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简介一、音乐智化寺京音乐智化寺始建于明代正统九年(1444年),初为明英宗时期的大太监王振“舍宅为寺”所建的敕赐寺院,后王振擅将部分宫廷音乐移入寺院,并组建乐队,用于寺院佛事和一些民间活动,此即智化寺音乐的由来。清道光、咸丰年间,智化寺音乐从寺院逐渐传播到北京周边地区,从而成为了北方佛曲的代表,被时人冠以“京音乐”。至今已传承562年,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京音乐共约300余首乐曲,但至今只有48首乐谱。其乐器分为两类:一是吹奏乐器,主要有管、笙、笛;一是击奏乐器,有云锣、鼓、铛子、钹、铙、子等。乐队编制为9人14件乐器。智化寺京音乐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庄重、古朴、典雅、辉煌的音乐风格;庞大、规范的曲式结构;纯熟、精湛的演奏技法。它有着严格、保守的传承训练方式。需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学艺七年方可出师,至今已传至二十七代,是我国唯一按代传袭且没有断代的乐种。很多学者认为智化寺京音乐与唐宋古乐有关,它在曲目、乐器、宫调、演奏方法等多方面保存了唐、宋、明旧制。并忠实地保存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风貌。为继承和发扬古代优秀音乐遗产有着重要的价值。智化寺京音乐虽然从上世纪80年代起历经政府、音乐界及佛教界人士的发掘和抢救,但仍存在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首先,智化寺京音乐在佛事应酬上完全丧失;其次,智化寺第27代传人在技术上亟待提高。再者,当前社会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对智化寺京音乐的兴趣越来越淡,使智化寺京音乐发展举步维艰。而且,智化寺京音乐的传人在数量上还十分缺乏,乐队不能达到原来的规模,其中打击乐仍然面临失传的窘境。天坛神乐署中和韶乐中和韶乐源于中国古代雅乐,又名郊庙乐,是一种将礼、乐、歌、舞融为一体的典礼音乐。它是明清两朝举行祭祀、朝会及宴飨活动时所使用的音乐,也是中国古代最具典型意义的宫廷音乐,历史源远流长。因中国古人信奉“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尊雅乐为“华夏正声”,故历朝历代的中央政府均设立专职官员和职能部门负责有关音乐事宜。明初,太祖朱元璋将雅乐更名为中和韶乐,清朝沿用至今。中和韶乐的主要特点是:五声音阶的运用;一字一音,保存和延续了先秦雅乐的特征;八音具备;有乐必有歌;突出钟声磬韵,体现“金声玉振”的特色。天坛神乐署位于天坛外坛西部。创立于明初,它是明清两朝的礼乐学府,是培养乐舞生和演陈礼乐的场所。初名神乐观,清乾隆十九年改为神乐署。中和韶乐在中国古代的发生、发展经历了历代传承,直到清朝灭亡,中和韶乐才归于沉寂。20世纪80年代,随着对中国传统文化重新认识,中和韶乐逐渐复苏。2004年9月天坛神乐署修复完成,天坛成立专门机构负责神乐署的管理和保护。发掘、研究、保护中和韶乐这一古老的文化遗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首先,它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其次,它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中和韶乐表示了中国古人对和谐完美的憧憬,其内涵符合儒家传统的伦理道德,也表达了深邃宏远的文化理念)。如今中和韶乐丧失了昔日赖以生存的舞台,演出人员的演出水平也难以为继,再加上现代人对传统音乐日渐失去兴趣。中和韶乐正面临生存危机。门头沟京西幡乐京西幡乐是门头沟西部山区传承了四百余年的民间吹打乐,是古幡会祭祀佛道儒时演奏的祭祀音乐。京西幡乐依托京西古幡会而产生。古乐曲主要由祭祀孔子的音乐组成。以颂神、祭神为主要内容,现已发展成为人民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位于京西门头沟百花山脚下的千军台村和庄户村历史悠久,每年正月十五的古幡盛会至今已流传了几百年,充满了明清古代遗风,形成了京西独特的民间风俗画卷。两村的古幡会在几百年来几经停顿和重制。京西幡乐的演奏形式分为吹奏乐和打击乐两部分。吹奏乐器由笙、管、笛、唢呐、云锣、大鼓、小钹组成。打击乐器由大铙数个、大钹数个,小两个、铛子一个、大鼓一面组成。古幡乐曲吹打乐代表作是《柳公宴》、《焚火赞》等;打击乐曲代表作有《颜回三省》、《秦王挂玉带》等。京西幡乐的传承基本上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并且以学习单一乐器为基本的传承单位。京西幡乐具有“四老”的特点,即曲目老;乐班老;乐器老;艺人老。京西幡乐是珍藏在北京西部山村的不多见的儒家音乐,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明代以来古人尊崇儒教的历史现实,其中部分古乐曲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和研究价值。此外,围绕幡乐存在的一些古乐器,也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古老的京西幡乐历经沧桑,是京西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是山村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时代的变迁,古乐班实际上只是依靠一些老艺人在维持,幡乐仍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局面。通州运河船工号子通州运河船工号子是指通州到天津段运河(即北运河)的船工号子。它是运河船工为统一劳动步调,增加劳动兴趣,提高劳动效率而创作的民歌品种。运河船工号子的渊源,如今只能根据演唱者的回忆追溯到清道光年间。它是以家庭、师徒、互学的方式传承至今的。如今运河号子的唯一传人是通州永顺镇盐滩村75岁的赵庆福。通州位于北京市东南部,京杭大运河北起点,早在秦代就有漕运活动。元明清三代,封建王朝定都北京,漕运进入了鼎盛时期。当时,每年运粮漕船两万余艘,首尾衔接十几里,伴随浩浩荡荡宏伟船队的,是此起彼伏,气势磅礴的号子声。光绪末年,漕运废除,通州码头地位逐渐消失,但在运河上民间的客货运输直到1943年,运河因大旱断流时才停止。至此,与漕运共兴衰的号子也从大运河上消失。但是船工号子因有传人,所以流传至今。运河船工号子与漕运船工的劳作紧密伴随。其相关器具众多,包括漕运船及船上桅杆、篷布、橹、篙、铁锚、纤绳、定船石等。运河船工号子种类众多,现已搜集整理出十种二十二首,包括:起锚号、揽头冲船号、摇橹号、出仓号、立桅号、跑篷号、闯滩号、拉纤号、绞关号、闲号。其演唱形式除起锚号为齐唱外,均为一领众和。运河船工号子是鲜活的历史记忆,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它是运河文化和北京文化标志性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如今,运河船工号子已失去了生存的空间。且在传承上后继乏人。同时,对其也缺乏足够的了解与科学的研究。顺义曾庄大鼓顺义曾庄大鼓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民间器乐演奏形式,流传于北京市顺义区杨镇一带。大鼓又称“挎鼓”即“迓鼓”。曾庄大鼓系由宋代军乐演变而来,历经数百年仍然保持了军乐特色,善于以具有威慑力的震撼力量来渲染气氛,是广场文化活动中营造氛围表现力最佳的民间花会之一。曾庄大鼓年代久远,以鼓大而不用鼓架、用鼓棒单棒击打、演奏技艺独特、传统套路完整为突出特色。演奏起来节奏强烈,铿锵有力,气势磅礴,威武雄壮,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民族本色,具有极大的艺术表现魅力。曾庄大鼓为民间大型打击乐器。以八至十二面大鼓、两个沉子、两个小钹及一面会旗、十数面彩旗为一鼓队。会旗领阵,大鼓主奏,沉子与小钹伴奏,彩旗烘托气氛并维护秩序。会旗长方形,长约2米,宽约1.5米,黑地儿白字,书“曾庄诚义老会”字样。彩旗为白边三角牙旗,地儿为红色或蓝色,内书“曾庄诚义老会”字样。演奏时,十二名鼓手头戴“盔头”,盔顶有红樱。身穿黄色坎肩儿,背部书有“万善同归”字样。曾庄大鼓有定点表演和行进表演两种演奏形式。曾庄大鼓的传统套路“老八套”,表现的是《水浒传》中水泊英雄李逵的传奇故事。“老八套”具体为:迎春、展翅、闹店、上调、取水、嗑牙、乱点子、下调,其构思精巧,情节曲折,结构完整,表现力强,在全国的传统民间艺术中极为罕见,极具艺术保护价值。抗日战争期间,曾庄大鼓会曾一度停止活动,抗日战争胜利后方始恢复。由于现在曾庄大鼓的基本队员年龄偏大且活动较少等原因,正处于逐渐消沉的状态,后继乏人,传承困难。研究、组织、经费等因素是造成曾庄大鼓目前处境的主要原因。二、舞蹈延庆旱船延庆历史悠久,传统文化积淀丰厚,历史上民间舞蹈很引人注目,而旱船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品种。根据地方史志记述,延庆旱船产生于400年前的明代。因明代有大量的江淮贬谪官员定居延庆,所以对延庆文化影响很大。延庆旱船除了在“文革”期间停止演出之外,曾十分广泛地活动于延庆城乡。尤其是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三天聚众表演,其场面壮观、热闹非凡。延庆旱船表演的道具有一只船(双人驾,俗称大船)、三只船、九只船、多只船的划分,这是延庆旱船在历史上不断创新和发展的结果。在表演套路上,主要以不断出现的“圆”为基础的套路,以各种“葫芦”命名的套路很多。延庆旱船伴奏的音乐曲牌喜庆热烈,以唢呐、笙、大鼓、大镲、小镲、大铙、小铙为主要的伴奏乐器,对于烘托浓郁的节日气氛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主要演奏的曲牌有:《刹鼓》、《八板》、《小钉缸》、《小番召》、《将军令》十余套。延庆旱船融文学、绘画、音乐、舞蹈、建筑等艺术于一体,其价值表现在三个方面:独特的道具造型,丰富的表演套路,粗犷的音乐伴奏;研究、挖掘整理、保护、推广价值;实用价值。现延庆旱船正面临诸多问题,如:现存的档数急剧减少(兴盛时期有二十余档,现在仅存五六档);表演套路和技巧正在被简化或失传;道具制作粗糙;音乐伴奏中传统的曲牌和传承人急剧减少等。如果不从人力和物力上加以保护和抢救,这项文化活动将慢慢自然消失。门头沟京西太平鼓太平鼓是北京市门头沟区门城镇、妙峰山、军庄一带老百姓自娱自乐、集体传承、集体发展的民间舞蹈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历史渊源,在当地的民俗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太平鼓自明代即在北京流传,清代,京城内外太平鼓极为盛行。因清代宫廷中旧历除夕也要击打太平鼓,取其“太平”之意,所以北京也称太平鼓为“迎年鼓”。清末,在门头沟地区打太平鼓已很普遍。太平鼓在每年的腊月和正月最为活跃。另外,在当地的岁时民俗活动中也很吸引人。太平鼓由于深受百姓们的喜爱,至今保留了多种套路、打法和风格各异的流派。目前,流传下来的动作套路有十二套之多。太平鼓有两种表演形式,既可边打边舞,也可间打间唱。太平鼓具有一套完整的民间肢体语言,其中妇女的基本动律是“扭劲”、“颤劲”(一种说法认为与封建时代妇女缠足习俗有关);男性舞者的动律特点是“搧劲”和“艮劲”。太平鼓音乐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鼓点”和“唱曲”。太平鼓的“鼓点”既是套路名称,又是音乐曲牌,以四分之二拍为多。鼓点节奏以四分音符为主的,艺人们称“单鼓点”;以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为主的,被称为“双鼓点”。当地艺人把“唱曲”又称“唱绳歌儿”或“唱绳调儿”。唱词一般以人物、典故、时令花草及大实话为主,曲子是当地流行的民间小调。演唱时,先唱序,后唱主段。近来,市政府已经拨专款用于挖掘和保护太平鼓工作。但仍存在着以下诸多问题:一、太平鼓早已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空间;二、一些动作套路已经失传;三、缺少传承人;四、文化保护意识淡薄,一部分人忽视民族精粹的价值。昌平后牛坊村花钹大鼓“花钹大鼓”是后牛坊村的花会之一。同时,此表演形式在北京、河北、辽宁等地均有流传。在昌平区现存的61档二十多种花会中,“花钹大鼓”可算是一支艳丽的奇葩。该村曾有多档花会,如五虎棍、耍叉(开路)、舞帆、高跷、花钹大鼓等。但其他花会都已沉寂多年基本失传,唯有“花钹大鼓”硕果仅存。后牛坊村“花钹大鼓”,属花钹中的“文钹”,原名称“雷音圣会,子弟花钹”,百姓俗称“大鼓会”,据传是清朝乾隆年间,有一山西洪洞县逃荒到后牛坊的白胡子老人,教给当地村民的。由于后牛坊人也来自山西洪洞,出于对先人的怀念,便将这档民间艺术世世代代地流传下来。“花钹大鼓”表演以鼓、钹为主要伴奏乐器。表演时由8个成年人敲打鼓面直径73cm,高36cm的大鼓。由8-12岁男女儿童12人,边击打直径17cm的小铜钹边舞蹈。有“长行鼓”“老八架”“隆通通”“上调、下调”和“三钹起鼓”等10余种鼓谱,每套鼓谱都以“长行鼓”鼓点相串联。音乐节奏有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五拍子等。配合鼓乐的节奏有弹跳、换跳、自转、对钹、扔腿接钹等各种舞步,表演人多时可达几百人。1957年3月参加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获奖。“花钹大鼓”有较高的民间花会艺术及民俗文化保存价值,可为研究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提供相关资料。目前,“花钹大鼓”较难的套路和动作,不少已无人能做,全套鼓谱只记忆在老艺人的心中。濒临失传,亟待抢救。密云蝴蝶会“蝴蝶会”是以蝴蝶为形象特征的一种民间舞蹈表演形式,因其通常随走会队伍进行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