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二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提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一个民族不应该忘记历史,更不应该忘记英雄。“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当这优美、激越的旋律响起时,你是否想过,今天的幸福生活由谁开创?你可曾记得,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只为救民族于危亡,救人民于水火?让我们一起重温激情洋溢的革命岁月:红军战士不畏千难万险,跨过了万水千山,英勇豪迈;狼牙山五壮士不惧牺牲,唱响了气吞山河的壮歌,震天动地;开国大典的庄严时刻,成千上万的群众欢呼雀跃,热血沸腾;郝副营长舍己为人,为了孩子的明天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感人肺腑……本单元的课文虽然题材、体裁不一,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凭借。通过感受中国近代史上中华儿女奋力抗争、为革命胜利前仆后继的一幕幕感人画面,学生能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染,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分类具体内容课时安排教学要点课文七律·长征2课时理解诗句的意思,联系时代背景,感受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伟大精神。。狼牙山五壮士2课时从课文的叙述中领悟写人记事的表达方法,提高表达能力;体会五壮士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开国大典2课时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感情;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灯光1课时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口语交际演讲1课时语气、语调要适当,姿态大方;利用停顿、重复或辅以动作强调要点,增强表现力。习作多彩的活动1写清活动的过程,重点突出,点面结合;写出活动的体会和收获。语文园地交流平台2体会场面描写的作用,交流写法;体会“重复”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学会用多种方式进行语言描写;掌握硬笔书法的要领,提高书写水平。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2NO.125.七律·长征日期:执教:教学目标:1.认识“逶”、“迤”等6个生字,会写“崖”、“渡”2个生字。会理解“逶迤、磅礴、泥丸”等词语的意思。2.理解诗句的意思,在朗读课文中读出磅礴的气势,并背诵课文。3.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领会全诗的思想感情。2难点:(1)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并读出磅礴的气势。(2)了解文章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教学准备:1.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情景录象。2.播放《长征组歌》。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逶”、“迤”等6个生字,会写“崖”、“渡”2个生字。会理解“逶迤、磅礴、泥丸”等词语的意思。2.理解诗句的意思,在朗读课文中读出磅礴的气势,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播放歌曲《长征组歌》,将学生带入红军长征的艰苦岁月。板书:5.七律长征2.解题。(1)七律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调整:3仗。(2)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发动了五次“围剿”。从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指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以后,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为了保存革命力量,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长征,北上抗日。长征途中,1935年4月,党中央在贵州省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的错误路线对党的统治,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从胜利走向胜利。党中央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现已撤销省的建制)、甘肃、陕西等11个省,在整个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红军战士击溃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1936年10月,第二、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与第一方面军会合。毛泽东同志写下了《长征》这首诗,从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所遇到种种困难和红军战士在战胜这些困难时所表现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提出读书要求: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并借助词典等学习工具书理解。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1)检查生字读音。逶迤(wēiyí)磅礴(pángbó)岷山(mín)泥丸(wán)(2)指导易混淆的字。“崖”是上下结构,与“涯”进行比较。“崖”是山字头,与山有关;“涯”与水有关,泛指水边。“渡”是左右结构,与水有关,表示从水中经过。3.读诗歌,要求读出诗歌的停顿与节奏。三、再读课文,感知理解。1.老师范读课文,明显暗示出诗句停顿节奏。4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2.学生按节奏试读,达到能读上口,会停顿。3.教师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发表意见。4.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出气势。四、读句、释词,理解诗句的意思。1.出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2.释词。远征:指二万五千里长征。万水千山:“万”和“千”都不是实数,而是说无数的山、无数的水,实指在长征中遇到的无数艰难困苦。等闲:平平常常的意思。3.说说诗句的意思。红军战士不害怕在长征中遇到的无数艰难困苦,这些艰难困苦在红军眼里被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4.出示: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5.释词。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边境。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绝的样子。细浪:翻着浪花的细流。乌蒙:即乌蒙山,在云南、贵州两省之间。磅礴:气势雄伟。泥丸:泥团子,小泥球。6.说说诗句的意思。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在红军眼里不过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在红军看来,不过像泥丸一样在脚下滚过去。57.为什么五岭山像细小的波浪,乌蒙山却像泥丸呢?说明红军战士勇往直前,活泼乐观,在他们眼里五岭山就很小,如同细小的波浪;同样乌蒙山也很小,如同泥丸。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思想和情怀。这气势是何等的伟大!接下来请同学们读出这种气势。8.齐声朗读这一句诗。(加点部分要重读,同时要注意放声朗读,读出气势)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四、总结课文,感悟写法。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描写了哪两个场面?红军过五岭山的快速场面与过气势磅礴的乌蒙山的场面。2.全诗中总写的诗句是哪一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布置作业。抄写《七律·长征》。反思:6NO.135.七律·长征第二课时日期:执教: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的意思,在朗读课文中读出磅礴的气势,领会全诗的思想感情。并背诵课文。2.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3.了解文章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古诗。2.明白全诗的中心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3.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红军战士勇往直前,很活泼乐观地度过了五岭山和乌蒙山,这是“千山”的代表,“万水”又指哪些呢?二、再读课文,深入理解。1.出示: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2.释词。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铁索: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红军过桥时桥上只剩下13根铁索。3.说说诗句的意思。金沙江两岸是悬崖峭壁,水流很急,激流拍岸,给人以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泸定桥上的铁索悬挂在水流湍急的江面上,使人有寒气逼人的感觉。4.体会“暖”与“寒”的意思。“暖”是因为红军战士巧渡了金沙江,成功地渡河来到了河对岸,怎能不让人激动欣喜呢?“寒”是因为红军战士从泸定桥上冒着生命的危险,才渡过了大渡河,来到了对岸!看着这悬崖峭壁,看着这汹涌澎湃的调整:7大渡河,再看看牺牲的战士们一个又一个,怎能不感慨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让人心惊胆寒呢?5.这句诗又刻画了哪两个场面?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一是巧渡金沙江,二是飞夺泸定桥。6.出示: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7.释词。岷山:在四川省北部,绵延四川、甘肃两省边境,海拔4000米左右,终年积雪。三军:指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也就是整个红军。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8.说说诗句的意思。更让红军战士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过了岷山,心情豁然开朗,个个笑逐颜开,表现了红军历尽艰难险阻,取得长征胜利的喜悦。9.“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流露了红军战士怎样的思想感情呢?为长征胜利而感到无比欣喜、自豪的思想感情。三、学习写法。1.课文描写了哪几个场面?请学生以小标题的形式概括。腾五岭山走乌蒙山渡金沙江夺泸定桥喜爬雪山2.全诗围绕哪一句诗来写的?这样的写法叫什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点面结合3.分析点面结合与特色。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点面结合的写法非常有条理,而且能够很全面地反映复杂的活动场面,让场面更加具体、生动。4.试着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大扫除的场面。8五、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磅礴的气势。2.背诵课文。板书设计5.七律·长征腾五岭山走乌蒙山活泼乐观“只等闲”暖金沙江寒泸定桥勇往直前喜过岷山反思:9NO.146.狼牙山五壮士日期:执教:教学目标:1.认识“嗖”、“崎”等4个生字,知道“着”是一个多音字,会写“寇”、“冀”等15个生字。会书写“日寇、进犯、游击”等30个词语。2.朗读课文,以小标题梳理课文内容,并会讲这个故事,体会五位壮士的顽强不屈与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3.学习关注人物群体,也关注每一位战士的写法,做到点面结合。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在理清故事的基础上,学会用小标题梳理课文内容,从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难点:(1)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体会五位壮士的顽强不屈与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2)了解文章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教学准备:1.电影资料《狼牙山五壮士》。2.教学插图。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嗖”、“崎”等4个生字,知道“着”是一个多音字,会写“寇”、“冀”等15个生字。会书写“日寇、进犯、游击”等30个词语。2.朗读课文,以小标题梳理课文内容,并会讲这个故事,体会五位壮士的顽强不屈与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观看电影资料《狼牙山五壮士》。2.学生简单谈感受,教师小结,导入。在抗日战争年代,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八年中,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涌现了千千万万个民族英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15课《狼牙山五壮士》,就是发生在调整:10河北省保定地区狼牙山区的一个真实故事。3.板书课题6.狼牙山五壮士4.“壮士”指什么人?(指豪壮而勇敢的人)为什么称他们为“壮士”呢?学习这篇课文后大家就一定会知道!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提出读书要求: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并借助词典等学习工具书理解。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1)检查生字读音。崎岖..(qíqū)叽里呱.啦(guā)嗖.(sōu)着zhuó(着落)zháo(着凉)zhe(跑着)(2)指导易混淆的字。“寇”与“冠”加以比较,在比较中辨析字,会更加准确。“抡”是左右结构,右面是“仑”,不是“仓”,所以读音是lun,这也说明它是一个形声字。“悬”是上下结构,上面是“县”,里面只能是两横。“屹”是左右结构,左面是“山”,右面是“乞”,不能写成“气”。(3)检查词语的理解情况。崎岖:陡峭,不平

1 / 3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