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惨烈的四年战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2课惨烈的四年战事课标要求: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作为毁灭之神降临人间的,它毁灭了人的生命,毁坏了人类辛勤建造的文明大厦。这次大战为什么那么残酷?为什么演变成一场持久战?一战的爆发巴尔干火药桶萨拉热窝事件斐迪南大公像现收藏在台湾军事史博物馆斐迪南大公是奥匈帝国皇储,奥皇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侄子。1889年他被立为哈布斯堡王朝皇储。1898年他担任奥军副总司令。1908年,斐迪南大公极力主张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加深了俄、奥之间的矛盾,导致波斯尼亚危机的出现。普林西普(1894-1918)萨拉热窝事件塞尔维亚爱国青年。1914年6月行刺斐迪南大公,事后被捕入狱判20年徒刑。1918年在狱中病死,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爱国青年,在他当年埋伏站立的地方用混泥土嵌下一双脚印。斐迪南大公夫妇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偕夫人到新被奥国吞并的波斯尼亚检阅军事演习,并访问其首府萨拉热窝。6月28日,当皇储车队经过萨拉热窝街头时,19岁的青年普林西普冲出人群射杀了斐迪南夫妇,这就是震惊世界的“萨拉热窝事件”。普林西普被捕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14年7月23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俄国7月30日宣布总动员。8月1日德国随即向俄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俄国取消总动员并旋即向俄国宣战。法国立即宣布总动员,8月3日德国向法国宣战。同时,德军占领卢森堡,并侵犯了中立国比利时,8月4日英国以此向德国宣战。德、英进入战争状态是欧洲大战全面爆发的最后标志1914年8月,德国官员宣读开战诏书思考:为什么一个刺杀事件引发一场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叶落之前你们就能返回故乡”。——德皇威廉二世信心百倍对出征的士兵宣布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准备近10年的“施利芬计划”施利芬,1833年2月28日生于柏林。他最初专攻法律,后从军在军事学院学习。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期间,任职于参谋部。1888年12月4日晋升中将。1891年,施利芬成为德军总参谋长直至1906年1月1日退役。其间,于1893年1月17日晋升为地面部队司令。1911年晋升陆军元帅。施利芬是一位卓越的天才战略家,尽管对战争伦理漠不关心,但研究问题的方法却符合科学规律。在其任总参谋长期间,研究了与法国和俄国两线作战中的战略问题,提出了著名的“施利芬计划”。他在退役后继续完善其计划。然而他的计划也经常受到批评,因为其计划似乎流于刻板,忽略政治因素,例如比利时和荷兰的中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没有俄国人的威胁下,一个施利芬计划的变种被德军采用,这次被证明是成功的。阿尔弗雷德·冯·施利芬于1913年1月4日死于柏林。阿尔弗雷德·冯·施利芬准备近10年的“施利芬计划”德意志帝国陆军前总参谋长施利芬,于1905年主持制定了该计划。目标是:避免两线作战,要先发制人,迅速决战,各个击破(6个月内击败法国。随后调头去打败俄国)。力争2—3个月结束战争。德国士兵告别家人德国的士兵在去巴黎的路上奥匈帝国的士兵告别家人奥匈帝国的士兵在集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塞尔维亚军队开赴前线。准备参战的英军军官英军检阅,准备参加大战法国军队阅兵,准备参战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俄罗斯军官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线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俄←→德奥匈南线欧洲的三条战线欧洲战场三个阶段战局的演变阶段第一阶段(1914年)第二阶段(1915—1916年)第三阶段(1917—1918年)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战略主攻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失败告终战役或重大事件影响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俄军夏季攻势、日德兰海战美国参加对德作战俄国退出大战中国等参加协约国作战1918年11月,德国投降时间:1914年9月兵力:200万人,6000门大炮,在200公里战线激战伤亡:英法25万,德30万人结果:德国速战速决的意图失败,双方形成阵地战的相持局面。巴黎马恩河会战和德军速决战的破产协约国士兵在战壕中德法马恩河会战,双方形成阵地战态势。阵地战就是一种高消耗、拼时间的战争。马恩河战役中的德军马恩河会战和德军速决战的破产德国将领小毛奇马恩河战役后,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战后向德皇威廉二世说:“陛下,我们输掉了战争。”小毛奇因此战失利被撤职。传统战略的失败可解释破坏欧洲文明的流血的僵持局面。为防止邻国侵略或邻国间的联合,欧洲各国军队的参谋部好几年里一直在精心备战。……在以后的三年中,尽管双方动用了大量的武器,再三发动攻势,但在这条战线上任何一方的移动都未超过10英里。造成这一流血的僵持局面的原因是:防御性武器从战争一开始就优于进攻性武器。传统的进攻方式是大批步兵在炮火的掩护下发起冲锋。但是,这在深壕沟、铁丝网、巧布的地雷和机枪掩体相结合的防御设施面前却完全无效。……与各总参谋部的计划相反,西线的战斗这时变成了阵地战和消耗战。──[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东线战役和相持局面的形成1914年8月俄国发动了对德国的进攻,取得胜利。1915年,德国调集军队进攻东线俄军,大败俄军。东线战事处于僵持状态。“凡尔登绞肉机”凡尔登是法国的军事要塞,像一只突出的拳头,深入德国阵线。德军选择凡尔登为主攻目标,是“攻敌所必救”,企图吸引法军精锐部队到这里来加以歼灭,使凡尔登成为“碾碎法军的磨盘”,进而打开通往巴黎的道路。凡尔登时间:1916年2月至12月兵力:一百三十个师伤亡:七十余万人结果:虽未决出胜负,但此后,德奥方面困难重重,每况愈下,开始走下坡路。此战役为此成为一战的转折点。战壕中的士兵“凡尔登绞肉机”这幅照片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个缩影。大炮、战壕与士兵,构成了这次世界大战的主要特征。根据德国战前制定的计划,这场战争本来应该是一场速决战。但是战争爆发后,现实告诉人们:与战前估计恰恰相反,战争已经成为旷日持久的阵地战。凡尔登战役中法军沿着“圣路”奔赴战场凡尔登战场上堑壕中的法国士兵“凡尔登绞肉机”凡尔登战役中法国阵地一角横尸遍野的战场一角“凡尔登绞肉机”凡尔登战役中遭炮火袭击的法军士兵凡尔登要塞中的法国士兵“凡尔登绞肉机”炮轰后的凡尔登城镇凡尔登战役后的战场“凡尔登绞肉机”“索姆河地狱”凡尔登索姆河时间:1916年7月至11月兵力:153个师伤亡:130余万人结果:西线再度转入阵地战巴黎索姆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也是一场巨大的消耗战。短短数月,英军损失40万人,法军损失20万人,德军损失约55万人,双方伤亡人数大大超过凡尔登战役。驻守在凡尔登的一位法国士兵头戴防毒面具抵御毒气的袭击一战中的毒气战一名腿部受伤的英军士兵不停地叫喊“基督,基督。”一名在战壕里的英军士兵。索姆河战役中的英军下士命令士兵们上刺刀,他说:“上刺刀,上刺刀,把刺刀上上。”战役进攻发起首日就有二万名英军士兵和英国殖民地军队士兵阵亡索姆河战役中的英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军坦克一位驾驶坦克的士兵说:“坦克所发挥的威力,连我们自己也没料到。我驾着坦克孤零零地冲向一座村庄,只见德军在四散而逃。我围着村庄转了一圈,就像战神在地上划了一道禁圈一样,德国人全给吓懵了,全部乖乖投降,一共有300多人。”毛元佑著《世纪初的列强混战》英国坦克一位参加过此次进攻的英军士兵说:“我们就像是在游猎,只不过手中端着的是用于杀人的步枪。坦克替我们扫平道路,我要做的只是不时地端起枪来,瞄准那些惊慌失措的德国佬,一个个地将他们打倒。”一位德国军事历史学家说:“敌军在火炮的数量上占强大的优势,发射了数百万发炮弹,敌机机群完全控制了天空,当代不可战胜的战斗大象──坦克的出现,这一切,使作为德军核心力量的步兵受到极大的震动’,‘军队对长官的信任和对胜利的信心发生了动摇”。毛元佑著《世纪初的列强混战》协约国阵营的变化美国参战美国的“中立”美国独立初期,首先考虑发展本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把活动主要集中在美洲大陆,在对外关系中避免卷入欧洲的政治和军事冲突,不承担国际社会的政治、军事义务,不与外国、特别是不与欧洲大国结盟。早期外交上的孤立主义对保护刚建国的美国的国家利益有一定历史作用,曾对美国对外政策产生深刻的影响。威尔逊总统提请美国国会对德宣战的演说(节录)(1917年4月2日)……在最近2月3日,我曾正式向你们提出德意志帝国政府的特别通告,通告说,它已立意在2月1日和2月1日以后,把一切法律或人道的约束置诸不顾,要用潜水艇击沉所有驶近大不列颠及爱尔兰的港口、或欧洲西部海岸、或在地中海范围内被德国敌人所控制的任何港口的船只。……不论何种船舶,不论船舶的国旗、证书、货物、目的地、使命,既不予以警告,也不打算营救或怜恤船上的人员,一概残忍地将共击沉,友好中立国船舶和交战国船舶一样不能幸免。甚至医船,以及向那些丧亲失子、饱受苦难的比利时人民运送救济品的船只,纵使德国政府本身都准其通过禁区,而给予通行证,同时又有明显无误的标志可资区别,也同样粗暴无情或无原则地加以击沉。……这是一种与全世界各国为敌的战争。美国船已被击沉,美国人的生命被夺去,其手段令我们听到大为激怒,而其他中立与友好国家的船舶和人民,也被用同样手段击沉,淹没海底。这里并不曾有任何区别。挑战是向全人类的。每个国家必须各自决定怎样去对付它。我们替自己做出的抉择,必须深思熟虑,稳重适度,符合我们作为一个民族的性格和动机。我们必须摒除激动的情感。我们的动机并不是复仇,也不是把国家的物质力量拿出来耀武扬威,而仅仅是主持正义和维护人类权利,我们只不过是这种正义和权利的诚实的捍卫者。我深深意识到:我正在采取的步骤具有何等重大和甚至惨痛的特性,我也意识到,它包含着何等严重的责任,但是我毫不犹豫地服从我认为是我宪法上的职责,因此我建议国会:宣布德意志帝国政府最近的行为,事实上无異对美国政府及其人民作战;正式接受如此强加于美国的交战国地位;并且采取紧急措施,不但把全国置于更为严紧的防御状态,而且发挥国家全部力量,运用国家全部资源,以迫使德意志帝国政府就范,从而结束战争……当我们采取这些措施,这些极重要的措施之时,让我们充分了解,并使举世皆知我们的动机与目的是什么。……如今,我们的目的仍和从前一样,要在世界生活中捍卫和平与正义的原则,以与自私的和无人性的权力相对抗,并在世界上真正自由和自治的民族中竖立起今后可以保证遵守这些原则的一致决心和一致行动。问题已经牵涉到世界的和平和世界各民族的自由,而且这种不和平与自由之所以受威胁,又是由于存在着那些独裁政权,专凭不由人民的意志而全由他们的意志所控制的有组织的武力作为后盾。在这种场合,中立便行不通或者是求不到了。我们已经看到在这样的情况下中立的结局如何。我们是处在这个时代的开端,在这个时代,我们将坚决主张,文明国家公民个人之间所遵守的行为标准和犯错误后的责任标准,在各国及其政府之间,也应该同样遵守。我们跟德国人民没有什么争吵。我们对他们除了同情心与友谊感之外,没有别的情感。他们政府发动这次战争不是出自他们的推动。他们既未预知此事,亦未予赞同。这次战争的决定,正如在古代不幸的岁月中,统治者什么也不与人民商量,往往就决定了许多战争,而发动和进行那些战争又都是为了某些王朝的利益,或是为了惯于把他们的同胞用作爪牙和工具的一小撮的野心家的利益。……我们现在正在接受这种敌对目的的挑战,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决不能和采用如此方式的一个政府做朋友;只要这种政府的有组织的武力总是为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伺机而动,那对于全世界的民主政权就不可能有确实的安全。现在,我们正要对这个与自由为敌的真正敌人应战,必要时,我们将竭举国之力,以抑制和摧毁它的野心和实力。现在我们看清那些揭去伪饰的事实,因而我们乐于为世界的最后和平,为世界各民族的解放──包括德国人民在内,为大、小各国的权利,为人们到处有选择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信仰方式的特权而作战。必须使民主在世界上得到安全。世界和平必须建立在政治自由的可靠基础上。我们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我们不想征服别人,也不想统治别人。我们不为自己索取赔款,我们不为自愿的牺牲寻求物质上的补偿。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捍卫者。

1 / 7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