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件:辽宁省第二届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实施方案一、竞赛宗旨以加强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和能力训练为着力点,充分发挥教学竞赛在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培养青年教师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的态度,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年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和掌握现代教学方法的热情,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推动我省高等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二、组织领导成立辽宁省第二届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组委会,人员组成见附件1),由省教科文卫体工会、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组成,组委会办公室设在省教科文卫体工会。组委会组织专家制定《辽宁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评审标准》。各赛级由承办单位聘请专家组成竞赛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评委会须依据《评审标准》对教师教学设计情况、课堂教学情况和教学反思进行评分,最后根据得分高低确定竞赛名次。三、竞赛学科和参赛对象1.竞赛学科2竞赛学科分设三个组分别第一组为人文社会科学(含01哲学,02经济学,03法学,04教育学,05文学,06历史学,12管理学,13艺术学);第二组为自然科学基础学科(含07理学);第三组为自然科学应用学科(含08工学,09农学,10医学)。2.参赛对象参赛对象为省内普通高等学校从事教学工作、年龄在40周岁以下(1974年8月31日以后出生)的专职青年教师。四、竞赛实施各高校进行初赛,相关市可进行复赛,省里举办决赛。(一)初赛、复赛5月8日至5月31日进行,由各高校、各市自行组织初赛、复赛。初赛结束后各高校要对初赛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3个工作日。如果市里有复赛,复赛结果也需进行公示。(二)决赛6月17日至6月20日进行。比赛地点为沈阳,由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和省教育厅主办。决赛名额为90名,其中,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础学科、自然科学应用学科每组各30名。名额分配见附件2。请各市于6月5日前将参加决赛的选手名单及推荐表(见附件3)报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北3站路118号,邮编110832,电话:024-22581127。决赛相关事宜由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和省教育厅另行通知。五、竞赛内容及流程以“上好一门课”为竞赛理念,本次竞赛由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教学反思三部分组成,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三者权重分别为15%、80%、5%。竞赛流程为:(一)选手在报名前必须完成参赛课程20个学时的教学设计和与之相对应20个教学节段(即20分钟的课堂教学内容,以下同)的PPT;(二)所有选手在开始比赛前一天抽签确定本人的参赛顺序;(三)比赛当天,选手现场抽签确定本人参赛的具体教学节段;(四)课堂教学竞赛结束后,选手进入指定计算机室,在1小时内完成教学反思(打印或手写均可)。六、竞赛内容及方法(一)教学设计。报名时,参赛教师除提交《推荐表》和身份证复印件外,还需提交以下材料:1.参赛课程教学大纲的复印件8份;2.参赛课程20个学时教学设计的纸质汇编本(目录附件)8份,主要包括题目、教学目的、教学思想、教学分析(内容、重难点)、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及教学安排等。选取的20个学时必须涵盖该课程2/3以上内容;43.参赛课程20个学时相对应的20个课堂教学节段的PPT纸质汇编本8份;4.参赛课程20个教学节段的目录(电子版,范例见附件4)。评委现场评分,成绩在当天竞赛结束后公布。具体评分标准见附件5。(二)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规定时间为20分钟。评委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语言与教态、教学特色四个方面进行考评。竞赛不安排学生听课,由承办单位组织教师观摩,参赛选手面对评委和观众进行课堂教学。根据各自参赛课程需要,选手可携带教学模型、挂图、激光笔等。评委现场评分,成绩在当天竞赛结束后公布。具体评分标准见附件6。(三)教学反思。参赛选手结束课堂教学环节后,结合本节段课堂教学实际,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三方面着手,在给定的1小时内完成有关本次竞赛的教学反思书面材料(600字以上)。要求思路清晰、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做到有感而发。现场提交手写稿或打印稿。不允许携带书面或电子等任何形式的资料,具体评分标准见附件7。(四)注意事项1.选手参赛课程的课堂讲授学时不得少于2个学分(含2个学分);2.所谓“教学节段”,特指课堂教学20分钟所需要的教学内容;53.选手提交的教学大纲复印件、20个学时的教学设计及与学时对应的20个教学节段的PPT一律用A4纸打印(一式八份),其中PPT每页幻灯片不超过六幅;4.选手在课堂教学环节以及报名时提交给评委的所有文字材料中不得出现选手姓名、学校和市、区等信息。5.选手得分以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计算。评审专家实行实名制。七、申诉与仲裁(一)申诉1.对于不符合竞赛规定的事宜、有失公平的评判,以及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等,参赛教师可向本赛级评委会提出申诉。2.申诉时,应递交申诉人签字的书面报告,报告应对申诉事件的现象、发生的时间、涉及的人员、申诉依据与理由等进行实事求是的充分叙述。事实依据不充分或仅凭主观臆断的申诉不予受理。3.申诉时效:在申诉事件发生后1小时内提出,超过时效将不予受理。(二)仲裁1.各赛级评委会分别受理各赛级竞赛中出现的申诉并进行仲裁。2.评委会收到申诉报告后,对申诉事件进行审查,半小时内书面告知申诉人申诉处理结果。3.评委会的裁决为最终裁决。6八、决赛奖项设置根据参赛教师得分,确定人文社会科学组、自然科学基础学科组、自然科学应用学科组一等奖各1名、二等奖各3名、三等奖各6名、优秀奖各20名。一等奖获得者按程序向辽宁省总工会申报省“五一”奖章,并推荐参加全国竞赛,一、二等奖获奖教师可将竞赛相关经验或做法申报省级教改立项。所有获奖教师均由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和省教育厅共同颁发证书,并建议所在高校将竞赛成绩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参考依据。九、其他竞赛不收取报名费,教师参赛的交通费、食宿费由教师所在院校负责。其它竞赛所需费用由各赛级举办单位负责。附件:1.辽宁省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组织委员会名单2.辽宁省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名额分配表3.辽宁省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选手推荐表4.辽宁省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节段目录(范例)5.辽宁省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设计评分表6.辽宁省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教学评分表7.辽宁省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反思评分表7附件1:辽宁省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组织委员会名单主任:周浩波辽宁省教育厅副厅长刘铭辽宁省教科文卫体工会主席副主任:杨为群辽宁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陈欲晓辽宁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副主席委员:张文华辽宁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副处级调研员孙刚辽宁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副处级调研员李黎辽宁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副主任科员8附件2辽宁省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参赛名额分配表市别名额(人数)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础学科自然科学应用学科沈阳市888大连市666鞍山市222抚顺市111本溪市111丹东市111锦州市333营口市111阜新市111辽阳市111铁岭市111朝阳市111盘锦市111葫芦岛市111中省直院校111合计3030309附件3:辽宁省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参赛选手推荐表姓名性别最高学历贴照片出生年月职称最高学位毕业学校参加工作时间身份证号从教学校联系电话参赛学科组别学习工作简历(大学开始)近两年主讲课程情况发表教学论文著作10主持、参与教学改革项目教学奖励所在高校工会意见盖章2014年月日所在高校意见盖章2014年月日所在市教科文卫体(教育)工会意见盖章2014年月日11附件4:辽宁省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节段目录(范例)《传播学》教学大纲中基本教学内容共13章,此次教学设计的20个节段分别选自第1、3、5、6、7、9、10、11、12等九章。1.传播的定义和特点…………………………………………………………………1选自第一章:传播与传播学/第一节:传播2.符号的定义、分类、基本功能………………………………………………2选自第三章:符号与意义/第一节:符号3.象征性社会互动与传播……………………………………………………………3选自第三章:符号与意义/第三节:象征性社会互动4.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4选自第五章:传播类型/第一节:人内传播5.人际传播的特点和社会功能………………………………………………………5选自第五章:传播类型/第二节:人际传播6.群体传播及其内部机制……………………………………………………………6选自第五章:传播类型/第三节:群体传播7.集合行为的传播机制………………………………………………………………7选自第五章:传播类型/第三节:群体传播8.大众传播、信息环境与人的行为………………………………………………8选自第五章:传播类型/第四节:大众传播9.传播的社会功能…………………………………………………………………9选自第六章:传播的功能/第二节:传播的社会功能10.把关人和把关理论…………………………………………………………………10选自第七章:传播者/第二节:媒介组织11.报刊的四种理论…………………………………………………………………11选自第七章:传播者/第三节:传播制度12.麦克卢汉的“媒介决定论”………………………………………………12选自第九章:传播媒介/第二节:传播媒介理论13.“电视人”、“容器人”和“他律性欲望主义”…………………13选自第九章:传播媒介/第三节: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影响1214.“使用与满足”理论………………………………………………………………14选自第十章:受众/第三节:“使用与满足”15.“传播流”研究………………………………………………………………15选自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第二节: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16.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议程设置功能”理论…………………16选自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第二节: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17.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培养”理论………………………17选自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第二节: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18.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18选自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第二节: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19.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19选自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第三节: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与制约因素20.传播学的经验学派……………………………………………………………20选自第十二章:传播学两大学派/第一节:传播学的经验学派13附件5辽宁省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教学设计评分表选手编号:项目评测要求分值得分教学设计方案(15分)符合教学大纲,内容充实,反映学科前沿。2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2准确把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针对性强。5教学进程组织合理,方法手段运用恰当有效。4文字表达准确、简洁,阐述清楚。2评委签名合计得分注:评委评分可保留小数点后两位。14附件6辽宁省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课堂教学评分表选手编号:项目评测要求分值得分课堂教学80分教学内容32分理论联系实际,符合学生的特点8注重学术性,内容充实,信息量大,渗透专业思想,为教学目标服务10反映或联系学科发展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3重点突出,条理清楚,内容承前启后,循序渐进11教学组织32分教学过程安排合理,方法运用灵活、恰当,教学设计方案体现完整1115启发性强,能有效调动学生思维和学习积极性11教学时间安排合理,课堂应变能力强3熟练、有效地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4板书设计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结构合理,板书与多媒体相配合,简洁、工整、美观、大小适当3语言教态11分普通话讲课,语言清晰、流畅、准确、生动,语速节奏恰当5肢体语言运用合理、恰当,教态自然大方4教态仪表自然得体,精神饱满,亲和力强2教学特色5分教学理念先进、风格突出、感染力强、教学效果好5评委签名合计得分16附件7辽宁省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教学反思评分表选手编号:项目评测要求分值得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