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炮製之科學評判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張嘉銓99年中藥從業人員培訓班-中藥炮製學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張嘉銓助理研究員(Dr.Chia-ChuanChang)1.台灣藥用植物抗癌活性成分開發DevelopmentoftheanticancerconstituentsfromTaiwanmedicinalplants以活性導向之分離策略,探討台灣藥用植物中具抗癌活性及安全性之新穎活性成分。研究成果將成為後續大量分離及化學合成之基礎,開發含目標成分之合適天然來源。2.中草藥抗代謝症候群活性成分研究StudyontheactiveconstituentsagainstmetabolicsyndromefromChineseherbalmedicine以探索中草藥中具對抗代謝症候群之活性化學成分為目標,針對具潛力之活性成分進行類似物之蒐集、分離與純化,經由藥理活性測試與虛擬篩選方法之評估,配合化學指紋圖譜,探討活性分子結構與活性之關係,以及活性部位各成分對活性的影響。ToexplorethechemicalconstituentswithactivityagainstmetabolicsyndromefromChineseherbalmedicine.Analogsoftheactiveingredientsarecollected,separatedandpurified,toinvestigatetheirstructure-activityrelationshipandtheeffectofeachconstituentontheactivefraction,byevaluationofthepharmacologicalactivitystudies,virtualscreeningandchemicalfingerprintprofiles.References:J.Nat.Prod.,73,229-232(2010)3.中草藥醣類成分研究StudyonthecarbohydratecomponentsinChineseherbalmedicine尋找中草藥活性醣類成分,以高解析儀器分析、化學結構修飾及化學資訊學等方法,探討分子結構對活性的影響,並改良醣類萃取、分離、純化與分析方法,增進效能與可靠性,以加速活性醣類成分開發。SeekfortheactivecarbohydratesfromChineseherbalmedicine,andinvestigatetheeffectofmolecularstructureontheirbioactivitiesbyutilizationofhighresolutioninstrumentalanalysis,modificationofchemicalstructure,andchemicalinformatics.Inaddition,tofacilitatethedevelopmentofactivecarbohydrates,wemodifytheextraction,separation,purificationandanalysisofcarbohydrates,toimprovetheirefficacyandreliability.References:FoodChem.,118,349-356(2010);Bioorg.Med.Chem.6,6054-6068(2008)學歷: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藥學系學士(民國86年)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藥學研究所碩士(民國88年)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藥學研究所博士(民國93年)主要經歷:聯勤第三地區支援指揮部衛生群軍醫排長(民國93~94年)中央研究院基因體中心博士後研究員(民國95~96年)專長:天然物化學、儀器分析、醣類分析ToexplorethenovelactivecomponentswithanticanceractivityandsafetyfromTaiwanmedicinalplantsbybioassay-guidedfractionation.Theresearchoutcomewillbecomethebasisoflargescaleisolationandchemicalsynthesis,forthedevelopmentofappropriatenaturalsourceoftargetcompounds.References:J.Chin.Med.19,135-148(2008)中藥炮製之科學評判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黃林煌主任委員剛上任時接連發生中藥被檢測出重金屬的問題,黃主委在接受立委質詢時說:「我才上任五天,就要我解決五千年的問題!」對中藥從業人員來說,炮製的問題是一直以來處理中藥一定會面臨到的問題。中藥的炮製跟其他中醫藥的知識一樣,是歷代先人留傳下來的經驗與智慧的結晶。但是,當華人的科學受到歐美的啟蒙而開始發展之後,我們老祖宗的智慧是否能禁得起現代科學的驗證,我們是否能找出較進步的方法來取代過時的方法,是一件身為炎黃子孫的我們亟需思考的問題。課程大綱中藥炮製理論與方法中國大陸近代炮製研究中國大陸近五年中藥炮製法科學研究◦層析法分析原理介紹:TLC,HPLC◦十三種中藥炮製科學實證:馬錢子、大黃、附子、何首烏、甘草、酸棗仁、白芍、黃芩、茯苓、升麻、半夏、地黃及石斛從現代科學看炮製◦將現代儀器設備應用在炮製◦從分子料理的角度看炮製◦從藥劑學的角度看炮製◦從毒理學的角度看炮製◦從植物學的角度來看炮製4【中藥炮製理論與方法】中藥炮製之簡介中藥炮製是中國醫藥遺產的組成部分,數千年來,對中國人民防病治病中起了重要作用,保證了中醫臨床用藥安全有效。中國第一部藥書《神農本草經》序例寫道,”藥有毒無毒,陰乾暴幹,採造時月、生熟、土地所出真偽陳新,並各有法。若有毒宜製,可用相畏相殺,不爾合用也“。中國名醫張仲景也認為藥物須燒、煉、炮、炙,生熟有定,或須皮去肉,或支皮須肉,或鬚根去莖,或須花須實,依方揀採,治削,極令淨潔。後世有關這方面的論述更是繁多,說明中國中藥炮製學源遠流長,逐步形成了一門獨特的製藥技術。資料來源:互動百科()【中藥炮製理論與方法】中藥炮製-目的(一)為了充分發揮中藥防治疾病的作用,並克服某些毒副反應,保證安全有效,中藥材在使用前必須根據病情和實際需要,採用不同的方法進行炮製處理。中藥炮製的目的是多方面的,往往一種炮製方法或者炮製一種藥物同時可具有幾方面的目的,這些不同的炮製目的雖有主次之分,但彼此間往往又有密切的聯繫。某些藥物雖有較好的療效,但也存在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通過炮製,則可降低或消除其毒性和副作用,使服用後既達到應有的療效,又不致產生不良的反應。如,草烏生用是大毒,經用豆腐炮製後,毒性顯著降低面又保持其固有的療效;柏子仁具寧心安神、滑腸通便作用,如果要用於治療失眠而又需避免病人產生滑腸,則可將柏子仁去油製霜,以消除其致瀉的副作用。為了適應患者病情和體質等不同需要,對某些藥物通過炮製來改變或緩和其性能,以達到治療目的。如,麻黃生用辛散解表作用較強,蜜炙後辛散解表作用緩和,而止咳平喘作用增強;蒲黃生用活血破瘀,炒炭用對實驗動物能縮短其出血時間和凝血時間,達到炒炭增強止穩中有降作用的臨床目的;地黃生用性寒涼血,制後則溫而補血。中藥出除了通過配伍和製成一定的型外,還可通過炮製手段來提高其療效。如,無胡醋製增強其生物鹼在水中的溶解度;蜜炙款冬花,由於蜂蜜的協同,可增強潤肺止咳作用;自然銅煅淬後,可增強散瘀止痛作用。資料來源:互動百科()【中藥炮製理論與方法】中藥炮製-目的(二)中醫對疾病的症狀通常以經絡臟腑來歸納,對藥物作用的趨向則以升降浮沉來表示。藥物通過炮製,可引藥歸經或改變作用趨向。如,大黃本為下焦藥,酒炙後可清上焦之實熱;柴胡、香附經醋製後有助於引藥入肝,更有效地治療肝經疾病;小茴香、橘核經鹽製後,有助於引藥入腎,能更好地發揮治療腎經疾病的作用。某些藥材,體積較大,質地堅硬。如,雞血藤、厚朴、藿香、絲瓜絡、磁石、虎骨、羚羊角等。這些藥材必須經過加工處理後,製成一定規格的飲片,才便於配方和製劑。中藥在採購、運輸、保管過程中常混有沙泥、雜質、黴敗品或殘留非藥用部分。因此,在炮製前,必須經過分離和洗刷,使其達到一定的淨度,以保證臨床用藥劑量的準確。如,根與根莖類藥的蘆頭(殘留莖基)、皮類藥的粗皮(栓皮)、動物類藥的頭、足、翅等均應除去。有的雖是一種植物但由於部位不同其作用也不一樣。如麻黃,莖發汗,根止汗,故須分開。藥物經過加熱處理還可以進一步乾燥或殺死蟲卵(如桑螵蛸)等,有利於貯藏。有些含有苷類成分的藥物,經加熱處理後,能使與苷類共存的酶失去活性。如,黃芩在切製前蒸一分鐘,以滅酶保苷,利於久貯。資料來源:互動百科()◎從科學的觀點分析前述…各種藥材的炮製方法不盡相同,如依此原則,同一藥材各批次之間是否應該也要進行炮製條件之調整?減低毒性後的藥材是否真的不含毒性成分?用無胡醋製、蜜炙等方法是否有別的方法可取代,亦可達到相同的效果?醋製後有助於引藥入肝的原因是什麼?【中藥炮製理論與方法】炮製的分類方法炮製的分類是隨著炮製方法的不斷發展而產生的。明代繆希雍等編著的《炮炙大法》是一部以製藥為主要內容的書,按照藥物類別分成水、火、土、金、石、草木等類,歷代一般採用此種分類方法。他還把《雷公炮炙論》中的炮製方法歸納為十七種,後世稱為“炮炙十七法”,其中很多方法,直到今天仍然廣泛應用。為了便於了解這十七種炮製方法的含義,現分別簡介如下:(1)炮:將藥物置於火上加熱,以煙起為度,如炮薑。(2)爁(音覽):將藥物置沸水中燙,以種子類藥物能脫去種皮為度,如杏仁。又有謂爁即火焚。(3)煿(音博):將藥物直接置於火上烘乾。(4)炙:藥物將液體輔料,用小火拌炒至乾,如炙黃耆。(5)煨:藥物用濕面或濕紙色裹,埋火灰中,至包被物焦黑為度,如煨肉荳蔻。(6)炒:將藥物置鍋中,清炒至黃,以不焦為度,如炒穀芽。(7)煅:將藥物置炭火中,燒至通紅或灰白色,礦石、介殼類藥材多用此法,如煅赭石、煅牡蠣。(8)煉:將藥物置鍋中用小火煎熬,如煉蜜。礦物藥材置鍋中或罐中用火燒亦稱煉,如煉丹。(9)製:藥物加輔料共製,以克制藥物的偏寒偏熱之性或烈性,達到緩和藥性的目的。(10)度:量藥物長度、直徑的方法,即度量衡裡面的一種。(11)飛:藥物用水研磨為細粉,加水攪拌,分取上層懸浮的極細粉末,如飛爐甘石。(12)伏:土類,如伏龍肝。(13)鎊:堅硬的藥物用多刃工具製成薄片,如鎊犀角、鎊羚羊角。(14)樧(音殺):藥物用工具搗擊至破碎。(15)曬:(16)曝(音僕):即曝曬。(17)露:將藥物置露天,任其日曬夜露,如海螵蛸。藥物經水蒸汽蒸餾出的芳香水亦稱露,如金銀花露。◎觀察:在炮製的過程中,加熱、除水和粉碎是主要手段。加熱和除去水分可破壞酵素的作用,因為酵素是蛋白質,而除水可使酵素無法和受質作用。◎想法:古代沒有定溫加熱、冷凍乾燥、噴霧乾燥等裝罝,如果以這些裝置進行炮製,效果應該會更好。如果改用現代設備進行炮製,要考慮那些方面的問題?【中藥炮製理論與方法】中藥炮製-作用四氣五味是根據中醫理論對每種藥物經過反覆臨床驗證、系統歸納和推論而得出來的高度概括,以說明各種藥物的性能。中藥炮製則常對藥物的性味產生一定的影響。如,黃連本為大苦大寒藥,經過辛溫的薑汁製後,能減低苦寒之性,即所謂以熱制寒,可以抑制其偏,稱之為“反製”;若用膽汁炮製黃連,卻能增強黃連苦寒之性,即所謂寒者益寒,稱之為“從製”。中藥藥性是臨床用藥的基本依據,由於性味改變,治療作用也有所不同。如,生地黃主瀉,具清熱涼血、滋陰養血之功;熟地黃主補,具有補血滋腎養陰作用。這樣就使得藥物作用範圍相應擴大了。升降浮沉是表明藥物作用於機體時的趨向。一般而言,辛、甘味藥,多為溫熱藥,屬陽,作用升浮;苦、酸、鹹味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