那个狂热的时代,人们说得太多太多,而想得太少太少。说话是为了获取话语的霸权,而思考仅仅是为了求得真知。---沉默的大多数点评通读课文解决不认识的生字生字朦胧(ménglóng)疲惫(bèi)永恒(héng)生卒年(cù)解剖学(pōu)本文是一篇散文,是和青年朋友探讨和交流关于人生意义的话题的文章,作者认为,从自己热爱的工作当中获得的乐趣,是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情。作者对人生的意义的看法不是什么空洞的高调,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确实存在,也不难达到的一种人生态度与方法,那就是按照自己的愿望,把自己喜欢的工作做好,在工作中体现自己的个人的理想目标,感受做一个普通人的尊严和快乐。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农村人与城里人的主题是什么?阅读第一自然段,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农村人与城里人的主题是什么?工作是人一生的主题农村人:把生儿育女看作主题城里人:它把取得社会地位看作一生的主题阅读2、3段找出作者到底想要说明什么??人从工作中可以得到乐趣。日常生活不等于简单的甚至是动物性的生存,也不是单单是追求“活着”,而是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在工作中体现出自己做人的价值和尊严。阅读第4段作者从解剖学上到底想要说明什么???作者认同的生活方式,是个人自由的选择的结果,是一个人的心胸和理想的外在体现,因此还以为着在日常生活中拒绝违背自己意志的行为,为坚持自己的理想而有所作为,有所不为。阅读第5段找出作者为什么对这种想法不赞同??作者所认同的生活方式还包函着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一种严肃的责任感,不流于简单的应付,对自己的选择和行为不负责任。对于作者所说的生活方式有四方面:一意味着人生的意义应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而不是通过社会地位的高下来表现。二日常生活不等于简单的甚至是动物性的生存,也不是单单是追求“活着”,而是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在工作中体现出自己做人的价值和尊严。三作者认同的生活方式,是个人自由的选择的结果,是一个人的心胸和理想的外在体现,因此还以为着在日常生活中拒绝违背自己意志的行为,为坚持自己的理想而有所作为,有所不为。四作者所认同的生活方式还包函着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一种严肃的责任感,不流于简单的应付,对自己的选择和行为不负责任。课文结构:第一段:提出工作是人一生的主题。第二段:人从工作中可以得到乐趣。第三段:干什么都是好的,但要干出个样子来,这才是人的价值和尊严所在。人必须用自己的头脑和心胸来改变自己的生活。第四段:摆明自己的态度,须过“高尚,清洁,充满乐趣的生活是好的。小结:本文在行文中的幽默和反讽的手法,体味出作者揭示出来的人生方式和生存境界,语言平实而活泼,表述简洁而犀利,幽默中喻示深刻的道理及内蕴的态度,既令人忍俊不禁,又使人深思不已。反讽的手法人的感情发展到了极顶,往往会以完全相反的方式表现出来;在语言上就是“说反话”。作为讽刺手段的“反话”,是“反话正说”,用肯定赞美的语言描述明显的丑恶、虚假的现象,表达作者的鄙视与挖苦。《藤野先生》开头一段对“清国留学生”的描写,表达的正是厌恶之极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