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知识整合哲学常识1前言生活与哲学关键词:哲学哲学含义: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关于方法论的学说方法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哲学不同于具体科学具体科学研究的是世界某一特定领域、某一局部问题,揭示的是自然界或社会的特殊本质和规律哲学把整个世界作为研究对象,揭示的是世界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和最一般规律联系:哲学同具体科学有密切联系,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客观世界的最普遍规律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普遍规律(最重要、最具革命性)特点:高度科学性:正确阐明整个世界发展的最普遍规律,给人们提供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和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观点和方法高度实践性: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框架知识整合哲学常识2辩证唯物论(第一课、第二课一三节)最根本的观点: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物质含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物质是可以被人们所认识的意识含义:从起源来说,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生理基础来说,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从内容来说,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小结:意识就其形式来说是主观的,就其来源和内容来说是客观的,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作用:能动作用表现:能动地认识世界反映客观事物的外表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变化发展的规律性能动地改造世界——以对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性的知识为指导,采取正确的行动,对事物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推动作用结果:不同意识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正确的意识——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阻碍作用实现途径:实践两者关系: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对它的不同回答,产生两条不同的世界观和认识路线唯物主义:世界观:物质第一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认识路线:从物质到意识,即从客观实际出发辩证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充分肯定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唯心主义:世界观:意识第一性,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决定物质认识路线:从意识到物质,即从意识、精神出发错误根源:把意识的能动作用片面夸大和绝对化两者根本区别:对物质与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要求: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方法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含义: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按照实际情况办事具体要求:尊重客观事实(首要前提)重视调查研究(根本途径和基本方法)出以公心求真务实物质是以运动的方式存在的运动含义: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和物质的关系:宇宙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框架知识整合哲学常识3宇宙中没有离开物质的“纯粹”运动小结: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离,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特殊状态:静止含义:两种情形:事物运动的平衡状态——某事物相对于一定参考系来说,没有发生空间位置变化事物运动的稳定状态——事物保持着自身的性质,尚未变成他物与运动的关系: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绝对的动中包含着暂时的、相对的静相对的静中又包含着永恒的、绝对的动基本形式: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社会运动思维运动等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含义: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特点: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性是规律最重要的特点)是事物内部的本质的联系(隐藏在事物内部)是事物发展中的必然联系(确定不移、必定如此)是事物发展中稳定的联系(只要具备一定条件,必然重复出现)科学认识的任务是揭示物质运动的规律科学体系本质上规律体系的理论反映探索规律的过程: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区别:现象是事物外在的表现,规律是事物本质的联系,是深藏其内的现象表现为“多”,本质则是“一”现象是变动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真象:从正面表现本质假象:以歪曲、颠倒的方式从反面表现本质小结: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本质联系:任何本质都要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任何现象也都是本质在某一方面的表现小结:认识事物,既不能抛开现象直接认识本质,也不能使认识停留在表面现象,而必须通过现象认识本质把握规律方法论要求: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原因:规律是客观的,是不可抗拒的,人只有尊重它,按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取得成功框架知识整合哲学常识4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人类认识和利用规律的表现:借助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其变害为利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才能通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形成计划、方案等指导人们的行动才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方式,使其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才能坚持不懈去夺取胜利两者关系: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小结:将求实精神和革命热情结合起来,既反对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和听天由命的宿命论,又反对片面夸大主观能动作用的唯意志论坚持实事求是含义:直译:“实事”——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求”——研究“是”——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即规律性小结:从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规律性,作为行动的向导意译: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高度概括党的思想路线: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世界实事求是(核心)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本质要求:解放思想行为要求: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作风积极参加实践,科学地认识和掌握规律尊重客观规律,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学会具体分析,努力做到按规律办事有规律的、运动的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框架知识整合哲学常识5唯物辩证法(第三、四课)两个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最根本的观点:矛盾的观点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和它周围的其他事物存在着联系。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含义:特点:普遍性: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横向联系:任何事物同其周围事物(空间方面的联系)每一个事物同周围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纵向联系:事物自身在其发展过程中(时间方面的联系)事物的发展,都有时间上的前后相继的关系小结:联系无处不有,无时不在,具有普遍的性质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真实的联系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对事物的联系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事物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多样性:事物的无限多样性,决定了事物的普遍联系也是无限多样的联系的内容是无限多样的联系的特点各不相同小结: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研究事物的联系就是研究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具体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方法论要求:用联系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含义:必须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两者关系:原因和结果有严格的区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由于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是无限的链条,在一种关系中是原因,在另一种关系中是结果;反之亦然由于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有时在同一关系中,两种现象互为因果意义: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整体与部分,全局与局部)含义:两者关系:整体与部分有严格的界限两者不能混淆整体高于部分,部分隶属于整体,两者功能不同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框架知识整合哲学常识6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不可分割整体由部分组成,离不开部分部分是整体中间的一部分,部分离不开整体小结: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意义: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有全局观念和整体观念,选择最佳方案,以求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办事情也要重视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有时甚至还会对全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小结:既要通观全局,又要抓住关键性的部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整体的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理想结果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之中。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都有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事物的发展是普遍存在的)发展含义:过程:从量变到质变量变:含义:事物数量的变化特点: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地位: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含义: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特点:显著的变化地位: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两者关系: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小结:由量变到质变,又由质变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构成事物无限的变化和发展过程,使事物不断地由低级阶段进到高级阶段基本途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的发展,总趋势是前进的,前进性是事物发展的总方向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是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小结: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基本途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旧事物:区分的客观标准: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无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小结: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要经历一个漫长而曲折过程小结: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方法论要求: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要把事物的发展作为过程加以考察框架知识整合哲学常识7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位置要重视量的积累,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飞跃要有走曲折道路的思想准备,善于在曲折中前进自觉树立科学发展观,切实提高自身素质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发展(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核心:以人为本(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和人的全面发展)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用整体性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人与自然关系)根本方法:统筹兼顾(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观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在的矛盾性)矛盾含义: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基本属性:斗争性含义: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表现:多种多样的同一性含义: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表现: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小结:世界上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事物内部的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的结果。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形式:内因和外因内因:含义:事物的内部矛盾作用:事物变化的源泉和根据(第一位,根本原因)决定着事物变化发展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外因:含义:事物的外部矛盾作用:事物变化的必要条件(第二位)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有时对事物的发展还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外因通过增强内部矛盾的一个方面,制约其另一个方面而发生作用)两者关系:在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过程中,内因和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决定着事物变化发展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有时对事物的发展还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普遍性和特殊性框架知识整合哲学常识8普遍性:含义: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处处有矛盾,事事有矛盾)表现:从空间上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一切事物都是由矛盾构成的,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从时间上说,矛盾存在于每个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事物发展的全过程贯穿着不间断的矛盾运动特殊性: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表现:不同事物的矛盾各具有特殊性(事物千差万别的根据)同一事物在其发展不同阶段上的矛盾具有特殊性(区分不同阶段的依据)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