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提纲的编写及开题报告的编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讲编写毕业论文提纲一、拟定提纲的意义二、编写提纲的方法三、提纲通用的基本格式四、提纲的基本内容和范文模版(一)拟定提纲是论文写作不可缺少的环节(二)提纲便于构思酝酿(三)提纲能避免写作中出现重大失误(四)提纲有助于文脉贯通一、拟定提纲的意义(一)拟定提纲以驾驭材料为基础。所谓驾驭材料,就是对材料要有新的发现、新的认识,能在分析、综合或比较、归纳的基础上,发现其问某种本质上的相互制约关系,从而形成观点。二、编写提纲的方法阶段法:方面法:论点法:内质法:对材料进行归类1、先拟出标题《论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2、写出总论点。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在于通过作品中男性女性这两类人物的刻画,表现了他们对自己的现实处境具有清醒的意识,然而终究不能奋飞的最深刻的悲哀。(二)考虑好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3、考虑全篇总的安排:从几个方面,以什么样的顺序来论述总论点,这是论文结构的骨架。第一层次生存交易——女性的悲哀第二层次异化变性——男性的压抑第三层次不能奋飞——清醒的现实第四层次慈悲的情怀——深厚的哲学基础4、大的项目安排妥当之后,在逐渐考虑每个项目的下位论点。5、依次考虑各个分论点的安排,把准备使用的材料按照顺序编码,以备写作时使用。6、注意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总分总式提纲:总提分述总论论历史小说的中的类型化人物形象一、历史小说中的类型化人物形象二、类型化产生的成因(一)封建理学对类型化人物的影响(二)相人术对类型化人物的影响(三)小说成书对类型化人物的影响三、结论。类型化人物的得失古代汉语同实异名研究一、古代汉语中的同实异名现象二、同实异名产生的原由(一)命名角度不同(二)古人错误的观察和理解(三)遗闻轶事和历史掌故(四)各种神话传说(五)不同的宗教学说和信仰三、结论:同实异名现象的作用丰富了词汇,加强了诗歌的蕴藉性并列式提纲:根据表达中心论点的需要,从课题的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组织安排,平行列出各部分的内容。《孟子》的“之”字研究一、实词用法(一)动词“之”(二)名词“之”二、虚词用法(一)代词“之”(二)助词“之”(三)连词“之”战国策中“是”字研究一、“是”的语法功能(一)是作代词(二)是作谓语(三)是作宾语(定语、状语、系动词、形容词)二、是的语用功能(一)是的句法功能(二)是与句子内的结构《梁祝》文本的历史转换与现代阐释一、梁祝文本的历史转换(一)文本的历史转换(二)历史转换的原因(三)历史转换的启示二、《梁祝》的现代阐释(一)梁祝精髓:化蝶(二)各版梁祝:电影(三)现代阐释:影响《离骚》意象的审美分析一、人象意象与诗人政治的愁怨(一)君王意象(二)美人意象(三)求女意象二、物象意象与诗人高洁品德及美政理想的追求(一)花草意象(二)禽兽意象(三)神游意象三、《离骚》意象的美学价值一、诗化唐传奇的含义及社会文化背景(一)诗化唐传奇的含义(二)诗化唐传奇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二、唐传奇的“诗化”特征(一)情节结构上:层次分明(二)人物描写上:简笔传神(三)语言载体上:大增华艳(四)表现手法上:疏而不漏三、“诗化”唐传奇的艺术美(一)调节故事节奏(二)充实人物形象(三)寄寓思想感情四、唐传奇小说中的“诗美”探索和实践(一)从才子佳人小说看唐传奇的“诗情”(二)从狭义公案小说看唐传奇的“诗意”(三)从神仙道化小说看唐传奇的“诗境”五、“诗化”唐传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论唐传奇的诗化递进式提纲:递进式的结构模式是指遵循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一层深入一层地论证中心论点。齐梁萧家诗意境问题研究一、南朝诗歌成因及特点总观(一)社会文化背景(二)诗歌特点总观二、齐梁萧家诗“四杰”诗歌(一)从萧衍诗歌看“女题诗”(二)从萧统诗歌看“咏物诗”(三)从萧纲诗歌看“宫体诗”(四)从萧绎诗歌看“春意诗三、齐梁萧家诗在意境层面的探索和实践(一)“声色大开”之“物境”(二)“动静结合”之“景境”(三)“缱绻大胆”之“情境”四、萧家诗及齐梁诗歌创作对后代诗歌影响(三)结构应该为中心论点服务。论文的中心论点始终在论文中占据至高无上的地位,论文结构必须围绕中心论点展开。中心论点一、二、三、(一)(二)(三)12论楚辞在汉代盛行的原因一、道家神仙思想的流行二、统治者的喜好和提倡三、楚人的故国乡土观念四、“楚辞”的抒情特征和悲剧色彩1、四个分论点是否说明总论点2、四个分论点是否周全3、四个分论点之间是否有逻辑关系(三)提纲通用的基本格式标题中心论点一、大项目要求(一)中项目要点1、小项目要求(1)更小项目要点四、论文提纲的基本内容一份论文提纲应对应下面几方面酝酿成熟并且反映下面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标题(二)绪论:简要阐述论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三)本论:1、论述论文的中心论点2、各分论点之间的分枝关系3、各论点所用的材料(四)结论论题:古代文艺肖像与美学宗教意蕴绪论:简要阐述论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本论: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一、狞厉美:中国古代原始宗教意蕴对肖像的渗透(一)图腾崇拜的具体意蕴材料国西部夏部落以龙为图腾的意蕴中国东部殷部落以凤为图腾的意蕴(二)图腾崇拜的宗教意识对人物肖像的渗透材料:女娲肖像的宗教印记伏羲肖像的宗教印记由女娲、伏羲肖像窥见狞厉美的审美意蕴及根源二、中和美:儒家中庸之道的哲学思想在肖像上呈现的表征(一)儒家追求的美的最高境界是中和美(二)肖像描绘所体现的中和美材料:司马迁描绘刘邦王充描绘孔子宋玉描绘东邻美女三、自然美、空灵美:道教的美学意蕴在肖像上留下的痕迹(一)道教的美学理想主要体现为自然美(二)自然美在肖像上的表现材料:葛洪笔下的太上老君老子穿着的五彩衣(三)道教美学的另一重要范畴——空灵美(四)空灵美在肖像上的表现材料:孔明肖像林黛玉肖像四、虚无美:佛教的美学意蕴给肖像烙下的印记(一)佛教教义的主要内涵(二)佛教美学意蕴在肖像描绘中的印记材料:陈寿《三国志》描绘刘备、魏明帝、晋武帝如来佛之头发、手、耳的特点已移植到中国帝王的肖像结论:肖像的历史与现实的效应学术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一、选题依据及意义二、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三、研究的角度和基本思路四、工作计划(进度安排)五、参考文献六、指导教师审核意见七、指导小组审核意见一、选题依据及意义唐传奇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可与唐诗并誉为唐代文学的两大高峰。它在文学史上起到了前承魏晋小说,后启宋元话本的作用。唐传奇的“诗化”是是唐代叙事文学中的一个独特现象,是我国古代叙事文学与抒情文学高度融合的产物。唐传奇的“诗化”,即唐传奇的诗歌特质和创作手法,使唐传奇真正突破了子、史的束缚而形成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然而,由于自春秋战国以来形成的视“小说为小道”的观念的影响,深入研究唐代传奇文学者寥寥无几,对唐传奇诗化现象的关注更少。本文通过分析唐传奇诗化的内涵、唐传奇诗化的表现形式、唐传奇诗化的创作手法,旨在探索找寻唐传奇“诗化”的背景、特点、作用及其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小说与诗歌所共同构建出的美学氛围。唐传奇的“诗化”二、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我国学术界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重新审视唐传奇,出现了一批研究文章,且渐渐以唐传奇的史学倾向为研究热点。学术论文方面,据不完全统计,1949年至2008年,国内公开发表的涉及唐传奇的论文共约400篇。在内容题材上,受西方当代文论思潮的影响,近年来很多研究者将研究的视线投射在女性问题上,例如张振国《侠女成因初探》,季夫萍《对女权张力下唐传奇中女侠形象的解读》等,他们从各自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探讨唐代妇女的命运和地位问题。关于唐传奇的价值问题,有的学者研究它的史证价值,有的学者研究唐代社会风尚、士人心态、文化生活、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在小说中的影响和折射,如李剑国《亡灵忆往:唐宋传奇的一种历史观照方式》等。在艺术特色方面,唐传奇运用了独特的“诗笔”手法。但相比较而言,将唐传奇的“诗化”作为研究重点的并不多。刘德重、魏宏远两位先生在《论唐传奇之“诗笔”手法》中指出:文人在创作传奇时,潜意识中会将诗歌创作方法和技巧觉不自觉地运用到传奇的创作中去,这就使得传奇中或隐或显地体现出诗的特质,最终使得唐传奇带有浓厚的诗歌气息。然而他们并没有深入分析唐传奇诗化的表现形式、唐传奇诗化的创作手法,本文正是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试图将唐传奇的“诗化”问题做深入研究。一、诗化唐传奇的含义及社会文化背景(一)诗化唐传奇的含义(二)诗化唐传奇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二、唐传奇的“诗化”特征(一)情节结构上:层次分明(二)人物描写上:简笔传神(三)语言载体上:大增华艳(四)表现手法上:疏而不漏三、“诗化”唐传奇的艺术美(一)调节故事节奏(二)充实人物形象(三)寄寓思想感情四、唐传奇小说中的“诗美”探索和实践(一)从才子佳人小说看唐传奇的“诗情”(二)从狭义公案小说看唐传奇的“诗意”(三)从神仙道化小说看唐传奇的“诗境”五、“诗化”唐传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三、研究的角度和基本思路1、2012年10月:论文提纲(提纲审查)2、2013年3月:论文初稿3、2013年4月-5月:修改、定稿4、2013年5月底——6月初:答辩、成绩评定、评比四、工作计划(进度安排)[1]赵彦卫.云麓漫钞.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2]闻一多.闻一多全集.北京:三联书店,1982年.[3]洪迈.容斋随笔.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4]汪辟疆.唐人小说.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5]严羽.沧浪诗话.诗评.西安:陕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6]闻一多.闻一多全集.北京:三联书店,1982年.[7]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8]鲁迅.唐宋传奇集.序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9]王士祯.师友诗传续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10]赵执信.谈艺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五、参考文献

1 / 3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