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引流与伤口处理胃肠胰外科何伟玲外科引流定义•引流是指将组织裂隙、体腔和有脏器官骨的液体引离原处和排出体外。广义的引流还包括内引流,如胃肠减压、留置导尿和胃肠之间的短路吻合等。外科引流目的•引流的液体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感染性液体(指脓液)通过引流后,可以达到减轻压力、缓解疼痛、减轻炎症、防止炎症扩散、有利于炎症消退的目的。非感染性液体包括血液、渗出液及组织分泌液等,通过引流后,可以达到减轻局部压力、减少液体对周围组织的损害作用、减少合并感染的可能性、有利于伤口愈合等目的。外科引流的作用机制及分类•1.被动引流包括①吸附作用:在伤口内放置纱布类引流物,伤口液体借助于纱布毛细管的吸引作用,而被引流出体外。②导流作用:在伤口内放置导管状引流物,伤口液体凭借其与大气之间的压力差,通过导管腔被引流出体外。③虹吸作用:体内位置较高的腔内液体通过引流管流入位置较低的引流瓶中。条件是体腔中压强与瓶中压强相等,内管口不能露出液面。2.主动引流将引流管连接于减压器,借助负压作用吸出伤口内液体。引流可分为开放式和闭合式两种类型。上述吸附作用和导流作用的引流为开放式引流,其缺点是容易有外源性污染。而闭合引流需缩小体表引流口,将引流管外端通向封闭的容器,如上述虹吸作用引流和主动引流。1、油纱布(条):用于清洁或新鲜肉芽创面,以利促进上皮生长。2、盐水纱布(条):利用虹吸作用,引流分泌物较多的创面。3、橡皮片引流:用于浅表,腔窄的伤如(颈部、指端)。4、卷烟引流:既可发挥虹吸作用,又可减少刺激,防止粘连,多用于腹腔内II、III类切口的引流。5、管状引流:由各种形状的橡皮管或硅管制成,置入体腔(腹腔、胸腔、关节腔等)一端,可供持续引流(包括负压引流等)或灌浇药物注入之用。引流管,必须妥善固定,严防脱落,一旦脱落必须即时处理,最大限度避免脱落后造成的不良后果。引流物的选择和使用各种引流管•(1)烟卷引流管(2)双套管引流(3)双套管引流自制(4)乳胶引流管(5)T形引流管(6)蕈状引流管引流适应症•1.感染性疾病引流:浅表较小的脓肿切排后,用凡士林纱布引流。深部较大的脓肿切排后,用软胶管引流。手指脓肿常行对口橡皮片引流。急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行闭式冲洗引流管引流。胸腔脓肿行胸腔水封瓶闭式引流。腹腔脓肿、化脓性疾病多行橡胶管引流,由于烟卷引流条不充分,最好不用。深部组织引流大多需用闭合式主动引流,如引流不通畅,后期也可改用开放式被动引流。2.非感染性疾病引流:临床上,非感染性液体引流比感染性液体引流使用更广泛,且多采用闭合式引流。常规颅脑、颈部、胸腔、腹腔、脊柱、四肢关节、泌尿系统等手术,由于术后伤口渗血、渗液,压迫周围重要组织器官,可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或产生严重并发症,同时伤口积血积液,将增加伤口感染率并影响组织的修复。伤口内放置引流物,可明显减轻局部压力,有利于组织的修复。3.污染性伤口,伤口内放置引流物,可降低感染发生率。引流注意事项•1.根据疾病的性质、手术中情况,以决定选择何种引流方法以及何种引流物。2.一般引流物内端应置于伤口底部或接近需要引流的部位,胃肠手术应放在吻合口附近。否则使引流不充分而残留死腔。3.闭合式引流其引流物不从原切口出来,而从切口旁另戳孔引出体表,以免污染整个切口并发感染。4.引流物必须固定牢靠,以防引流物滑出切口或掉入体内。一般用缝线将引流物固定于皮肤上。5.在缝合组织时注意勿将引流物缝于深部组织中,否则拔引流物时将难以顺利取出。6.术后必须维持引流通畅,即时清除引流管内堵塞物。7.术后应详细观察引流液的数量、颜色、气味,以判断疾病的转归。引流物拔除的指征和方法•引流物去留的时间,一般根据不同引流适应症及引流量决定。拔除过早,分泌物引流不充分,重新积聚。拔出过晚,感染机会增加,影响伤口愈合,甚至产生其他并发症。•(一)无菌手术的伤口和体腔渗血引流:一般伤口和体腔内,预防性引流物如渗出液(血)已停止或引流量少于30~50ml/d,可于手术后24~48小时内一次拔除。拔除时应先予以旋转、松动,使引流管与周围组织粘连分离,然后向外拔除。如有障碍,切不可用力猛拔以免断裂,可等待次日拔除,对内部有固定的引流物更须注意。如有数根引流管,则可分次取出。•(二)脓肿引流:在脓腔缩小,引流量显著减少,小于10ml/d,可采用更换细引流管或逐渐拔除,使伤口由肉芽组织所填充,防止皮肤层过早愈合。有时可用X线造影检查或通过B超、CT或MRI观察脓腔是否消失,再决定引流物能否拔除。引流物拔除的指征和方法•胃十二指肠减压管:一般术后2~5天拔除,其拔管指征:1.吸引量减少,无明显腹胀,夹管后无腹胀。2.肠蠕动恢复,肠鸣音正常。3.肛门有排气,或排便。引流物拔除的指征和方法•胆总管引流管:一般在术后2~3周拔除。拔除时应明确两点:①胆管内无感染,②胆总管远端畅通无阻。其拔管指征:1.体温正常,黄疸消退,胆汁清亮,无絮状物及结石残渣,显微镜检无脓球。2.胆汁引流量逐日减少,粪色正常。3.引流管抬高,钳夹三天,无右上腹胀痛不适,无发热黄疸。4.胆道造影:由引流管注入12.5%碘化钠溶液20~60ml,X线检查证明胆总管下端无阻塞,无结石存在。或B超检查T形管胆道镜检正常。拔管后,伤口以凡士林纱布覆盖换药,一周左右即可愈合。如手术仅限于胆总管探查或取石,术后10天左右便可拔除引流管,如胆道感染严重或肝胆管残留结石,引流时间应延长,并可经引流管胆道镜取石。对胆道狭窄或损伤成形修补术后之引流支撑管,须保留数周至数月之久。如需第二次手术,引流管不应拔除,以便手术时寻找胆总管。引流物拔除的指征和方法•泌尿系引流管:1.膀胱造瘘管:根据病情决定去留时间,一般手术后1~2周拔除。拔管前要夹闭造瘘管1~2天,观察排尿畅通情况,如有排尿困难或有尿潴留现象应延迟拔管。需长期留置膀胱造瘘管者,可于术后每2~3周换管一次。换管要注意无菌操作。拔管后,伤口用凡士林纱布封闭,约一周左右便可愈合。2.肾输尿管等吻合术所置放支架引流管,一般于术后2~3周拔除。但事先应夹管观察2~3天。引流物拔除的指征和方法•肾与肾盂造瘘管:(1)要保持引流通畅,如血尿明显,肾盂感染,尿液沉淀物较多等,可在无菌操作下用生理盐水或1/2000~5000呋喃西林溶液等抗菌剂冲洗肾盂。可服氯化铵以酸化尿液,防止结石形成。(2)导管去留时间依病情而定,一般于术后2~4周首次换管,此后每2~3周换管一次。•(3)拔管指征:①症状消退,尿液澄清。②肾盂测压在15cm水柱范围以内,一般肾盂静止压为5~7cm水柱,如超过20cm则提示吻合口或远端有梗阻,不能拔管。③夹管24~48小时后无腰痛、管周漏尿及发热等情况,膀胱排尿量增多,开放导管后肾盂残余尿少。④经肾造瘘管作肾盂输尿管造影,显示肾盂、输尿管无梗阻。•⑤临床上试验尿流是否通畅,最简便实用的方法是病人平卧,将造瘘管提至比身体平面高20~30cm水平,如无尿从造瘘管流出即表示尿流通畅。否则,表示有梗阻存在,不宜拔管。引流物拔除的指征和方法•胸腔引流管1.胸腔闭式引流管与水封瓶衔接必须牢靠,避免街头脱落,空气吸入胸腔造成急性气胸。2.应将水封瓶玻璃引流管末端置于水平面以下2~3cm,并依引出量多少,调节玻璃管入水深度,水封瓶应低于病人胸部15cm以利引流。引流量大者应用吸引装置吸引。胸管有效负压吸引为15~20cmH2O。3.拔管指征:视病情而定,一般于术后2~4天拔除。(1)肺膨胀良好(通过肺部听诊X线检查确定)。(2)水封瓶玻璃管水柱无波动或24小时内引流量少于50~60ml。(3)夹管24小时,胸腔不再积气,即可拔管。4.拔管方法:先剪除固定引流管的缝线,嘱病人深吸气然后屏气,同时将管拔出。并立即以凡士林纱布及厚敷料覆盖伤口,以胶布固定于胸壁,保持12~24小时,以防空气吸入胸腔。5.脓胸引流管,闭式引流时,要经常注水测定脓腔大小,必要时,用碘油或12.5%碘化钠溶液注入脓腔造影,如脓腔缩小至〈15ml,可取出引流管,伤口换药,使其自行愈合。如为开放式引流,其处理与一般脓腔引流原则相同。第二部分外科伤口处理1.观察伤口或创面情况,并给予及时适当的处理。2.清理伤口,清除异物、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减少细菌繁殖因素,控制感染,促进伤口愈合。3.拆除伤口缝线。换药目的总的目的:通过以上三点达到促进促进组织生长;伤口愈合的最终目的。1、有异物或失去活力的组织需要清除者;2、需松动拔除或更换引流物者;3、外敷料被脓液渗液浸透者或被外来物污染者;4、疑有或已经出现的伤口感染、出血、裂开者。换药指征1、树立无菌观念;2、解除敷料的方法;3、换药物品的传递方法;4、创面及周围皮肤的消毒方法;5、包扎固定方法;6、污物敷料的处理。基本技能(1)病人准备:首先向病人说明交换敷料的必要性和可能发生的不适反应,消除其恐惧心理取得理解支持与合作;条件允许送病人到换药室交换敷料;让病人保持适当体位,要求即能很好暴露伤口,又能最大限度满足病人安全、保暖、舒适的需要;如分泌物多或需冲洗伤口是应垫放治疗巾,以保护床罩;尽力尊重病人隐私权。(2)换药前半小时内不要扫地,避免室内尘土飞扬;了解病人的伤口情况;穿工作服,戴好帽子、口罩,洗手。换药前准备(3)物品准备:无菌治疗碗两个,盛无菌敷料;弯盘1个(放污染敷料),镊子2把,剪刀1把,备酒精棉球、干棉球、纱布、引流条、盐水、碘伏棉球、胶布等。(4)换药盘及无菌敷料包:将无菌敷料包平放于清洁换药盘(碗)上。包内放镊子两把,按需放适量消毒脱脂纱布、盐水棉球、酒精棉球应分格放置于消毒盘内。避免互相渗透以及相应引流物。另一消毒盘(碗)准备盛放以用过的敷料。1、操作者洗手、戴口罩及帽子,携带已备齐的物品到病人床旁或送病人到换药室;2、让病人保持适当体位;3、解开敷料应先用手取除外层,再用镊子取内层,如敷料与伤口粘连时先用生理盐水浸湿敷料,揭敷料的方向应与伤口立纵轴方向一致以减轻疼痛和组织损伤,将脏敷料放入专盛污物的盘(盆)内;4、用揭开内敷料的镊子,夹持75%的酒精纱球,消毒伤口周围皮肤,从伤口边缘逐渐向外(如为感染伤口消毒程序则由外向内);5、用另一把镊子夹持盐水棉球搽洗创面;6、伤口创面获得良好暴露后,做必要的检查和相应处理、覆盖外敷料,胶布固定必要时加用棉垫,绷带包扎固定。整理床铺,各用物归还原处,妥善回收和分类处理脏敷料。操作步骤拆线1.一期愈合的伤口①基本操作同无菌伤口换药,揭去敷料,伤口消毒。②拆线:一手用镊子轻轻提取线头,另一手持线剪,靠近皮肤剪断裸露体外较短的线头,向同侧方向将皮内缝线轻轻拉出。③再以碘酒、酒精或活力碘消毒,伤口覆盖干纱布或酒精纱布。④伤口拆线时间:头面部4~5天,下腹、会阴部6~7天,胸、上腹部7~9天,四肢、臀部、脊柱12~14天。减张缝合线14天。老年、营养欠佳,估计伤口愈合不良宜延期拆线。⑤间断拆线:伤口较长、考虑伤口愈合可能欠佳,可先间断拆除缝线,观察1~2天后再拆除剩余缝线。2.感染伤口伤口红肿、积脓,应拆除缝线,然后按感染伤口进行换药处理。1.术后无菌伤口,如无特殊反应,3~5天后第一次换药;2.感染伤口,分泌物较多,每天换药1次;3.新鲜肉芽创面,隔1~2天换药1次;4.严重感染或置引流的伤口及粪瘘等,应根据引流量的多少决定换药的次数;5.烟卷引流伤口,每日换药1~2次,并在术后12~24小时转动烟卷,并适时拔除引流;橡皮膜引流,常在术后48小时拔除;6.橡皮管引流伤口2~3天换药,引流3~7天更换或拔除。有人提出:I类切口,无感染征或其他异外情况,可术后3天或折线时检查伤口;II类切口,术后3天常规观察伤口交替(换)敷料一次,无异外情况,可于折线时再换。换药次数1、清洁伤口:用碘伏消毒,刺激小,效果好;对于清洁、新生肉芽创面,还可加用凡士林油纱覆盖以减轻换药时患者的痛苦,并减少组织液渗出、丢失。有文献提出:术后未到拆线时间清洁伤口的换药,有以下几种可考虑换药:(1)术中放置引流管式引流等。术后2~4天拆开敷料观察皮肤周围无红肿、感染。拔除引流物之前,轻轻按压患部并观察有无淤血式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