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存货的确认和计量一、存货的概念和确认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包括:1.原材料2.在产品3.半成品4.产成品5.商品6.周转材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7.委托代销商品实务中,存货范围的确认,应以企业对存货是否具有法定所有权为依据。需要注意的是,为建造固定资产等各项工程而储备的各种材料即工程物质、企业的特种储备、按国家指令专项储备的资产不属于企业的存货。二、存货的计量(一)初始计量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这里的“成本”是指存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也称历史成本。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1.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根据存货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发生的下列费用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损益,不计入存货成本:(1)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2)仓储费用(不包括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费用);(3)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二)后续计量存货的后续计量是指发出存货成本的确定。由于各种存货是分次购入或分批生产形成的,同一项目的存货的单价或单位成本往往不同,要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就要选择一定的计价方法。存货准则规定的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加权平均法又分为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上述方法针对存货(主要指原材料)期末发出,采用实际成本法时才运用的计价方法)对于周转材料,如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可采用一次转销法、五五摊销法确定应当在当期摊销的成本。注:个别计价法:个别计价法是指对库存和发出的每一特定存货或每一批特定存货的个别成本或每批成本加以认定的一种方法。采用个别计价法,一般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存货项目必须是可以辨别认定的;二是必须要有详细的记录。对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的劳务,通常采用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个别计价法主要适用于为某一特定的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并单独存放的存货。这种方法不能用于可替代使用的存货。5.其它计价方法在实务中,为了管理需要,企业通常还采用毛利率法、零售价法、计划成本法等来核算发出存货的成本。计划成本法核算发出存货的成本(特别重要)发出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必须按月分摊,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计算。发出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除委托外部加工发出存货可以按月初成本差异率计算外,都应使用当月的实际成本差异率;如果月初的成本差异率与本月成本差异率相差不大的,也可按月初的成本差异率计算。计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以材料为例,计算公式(重):(重)[例6]假设某公司期初库存材料10吨,计划成本17800元,材料成本差异250元,本月购进材料10吨,总成本为17600元,本月发出材料15吨,则:①本月购进材料入账的计划成本为17800元;②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为:③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5×1780=26700元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为:26700×0.14%=37.38元④本月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为26737.38元本月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8900元,材料成本差异为12.62元三、存货的信息披露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存货有关的下列信息:1.各类存货的期初和期末账面价值。2.确定发出存货所采用的方法。3.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依据,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当期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当期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以及计提和转回的有关情况。4.用于担保的存货账面价值。第二节原材料的核算(特别重要)一、原材料核算概述原材料是指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企业原材料的日常核算,可以采用计划成本,也可以采用实际成本。二、按实际成本计价的原材料核算(一)在途材料的核算企业应设置“在途物资”科目,核算企业购入的、尚未到达或尚未验收入库的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二)原材料的收发核算(重)1.企业购入的已验收入库的原材料,分别下列情况处理:(1)发票账单已到,并已支付款项的:借:原材料贷:在途物资预付账款等(2)发票账单与原材料同时到达,物资验收入库,但尚未支付货款和运杂费或尚未开出承兑商业汇票的:借: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应付账款等(3)发票账单与原材料同时到达,物资验收入库,同时支付货款和运杂费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借: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4)尚未收到发票账单的,月末按暂估价值入账: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下月初用红字作同样的记录,予以冲回: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下月付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后,按正常程序处理。[例7]某企业采购一批原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原材料价款470万元,增值税额为79.9万元。双方商定采用商业承兑汇票结算方式支付货款,付款期限为三个月,材料尚未到达。企业应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在途物资47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799000贷:应付票据5499000以后材料到达验收入库时,企业应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原材料4700000贷:在途物资4700000[例8]若上例采购材料取得的是普通发票,列明金额为549.9万元,还是采用商业承兑汇票结算方式支付货款,付款期限为三个月,材料尚未到达。则会计分录为:借:在途物资5499000贷:应付票据5499000[例9]某企业20×7年1月28日验收入库材料一批,月末尚未收到发票账单,货款未付,合同作价45万元。应作会计处理为:1月28日验收入库时可暂不入账,1月31日,为反映库存真实情况,根据合同价暂估入账,会计分录为:借:原材料450000: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4500002月1日,用红字编制相同分录冲销: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2月5日,收到上述购入材料托收结算凭证和发票账单,专用发票列明材料价款44万元,增值税额7.48万元,以银行存款予以承付,会计分录如下:借:原材料44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74800贷:银行存款5148002.企业接受的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原材料,或以应收债权换入的原材料,按确定的实际成本:借: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坏账准备(应收债权已计提的坏账准备)营业外支出(差额)贷:应收账款(应收债权的账面余额)银行存款或应交税费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和支付的补价)资产减值损失(差额)(重)[例10]甲企业因销售商品应收乙企业(与甲企业属非关联方)的账款余额为80000元,已计提坏账准备5000元。20×7年11月30日,甲企业同意乙企业以一批实物(甲企业作为原材料管理和核算)清偿该项债务。该批实物适用增值税税率17%,计税价格为60000元,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一张。交换过程中甲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其他相关税费3000元。甲企业应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原材料6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10200坏账准备5000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7800贷:银行存款3000应收账款800003.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入的原材料,按确定的实际成本:借: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银行存款(收到的补价)贷:银行存款或应交税费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和支付的补价)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换出资产)(重)[例11]甲企业以其生产的产品A向乙企业换入原材料B,产品A的成本为36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不含税售价为50万元。换入的原材料B的不含税售价为50万元。甲企业支付运杂费5000元。甲、乙双方均为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17%。假设交换过程不涉及其他税费,甲、乙双方均取得对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甲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1)换出产品A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为50×17%=8.5万元(2)换入原材料B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50×17%=8.5万元(3)换入原材料B的入账价值为50+0.5=50.5万元。会计分录如下:借:原材料——B505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85000贷:主营业务收入5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85000银行存款5000借:主营业务成本360000贷:库存商品360000注意:若甲乙双方交换的资产的不含税售价(即公允价值)均不能可靠计量,则甲企业换入原材料B的入账价值为36+0.5=36.5(万元)。4.企业生产经营领用原材料,按实际成本:(重)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在建工程等贷: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企业,发出原材料的实际成本,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方法计算确定。(重)[例12]某一般纳税企业的在建工程领用库存原材料,金额60000元,生产车间领用库存原材料,金额50000元。原材料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会计分录如下:(1)借:在建工程70200贷:原材料6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转出)10200(2)借:生产成本50000贷:原材料500005.出售原材料,按已收或应收的价款:(重)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贷:其他业务收入(材料售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同时:借:其他业务成本(发出原材料的实际成本)贷:原材料借: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贷:其他业务成本(三)原材料采购过程中的短缺和毁损的处理采购材料在途中发生短缺和毁损,应根据造成短缺或毁损的原因来分别处理,不能全部计入外购材料的采购成本。1.定额内合理的途中损耗,计入材料的采购成本。2.能确定由供应单位、运输单位、保险公司或其他过失人赔偿的,应向有关单位或责任人索赔时:借:应付账款其他应收款贷:在途物资3.凡尚待查明原因和需要报经批准才能转销处理的损失,应将其损失: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在途物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查明原因后再分别处理借:应付账款(应由供货单位、运输单位、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或个人负责赔偿的)原材料(残料入库)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自然灾害造成)管理费用(属于无法收回的其他损失)贷:待处理财产损溢[例14]材料运输途中发生超定额损耗,价款5000元,增值税额850元,原因尚未查明,会计分录如下:借:待处理财产损溢5850贷:在途物资5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0上述损耗原因已查明,是由于意外灾害造成的,经批准后计入营业外支出,会计分录为:借:营业外支出585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5850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关键掌握两个环节:第一,取得原材料的核算(重点掌握外购原材料的核算)第二,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的发出的处理三、按计划成本计价的原材料核算(特别重要)(一)成本差异的确定原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正数为超支差异,负数为节约差异)(二)科目设置及账务处理按计划成本进行原材料的收发核算,应设置下列账户: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的具体程序一般如下:1.购入材料时(材料入库,但月末尚未接到结算凭证的情况除外):借:材料采购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2.尚未收到发票账单的,月末按暂估价值入账: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下月初用红字作同样的记录,予以冲回: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3.材料验收入库并结转差异时:(1)入库材料为超支差异时:借:原材料(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2)入库材料为节约差异时:借:原材料(计划成本)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4.按计划成本发出材料时: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成本在建工程等贷:原材料5.月末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时:本月收入存货的计划成本中不包括暂估入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