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模讲评(2017届南京高三三模语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8.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不尔,忽失虑,中其奇,安可悔?(4分)不如此,一旦考虑疏忽,中了他们的诡计,哪里还有后悔的机会呢?(4分,“尔”,这样。“忽”:疏忽;“虑”:考虑。“奇”:诡计、奇谋。“安可悔”:译成反问语气即可。)•(2)簿书凝然,械杻积蠹,庑下徒吏,偃居门宇终日。(4分)•译文:公文簿册静置不用,刑具都生了蛀虫,堂下厢房中的差吏们,整天闲居在屋里。•(“薄书凝然”译成“公文(文书)不动(翻)、静置”之意即可。“械杻”译为“刑具”“器具”即可;“蠹”译为“虫子”。“庑下徒役”译为“官府的差役”之类。“偃居门宇终日”译出终日闲居无事之意即可。)•9.石公治理虹县与罗江县,施政方略主要有哪些不同?为什么?(4分)•答:治理虹县打击奸邪与豪强;治理罗江县无为而治,兴办教育。•因为两县民风不同,虹县民俗驳杂而邪恶,蜀人柔弱驯良,胆小怕事。(4分。每问2分)(第一问治理虹县扣“执法严厉”,治理罗江县“无为而治”“兴办教育”答到一点即可。第二问扣民风,虹县“杂恶”、罗县“柔良畏事”。)三、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晚蝉卢殷深藏高柳背斜晖,能轸孤愁减昔围。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闻蝉来鹄绿槐阴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注】轸,此处意为拨弄。围,腰围。10.诗人各用哪个字概括了蝉的特点?蝉声分别引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6分)答:晚、新。(2分)《晚蝉》,羁旅之愁;《闻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4分。每点2分)11.请简要分析两首诗最后两句表达方式的特色。(5分)答:《晚蝉》:抒情和描写相结合,怨蝉声惹人愁,无理而有情。《闻蝉》:以议论入诗;力翻陈案,出人意表。观点新颖(富有新意)(5分,共五点,前三后二,一点一分。)•12.(1)扈江离与辟芷兮•(2)飞漱其间•(3)潦倒新停浊酒杯•(4)只是当时已惘然•(5)山岳潜形•(6)赢得仓皇北顾•(7)金石为开•(8)观千剑而后识器•13.下列句中加点词传达出人物什么样的内心感受?请具体解说。(4分)(1)“死了。”根元很平淡地回答。表现陆根元面对母亲去世的悲哀和无奈,面对先生询问的紧张和胆怯,面对同学关注的羞愧和惘然,对死亡的麻木。(2分)(2)想到这里,他又觉得当学校教师究竟还有些意思。虽不能像铜匠那样在学生面前有绝对权威,但不必在艰苦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1分),为可以享受美景和舒适的生活感到庆幸,产生了一丝优越感。(1分)•14.在进入高等小学时,小说以陆根元的视角来观察描写学校的运动场和他的先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答:以陆根元的视角来观察环境和人物就带上了他的感情色彩。(1分)他看到的运动场古怪广阔,(1分)表现他对这一环境感到恐惧,(1分)为下文的退学埋下伏笔。(1分)他看到自己的先生衣着不同寻常,举止谨慎恭敬,(1分)反衬出高等小学先生的威严,增加了他的内心压力。(1分)(补充“增强现场感”1分。)•15.请分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4分)•他穿着破旧的青夏布衫,裤管卷到膝上,赤足拖着草鞋,正和平常的小工匠一模一样。他的脸很脏,全蒙着铜污;手里拿着铁椎锉子等工具。•答:肖像(细节)描写,表现陆根元自然随意、吃苦耐劳的性格,艰苦辛劳的职业特征,生活窘迫。与前文比较,体现其身份的转变(4分。每点2分)•手法2分。效果2分,16.小说题为“小铜匠”,但写陆根元的学生生活多,写他的铜匠生活少。请探究这样安排的用意。(6分)(1)写他的学生生活多,是为了通过他的学习过程批判旧式的学校教育。(2)写他的铜匠生活少,是为了引出他的师父,并与学校的先生作比较,引出对教育问题的讨论。(3)把他的两方面生活结合起来,是为了丰富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发展变化。(4)把他的两方面生活结合起来,是为了形成对比,突出对教育的批判。(6分,可从情节(身份转变的合理性)、人物(丰满形象)、主题(对旧式教育的批判)等角度作答,各2分。)•17.作者为什么说“美是个终点”?请结合第①段简要分析。(6分)(1)美的东西让人只有凝视和赞赏;(2)人们常常追求完美无缺(十全十美)这个终极目标,达到这个目标后就没有持久的美感了(完美无缺常常使人厌腻);(3)美带给人消极的感受。(6分。每点2分)•18.从全文来看,影响人们产生美感的因素有哪些方面?(6分)•答:艺术品(审美对象)的完美程度;•审美者的身心状态、审美情趣、审美能力;•时间。•(6分。每点2分,第二点答到两点即可)•19.根据④⑤两段内容简要概括作者的艺术价值观。(6分)•答:艺术要使人愉快;要能给人安慰,教人积聚力量迎战邪恶;培育人高尚的品德;艺术效果往往是无意之得。(6分。每点2分,第二点答到“迎战邪恶”即可。)•七、作文(70分)•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70分)•绝大多数的人用感觉来思考,而我却用思考来感觉。(葡萄牙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感觉”作为名词,可以是本能、直觉、欲望、情绪等;作为动词,可以是感知等。•“思考”作为名词,可以是思想等;•作为动词,则是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用……来”,可以表目的,即“用感觉替代思考”或“用思考代替感觉”;“用……来”,也可表方式,即“用感觉的方式来思考”或“用思考的方式来感觉”。“感觉”和“思考”并无高下之分,但从不同角度来看“用感觉来思考”和“用思考来感觉”,则又有可思考的空间。•在佩索阿看来,大多数人凭感觉认识事物、生活,跟着感觉走,易为欲望驱使,被表象迷惑;而他则通过思考深入事物内部去辨别和省思,从而认识事物和生活。这只是诗人的个性生命体验,是供思考的素材,可以赞同,可以否定,也可以整体思考。•基于以上分析,考生可从下面的角度立意:•1.“用感觉来思考”角度,如:赞同:遵循内心的感觉常常是最深刻的思考、感觉是思考的先导、感觉使思考更贴近事物和生活、感觉让思考有了温度、感觉常让思考闪耀独特的光辉等。否定:感觉常使思考迷航、依赖感觉使思考变得肤浅、感觉多于思考将陷入非理性的泥淖等。•2.“用思考来感觉”角度,如:赞同:经过思考的感觉才能动人、理性让感觉找到方向、感觉需要思考的锤炼等。否定:过度的思考让感觉变得麻木、离开感觉的思考往往偏执等。•3.整体角度,如:思考和感觉相辅相成。用感觉感受生活,以思考感悟人生。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