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笔法书法五体“篆、隶、楷、行、草”的笔法关于笔法书法//五体“篆、隶、楷、行、草”的笔法关于笔法笔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笔法包括执笔方法和用笔方法,狭义的笔法仅指用笔的方法。此指狭义。笔法包含笔的运行轨迹、运行速度、笔毫与表现载体的接触部位、笔锋所处的位置、笔的竖立程度和笔的转动状态等。一、笔的运行轨迹笔的运行轨迹,指毛笔在书法表现载体(纸、绢、竹、木等)上运动、行进的路线和因此而留下的痕迹。笔的运行轨迹因书体而异,因风格而异。正书(含篆、隶、楷)讲究逆锋起笔、回锋收笔。所谓“逆入平出”、“无垂不缩,无往不收”就是对笔的运行轨迹的基本要求。在起笔和收笔的过程中,笔锋往往两次经过同一个点。行笔过程中,笔画圆转处,笔按弧线行进;笔画平直处,笔按直线运动。行、草书由于运笔较快,笔意连贯,正书中逆起回收的要求被淡化。一笔之中,笔锋很少两次经过同一点(交叉除外)。同时,行、草书变化丰富,直线条相对较少,笔多按曲线运动,连绵前行。从书法的风格来说,方峻、内扌厌的、其转折处(指横折)先提笔上靠,再按笔向内而下,笔意内敛,笔画稍有重合。而圆润外拓者,转折处则直接向右下按笔,圆转下行,笔意向外拓展。二、笔的运行速度笔的运行速度,指笔运行的疾涩、快慢。疾,快的意思。但“疾”并非一味的快速,仍须起伏行笔,急遽有力。涩,慢的意思,即行笔要留得住,但又并非停滞不前。字的点画不同,行笔速度亦各异,故有“疾”、“涩”之分。清刘熙载《艺概·书概》云:“古人论用笔,不外疾涩二字。涩非迟也,疾非速也。以迟速为疾涩,而能疾涩者无之。”清蒋和《书法正宗·笔法精解·指法名目》云:“宜疾则疾,不疾则失势,宜涩则涩,不涩则病生。”一般而言,写正书的速度要慢些,但又要有行草的灵动,写行草书则要快些,但又要有正书的稳重。笔运行的速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具体情形时缓时急,交替前行。三、笔与表现载体的接触部位笔与表现载体的接触部位,即笔毫与表现载体接触的最高部位。我们可以将笔毫先分为三个部分,接近笔管的三分之一称为笔根,接近笔尖的三分之一称为笔锋,中间的三分之一称为笔腹。笔根以下的部分(即笔腹、笔锋)又可分为三个部分。如此,则笔毫自下而上可大致分为四个部分:笔尖至九分之二处为一分笔,九分之二至九分之四处为二分笔,九分之四至九分之六处为三分笔,九分之六以上的部分为笔根。一般而言,用一分笔,线条轻盈、灵动;用二分笔,线条劲健、润泽;用三分笔,线条浑厚、沉稳;用笔根,线条苍迈、野逸。在实际书写过程中,笔毫与表现载体的接触往往在多个部位之间相互转换,以丰富线条的外在形式和内在质量。这种转换是通过提按来实现的。提笔浅行,则笔画轻细;按笔深进,则线条粗重。四、笔锋在笔画中所处的位置根据笔锋在笔画中所处位置的不同,用笔方法有中锋、侧锋、偏锋之分。中锋,亦称正锋,指运笔作书时笔锋处于点画中间。为使点画圆润,历来书家多主张“笔笔中锋”。因笔锋在点画中间运行时,墨汁顺笔尖流注而下,均匀渗开,达于四面,点画也就无上重下轻、上轻下重、左重右轻、左轻右重等缺点。故“中锋”乃书法之根本笔法。“锥画沙”、“印印泥”即中锋之喻。清王澍《论书剩语》云:“中锋者,谓运锋在笔画之中,平侧偃仰,惟意所使,用其既定也端若引绳。如此则笔锋不倚上下,不偏左右,乃能八面出锋,笔至八面出锋,斯施无不当矣。”偏锋,即运笔时将笔之锋尖偏在点画之一面。写出的点画往往有轻重不匀,一边光一边毛等弊病。一般书家以偏锋为败笔。侧锋,指运笔时笔锋所处的位置在中锋与偏锋之间的一种用笔方法。侧锋用笔是中锋用笔的必要补充。在以中锋为主的前提下,适当运用侧锋,可使点画痛快淋漓,跌宕多姿,富有变化。正如古人所说的“正以取劲,侧以取妍。”“正以主骨,侧以取态。”我们在王羲之、苏轼、米芾等书法大家的作品中常可见到侧锋笔法的运用。五、笔的竖立程度根据笔与书法表现载体的平面是否垂直和笔的倾斜方向与运行轨迹的关系,笔的竖立程度可分为垂直(基本垂直)、与运行轨迹基本一致的倾斜和与运行轨迹不一致的倾斜三种情形。垂直,指笔与表现载体的平面呈基本垂直状态。这是中锋用笔时笔的基本状态。明赵宦光《寒山帚谈·用材》云:“正锋全在握管,握管直则求其锋侧不可得也。握管袤则求其锋正不可得也。”与运行轨迹基本一致的倾斜,指笔的倾斜方向与笔欲往或既过的方向基本一致。有笔毫在后、笔杆在前(可称为“拖”)及笔毫在前、笔管在后(可称为“推”)两种情况。当代书家雷志雄作篆书多用“拖”法,而何应辉作书则常用“推”法。与运行轨迹不一致的倾斜,指笔管偏出点画之一侧的倾斜,通常的情况是笔尖在点画一侧,而笔管则倒向另一侧。侧锋用笔多用此法。若笔管过于倾斜,笔腹着纸横行,则为偏锋。偏锋不可用,用则扁薄。六、笔的转动状态根据笔在运行过程中是否转动,用笔方法分转笔和不转笔两种。转笔,指运笔时执笔之手指与笔管的接触部位不断发生变化,捻动笔管,令笔管转动的用笔方法。不转笔,其意相反。转笔是笔法的重点,也是书法之“法”的重要方面,中锋行笔的基本条件。因为只有转笔才能“令笔锋常在画中行”。“担夫与公主争道”、“鹅划水”就是古人对转笔的生动比喻。“道”、“鹅”即笔杆,“担夫与公主”、“鹅掌”即笔杆两侧之手指,“争”、“划”即是两侧手指的来回捻转。转笔的方向应视笔的运行轨迹而定。如相向之两竖,行笔时左竖左转,右竖右转。而相背之两竖,其转笔之方向则相反,左竖右转,右竖左转。横画则视其俯仰,折画则视其外拓内扌厌来确定笔转动的方向。反过来说,则不同的转笔方向决定笔画的运行轨迹和书法风格。关于转笔,当代著名女书法家孙晓云在其著作《书法有法》中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读。“执笔”松紧谈关于执笔的松紧,有很多的讨论,有说东、有说西,对于初学者来说,好像站在十字路口,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就这个问题,我们常见的有以下三种论述:一、执笔以紧为好。执笔”松紧自古早有定论,就是一直沿用唐代著名的书法理论家张怀瓘在他的书论著作《书断》中论述的,王羲之教儿子王献之书法的过程。相传王献之小的时候,有一天正在练字,他的父亲王羲之悄悄地来到他的身后,突然抽他的毛笔,竟然没有抽掉,于是,后来的人们多依据他来说明执笔以紧为好。二、执笔以不松不紧为好。在现代有人对上述理论持否定的态度,认为这是一种误传?理由是:执笔紧不能灵活运笔,使点画受到制约;而执笔松会失去对笔的控制,使点画难以成形。因此,就提出执笔紧则稳健,执笔松则灵活,故而提出以不松不紧为宜,书写时既稳健,又能挥洒自如。三、执笔无定法。执笔无定法是:苏轼先生提出的“执笔无定法”的理论。意思是想怎么执笔就怎么执笔,没有框框的约定,一切按照自己的需要去做,想松则松、想紧则紧,想正则正、想奇则奇。一句话,想怎么执就怎么执。故我们看到有很多书法家都有不同的执笔方法。对于以上的种种论述,那种是对的呢?这对初学者来说,是很迷茫的。怎样执笔才是正确的呢?初学者应该朝哪个方向走?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几点看法:一、“执笔以紧为好”紧与松是相对的,是一对对比关系,不紧就松。王羲之教儿子王献之执笔要紧,并悄悄地来到正在练字的王献之身后,突然抽他的毛笔,验证王献之执笔是否紧。从而说明了初学书法要“执笔以紧为好”。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我认为是没有错的。通过实践验证,执笔要紧有三点好处:(一)、利于稳定(二)、利于发力(三)、利于控制这对初学者把握字型、培养习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二、“执笔以不松不紧为好”执笔不松不紧是一个“中庸”的、聪明的理论。此理论一出,即否定了“执笔以紧为好”的理论,认为执笔紧是懵人的,执笔以不松不紧才是最好的。可不松不紧怎么界定?这不好说,也难以说清楚。说此法“灵活”、“不僵硬”,是执笔的上乘。我想说的是:(一)、不松、不紧的执笔法,是一个聪明的执笔法。搞篆刻的人说:“执刀如执笔。”照此理论执刀应是“不松、不紧”,如果这样还能发力、刻字吗?(二)、唐代大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张怀瓘,他为何要骗天下?使传说中的“抽笔”误导、害了那么多人?他不会不懂书法吧!或者说张怀瓘先生是否也是用这种执笔不成?要是这样的话,张怀瓘的书法也可断定是紧执笔写成的。(三)、执紧笔就不能写字了吗?就写不好字了吗?我看不见得。例如:断臂者用固定的金属手臂把毛笔固定在金属手上,能松吗?不照样写出一手漂亮的书法来。另外,我看过孙伯翔先生写字,可毫不夸张地说,孙先生写字是很费力的,为写一个钩,用全身之力而送之,口含一口气,再与钩同时而出,只听“噗”一声,唾液满纸。不松、不紧的执笔法对初学者来说,是不可取的,此时的“灵活”、而缺乏控制,如同滑梯一瞬间而下,无法停止;此时的“不僵硬”、写出的书法而形如棉花,软无筋骨。三、“执笔无定法”执笔无定法,这与字外功夫、法无定法,是一回事,它是对在书法上有一定的造诣来说的人来说的,决不是初学者参考的标准。学习书法一定要对自己所在的位置要看清楚,是初学阶段,还是有了很深厚的功底。对初学者来说,执笔无定法,只能有所了解,不能作为执笔的理论依据。如:清代何绍基的回腕法,写出别致的何体;现代王镛先生用小笔写大字,用笔跟处书写,表现出民间书写的风采等等,只有别致的用笔才能写出别致的书法,这也是一种创造。初学者切不可盲目地去学,那是书家自己的积累而形成的独特的书写方法和技巧,千万不可照般,也不可评论:如果说这就是执笔的“标准”;或者说书家“执笔不对”等结论性的论断。对于这个“标准”是书家自己的“标准”,并非是大家的“标准”;再说“执笔不对”,并不是书家不会传统的执笔,而是在传统的执笔上有所发展,形成书家的执笔方法,用此方法表现书家的思想、追求,是个性的体现。初学者只可欣赏,不可乱用。待有了一定的造诣的时候,再去尝试也不为晚。总之,“执笔”的松与紧,不能一概而论,根据多年的书法教学经验,我认为对初学书法者来说,执笔宜紧不宜松。执笔紧容易找到笔“发力”的感觉,这如同初学走路的儿童,腿都是软的,走几步便扑到他*的怀里。初学者对笔的控制力很差,不会用笔,写出的字缺乏力感,没有筋骨,和初学走路的小孩儿一样,写出的线条往往也是“软”。只有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的人,自然就达到“执笔无定法”的境界,书写时也不知道是紧是松!“执笔”方法谈这是一个老话题了,只要写字都离不开“执笔”。古人、今人对此都有很好的论述。可能你会说,既然是这样,你还在这耽误大家的时间干什么?不要忙!我不会耽误大家的时间的,您看看我的想法,可能对您会有帮助的。我认为每个人所站的位置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不相同,所以就产生了撮管法、握管法、捻管法、单钩法、双钩法、回腕法、龙眼法、凤眼法、拨镫四字法等等,众多的执笔法,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的。当代最常用的是沈尹默先生倡导的五字执笔法,相传是王羲之所创。要求手的形状实指、掌虚、掌竖,五个手指发挥不同的作用擫、押、钩、格、抵,而且剖析的十分清晰。面对这么多的执笔方初学者怎么去面对?甚至有一定基础的书法爱好者,在交流的过程中,也会看形形色色的执笔方法,对自己的执笔方法就会产生怀疑,也许会扪心自问“我这执笔对吗?”在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真正的正确用笔之前,有这种“怀疑”应该是对的。就不说别的,我在学习书法起初,那是文革时期,停课闹革命的年代,由于父亲怕事,就从市区搬到了农村,租了两间草房居住,父亲上班很远,在十几公里之外,一个星期回来一次,但他走的时候,就把作业布置好,必须完成,除了写语文、算术外,另加两张毛笔字,由祖父、祖母监督,完成不准出去玩,我记得那是在小学2年级的时候。执笔好象是我父亲、祖父教的,因为他们两个都会写毛笔字。结婚后,我依旧是天天练字,有一天我正在练字,夫人突然对我说:“你的执笔不对。”这下可使我难堪了,因为她不懂书法,在相识时她也只是听媒人说:“他的书法写的很好,天天都在写,满屋子都是他的作品。”我记得我还刻了一枚名章送给她,以示“炫耀”,现在看来,就不是那会事儿了,可这在当时,对一个不懂得的外行人来说,挺管用的。用现代的话说是给“懵住”了,这一懵我就成了家。成家后,我没有想过夫人要学书法,不过在一起谈书法也是常有的事,反正她也听不懂。书法好友在一起时,她也只是倒水、应酬,从不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