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宗与北宗•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神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参禅生活化•禅宗的出现更是表明了信仰与生活完全可以统一起来:不需要一切繁琐的教义仪式,不必出家不必苦修也可成佛,并且,成佛也就是不成佛,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种超脱的境界,也就是成佛。参话头•参话头,是南宋大慧宗杲禅师所弘扬。历来由此而悟入者极多。已成禅宗主流。但是,“参”与“想”、“思维”等意识心的心理活动却是迥然不同!祖师说:“离心意识参”,若有念头生起,就违背参禅之义理。虚云老和尚说:“一念才生,已是话尾”。所以,参禅之前,必须具备动中定力,能够将心念住在话头上(看话头)。禅与自然•禅就是自然而然,禅与大自然同在•“云在青天水在瓶”•“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未悟道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悟道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王国维的境界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禅的智慧•可惜了一杯茶•吃茶去•八风吹不动•求人不如求己•放下•一杯水和一片湖•一切皆禅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冲突•在哲学思想方面:主要是「生死」、「形神」之辩和「因果报应」之辩。佛教是反对灵魂不灭的,但它的轮回转生和进入涅盘境界的主体,在儒家看来就是灵魂,就是一种神不灭论。•儒家也持有生必有死的自然观点,但不赞成转生说和灵魂不灭论,所以后来酿成了分别以梁武帝和范缜为代表的神不灭论与神灭论的大论战。•与生死形神问题相联系,佛教宣扬因果报应论,认为人的善或恶的思想言行都是因,有因必有果,有业就有报应。这种报应有现报、生报(来世受报)和后报(在长远的转世中受报)三报。•一些儒家学者抨击这种思想,但是,儒家提倡祖先崇拜,鼓吹「神道设教」,佛教和儒家的善恶观念又可相通,从而因果报应论又成了儒家伦理道德的辅助工具。这样,无论是生死形神之辩,还是因果报应之辩,争论的结局不是一方压倒另一方,而是各持己说,彼此存异。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冲突•在政治伦理方面:主要是「沙门应否敬王者」之争,其实质是礼制问题,是涉及君权和神权、佛教与儒家名教的关系问题。佛教出家沙门见到包括帝王在内的任何在家人都不跪拜,只是双手合十以示敬意,与中国传统礼制相悖,因而逐渐形成了与封建皇权和儒家名教的尖锐矛盾,不断出现沙门应否向帝王跪拜的争论。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冲突•在争论儒、道、佛地位高下:主要表现是老子化胡之争。这一争辩是佛道两教之争的重大历史事件,也涉及儒、道、佛三家的地位问题。佛教与儒道的冲突、斗争,通常都是采用撰文笔战和朝廷殿前辩论的方式,其中有的涉及深刻的思想内容,有的则是宗教的成见。•道教徒曾借用信仰道教的皇帝的最高政治权力打击佛教,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武一宗四次法难:北魏太武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后周世宗柴荣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冲突•提倡圆融方式。主张儒道释三教同源说•吸收儒道思想,创建新宗派。这主要是天台、华严和禅诸宗。天台宗学人吸收道教的丹田、炼气等说法,作为本宗的修持方法。华严宗学人吸取《周易》思想和儒家道德,作为本宗思想体系的内容。禅宗学人也是在与道家的自然无为、玄学家的得意忘言和儒家的心性学说彼此熏陶下,创立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和「性净自悟」为宗旨的宗派。•突出宣传佛道儒道德的一致性。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冲突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提升了中国社会的文化水平,普及了文化教育。出现了一大批以经为内容的书法,绘画,雕塑作品。产生了宗教生活的相关产业,产生了抄经画佛为生的职业。佛教的故事,经书成为了普及文化教育的教材。•佛教以其完整的体系,全面深入影响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生活。•哲学思想,生活方式,审美观•第一阶段:带来了新的世界图景与思想方法,并与中国原有哲学思想借鉴融合,对现实世界的起到人格神的作用。激活了中国的新浪漫主义精神。•第二阶段:佛教各宗派发展,禅宗脱颖而出,并与儒道结合,形成中国化的佛教。•第三个阶段:佛教思想全面渗透到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成为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艺术方面的中国特色形成起到深刻的作用。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一、佛教与哲学•佛教渊源于宗教和哲学特别发达的印度,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其认识,感知宇宙及人生的理论方法,在和中国古典哲学的交互影响中,开创了中国哲学新的天地。它以给予人们以新的启发,使人们得以解放思想,摆脱儒学教条,把人的精神生活推向另一个新的世界。从而影响与创造了独特的中国式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方式,由此而往,中国哲学中佛教始终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二、佛教与文学•佛教对中国文学影响也十分广泛。佛教中的许多经典,如教界广为流传的《金刚经》、《维摩经》、《法华经》,即使单是从文学角度来看,也足以是传世力作。•佛经所展现的时空观,更是国人闻所未闻的。为我们展现了极为磅礴的气势。•佛教典籍的体裁也非常丰富,既有诗歌式、散文式的,也有小说式、戏剧式的。很多文学作品都蕴涵着佛理,流动着禅意。如果我们不了解佛教,就很难透彻这些作品的底蕴。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佛教成语•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泥多佛大,•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一尘不染,•送佛送到西,聚沙成塔,•普渡众生,临时抱佛脚,•半路出家,成佛作祖,•大彻大悟,•无事不登三宝殿,•三、佛教与艺术•佛教的传入和佛教造像的盛行,极大促进了中国雕塑、建筑、绘画艺术的发展。其中,尤以雕塑领域更为突出。其中,尤以雕塑领域更为突出。存世作品中,佛教造像不仅数量众多,更有着令世人瞩目的艺术价值。如果没有敦煌、云岗、龙门、麦积山等众多石窟中数以千万计的佛教造像,没有巍峨梵宇中的诸佛菩萨,雕塑艺术宝库将减少一半以上的珍藏,中国雕塑史也决不会象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那么丰厚、那么有份量。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的绘画、书法作品,同样离不开佛教题材。山水画中,有古寺梵刹、阿兰若处;人物画中,则有诸佛菩萨、金刚罗汉、高僧大德。而各个朝代抄写的经书,则在弘扬佛法的同时,为我们保留了大量的古代书法作品。其中,书法大家的抄经名作便不胜枚举,如王羲之书《遗教经》、张旭书《心经》、柳公权书《金刚经》、苏轼书《圆觉经》、赵孟頫书《妙法莲华经》、林则徐书《阿弥陀经》、欧阳渐书《心经》、弘一大师书《华严经》等等。此外,敦煌还保存有大量唐人写经,既是珍贵的佛教典籍,也是不可多得的书法艺术宝库。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王羲之书《遗教经》颜真卿书多宝塔张旭的《草书心经》•佛教的审美取向•佛教与中国民族审美结合,更加深化了老、庄的思想:空寂,苍茫,以无表有,以少表多,以局部表全部,强调特征。意会,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见性明心,直悟自然,情境交融,穿越时空,直指人心。•情境与意境•空寂与苍茫•含蓄与委婉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情景与意境•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景中藏情•集中笔墨全力写景,只刻画出鲜活的生活图景,却在描绘景物的文字之外于合适之处用带浓郁感情色彩的字、词、句轻轻点出。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往往更显得情深意浓。•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端正好】长亭送别---元﹒王实甫情中见景•情中见景的目的是营造“情景交融”意境,将情置于意念可感的景象中,在浓郁的“情”中体悟到清晰的景,又由清晰的景烘托浓郁的情。•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创然而涕下……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情景并茂•这一类是以上两种方式的综合,抒情与写景在此达到了浑然一体,自然天成的程度。•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后唐﹒李煜《虞美人》空寂与苍茫•苍茫予人的是扩大的、深远的景象,模糊不清的感觉,但东西都有,而且使你感觉非常丰富,令人产生大的暇思。正所谓未知无穷,似有若无,越看越多,但又不可捉摸。南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曹雪芹像钱绍武是水,是天,是花香,是鸟语——朦胧美含蓄与委婉•司空图《诗品》提出“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清人沈祥龙:“含蓄者,意不浅露,语不穷尽,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其妙不外寄言而已。”•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白发宫女在,闲坐说玄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