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常用的药物依赖性实验方法有哪几种(包括精神依赖性和身体依赖性)?一、身体依赖性试验:评价新药的身体依赖性潜力,根据新药所属类别不同,需分别进行以下几方面试验:1、自然戒断试验:自然戒断试验属于慢性实验,对实验动物通常以剂量递增法给于试验药物;有的也采用恒量法。自然戒断实验的戒断症状发作慢,持续时间长,对戒断症状的定量有一定困难。但现已能在小鼠,大鼠,狗和猴等多种动物定量评价阿片类药物的身体依赖性潜力。试验原则是连续给予动物一段时间的受试药后突然停药,观察动物出现的戒断症状,与同类的代表药物作对比,按照戒断症状的严重程度判断受试药的依赖性潜力。2、替代试验:替代试验是研究受试药物对药物戒断症状的抑制能力,进而评价受试药物与阿片类药物身体依赖性特征和强度的类似性。但抑制戒断症状试验可能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有些症状仅在某种动物出现,另一些症状则在几种动物中出现。所以评价受试药物对多种戒断症状的抑制能力是非常重要的。3、催促试验:试验原则是在短时间内给予动物大剂量受试药,然后注射受体对抗剂,观察和记录是否出现戒断症状及其程度。此法只适用于竞争性受体对抗剂的阿片类药物。4、诱导试验:大部分镇静催眠药无竞争性受体对抗剂,因而不可能进行催促试验,可采用诱导试验。试验原则是判断镇静催眠药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惊厥。在自然戒断试验中,动物需进行较长时间给药才有可能在断药后出现自发性惊厥,而诱导试验可以应用各种诱发惊厥的方法如听源性发作(audiogenicseizures)、戊四唑(pentylenetetrazole)惊厥,在试验中只采用阈下刺激强度,它们对正常动物不引起惊厥发作,但对镇静催眠药产生身体依赖性的动物,在断药期间出现反跳性兴奋,原来的阈下刺激就可能诱发惊厥。二、精神依赖性试验:评价新药的精神依赖性潜力,可采用“自身给药”(selfadministration)试验,这是一种操作式条件行为(operantbehavier)试验,测定静脉注射药物对动物的强化效应(reinforcingeffect),是当前国际上通用的评价药物精神依赖性潜力的试验方法。此外,常用的还有药物辨别试验和条件位置偏爱试验。1、自身给药实验方法:自身给药试验方法是一种操作式行为药理学实验,人们可以应用行为分析的原理依据自身给药实验结果研究对行为的影响。基本原理:具有依赖性的药物与食物和水一样具有强化效应,可以作为强化剂使动物形成稳定的操作式条件反射性行为。一种本身无强化作用的刺激(如光)或行为,以一定的方式有规律的与给予该种药物相联系,那么这种刺激或行为也会使动物产生药物的强化作用。2、药物辨别试验:药物辨别试验与自身给药试验一样,属操作式条件行为试验,方法依据的原理也相同。它可以判断一种药物在控制行为方面是否具有辨别刺激功能,即能否使动物辨别或区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情形,继而产生不同的行为反应。由于药物辨别试验中动物不需手术插管,维护较易,可长时间进行实验所以应用较宽。3、条件性位置偏试实验: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是1979年建立并逐渐完善的一种非操作式行为药理学实验方法。方法简单,近年来应用广泛。22.用中西医理论解释中药镇痛的机理?目前对镇痛实验方法有何新的进展?中医理论认为,疼痛是由于正气虚弱,以致邪毒内蕴,气滞血瘀,不通则痛,因此中药镇痛的机理为补气养阴,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西医理论认为疼痛产生是由于损伤炎症缺血导致缓激肽、组织胺、p物质、K+、H+、5-HT、前列腺素E2等物质的释放,作用于神经末梢导致疼痛。因此西医镇痛的机理是作用于疼痛产生的各个环节,包括阻断致痛物质的释放、阻断神经末梢的作用以及神经传递等。镇痛实验方法的新进展:1、热刺激法:系利用一定强度的温度来刺激动物躯体的某一体部位,使其产生疼痛反应。常用方法有辐射热测痛法(大白鼠或小白鼠辐射热致痛引起甩尾反应)、小白鼠热板法等。(1)辐射热刺激法(又称光热法):用小型聚光灯产生一定强度的光束,通过透镜聚焦照射大白鼠(或小白鼠)的尾巴或家兔鼻部来致痛。大白鼠以甩尾时间为痛反应指标,家兔则以甩头为痛反应指标。此法仪器装置简单,反应灵敏;若固定照射时间能准确测出阈值及刺激强度。对筛选麻醉性镇痛药及非麻醉性镇痛药均适用。(2)小鼠热板法:小鼠的足底无毛,皮肤裸露,在温度为55±0.5℃的金属板上产生疼痛反应,表现为舔后足、踢后腿等现象。此法仪器装置简单,指标明确;痛反应潜伏期长,便于观察及测出药物之间的较小差异,有利于比较药物镇痛作用的强弱、快慢及持续时间。是目前常用的方法之一。主要用于筛选麻醉性镇痛药2、化学刺激法:许多化学物质如强酸、强碱、钾离子、缓激肽等,接触到完整的皮肤和粘膜时,即引起疼痛反应。因此,将某些化学物质涂布于开口的皮泡基部暴露的神经末梢上或注入动脉、静脉或腹腔内,均可造成疼痛模型,作为研究疼痛生理及筛选镇痛药物的方法。(1)小鼠扭体法:应用有些化学刺激物注入小鼠腹腔内,引起深部的、大面积而较持久的疼痛刺激,致使小鼠产生“扭体”反应(腹部内凹、躯干与后腿伸张、臀部高起)。本法对筛选弱镇痛药是一种敏感、简便、重复性好的方法,但缺乏特异性。(2)钾离子皮下透入致痛法:饱和氯化钾溶液,采用一定强度的直流电经动物不同部位的皮下透入,可使家兔缩腿、挣扎、扬爪,或使大鼠甩尾、嘶叫等,均可作为致痛的指标。此法简便灵活,输入电流强度与钾离子透入及其引起的痛反应呈正比,在研究疼痛生理中较多采用。(3)缓激肽动脉注射法:动脉内逆行注入缓激肽,使动物产生一些症状,称为假情感反应,表现有嘶叫、肢体屈曲、呼吸加深、血压升高、角膜反射与膝反射阳性等,可作为测定镇痛药的指标。此法可以用作鉴别外周作用的实验方法。33、机械刺激法:对大鼠或小鼠尾根或尾尖施加一定的压力,可产生嘶叫,以此作为痛反应的指标。此法指标明确,使用简便,是筛选镇痛药的常用方法之一。本法主要有大鼠尾尖压痛法和小鼠尾根压痛法。4、电刺激法:系采用电刺激器进行刺激,引起疼痛反应。本法的优点是无论弱效或强效药物的镇痛效应都能测定出来。缺点是机体阻止的阻抗易变而不易控制,而且电刺激法敏感性不很高,其反应的变化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年龄、性别、种族及用药前的阈值等。此外,电击致痛还包含反射性因素,因而临床上没有镇痛作用的药物,当用本法测定时也可能出现阳性反应。与机械刺激法比较,对电刺激法的评价是严谨不足。(1)齿髓刺激法:目前公认牙髓神经是对痛颇敏感的刺激部位,其痛反应近似临床病理性疼痛。因此认为齿髓刺激法是评价镇痛药的标准而可靠的方法。动物在麻醉下用电钻在牙齿上钻孔后,将电极插入齿髓作慢性埋藏电极。电刺激时,动物因疼痛会引起咀嚼运动与摆头等反应,这些反应可作为痛阈的指标。本法操作简便,所测得的镇痛强度及持续时间,与临床观察一致,可作为模拟病理性疼痛的一种有价值的敏感方法。(2)小鼠尾刺激法:电刺激小鼠尾部时,会引起小鼠嘶叫反应,以此作为痛反应指标。此法反应灵敏,对多数镇痛药物都适用。3.解释以下常用肿瘤动物模型的名称:S180、MP、H22、L3、B22、U14。S180:小鼠肉瘤180模型MP:黑色素瘤模型H22:肝癌模型L3:淋巴白血病3号模型B22:脑癌22模型U14:宫颈癌14模型4.简述长期毒性试验的重要性和原则要求。重要性:中药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应用历史,有丰富的临床应用经验,与化学药相比多数中药具有毒性低的特点。但是中药的低毒和无毒是相对的,正因为对中药的毒性认识不足,使得研制者对中药新药的非临床安全性评价重视程度不够。当前,各种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应用于中药新药的开发,而且从中药、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及其制剂日益增多,实际上很多中药、天然药物新药已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中药,因此对其临床前安全性评价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目前,在中药、天然药物新药申报资料中,长期毒性试验存在的问题比较多,而长期毒性试验研究周期长,耗资高,工作量大,若因试验设计不合理,或所进行的长期毒性试验未充分揭示中药的毒性特点不能达到长毒试验目的,则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也会影响新药的审批速度。故充分认识长期毒性试验的重要性,合理、科学地4进行长期毒性试验设计,对试验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是新药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基本要求。原则要求1.长期毒性试验必须执行《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2.长性毒性试验应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试验设计应符合随机、对照、重复的原则。3.受试物应能充分代表临床试验受试物和上市药品,采用制备工艺稳定、符合临床试用质量标准规定的中试样品,并注明受试物的名称、来源、批号、含量(或规格)、保存条件及配制方法等。4.长期毒性试验一般需采用两种动物进行,一种为啮齿类,常用大鼠;另一种为非啮齿类,常用Beagle犬或猴。大鼠应符合国家实验动物标准II级及其以上等级要求,非啮齿类动物应符合国家实验动物标准I级及其以上等级要求。5.原则上应与临床拟用药途径相同。口服给药者一般采用灌胃给药,临床用药为静脉注射时,由于给药周期长,大鼠静注有困难时,可用其它适宜的注射途径代替。如根据受试物的特点需选择其它的给药途径时,应说明理由。6.长期毒性试验给药周期的长短,原则上应根据预期人治疗应用的周期而定。7.给药剂量至少应设3个剂量组和对照组(赋形剂或/和空白对照组)。低剂量组原则上应高于同种动物药效学试验的有效剂量或预期的临床治疗剂量的等效剂量。高剂量组原则上应使动物产生明显的毒性反应,甚至可引起少量动物死亡(对于毒性较小的中药,可尽量采用最大给药量。在高、低剂量之间至少应再设一个中剂量组。8.观察指标一般状况观察:在试验期间,应观察动物外观体征、行为活动、腺体分泌、呼吸、粪便、摄食量、体重、给药局部反应,非啮齿类动物还应进行眼科检查、尿检、心电图检查等。血液学指标:一般血液学观察指标见附录(三)。至少应观察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血小板、凝血时间等。当发现对造血系统有影响时,应进一步进行骨髓的检查。血液生化学指标系统尸解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应对所有动物进行尸解,尸解应全面细致,为病理组织学检查提供参考。应对脏器和组织进行称重,并计算脏器系数。当所用动物为非啮齿类动物时,因动物数较少,应对所有剂量组、所有动物的器官和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当所用动物为啮齿类动物时,应对高剂量组和对照组的器官和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如果高剂量组出现组织病理学变化时,更低剂量组也应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以确定剂量-毒性关系。若在尸检时发现器官和组织有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时,应对此脏器或组织进行详细的病理组织学检查。9.观察指标的时间和次数试验前,啮齿类动物至少应进行适应性观察3-5天,非啮齿类至少应被驯养观察1-2周,应对试验动物进行外观体征、行为活动、摄食量和体重检查,非啮齿类动物还至少应进行2次体温、心电图、有关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指标的检测。此外,试验动物相关指标的历史数据在长期毒性研究中也具有非常5重要的意义。一般状况和症状的观察,应每天观察一次,饲料消耗和体重应每周记录一次。大鼠体重应雌雄分开进行计算。应根据试验期限的长短和受试物的特点而确定试验期间观察指标的时间和次数,原则上应尽早、及时发现出现的毒性反应。10恢复性观察最后一次给药后,每组活杀部分动物检测各指标,应留下部分动物,根据受试药物的特点和毒性反应情况,继续观察一段时期再活杀检查,以了解毒性反应的可逆程度和可能出现的延迟性毒性反应。在此期间除了不给受试药物外,其他观察内容与给药期间相同。11.结果及分析试验报告应全面客观反映整个试验过程收集的原始资料和信息,应详细描述毒性的主要表现、大体解剖检查和/或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等,并说明数据处理的统计学方法,如用计算机处理数据,应指出所用程序名称。结果应以清楚、准确的方式来表示。5.什么是中药血清药理学?它的优缺点是什么?(一)定义:指动物灌胃给予中药制剂,经吸收进入机体血液循环,在一定时间内采取血液,分离所得血清中必定含有一定量的该药物成分,此时的血药浓度反映了机体的真实血药浓度,以此血清加入到体外细胞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