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高架桥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方案1.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1.1施工准备:1.1.1根据桩基设计的平面尺寸,钻机数量以及配合施工的其它机械,合理布置施工场地,清除场地范围内的杂物,换除软土、整平夯实。同时,为了回收泥浆原料和减少环境污染,均设置泥浆循环净化系统。1.1.2调试施工机具及标定试验机具,做好原材料的储存和堆放。1.1.3技术负责人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熟悉施工图纸及施工技术规范。1.1.4做好各种原材料试验和配合比设计,报监理批准。1.2测量放样:测量队根据导线点控制成果以及钻孔桩布置形式,按墩台各桩坐标,利用全站仪放出各桩位的准确位置,然后呈报放样资料,报监理工程师检验。报验合格后,引设护桩,以便在以后施工工序检测,方可开钻。1.3埋设护筒:1.3.1护筒尺寸:护筒采用8㎜厚钢护筒,坚实、不漏水,内径比桩径稍大20~40cm。1.3.2护筒中心竖直线应与桩中心线重合,平面允许误差为50㎜,竖直线倾斜不大于1%,干处可实测定位,水域可依靠导向架定位。1.3.3护筒高度:护筒顶端宜高出地下水位或孔外水位2m以上。处于旱地时,其顶端高出地面0.3m;当孔内有承压水时应高出稳定后的承压水和最高水位2.0m以上。1.3.4护筒底端埋设深度:2~4m。护筒平面位置允许偏差为5cm,倾斜度的偏差不大于1%,干处可实测定位,水域可依靠导向架定位。1.3.5钻机安装:钻机安装就位时,应详细测量底座水平,底座用枕木垫实、塞紧,钻机必须保持平稳。在钻进的过程中,要求钻机不发生偏移、倾斜和沉陷。1.3.6泥浆的制备:首先把粘土倒入已定为的护筒内,并注入清水,然后用冲锤进行造浆。其性能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钻孔泥浆应经常试验,对不符合规定的泥浆,应及时调整。2.冲击钻成孔工艺采用CZ-30冲击钻机进行施工,其冲击施工工艺如下:机具布置:在埋好护筒和备足护壁泥浆粘土后,将钻机就位,立好钻架,对准桩孔中心,拉好缆风绳,就可开孔冲击钻进。开孔:开钻时就先在孔内灌注泥浆,开孔及钻进过程中,就始终保持孔内水位高出地下水位(河下水位)1.5-2.0米。并低于护筒顶面0.3米以防溢出。掏渣后及时补水。钻进:在钻进过程中,应调节好冲程的范围,在任何情况下,最大冲程不宜超过6米,防止卡钻,冲坏孔壁或使孔壁不圆。为了能明确提升钻锥的冲程,可在钢丝绳上设油漆长度标志。在掏渣后因其它原因停钻后再次开钻时,应由低冲程逐渐加大到正常冲程以免卡钻。掏渣;破碎的钻渣,部分和泥浆一起被挤进孔壁,大部分靠掏渣筒清除出孔外,帮在冲击相当时间后,应将冲击锥提出,换上掏渣筒,下入孔底掏取钻渣。当钻渣太厚,泥浆不能将钻渣全部悬浮上来,钻锥冲击不到新土(岩)层上,还会使泥浆逐渐变稠,吸收大量冲击能,并防碍钻锥转动,使冲击进尺显著下降,或有冲击成梅花孔、扁孔的危险,故必须按时掏渣。检孔:钻进中须用检孔器检孔,检孔器用钢筋笼做成,其外径等于设计孔径,长度等于孔径的4~6倍,成孔后,都必须检孔。冲锥钻孔的安全要求:冲击锥起吊应平稳,防止冲撞护筒和孔壁,进出孔口时,严禁孔口附近站人,防止发生钻锥撞击人身事故。因故停钻时,孔口应加盖保护并严禁钻锥留在孔内以防埋钻。在开钻过程中,应检查钻孔直径和竖直度。并随时填好钻进记录表。开钻前应配制足够数量的泥浆,钻进过程中泥浆损耗、漏失,应于补充,并按泥浆检查规定,按时检查泥浆指标,遇土层变化增加检查次数,并适当调整泥浆指标。在钻进是遇到坍孔、钻孔偏斜、掉钻落物、扩孔和缩孔、糊钻、卡钻、钻杆折断、钻孔漏浆应及时分析原因,采用相应措施处理。为防止相邻桩窜孔或影响邻桩的成桩质量,要求同一承台相邻桩位施工待相邻孔灌混凝土24小时后方可开钻。终孔后即测定孔深,并用探孔器检查孔径,符合要求后方可提孔。1.3.10清孔1.3.10.1钻孔终孔后,均采用换浆清孔。具体办法是停止进尺,将钻头提离孔底10~20cm空钻,并保持泥浆循环,加入比重1.05~1.1的泥浆,把浮渣较多的泥浆从孔中换出,直至达到清孔后沉淀层厚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厚度。从清孔至灌注混凝土时间控制在2~4小时,超过4小时后,重新清孔,并作好原始记录。1.3.10.2换浆清孔指1.3.10.2.1换浆后钻孔排出的泥浆性能指标应达到:含砂率小于2%比重1.03~1.1粘度17~20Pa.S1.3.11钢筋笼的制作与绑扎:1.3.11.1钢筋的各项性能指标经试验合格后材料方可使用。1.3.11.2在使用时将其表面油漆、漆皮、鳞锈等清净。1.3.11.3钢筋尺寸的加工制作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及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进行。1.3.11.4钢筋的焊接采用“结502”或“结506”焊条。由取得合格证的焊工焊接,焊接采用电弧焊。焊接长度:单面焊L≥10d,双面焊L≥5d,(d为被焊接钢筋直径,单位为mm)。同一截面内焊接不大于50%,上下错开的距离应大于35d且不小于0.5m。焊接地线应与钢筋搭接良好,防止因起弧而烧伤钢筋,焊缝要饱满、密实、无焊伤,焊渣要清除干净。1.3.11.5加强筋,设在柱筋内壁,隔2m一道,其搭接部分采用双面焊,桩基主钢筋笼分段进行吊装拼接,各段之间主筋可采用焊接,焊接采用单面焊。1.3.11.6焊条要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并分类保管,妥善保存,避免受潮变质。1.3.11.7筋骨架外侧设控制保护层厚度的耳筋(可拿混凝土垫块代替),其间距竖向为2m,横向圆周四处,骨架顶端焊接吊环。1.3.11.8钢筋笼应在场地制作好后平放,保证钢筋笼平直硬挺,环箍平面与钢筋笼轴线之间垂直。1.3.12下钢筋笼1.3.12.1钢筋笼应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下入孔内,吊放时应对准孔位,轻放、慢下,严禁高起猛落,强行放下,防止倾斜,弯折或碰撞孔壁。1.3.12.2下笼时间宜短不宜长,需要分段下笼的焊接应迅速牢固。1.3.12.3钢筋笼放入孔终后,应对照控制桩调整钢筋笼轴线与钢筋笼桩中心重合,校核无误后,加固钢筋笼。1.3.13下导管二次清孔1.3.13.1下导管前应对导管接头进行密闭性试验,合格后方可下导管,导管距下口0.3m左右。固定导管上口,接循环水管,然后进行送水循环,进行二次清孔,清孔后泥浆比重,1.03~1.10,粘度17~20Pa.S,含砂率小2%,沉渣厚度小于设计值。1.3.13.2计算储料斗存储量V≥π×D2×(H1+H2)/4+π×d2×h1/4其中:V——灌注首批混凝土所需数量(m3);D——桩孔直径(m);H1——桩孔底至导管底端距离,一般为0.4m;H2——导管初次埋置深度(m);d——导管内径(m);h1——桩孔+内混凝土达到埋置深度H2时,导管内混凝土柱平衡导管外(或泥浆)压力所需的高度(m),即h1=Hw×Rw/RcHw——井孔内水或泥浆的深度(m);Rw——井孔内水或泥浆的重度(KN);Rc——混凝土拌和物的重度(取24KN/m3);1.3.14灌注水下混凝土1.3.14.1严格按照水下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拌和混凝土,浇筑前检查其均性和塌落度,如不符和要求,应进行二次拌和,二次拌和仍不符和要求时,不得使用。1.3.14.2首批混凝土拌和物下落后,混凝土尽量做到快速、连续灌注。灌注过程中保持孔内水头。1.3.14.3为防止钢筋骨架上浮,当灌注的混凝土顶面距离钢筋骨架底面1m左右时,降低混凝土灌注速度。当混凝土拌和物上升到骨架底口4m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时,恢复正常灌注速度。1.3.14.4灌注过程中经常检测孔内混凝土位置,计算导管埋置深度,导管埋深控制在2~6m。在提升导管的过程中,防止导管提升过猛,管底提离混凝土面或埋入过浅,而使导管内进水或造成断桩夹泥;另一方面,也防止导管埋入过深,造成管内的混凝土压不出或导管为混凝土凝结,导致终止浇灌而成断桩。1.3.14.5灌桩中如发生故障,应查明原因,合理确定紧急营救方案,进行处理。1.3.14.6灌注的桩顶标高比设计高出0.5~1.0m,以保证混凝土浇筑强度。多余部分的混凝土接桩前必须凿除,残余桩头应无松散层。1.3.14.7在灌注过程中,将孔内溢出的水或泥浆引流至适当地点处理,不得随意排放,污染环境及河流。1.3.14.8灌注过程中做好施工记录。1.3.15成孔桩位的检查凿掉和清除桩顶混凝土,保证截面处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质量。然后在监理工程师在场的情况下,对每一钻孔桩的完整性利用经工程师同意的无破损检测法进行检测,质量达到下列要求:1.3.15.1强度满足设计要求。1.3.15.2无断层或夹层。1.3.15.3凿除后的桩头应无残余松散层和薄弱混凝土层。需嵌入承台的混凝土桩及锚固钢筋长度应符合图纸要求。2.施工操作要点:2.1合理规划施工场地及人员分工,保证施工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安全。2.2开孔孔位必须正确,开钻时均应慢速钻进,待导向部位或牵头全部进入地层后,根据土质情况控制钻进速度。2.3正循环钻孔采用减压钻进,即钻进的主吊始终要承受部分钻具的重力,而孔底承受的钻压不超过钻具重力之和(扣除浮力)的80%。2.4在钻孔过程中,始终保持钻孔护筒内水位要高出筒外,1.0~1.5m水位差和满足护壁泥浆的要求(比重、粘度含砂率等),起到护壁作用,防止塌孔,若发现漏浆现象,找出原因及时处理。2.5因故停钻时,应保持规定的水位和要求的泥浆相对密度和粘度,处理孔内事故或因故停钻时,必须将钻头提出孔外。2.6钻孔过程中加强对桩位,成孔情况的检查工作。桩基施工计划工期表年度2011年2012年2013年月份主要工程项目89101112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施工准备2.桩基础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