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技师师范生培养方案的调查研究——以文学院为例摘要:社会发展日益要求优质的教师,我们作为师范生在校学习,本着让更多人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愿望,对本学院的师范生培养方案的实施力度包括课程设置、师范技能培养力度、教育见习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认为该培养方案在设置及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脱节以及可以改进的地方,调查分析了原因以后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关键字: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师范技能、教育见习在国家提出基础教育改革的大浪潮的推动下,由于经济危机而变得日益热门的师范专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社会对一名优秀的教师所具备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作为准教师的我们本着让更多的同学日后走出社会后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对本学院的师范生培养现状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调查表明,目前,我们在校接受的师范生培养与我们日后要成为的优秀教师仍存在较大差距,迫切需要我们寻找路径与对策,加大培养力度。广技师师范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一、课程设置问题培养方案中在专业课与非专业课比例方面排是:专业课(包括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占了总学时的58.72%,但用于发展学生个人兴趣爱好的公共选修课则只占4.77%。然而在被调查者中,只占4.5%的同学认为学院的专业课与非专业课的比例是合理的。这说明还是有较多同学对课程设置是存在很大意见的。学院规定的限选,任选课中,只有三门可供大一大二同学选择,其余都必须在大三才能选择。这直接导致了大三的同学学业繁重,力不从心。调查显示,07级占55%的同学认为把专业教育类提前是非常必要的。这说明,课程可选的时间问题也存在较大问题。在课程设置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教学工作和教员管理是分散在各个学科院系的。通常来讲,公共课如思想政治、体育与大学英语等必修课,是由教务处来负责的。而中文、英语、数学等学科教学是在各院系进行,包括教学法课与教育实习也由各院系负责。教育类课程,如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教育技术等,是由教育学院提供。二、师范技能培养的力度对于师范生必要求的三笔字、普通话及教学技能等要求,学院近几年来都是通过举办一些校级或社团比赛或者直接考试来推动学生的学习,表现出零散、以考核代替培养、非全面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及花样繁多、脱离实际的特点,而一些理论课程则则扎堆在大三进行高强度的学习,在访谈中较多大三同学反映此时的学业繁重,压力很大,大多力不从心。通过访谈实习生,发现有些实习生在实习过程受到冷落,不能进行太多教学工作,也有反映说实习时没有老师指导,学到很少东西。三、教育见习的重视问题培养方案中对教育实习的学分安排为8个学分,没有另外安排时间和地点给学生进行见习。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师范生基本都是利用寒暑假到自己以前高中学校或者是三下乡活动进行见习的,基本上都是以随堂听课进行的,但是也发现有部分同学没有进行见习。这暴露了学校没有为学生提供稳定的教育见习基地,学生见习的形式内容单一,没有对教育见习做考核等问题。在调查同学的意见中,55%的同学都认为学校的重视程度一般。可以看出,真正要发挥教育见习的作用学校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如果学校再不采取措施学生的热情怕会逐渐下降。对问题的分析及建议一、对于课程设置方面的学校的意见是专业课占的比例大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利于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只有在专业基础扎实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更广泛的拓展,虽然学校方面也认为大学生当然不能仅局限于学习专业知识,但是由于专业课的繁重,出于考虑到我们学生本身的学业负担问题,已经不能在给我们增添更多的课外拓展的课程。课程分学院管理的不合理之处在于很大一部分师范教育课程包括教学实习都是由各个学科院系负责的,它突出体现了师范教育中对学科知识培养的偏重。我们看到在这种课程设置中,教育学院并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主体作用。教学法课和教学实习与其他教育类课程分割开来。我们对此作出的建议是学校方面在做出让学生自主选择的决定可不限定只能选一门公选课,有学生自主选择要不要多学习更多有用的课程。二、在大三才进行高强度的专业教育类课程是因为在大一大二学习了基础的教育类课程,扎实基础后在大三才能理解运用,而且有利于在实习前趁热打铁,其中也有部分见习渗透于大四实习中。这里明显可以看出教师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没有将师范生的教学实践培养与真实的课堂联系起来。而在实习中,有稳定的实习基地和充裕的时间是不够的,教师教育改革要整体进行,师范生的实习需要精心的指导和周密的设计。而针对大三学生反映的课程扎堆,学业繁重,学习压力大的问题,学校可以考虑把部分师范技能培训课提前,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积极性以及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在大一大二就可以开始对教学实践进行部分指导。三、关于教育见习,学校采取非统一的规划方式让学生自行组织,虽然在某个程度上给予学生选择的自由,但也导致了大部分同学不认真对待的态度,导致了教育见习的用处不能发挥。所以,学校在教育见习的培养方面可以加大力度,包括形式和方式都可以更上一个台阶。我们的建议是学校可以与一些中学建立合作关系,给师范生一个稳定的见习基地,增加学生见习的时间,更要制定统一的见习考核标准,提高学生的见习质量,美国的专业发展学校(professionaldevelopmentschools就是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培养教师的一种学校形式,通常由一所大学的教育院系与大学所在学区的一所或多所小学建立合作关系,为师范生提供临床实践训练的同时为在职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机会,同时还在这个过程中努力实现学校改革的“共赢”。再者学校可以采取记学分不计学时的方式,请中学教师到大学开讲座,内容可包括:教材分析、教学技能、班主任经验等,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推荐信,扩大学生的可见习范围;最后,化环学院的导师制是一个很好的制度,希望导师和学生之间可以做更多这方面的交流。其实学习不单单是学校的事,更需要学生个人的主动配合和积极性。我们了解到自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师范大学寻求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转变,师范教育领域内的研究则通常属于“应用的学术”与“教学的学术”,很难称之为“前沿性知识”。师范教育的学术取向已经和大学的发展志向发生了冲突。所以作为一名准老师的我们,在大学里应该充分利用师范院校这个环境的氛围,进行一些个人的努力。如感觉学校进行的师范技能培养过晚,我们可以采取以团体形式进行微格实践训练,积极参加学校及社团举办的与师范技能相关的活动,比如说模拟课堂。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及早立志主动关注教育动态,如教材改革、教育法规,提前培养教师意识,如涉猎教育类书籍、了解优秀教案、多看课件及视频,培养我们作为一名准老师的的所需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