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严羽《沧浪诗话》理论建构的思想来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论严羽《沧浪诗话》理论建构的思想来源主讲熊晓庆作者简介严羽(约公元1192-1243),字义卿,一字丹邱,自号沧浪逋客,邵武(今福建邵武)人。约活动于宋宁宗、理宗时期,事迹不详。严羽的诗歌创作成就不是很高,但在诗歌理论上却颇有建树。杰出的诗论著作有《沧浪诗话》、《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严羽继承了前人论诗的优秀传统,对诗歌的本质及其创作规律,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完整的诗论体系《沧浪诗话》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部分组成,其中“诗辨”是全书的理论核心,系统展现了严羽诗论的基本观点;“诗体”讲述历代诗歌体制、流派;“诗法”谈诗歌创作技巧和注意事项;“诗评”评论历代诗人诗作与风格,也涉及一些诗论内容;“考证”是对诗人行迹或作品的考证与辨析。五大部兼顾到了诗学研究的主要领域,相辅相成,节否紧凑,故其体系性在宋代诸多诗话中是最为完善的。此外书尾还附有《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一文,对《沧浪诗话》的主旨作了扼要的说明和补充,一般视为作者自序。《沧浪诗话》的理论建构概括而言,严羽从诗歌题材和构思、审美艺术特征、诗歌审美创作,以及艺术批评等方面系统地阐释了他的诗论学说,具体如下:1.“别材、别趣”说2.“兴趣”的审美特征论3.“妙悟”的审美主体论4.“以盛唐为法”的审美批评论“别材、别趣”说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沧浪诗话·诗辨》首先,“别材、别趣”强调的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色的艺术规律。在诗歌创作上,严羽反对过分依赖书本、才学,反对一味说理,这是针对宋代“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弊端而提出来的,在当时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这是对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思想的发展。在此,严羽强调诗要有“别材、别趣”。对二者的解释后人侧重点在于“别材”上,最为流行的两种解释,一是把“别材”看作是诗人具有的特殊才能。由此可追溯到孟子的“知言、养气”说,强调作家的修养基础;同样借鉴了曹丕的“文气”说;第二种解释是把“别材”看作诗作的特殊题材。学者认为“别材”说是从刘勰“风骨”说的“骨”发展而来,指诗的题材个性。“别趣”则是从“风”发展而来,指作品的风情,“趣”指作品的思想倾向。严羽的“别趣”就是强调诗的思想个性。“别材”是为了实现诗的“别趣”的效果,指诗歌的题材应该符合作者的原意。对“别趣”的解释一般是附带性的,有的把它等同于“兴趣”,即作品中具有的情景交融,含蓄不尽,言尽而意无穷的审美特征;或把它解释为诗歌具有的特别的情趣、趣味;也把它解释为一种形象思维模式。不管学者对它的解释有多大的出入,也都是因为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解释而得出的结果,都有合理的成分。“兴趣”的审美特征论“兴趣”说出自《沧浪诗话·诗辨》:“诗之法有五:体制、格力、气象、兴趣、音节。”“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诗者,吟咏性情者。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学界对“兴趣”说的有三种普遍认可的解释:1.把“兴趣”看作是作品所体现的含蓄不尽、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或意境。2.把“兴趣”看作是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作品所创造的可感形象来传达的范畴。3.把“兴趣”看作是作者运用形象思维创作并使作品具有形象性美感特征的审美标准。仔细推敲,以上观点都成立。严羽的“兴趣”说针对当时诗坛以说理、文字、议论才学为诗的不良倾向而提出的,要判断一首诗是否符合理想的审美标准,就要看它是否具有情景交融、含蓄不尽、形象感人的美学特征。要实现这一审美艺术特征,就得调动作者的形象思维,把握形象和意境的创造,才能达到汉魏、盛唐优秀诗作的水平,才称得上有“兴趣”。“兴趣”说作为严羽诗论体系的核心,统领文学活动各个环节,从而形成严羽诗论的严密体系。“兴趣”说的思想来源1.《毛诗序》的影响。在严羽看来,“兴趣”是思想和情感的统一。他在论述诗歌的本质时提出了“诗者,吟咏性情也”,即诗歌的内容应该是表情达意。情既是带有深厚的感情色彩,同时也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虽说严羽诗歌的特征并未摆脱前人在诗歌本质上所提出的“诗言志”和“诗缘情”的传统。因为《毛诗序》中已提出:“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讽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在这里《毛诗序》企图将“吟咏情性”纳入“止乎礼义”儒家诗教的框架,但严羽把“吟咏情性”提升到诗歌艺术基本特点的高度。2.陆机“诗缘情”的影响。“温柔敦厚”“诗教”“诗言志”的文艺理论一直是我国古代文艺批评史的主导地位,陆机“缘情而绮靡”的主张突破了旧有诗歌功用藩篱,拓展诗歌表达空间。所以,严羽把教人读诗的起点定为《楚辞》而非《诗经》(“先须熟读楚辞,朝夕讽咏以为本”《沧浪诗话·诗辨》)。3.刘勰的“风骨”说的影响。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论述了风与骨的关系,强调文辞浑然一体的状态。严羽借鉴此说法,在《诗辩》中提出:“诗之法有五:体制、格力、气象、兴趣、音节。诗之品有九:曰高,曰古,曰深,曰远,曰长,曰雄浑,曰飘逸,曰悲壮,曰凄婉。”的学说,在严羽看来,“兴趣”应该是浑然一体整体美感。4.钟嵘的“滋味”说的影响。钟嵘把“滋味”作为衡量作品的重要尺度,认为只有“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作品,才是“诗之至也”。同样,严羽认为诗歌唯有“兴趣”才能实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效果。同时,严羽强调的“兴趣”还应该有一种不落痕迹的自然之美。他在《诗辨》中提到的“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就是要求诗歌创作做到“自然”,不落痕迹,看不出人工打造的自然之美。这一理论主张同样借鉴了钟嵘反对永明声律派理论,提倡“诗歌创作以自然为最高美学原则”的思想。5.殷璠的“兴象、意境”论的借鉴。“兴象”是殷璠首先提出来的重要文艺美学概念,它指诗歌中完整的审美意象。他论陶翰诗时说:“既多兴象,复备风骨。”又论孟浩然诗云:“无论兴象,兼复故实。”为实现“兴象”效果,殷璠落实到风骨,强调“兴象”超远的作品应具有“神来,气来、情来”之妙。而“兴象”的超妙是构成诗歌意境的基础。注重“兴象”的描绘,正是为了使诗歌审美意象构成一种男人寻味、含蓄不尽的境界。严羽正是在此基础上,认为“兴趣”是一种含蓄之美。诗歌以“吟咏性情”为本质,较为抽象,要传情达意就必须借助具体的事物来实现。严羽用“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来强调艺术形象要做到含蓄,不留迹象。严羽在《诗辨》中关于诗的“五法、九品”的论述更是对“神来,气来、情来”之妙的一种借鉴和发展。6.王昌龄的“诗境”论的借鉴。王昌龄在《诗格》提出了“三境、三格”说,借鉴于此,严羽认为诗歌应是抒情的,要有真实感受,通过一唱三叹的吟咏方式抒写来,做到景象优美,意境深远,语言凝练而韵味隽永,从而实现“含蓄不尽、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或意境。同样,严羽还借鉴了中唐以皎然、刘禹锡为代表的诗歌意境理论的思想。7.司空图的“韵味、四外”说的借鉴。司空图作为晚唐重要的文论家,提出了“韵外之至、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思与境偕”等著名的诗歌美学范畴,对唐以后诗歌理论批评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不仅仅“兴趣”说借鉴于此,严羽《沧浪诗话》理论建构的许多思想都来源于司空图的上述诗论观。尤其是上述所列举的唐朝文论家,严羽在此基础上结合汉魏、盛唐的创作实践,充分而深入地进行论证,为此说正名,这无疑成为严羽诗学理论的点睛之笔,它同时也成为严羽诗学理论极具个性、卓尔不群的标记。严羽的诗歌特征论和他的诗歌审美论是紧密相联系的。审美特征体现于“兴趣”,而“兴趣”的把握和创造则要凭借“妙悟”。它们共同构成《沧浪诗话》所要探讨的两个最基本问题:“一什么样的诗才算好诗;二怎样才能品味出这样的好诗来。”对前者的答案是“兴趣”说,它构成《沧浪诗话》特征论的核心;对后者的答案是“妙悟”说,它构成了严羽诗歌审美论的基础。就创作过程而言,“兴趣”是诗人所要追求达到的目标,而“妙悟”就是通向这个目标心灵的桥梁。以“妙悟”为审美主体论《沧浪诗话·诗辨》中提到:“论诗如论禅,汉魏晋与盛唐之诗,则第一义也。大历以还之诗,则小乘禅也,已落第二义矣。晚唐之诗,则声闻辟支果也。学汉魏晋与盛唐者,临济下也。学大历以还之诗者,曹洞下也。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故也。唯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然悟有浅深,有分限,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汉魏尚矣,不假悟也。谢灵运至盛唐诸公,透彻之悟也。他虽有悟者,皆非第一义也。”严羽在认识到禅道与诗道相似的基础上,提出了“妙悟”说,这是《沧浪诗话》对后世有着重要影响的文学理论之一。“妙悟”一词出自佛教典籍,最早见于东晋释僧肇撰写的《涅槃无名论》:“玄道在于妙悟,妙悟在于即真”。“即真”就是对本质的认识,即在修行过程中,为了达到对佛经的觉悟,就要“妙悟”。这种“悟”是不可言传,只能用心体会。而严羽认为“诗者,吟咏性情也”,强调对人的内在情性的领悟。因此诗歌的艺术奥秘也是无法用语言来传达的,只能对其进行超越性的领悟。于是,严羽在“以禅喻诗”的基础上提出了“妙悟”说。“妙悟”说是严羽美学理论中突出审美主体性、弘扬自我性灵的最具独创性的命题。这是宋代禅宗美学在诗歌理论中结下的硕果。“妙悟”说主要是针对北宋以来诗坛上弥漫的一股“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恶劣风气,特别是针对江西诗派的雕琢剿窃与四灵、江湖诗派的步趋晚唐的陋习有感而发的理论主张。基于严羽“妙悟”说的以上两点主张,我们可以得出“妙悟”说的两大思想来源。即中国“禅宗”思想和传统诗学中的“形象思维”理论。对“禅宗”思想借鉴禅宗对严羽的影响是巨大的,是他诗论重要的思想来源。禅宗的妙悟,其特点是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这种对佛性的领悟,是不可言喻的,只能自己心里去体会,如人喝水,冷暖自知,谁也不可能说清楚。严羽据此认为诗歌艺术的奥秘,既非语言所能表达清楚,亦非理论可阐述明白,必须“自家实证实悟”,从大量上乘佳作中,凭借内在的直觉思维,从内心去感觉和体验,方能默会艺术之味,领略此间奥秘,这就是诗家的妙悟,它和禅家的妙悟是何等的相似。禅宗的这一思维与艺术思维互通。严羽“以禅喻诗”,不仅在于“禅悟”通于“诗悟”,而且在于禅为诗提供了一种审美艺术精神。严羽在此基础上,“妙悟”论诗,其实质是强调诗歌艺术有自己的特点。从主观对客观、心对物的关系上说,它不是理性的认识,而是直感的默契。“妙悟”的提出还具有其时代背景。宋代禅宗盛行,文人士大夫学禅、谈禅成风。因此,引用禅语入诗,或借禅悟喻诗悟,便成一时的风尚。可见,在宋代,“以禅通诗”、“以禅证诗”、“以禅衡诗”等都是一种普遍风气,这对严羽“以禅喻诗”不无启示。严羽参考了北宋以来苏轼、黄庭坚、吕本中、张戒、姜夔、范温、韩驹、吴可、陆游、杨万里、戴复古等人以禅论诗的基础上,高举“诗道亦在妙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的大旗,以“妙悟”“兴趣”论诗,完全不同于他之前的以禅论诗者在做诗工夫、方法上的锚株较,而把“妙悟”的对象直指不可言说的神秘的“诗”本体,这使他的“妙悟”说的立足点远远高于以黄庭坚为首的江西诗派,而更接近于以禅宗前期精神悟诗的苏轼,但严羽在表述他的诗学观点上比苏轼更清晰、明确,更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对传统诗学中的“形象思维”理论的借鉴关照“兴趣”说的理论建构思想来源,“妙悟”说另一方面根植于先秦道家的“言不尽意”论,是对传统诗学理论中以陆机提出的“诗缘情”理论的继承与发扬光大,是对儒家传统教化诗论的一种反动。严羽结合禅宗美学思想,在吸取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钟嵘的“摇荡性情”、“穷情写物、情兼雅怨”、“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王昌龄、皎然、刘禹锡等人的“意境”论,特别是皎然在诗歌的意境创造上透露出诗境和禅境合一端倪的美学思想;乃至司空图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韵味”说的基础上,对传统诗学中的形象思维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发扬光大。严羽论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