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十章神经系统第二节中枢神经系统第一节总论第三节周围神经系统第四节神经系统功能与电活动一、神经系统的分类1.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第一节总论2.周围神经系统躯体神经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内脏神经脑神经---12对脊神经---31对连接部位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分布部位神经元胞体突起轴突树突神经元的结构:二、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1.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的集聚部位,在新鲜标本上色泽灰暗.分布于大、小脑表面的灰质,称为皮质。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统内,除皮质以外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的团块状结构称神经核。位于大脑和小脑的白质因被皮质包绕而位于深部,称为髓质。2.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集聚之处,外面包有髓鞘,色泽白亮。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集成的团块状结构称神经节。纤维束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由起止、行程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神经纤维集聚形成的束状结构称纤维束。神经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形成粗细不等的条束状结构,称神经.灰质白质网状结构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由灰质和白质混杂而成,神经纤维交织成网,灰质团块散在其中.网状结构覆盖于大脑、小脑表面→皮质神胞体在中枢神经内聚集→灰质→聚集于中枢内部,呈团状结构→神经核树突在周围神经聚集成团→神经节经中枢神经内聚集→白质→起止功能相同的→纤维束(传导束)元轴突轴突+神经膜→神经纤维→在周围聚集成束→神经灰质+白质→在中枢神经内混合→网状结构小结:神经系统功能:对体内各个器官的活动进行调节,使其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并使机体的活动协调统一。三、神经递质1.神经递质的基本概念神经递质:由突触前神经元分泌与释放,特异性地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的化学物质,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分类:中枢性化学递质周围性化学递质2.神经递质的种类及分布分类种类主要分布部位外周神经递质乙酰胆碱自主神经节前纤维大多数副交感节后纤维少数交感节后纤维躯体运动神经纤维去甲肾上腺素大多数交感节后纤维肽类或嘌呤类胃肠壁内神经丛中枢神经递质乙酰胆碱脊髓、脑干网状结构、纹状体、边缘系统等胺类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胺中脑黑质—纹状体系统、低位脑干等低位脑干延髓低位脑干中缝核氨基酸类大脑皮层、小脑皮层、脊髓和脑干等肽类下丘脑、纹状体、中脑中央灰质、杏仁核和脊髓背角等第二节中枢神经系统一、脊髓二、脑一、脊髓结构和功能(一)脊髓的位置和形态位置----位于椎管内上端----与延髓相连下端新生儿:第3腰椎体水平成人:第1腰椎体下缘脊髓的外形2个膨大颈膨大:C5--T1腰骶膨大:L2--S3外形:扁圆柱形终丝第1骶神经马尾马尾:腰、骶和尾神经根几乎垂直下行围绕在终丝周围形成马尾.颈髓脊髓节段:颈髓8节胸髓12节腰髓5节骶髓5节尾髓1节胸髓腰髓骶髓尾髓脊神经节脊神经后根前根(二)脊髓的内部结构中央管前角(前柱)后角(后柱)灰质白质前索外侧索后索网状结构1.灰质:前角(前柱)后角(后柱)前角----运动神经元侧角--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骶副交感核--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后角----联络神经元灰质:2.白质:1)上行纤维束:薄束楔束脊髓丘脑前束脊髓丘脑侧束1.薄束T5以下楔束T4以上传导意识性本体感觉2.脊髓丘脑束脊髓丘脑前束:传导粗触觉、压觉脊髓丘脑侧束:传导痛、温觉上行纤维束:精细感觉2)下行纤维束: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前束功能:传导运动(三)脊髓的功能(1)传导功能(2)反射功能3.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2)牵张反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α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外肌纤维γ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内肌纤维(1)脊髓的运动神经元和运动单位概念: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可引起受牵拉的肌肉反射性收缩。1)牵张反射的反射弧反射弧特点:是感受器和效应器在同一块肌肉中2)牵张反射的类型腱反射: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肌紧张:缓慢持续牵拉肌腱引起的牵张反射。牵张反射类型与比较表现刺激收缩特点生理意义肌紧张肌肉明显缩短肌肉持续紧张快速短暂牵拉肌腱缓慢持续牵拉肌腱同步快速收缩持续交替不易疲劳反映神经系统功能维持姿势腱反射膝跳反射示意图二、脑的结构和功能端脑间脑小脑脑干中脑脑桥延髓脑端脑小脑脑的组成:(一)脑干中脑脑桥延髓1.脑干的外形(1)延髓: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脑干腹侧面:锥体锥体交叉脑干的背侧面:楔束结节薄束结节菱形窝下丘滑车神经上丘脑干腹侧面:2)脑桥:延髓脑桥沟基底沟三叉神经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脑干的背侧面:楔束结节薄束结节菱形窝下丘滑车神经上丘脑干腹侧面:(3)中脑:大脑脚脚间窝动眼神经滑车神经脑干的背侧面:楔束结节薄束结节菱形窝下丘滑车神经上丘(4)第四脑室: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延髓脑桥小脑第四脑室中脑水管第三脑室第四脑室脉络丛第四脑室正中孔第四脑室外侧孔第四脑室:(5)脑神经核:四种性质的核:躯体运动核内脏运动核躯体感觉核内脏感觉核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动眼神经核三叉神经中脑核滑车神经核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三叉神经运动核三叉神经脊束核副神经核疑核面神经核展神经核孤束核迷走神经背核舌下神经核3.脑干的功能(1)传导功能—上、下行纤维束(2)反射功能(3)网状结构的功能脑桥—角膜反射中枢中脑—瞳孔对光反射中枢延髓—生命中枢维持大脑皮质觉醒、引起睡眠、调节肌张力及内脏活动等(二)小脑位于颅后窝延髓和脑桥的背侧1.小脑的位置小脑小脑脑桥延髓小脑蚓小脑半球小脑背侧面2.小脑的外形小脑扁桃体小脑腹侧面小脑蚓小脑半球3.小脑的功能功能:控制身体姿势平衡,控制眼球运动损伤:平衡失调,位置性眼震颤(1)前庭小脑(绒球小结叶)52(2)脊髓小脑(小脑体蚓部和半球中间部)功能:1)协调随意运动:方向、力度、限度和稳定性2)调节肌紧张损伤:小脑性共济失调(如意向性震颤);肌张力减退、四肢乏力小脑分区(按功能联系)54功能:参与运动的设计动程序的编制损伤:运动起始延缓和快速熟练动作缺失(3)皮层小脑(半球外侧部)(三)间脑位置:脑干与端脑之间,连接大脑半球和中脑。主要部分:背侧丘脑下丘脑1.背侧丘脑核群前核群内侧核群外侧核群内髓板背侧丘脑核群:内髓板前核群内侧核群外侧背核后外侧核腹前核腹外侧核腹后内侧核腹后外侧核前核群—与内脏活动有关背侧丘脑功能:腹后核腹后内侧核--三叉丘系、味觉纤维腹后外侧核--内侧丘系、脊髓丘系内侧核群—可能是联合躯体和内脏感觉冲功的整合中枢外侧核群—感觉传导通路中继站。主要是:内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听觉传导中继站视觉传导中继站内听、外视内侧膝状体与外侧膝状体内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2.下丘脑视交叉灰结节漏斗垂体乳头体组成:视交叉垂体乳头体漏斗灰结节室旁核视上核视上垂体束室旁垂体束催产素血管升压素主要核团的内分泌功能:3.第三脑室654.间脑的功能(1)丘脑在感觉形成中作用接替除嗅觉外的所有感觉,换元后再投射到大脑皮质。66(2)感觉投射系统1).特异投射系统组成:丘脑特异感觉接替核及投射至大脑皮层的神经通路,包括第二类细胞群。特点:①接受特定的感觉传入;②向皮层直接投射,不换元;③到达大脑皮层特定代表区(点对点)。意义:形成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冲动。深感觉传导浅感觉传导浅感觉传导682).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组成:丘脑非特异投射核及其投射至大脑皮层的神经通路。特点:①各种感觉的共同途径(脑干网状结构);②反复换元;③向大脑皮层广泛区域弥散性投射。意义:维持或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69感觉投射系统示意图两种投射系统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传入冲动来自于特异性传入通路的侧支;特定感觉的产生,有赖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活动后引起皮层兴奋性的普遍提高。701)对摄食行为的调节下丘脑外侧区:摄食中枢;下丘脑腹内侧区:饱中枢2)水平衡调节:下丘脑外侧区(饮水中枢):控制摄水ADH、ANP:控制排水5)对腺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下丘脑调节肽(HRP)6)生物节律的控制:视交叉上核(SCN)3)体温调节:PO/AH温度敏感神经元4)对情绪反应的影响:下丘脑防御反应区(3)下丘脑的内脏调节功能(四)端脑由左、右大脑半球借胼胝体连接而成大脑纵裂1.大脑半球的外形和分叶左大脑半球右大脑半球胼胝体(1)大脑半球的分叶上外侧面内侧面下面三个面:中央沟顶枕沟三条恒定的沟:外侧沟顶叶五个叶:顶叶额叶岛叶中央前回额上回1)上外侧面的沟和回----额叶额下回额中回中央沟(2)大脑半球的重要沟、回中央沟中央后回缘上回角回上外侧面的沟和回----顶叶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上外侧面的沟和回----颞叶颞横回胼胝体扣带回中央旁小叶距状沟顶枕沟钩海马旁回2)大脑半球内侧面的沟和回:2.端脑的内部结构大脑皮质大脑髓质基底核侧脑室(1)侧脑室:侧脑室脉络丛大脑半球内的腔隙(2)基底核:1)尾状核2)豆状核3)杏仁体豆状核丘脑基底核:尾状核豆状核苍白球壳旧纹状体----苍白球新纹状体纹状体尾状核壳豆状核胼胝体1)连合纤维:连合左右半球皮质的纤维(3)大脑半球的髓质胼胝体胼胝体2)联络纤维:是联系同侧半球各部分之间的纤维3)投射纤维:位于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的白质纤维板内囊:尾状核豆状核背侧丘脑内囊豆状核尾状核背侧丘脑内囊分为三部:内囊前肢内囊膝内囊后肢尾状核豆状核背侧丘脑一侧内囊损伤,产生“三偏综合症”:对侧偏身感觉丧失(丘脑中央辐射损伤(后肢))对侧偏瘫(皮质核束(膝部)、皮质脊髓束损伤(后肢))两眼视野对侧半偏盲(视辐射受损(后肢)较常用的是Brodmann(1909)分区法,将大脑皮质分为52区。(4)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1)躯体运动中枢:特点:上下颠倒,但头部是正位左右交叉,即一侧运动中枢支配对侧肢体的运动身体各部分投影区的大小取决于功能的重要性和灵活程度2)躯体感觉中枢:位于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特点:上下颠倒,但头部是正位左右交叉,一侧躯体感觉中枢接受对侧半身的浅深感觉身体各部在投影区的大小,取决感觉的敏感程度位于枕叶内侧面距状沟两侧的皮质3)视觉中枢:一侧视觉中枢接受双眼同侧半视网膜来的冲动4)听觉中枢:位于大脑外侧沟下壁的颞横回上6)语言中枢:说话中枢:位于额下回后部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听话中枢:位于颞上回后部阅读中枢:位于角回说话中枢书写中枢听话中枢阅读中枢听觉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1.痛、温觉和粗触觉传导通路(1)躯干、四肢痛温觉和粗触觉传导通路(五)主要感觉传导通路躯干、四肢痛温觉和粗触觉传导通路:躯干四肢皮肤脊神经脊神经节后根后角固有核脊髓丘脑束交叉丘脑腹后外侧核大脑皮质上升1-2个节段经内囊后肢头面部皮肤三叉神经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感觉核三叉丘系交叉丘脑腹后内侧核大脑皮质(2)头面部痛温觉和触觉传导通路经内囊后肢脊神经节薄束楔束薄束核楔束核内侧丘系丘脑腹后外侧核大脑皮质2.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交叉经内囊后肢3.视觉传导通路和瞳孔对光反射通路感受器视锥细胞视杆细胞周围突中枢突节细胞视网膜鼻侧半纤维交叉视束视网膜颞侧半纤维不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发出纤维组成视辐射经内囊后肢距状沟周围的枕叶皮质视神经视交叉双极细胞第1级神经元第2级神经元第3级神经元(1)视觉传导通路视觉传导通路视网膜的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双极细胞节细胞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核视辐射端脑距状沟两侧的视区光感受器细胞:第1级神经元:第2级神经元:第3级神经元:投射中枢:经内囊后肢视觉传导路视网膜节细胞左右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辐射视觉中枢A.一侧视神经损伤-患侧视野全盲。B.视交叉中央部(交叉纤维)损伤-双侧视野颞侧半偏盲。C.视交叉外侧部损伤-患侧视野鼻侧偏盲。D.一侧视束视辐射或视觉中枢损伤-双眼视野对侧同向性偏盲(即患侧视野鼻侧半偏盲和健侧视野颞侧半偏盲)视觉传导通路的不同部位损伤所引起的视野的变化:(2)瞳孔对光反射通路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两侧视束上丘臂顶盖前区两侧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节后纤维瞳孔括约肌两侧瞳孔缩小直接对光反射间接对光反射节前纤维传导通路第1级神经元胞体位于第2级神经元胞体位于第3级神经元胞体位于躯干四肢深感觉躯干四肢浅感觉头面部浅感觉视觉传导路感觉

1 / 15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