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淄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各区县人民政府,高新区、文昌湖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企业:《全市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组织实施。淄博市人民政府二0一一年七月十三日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针对我市危险化学品企业部分设备严重老化,工艺技术相对落后,安全监管形势严峻的现状,为深刻吸取“5.28”桓台县宝源化工有限公司爆燃事故的教训,全面掌握我市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强化安全监管,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开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专项整治工作(以下简称专项整治)。特制定以下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一、专项整治的指导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尊重事实,坚持标准,全面排查,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专项整治工作同贯彻落实新颁布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结合起来,强化企业安全基础工作,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二、专项整治的时间安排和整治范围此次专项整治工作自2011年7月15日开始,12月31日结束,先期整治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剧毒品生产企业开始,并逐步将整治范围扩展到其他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企业。三、专项整治的组织与实施这次专项整治工作由市安监局具体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参与,邀请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等权威机构介入,各区3县、高新区安监局、文昌湖旅游度假区经发局和有关企业配合。四、专项整治的主要内容从企业基础安全管理工作、规章制度和责任制、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操作规程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综合整治,并重点突出以下内容:1、企业周边环境及相关安全生产条件;2、企业相关图纸与企业现状是否符合;3、原料、产品、中间产品及工艺现状;4、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风险状况;5、配套设施、安全设施情况;6、自动化控制和安全联锁系统的运行情况。五、专项整治的工作计划专项整治工作拟分为三个阶段进行:1、资料采集:根据“专项整治核查资料详单”(附件2)到企业收集相关资料,然后分类整理,并审查、核实资料的真实性。2、现场检查:根据对相关资料分析情况,进入现场按照“专项整治工作检查表”(附件1)逐项检查,并开展专家咨询、评议讨论。3、编制专项整治工作报告:根据资料和现场检查情况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对企业进行事故隐患排查,并4提出治理方案与安全对策措施建议,提交专项整治工作报告。六、专项整治的工作要求开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专项整治,是强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的一项重大部署,各级各部门和企业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精心组织,协调配合,强力推进,充分发挥权威机构与行业专家的技术优势,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专项整治工作质量,绝不能走过场。对这次专项整治中发现企业存在难以整改的重大事故隐患的要依法处理,直至吊销证照,予以关闭,确保专项整治工作达到预期目的。附件:1.专项整治工作检查表2.专项整治核查资料详单5附件1:专项整治工作检查表检查要素检查内容1、布局安全间距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仓库、罐区等储存场所,与周边居住区、人员密集区、厂外道路、相邻工矿商贸单位生产、储存设施的安全间距。生产装置、储存设施与电力线路、办公生活区等的安全间距。危险化学品生产车间、储存仓库与员工宿舍的安全距离。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甲类、乙类厂房和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内设置休息室和非生产直接需要的办公室。安全通道生产岗位按要求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安全通道,并保持安全通道畅通。2、负责人与责任负责人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明确;安全生产必须的资源有保障;实行安全标准化管理;全员参与安全管理。方针目标安全方针目标明确;目标定期考核。机构设置安全网络健全;有专门机构和专职安全员;负责人与管理人员知识与能力与生产经营要求相适应;负责人与管理人员培训考核合格。责任制各部门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有考核制度并定期考核奖惩。安全投入有安全投入制度与标准;安全设备设施投入到位;全员参加工伤保险。3、评价与风险管理安全评价按法规要求,定期进行安全评价;评价报告报送有关部门备案;及时整改评价报告中提出的隐患,落实相关措施。危险源管理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进行评估;进行重大危险源备案;安全监控措施到位。应急管理有事故应急处置预案;预案健全有针对性,应急措施落实;定期演练。检测检验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定期检测;防雷设施检测;防静电设施检测;职工定期体检。64、管理制度规章制度制订健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发放到有关工作岗位。操作规程根据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特点和原材料、产品的危险性,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发放到有关工作岗位。制度修订明确评审和修订制度与规程的时机与频次;定期进行评审和修订。执行情况认真贯彻执行法规制度;对违规、违章行为进行惩处。5、安全培训与教育从业人员全员参加培训并100%持证上岗;特种作业人员按时参加复审并100%持证上岗;开展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新产品投产前的培训工作。新进人员对新工人和转岗人员三级培训教育;三级教育内容、学时符合规范要求。外来人员对外来参观学习人员进行培训;对外来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日常安全教育开展班组安全活动;制订了班组活动计划、形式、内容和要求等。培训管理制订培训教育制度、计划;建立培训教育档案,做好记录。6、生产储存设施与场所设施建设建设项目满足“三同时”规定;对安全评价、安全审查、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竣工验收等按有关规定实施;试生产前准备工作充分;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自动化控制水平高;是否存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设备设施管理制订设备设施管理制度;建立设备设施台帐;安全设备设施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维护,专门设备不挪用,检修后及时恢复。安全设施落实根据危化品及生产特性,设置相应的安全设备设施;建立特种设备台帐,定期检验,证件齐全;制订监控设备管理制度和台帐,定期校准和维护,不存在跑、冒、滴、漏(介质为易燃、易爆、腐蚀、有毒物质);按规定安装压力表、安全阀等安全附件。重点部位评估重点部位与危险装置风险,确定重点部位并制订专人管理制度;制订应急预案并半年演练1次。检维修与拆除报废建立检维修制度,明确时机与频次;制订计划;根据检维修风险提出安全防范措施并落实;现场监护与管理;建立报废制度并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贮存危险化学品的贮存符合《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l5603)等规定要求。76、生产储存设施与场所防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区域内的电力装置(电机、灯具、开关等)防爆等级(类别、级别、组别)及线路铺设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要求;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区域内生产装置的控制室、变配电室、化验室、车间办公室、更衣室等生产辅助房间的电气设备达到防爆要求。防雷易燃易爆生产装置区、仓储装卸区的厂房、库房、设备、设施按规定设置防雷设施,按规定进行检测且符合要求。防静电易燃易爆场所的设备、管线等设施按规定设置静电接地设施;场所内汽车罐车、铁路罐车和装卸栈台设置静电专用接地线,按规定进行检测且符合要求。有毒气体剧毒气体和CO、SO2、SO3、NH3、HF、H2S等高毒气体的生产、储存、使用场所,按规定设置有毒气体报警装置,配备气体防护器材并保存完好。自控联锁危险工艺生产装置按规定设置必要的自动控制系统和安全联锁装置,通过相关部门验收,运行可靠稳定,且符合相关要求。防火堤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甲类、乙类液体储罐区按规定要求设置防火堤,防火堤的容量、高度、强度及储罐的间距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要求;硫酸、硝酸等强腐蚀性介质储罐按规定设置防护围堰。消防设施按规定设置水、泡沫、蒸汽、惰性气体等消防灭火系统;按一级负荷供电的消防设备设双电源;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消防管道及消防栓的配置符合规定;生产装置区、储罐区、仓库按规定设置固定(或半固定)或水(或泡沫)喷淋灭火系统,按规定设置小型灭火器材,灭火器材的种类、数量及设置方式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要求;厂区内的消防道路(环形通道或回车场地、道路宽度、净空高度、转弯半径)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要求;工艺装置、储运设施的控制室设火灾报警专用电话。7、作业安全作业票证对动火、动土、受限空间、登高等作业实行作业票证管理;作业票证履行严格审批手续。警示标志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场所张贴警示标志和告知牌;职业危害场所公布规章制度、规程和应急措施;在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场所设置警戒区域和标志。直接作业环节对动火、设备内、用电、登高、起重、破土、施工、高温等直接作业环节进行风险分析,制定控制措施;配备、使用防护用品,配备监护人员;对施工作业现场进行安全管理,发现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制订和履行严格的危化品储存、出入库安全管理制度及运输、装卸安全管理制度,规范作业行为。87、作业安全承包商与供应商建立承包商、供应商管理制度;对资格预审、选择、开工前准备、作业过程监督、表现评价、续用等进行管理;原材料、包装物、容器采购符合规范要求。液氯、液氨作业液氨、液氯生产、储存、装卸区设置泄漏后的吸收和破坏措施;液氨、液氯储罐按规定设置液位计、压力表和安全阀;液氨、液氯储罐与罐车之间的装卸管线上设置止回阀和紧急切断阀;液氨、液氯的灌瓶及装车装置按要求设置防超装装置;液氨、液氯的装卸软管按规定配置并定期检测和更换。8、产品安全与危害告知建档与分类建立所有化学品档案;对产品、中间品按危险特性分类;“一书一签”编制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采购危险化学品时,索取“一书一签”;向客户提供“一书一签”。应急咨询电话设立24小时应急咨询服务固定电话,并有专业人员值班;没有条件设立电话的,应委托危化品专业应急机构作为应急代理。危化品登记按照《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要求进行登记。危害告知对从业人员进行危害告知。9、职业危害职业危害申报如存在法定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危害因素,应及时、如实向当地安监部门申报,接受其监督。作业场所管理采取规范的职业危害管理措施;功能区划分、隔离明确;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作业场所,按规定设置警示标志、报警、冲洗设施、防护急救器具专柜,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定期检查和记录;建立定期检测制度并定期检测。劳动防护用品根据接触危害的种类、强度,提供符合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和器具,并监督其按要求佩戴、使用;各种防护器具应定点存放,专人保管,定期校验和维护、记录、检查;建立管理台帐,加强对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的检查监督,凡不按规定使用者不得上岗作业。910、事故应急事故报告明确事故报告制度和程序: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立即如实报告当地安监等部门。抢险与救护发生事故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积极抢救,妥善处理,防止事故蔓延扩大,企业负责人应直接指挥,各部门协助现场抢救和警戒,保护现场;对有害物大量外泄的事故或火灾现场,必须设警戒线,抢救人员应佩戴好防护器具,对中毒、烧伤、烫伤等人员应及时进行抢救处理。事故调查处理明确事故调查人员的能力要求、职责与权力,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编制事故调查报告,进行事故分析,提出预防措施,建立事故台帐。应急指挥系统建立应急指挥系统,实行分级管理;明确应急指挥系统的职责分工。应急救援器材按规定,配备足够的应急救援器材,并保持完好;建立应急通讯网络并保证应急通讯网络的畅通;为有毒有害岗位配备救援器材柜,放置必要的防护救护器材;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保证其处于正常状态。应急救援预案与演练按《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要求,制定针对性强,可操作的预案;组织从业人员进行预案的培训,定期演练,评价演练效果;定期评审应急救援预案,尤其在事故发生后;将预案报当地安监部门备案,并通报当地应急协作单位。11、检查与考核安全检查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内容和具体计划;制订各种检查形式的《安全检查表》。检查形式与内容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和日常检查;按相应的《安全检查表》,逐项检查,并与责任制挂钩。隐患整改对查出的隐患进行分类,制定整改措施及时整改,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