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区三线”划定一、基本概念三区三线:“三区”指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类空间;“三线”指的是根据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二、划定原则(一)协调发展原则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以系统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优化国土开发为目标,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结合市县实际,划定“三区三线”。同时制定各类空间管控办法,做到各类空间协调发展。(二)生态优先原则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底线意识,从生态安全、生态承载力、生态完整性和生态功能性等多方面考虑,把生态安全放在突出位置,优先确定生态保护红线。(三)底线管控原则2遵循自然资源供给上限、粮食安全与生态环境安全的基本底线,坚守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刚性约束。科学预测城镇发展方向与规模,合理预留用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城镇开发边界的底线管控。(四)动态变化原则尊重自然生态变化、城镇规模增长以及产业发展等情况的动态变化规律,结合空间规划期限,适时评估“三区三线”合理性,合理确定空间结构,提高空间利用效率。三、技术路径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以系统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优化国土开发为目标,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开展生态、农业和城镇三类功能适宜性评价,首先完成“三线”的划定,最后结合“三线”划定结果和三类功能适宜性评价结果完成三区划定,形成空间规划底图(即棋盘)。图4-3“三区三线”划定技术流图3四、“三线”划定(一)生态保护红线划定1、划定内容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内容主要为生态保护红线的识别、划定以及管控。按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通过科学评估,识别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功能的生态功能重要区域,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渍化等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根据地区特点以及保护要求,合理划定土地沙化敏感区生态保护红线、江河湖库滨岸带敏感区生态保护红线、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森林生态系统保护红线、禁止开发区生态系统保护红线等各类生态保护红线。2、划定原则科学性原则——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识别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并落实到国土空间,确保生态保护红线布局合理、落地准确、边界清晰。整体性原则——统筹考虑自然生态整体性和系统性,结合山脉、河流、地貌单元、植被等自然边界以及生态廊道的连通性,合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应划尽划,避免生境破碎化,加强跨区域间生态保护红线的有序衔接。协调性原则——建立协调有序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机制,强化部门联动,上下结合,充分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水功能区划及土地利用现状、城乡发展布局、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等相衔接,与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相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当前监管能力相适应,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动态性原则——根据构建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提升生态保护能力和生态系统完整性的需要,生态保护红线布局应不断优化和完善,面积只增不减。3、管控要求功能不降低——生态保护红线内的自然生态系统结构保持相对稳定,退化4生态系统功能不断完善,质量不断提升。面积不减少——生态宝宏边界保持相对固定,生态保护面积只能增加,不能减少。性质不改变——严格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严禁随意改变用地性质。4、划定流程图4-4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流程图现状资料收集收集各红线类型的相关规划/区划资料,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资料,以及与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相关的主体功能区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所在区域的城市总体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资源开发规划及旅游发展规划等资料,作为红线划定过程中的辅助参考文件。明确划定范围按照《生态红线划定指南》要求,依据收集到的各类资料,确定生态功能极重要区、生态环境极敏感区以及禁止开发区三类保护红线范围。将纳入红线的各类禁止开发区域与科学评估确定的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和生态环境极敏感脆弱区进行空间叠加,形成叠加图件。通过边界处理、现状与规划衔接、跨区域协调、上下对接等步骤,最终确定生态保护红线边界。通过资料收集、明确划定范围、识别红线内容、确定红线边界等上述步骤,最终划定各条生态保护红线,形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文本、图件)。确定红线边界形成划定方案55、技术路径图4-5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路径图(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1、划定内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主要是根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耕地质量等级评定、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等成果数据,以国家省市县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最终成果为基础,按照《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对规划期内需占用基本农田的重点项目进行梳理,按照“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原则在区域范围内对基本农田进行调整,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62、划定流程图4-6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划定流程图基础数据收集收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资料、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资料、已有基本农田保护资料、农用地分等级资料、其他土地管理相关资料,整理出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最新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耕地质量等别评定、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等成果数据。基本农田划出根据国家、各省重点建设项目占用需求和生态退耕要求等进行基本农田划出。依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耕地质量等别评定、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等成果数据,统计分析划出基本农田的数量和质量情况。根据最新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力约束因素,明确在已划定基本农田范围外、位于农业空间范围内的现状耕地,作为规划期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的补划潜力空间。依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耕地质量等别评定、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等成果数据,明确补划潜力的数量和质量情况。校核划出永久基本农田和可补划耕地的数量和质量情况,按照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要求,确定2030年永久基本农田方案。确定基本农田补划潜力形成划定方案73、技术路径图4-7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路径图(二)城镇开发边界划定1、划定内容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以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红线作为限制性依据,明确不能开发建设的国土空间刚性边界,同时提出允许开发建设的国土空间区块;其次,预测人口规模以及控制的城镇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作为控制性依据,得出满足城镇发展所需的合理建设用地规模。城镇开发边界划定中,以限制性依据、控制性依据为基础,综合考虑城镇8发展定位,最终确定城镇开发边界。2、划定流程图4-8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流程图基础数据收集收集整理市县行政区划、地表覆盖分类(地理国情普查)、现状地表分区、行政区划单元、道路、水域、地名、人口经济、城镇建成区、坡度带、高程带、地质灾害、永久基本农田、生态红线数据,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林业规划、产业园区规划等基础数据作为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参考。用地条件评价通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确定不同区域对城镇扩张及产业布局的承载极限;通过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确定不同区域城镇及产业开发建设的适宜程度。以“两个评价”结果指导城镇开发边界划定。依据市县历年城镇人口变化情况、城镇化水平情况与经济发展趋势,科学预测规划期内城镇人口规模,以人定地,明确城镇用地规模;结合产业发展基础、重大项目安排、经济增长水平,科学预测规划期内工业增加值规模,参考相关用地产出水平,以产定地,明确独立产业园区规模。以规划城镇用地和独立产业用地的总用地规模,作为城镇开发边界确定的数量基础。依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和开发适宜性条件,在现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扩展系数确定规划期内城镇开发边界规模,最终形成开发边界总规模。城镇规模确定城镇开发边界规模确定进行差异分析在GIS平台上对同一区域的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进行对比。通过分析城规与土规建设用地差异,明确“两规”之间建设用地冲突情况,为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提供依据。用地条件评价依据“两个评价”及“两规”差异分析对比内容,综合考虑城镇建设用地的适宜性、现行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建设用地情况、城镇空间发展方向等,最终确定城镇开发边界。93、技术路径图4-9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技术路径图五、“三区”划定(一)主要内容生态空间划定:主要是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及生态空间内涵,开展生态功能适宜性评价,最后根据生态功能适宜性评价结果和生态保护红线确定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划定:主要从农业资源数量、质量及组合匹配特点的角度,进行10农业功能适宜性评价,并将永久基本农田、农业功能适宜性高、农村居民点等划入农业空间。城镇空间划定:主要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战略区位、交通、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等角度,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结合现状地表情况,进行城镇功能适宜性评价,并依据城镇开发边界及城镇功能适宜性评价结果划定城镇空间。(二)划定流程第1步——开展功能适宜性评价。依据“两个评价”结果,开展功能适宜性评价,评价出最适宜生态保护的区域、最适宜城镇建设的区域以及最适宜农业发展的区域,并将评价结果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第2步——评价结果叠加。将生态功能适宜性、农业功能适宜性、城镇功能适宜性评价结果进行叠加,将叠加数据按照三类功能的适宜性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分为Ⅰ、Ⅱ、Ⅲ类等级区。第3步——初步集成。将全部生态Ⅰ、Ⅱ、Ⅲ类等级区划为生态空间;将全部农业Ⅰ、Ⅱ、Ⅲ类等级区划为农业空间;将全部城镇Ⅰ、Ⅱ、Ⅲ类等级区划为城镇空间。第4步——成果细划。采用相关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或遥感影像,对三类空间初划成果进行精细化处理,结合主体功能定位,对“三区三线”进行反复校验与修正,将三类空间细化成果与省级进行对接,经上下反复协调确认后,形成“三区三线”划定的最终成果。11图4-10三类空间划定技术流程图(三)功能适宜性评价1、基本概念生态功能适宜性农业功能适宜性城镇功能适宜性生态功能适宜性是从生态功能重要性和生态环境敏感性的方面,结合区域生态问题,反映国土适宜生态空间布局的程度。农业功能适宜性是从农业资源的数量、质量及组合匹配特点,结合农业发展基础,反映国土适宜农业空间布局的程度。城镇功能适宜性是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战略区位、交通、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反映国土适宜城镇空间布局的程度。122、总体思路将生态功能适宜性、农业功能适宜性、城镇功能适宜性评价结果进行叠加,将叠加数据按照三类功能的适宜性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分为Ⅰ、Ⅱ、Ⅲ类等级区,并进行初步集成,进而划定“三类”空间。Ⅰ类等级区首先划定三类功能的Ⅰ类等级区。Ⅰ类等级区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Ⅱ类等级区根据三类功能适宜性评价高值区划定三类功能的Ⅱ类等级区。Ⅱ类等级区针对Ⅰ类等级区以外区域,对于生态功能、农业功能、城镇功能评价结果仅有一项适宜性为高的区域,划分为该种类型的Ⅱ类等级区对于生态功能适宜性高且城镇或农业功能适宜性也为高的区域,一般可按照生态保护优先原则,划定为Ⅱ类生态适宜区对于城镇功能适宜性高、农业功能适宜性高,且生态功能适宜性为中或低的区域,一般可按照粮食安全保障原则,优先划分为Ⅱ类农业适宜区,局部地区也可按照城镇发展集中制原则,划为Ⅱ类城镇适宜区。Ⅲ类等级区根据三类功能适宜性评价中值区和低值区划定三类功能的Ⅲ类等级区。Ⅲ类等级区在剩余未划定区域,对于生态功能、农业功能和城镇功能评价结果仅有一项适宜性为中的区域,划分为该种类型的Ⅲ类等级区对于功能适宜性评价结果有两项或三项适宜性为中的区域,按照贯彻主体功能定位原则,划定为与其主体功能定位相一致的功能类型;对于功能适宜性评价结果有两项适宜性为中,但与其主体功能定位对应的功能类型适宜性为低的区域,一般可按照农业-城镇-生态的优先级次序进行确定,也可以按照三类功能类型的空间集中原则进行确定;对于功能适宜性均为低的区域,一般可划定为Ⅲ类生态适宜区。133、评价方法(1)生态功能适宜性评价生态功能适宜性从生态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角度,结合局域生态问题,反映市县国土空间中进行生态空间布局的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