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6非关税壁垒与保护主义的政治经济6.1进口配额(ImportQuotas)6.2出口补贴(Exportsubsidies)6.3倾销(Dumping)6.4保护主义的政治经济学6.5战略贸易和产业政策6.1进口配额一、概念二、进口配额的效应三、案例学习四、进口配额与进口关税的比较概念Definition:–ImportQuotas:指对允许进口商品的数量或金额在一定时期内实施限制。Classification:–绝对配额(AbsoluteQuotas)–关税配额(TariffQuotas)进口配额的效应自由贸易下,国际市场价格为PW此时国内生产量为OQ1,消费量为OQ2进口量为Q1Q2;∵配额所规定的进口量通常小于自由贸易下的进口量。∴实施进口配额Q3Q4后,进口商品价格将上升至PQ,PQOSXPWPQQ1Q2Q4Q3abcdA国即实施配额后,国内生产增加了Q1Q3,∴生产者剩余增加了a;国内消费减少了Q4Q2,∴消费者剩余减少了a+b+c+d。Dx则,国内生产量为OQ3,消费量为OQ4。∴进口配额的净福利效应=生产者剩余增加-消费者剩余减少=a-(a+b+c+d)=-(b+c+d)<0结论:实施配额使一国社会福利水平下降了。其中,b——生产扭曲d——消费扭曲c——配额收益(QuotaRevenue)或配额租金(QuotaRent)QuotaRent一、含义–由于政府实施配额而带来的垄断利润。二、配额租金的去向–视政府分配配额的方式而定。1、竞争性拍卖方式,则政府收入增加。2、固定受惠方式,受惠厂商受益。3、资源使用申请程序,则获进口许可证的厂商受益。CaseStudy美国对食糖进口实施配额–1、1990年,食糖的进口配额为2.13百万吨,而自由贸易下,进口为4.12百万吨。这导致食糖的国内价格为$466/吨,而国际市场价为$280/吨。–2、实施配额使消费者损失$16.46亿。其中,生产者获利$10.66亿,生产扭曲损失$0.76亿,消费扭曲损失$1.09亿,获得出口权利的国外政府租金收益为$3.95亿。–3、美国每年为此损失$580百万,每年每人损失仅为$6,而美国糖业工人约12000人,即意味者每个工人为生产者带来了$90.000的补贴。–4、若不实施配额,美国糖业工人失业仅为2000或3000人,即意味着每个消费者为每个工作岗位付出了超过$500.000的代价。进口配额与进口关税的比较1、进口配额可取代市场机制,对价格及供求进行调节,而进口关税只是简单地改变价格。PQOSXPWPt(PQ)ABQ1Q2Q4Q3DxDx’A’B’PQ’C2、进口配额将进口数量限定在一个确切的水平,而进口关税的限定效果则不确定。3、进口配额的分配若不采用竞争性拍卖,则有可能导致“寻租”(Rent-seeking),为腐败埋下种子,给经济造成浪费。当需求增加时,对于给定的进口配额,将导致更高的价格和国内生产量;而对于给定的进口关税,将导致更高的消费量和进口量,但对国内价格和生产量影响很小。6.2出口补贴一、概念(Concept)–1、含义是指对本国出口者或潜在出口者给予直接支付、减免税或补贴贷款,或给外国购买者以低息贷款,以此来刺激本国出口。–2、方式1、直接补贴:现金支付2、间接补贴:减免税、低息贷款二、出口补贴的效应三、案例学习(CaseStudy)出口补贴的效应1、设A为小国自由贸易下,国际市场价格为PW,此时国内生产量为OQ2,国内消费量为OQ1,出口量为Q1Q2。实施补贴S后,由于A为小国,因此国际市场价格仍为PW,而国内市场价格因生产成本的提高上升为PS,PQOSXPWPSQ1Q2Q4Q3abcdA国DxS即实施补贴后,国内生产增加了Q2Q4,∴生产者剩余增加了a+b+c。国内消费减少了Q3Q1,∴消费者剩余减少了a+b。政府补贴支出增加了Q3Q4×S=b+c+d。∴出口补贴的净福利效应=生产者剩余增加-消费者剩余减少-政府支出=(a+b+c)-(a+b)-(b+c+d)=-(b+d)<0结论:实施出口补贴使小国的社会福利水平下降了。则,国内生产量为OQ4,消费量为OQ3,出口量Q3Q4。2、设A为大国自由贸易下,国际市场价格为PW实施补贴S后,由于A为大国,∴国际市场价格降为P’W,国内市场价格为PS。PQOSXPWPSQ1Q2Q4Q3abcdA国DxP’WeS∴出口补贴的净福利效应=生产者剩余增加—消费者剩余者减少-财政支出增加=(a+b+c)-(a+b)-(b+c+d+e)=-(b+d+e)<0结论:出口补贴导致大国贸易条件的恶化,社会福利水平的下降。即,A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下降了。若A国进口商品价格不变,则意味着其贸易条件的恶化。A国因贸易条件恶化而带来的损失为:Q3Q4×(PW-P’W)=eCaseStudy欧洲的共同农业政策(CAP)–欧盟(EU)制定了统一的农产品价格,然后加强关税,使进口的农产品价格总是等于EU制定的高价,即实施所谓的可变进口税额(Variableimportlevies)。–其结果保护了EU农民,而牺牲了消费者的利益。–支持农业的高价格也导致EU内部大量的农业剩余、(70年代到85年底,EU储藏了78万吨牛肉,120万吨奶油,1200万吨小麦)高额储藏成本和出口的减少。–为了避免农产品储藏无限增长,EU对农产品出口实施了高额补贴,仅1990年即高达816亿美元。–这导致了EU与美国在乌拉圭回合中最尖锐的贸易争端。美国要求EU最迟到2000年完全取消出口补贴,但由于欧洲农民的反对,几乎导致谈判的垮台。最后,EU同意削减三分之一的出口补贴。6.3倾销一、概念(Concept)二、持续性倾销的局部均衡分析三、案例学习(CaseStudy)倾销的含义与分类1、含义(Definition)–指出口商以低于成本或至少低于国内价格而销售商品的行为。2、分类(Classification)–1、持续性倾销(Persistentdumping):或称国际价格歧视,是国内垄断者通过国内市场卖价高于国际市场,使总利润达到最大化的一种持续倾向。–2、掠夺性倾销(Predatorydumping):是指以低于成本或低于国外价格进行销售,以将国外生产者赶出市场,然后提高价格,从市场垄断中获取超额利润。–3、偶然性倾销(Sporadicdumping):又称零星倾销,是指偶尔以低于成本或低于国外价格销售商品,其目的是避免降低国内价格而卖掉预期会暂时剩余的商品。倾销的经济学分析–本国:P=20,Q=1000,R=20000–国外:P=15,Q=100,R=1500–本国:ΔP=-0.01,ΔQ=1,ΔR=9.99–国外:ΔP=-0.01,ΔQ=1,ΔR=13.99结论:国外降价比国内降价更有利.什么情况下国内降价更有利??–比较两市场弹性的大小持续性倾销的局部均衡分析DH和DF分别表示厂商面对的国内和国外市场的需求曲线。MRF和MRH分别表示厂商在国内和国外时市场的边际收益曲线。设厂商的边际生产成本MC为常数。POQFQHPHPFDFMRFDHMRHMCQQ国内市场国外市场∴确定了厂商在国内市场上的销售量和价格为QH和PH,在国外市场的销量和价格为QF和PF。又∵国际市场上近似替代品的可获得程度高于国内市场∴DF比DH更有弹性,则PF<PH。为使总利润最大化,厂商决定销售分配的条件为:MRF=MRH;又∵厂商决定其总产量的条件是:MRF=MRH=MC,持续性倾销的形成条件1、MR向右下倾斜,即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2、DF比DH更平坦,即国际市场的需求弹性大高于国内市场。3、无商品的回流,即两市场完全隔离。CaseStudy1、80年代以来,美国指控日本向其倾销钢铁和电视机,美国联邦政府引入了触发价格机制(Trigger-pricemechanism)以抵抗他国的竞争。2、EU被美国指控倾销农产品的倾向。3、日本与美国之间围绕电脑芯片的倾销案件。4、中国是反倾销诉讼案的最大受害者。–自1979年中国第一次因出口欧共体的糖精钠被反倾销以来,到2000年外国对华反倾销共450起,涉案金额大数百亿美元。–而截止2001年底月,已定案作出裁决的对华倾销案仅5件。6.4保护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一、支持自由贸易的观点二、反对自由贸易的观点分析与讨论一、1981年,日本愿意自动限制向美国出口汽车的数量,而不愿意取消从美国进口商品的配额限制?二、一国最好是实行自由贸易还是实行保护贸易?一、支持自由贸易的观点1、自由贸易的效率–自由贸易比保护贸易导致更高的效率–分析小国的情形:关税导致生产和消费的扭曲损失。有些小国的扭曲损失到达潜在GNP的10%。2、自由贸易的额外收益—规模经济–保护贸易分割市场,而自由贸易会形成统一的大市场,形成规模经济。–通过出口竞争,企业进步获得创新收益。一、支持自由贸易的观点3、支持自由贸易的依据–限制自由贸易代价大–自由贸易获得的收益应该包括在保护政策的成本之中。–政治决策过程必然会影响非自由贸易化政策的实施。–案例分析(欧盟)二、反对自由贸易的观点1、关税的贸易条件改善论(大国)–征收足够低的关税率t时,b+de,增加本国福利。–当关税上升为t0时,b+d=e,本国福利最大,此时的关税率t0即为最优关税率。–当关税大于t0时,b+de,此时本国福利会减小。–当关税达到禁止性关税tP时,本国福利不再变化。–如何应用于出口部门?征收最优出口税率(如石油出口国)。二、反对自由贸易的观点2、反对自由贸易的市场失灵论–生产者剩余衡量成本和收益的缺陷市场失灵:要素市场不完善降低效率厂商忽略了其生产的外部性(社会收益)–分析小国征收关税(如图所示)福利损失:b+d社会收益:S存在一个t0,使得Sb+d。次优理论原理二、反对自由贸易的观点3、市场失灵论的缺陷–国内市场失灵应该有国内政策来修正。–难以对市场失灵进行充分的诊断并“对症下药”。–用国内生产补贴代替关税能避免扭曲损失(如图)。分析美国汽车工业,要善于比较贸易政策与国内政策的成本。–原则:尽可能直接地处理国内市场失灵,因为间接的政策会无意中导致对社会其他部分行为的扭曲。–贸易政策容易被某些利益集团所左右。–(案例分析)4、保护幼稚工业的理论6.5战略贸易和产业政策一、保护幼稚工业的理论二、战略性贸易政策-基于博弈论的分析一、保护幼稚工业的理论幼稚产业保护理论最先由美国当时的财政部长汉密尔顿提出,后经德国的李斯特发展和完善。1、经济发展阶段论李斯特将一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分为五个阶段:原始未开化阶段、畜牧阶段、农业阶段、农工业阶段、农工商业阶段。他认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应采用不同的贸易政策,自由贸易并不适用于每个经济发展阶段。在农工业阶段的国家应采用保护主义的贸易政策,原因是此时本国工业虽有所发展,但发展程度低,国际竞争力差,不足以与来自处于农工商业阶段国家的产品相竞争。如若采用自由贸易政策,不但享受不到贸易利益,还会令经济遭受巨大冲击。2、生产力论从长远来看,一国生产财富的能力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当自由贸易损害到一国实际或潜在利益的时候,该国有权考虑自己的经济利益。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比较优势是动态且可培养的。落后的国家在面临发达国家强有力的竞争时,为了“促进生产力的成长”,有理由采取产业保护措施。针对当时的经济背景,李斯特指出,对于德、美这样的处于农工业阶段的国家如果与处于农工商业阶段的英国进行自由贸易,虽然表面上在短期能够获得贸易利益,但在长期将损害其生产力,制约其创造财富的能力。一个国家要追求的是财富的生产力,而非仅仅是财富本身。“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多少倍;它不但可以使已有和已经创造的财富获得保障,而且可以使已经消灭的财富获得补偿。”3、关税保护制度–差别关税率:以对幼稚产业的保护为出发点,对不同的产业征收不同的关税。比如对于国内幼稚工业相竞争的进口产品征收高关税,同时以免税或低关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