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精神病治疗史简介.精神医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精神疾病在我国古代医书中早就有相关的描述,但一直没形成专科。在民族的原始状态中,「医」术只是巫师的一种技术,每个民族的医学发源都脱不了这种原始的现象。在古老的中国社会中,巫师也曾经担任相当重要的角色。毉「巫」是巫师,「医」是一筐箭矢;「殳」(shu)则是一种长约一丈二尺之竹制兵器。医就是一位巫师,右手上拿着一把长一丈二尺的殳,左手上拿着一筐的箭矢,所以当时古代的医术,就是一种巫师在跳舞祈求病人平安的一种舞蹈。汉代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素问》,记载着「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祝由是古代巫医的简称,唐·王冰对此批注为:「祝说病由,祝其病所由来,以告于神也」。秦汉以前的治病,多以这种祈祷方式来替患者治病。在隋代巢元方所撰写的《诸病源候论》中记载了一则治疗鬼邪的方法,其中有术者用水由口中噀向病者的方式,这种方法相信亦是当时祝由科通常使用的一种方法,这也是古老正统医学中记载祝由术治疗精神病的唯一记录。根据《隋书·百官志》的记载:高祖授命门下省,(当时统辖全国医政的组织),设立了祝由博士的编製。表示隋代已经让祝由科的医者提升到了太医的地位,唐代、宋代沿袭了这种制度。根据《宋书·羊欣传》中的记载:「素好黄老,常手自书章,有病不服药,饮符水而已。」表示祝由到了宋代已经有饮用符水的方法治病。到了元代祝由科亦被升為十三科之列,并且规定经考试及格才能正式行医。在考试的过程中,祝由科是必须要通过药物的考试,表示元代的祝由科医术,除了使用符水外,另外会使用简单的药物,药物称之為「药引」。明代大医家张介宾指出:“按国朝医术有十三科:曰大方脉,曰小方脉,曰妇人,曰伤寒,曰疮疾,曰眼,曰口齿,曰咽喉,曰接骨,曰金链,曰按摩,曰祝由。清代吴鞠通解释“祝,告也。由,病之所以出也。吾谓凡治内伤者,必先祝由,详告以病之由来,使患者知之,而不敢再犯,又必细体风变雅,曲察劳人思妇之隐情,婉言以开导之,壮言以震惊之,危言以悚惧之,必使之心悦诚服,而后可以奏效如神。”可以看出祝由就是由医者分析其病之缘由,减轻病者对疾病的精神负担、唤起其乐观情绪。其实质是古代朴素的心理疏导疗法醫当医字下面由「巫」改成「酉」字时,表示中国医学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进化,从巫术之中脱离出来,而使用了酒泡或煎煮的方式作为医疗的方法。应该是以春秋战国这个时代的背景来配合,原因是在诸候争霸的过程中,战术之外必需要配合良好的医疗技术,让伤兵在最短的时间中快速复原,能够重新投入战场,才是一个最重要的必胜条件。《黄帝内经》的记载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内经·灵枢》记载:针灸治疗精神病,但无具体穴位。药物疗法甚少,只有两方,即“生铁落饮”治阳厥,“半夏汤”治阳盛之失眠。也用推拿饮食辅助治疗:对“阳厥”“狂证”还用“夺食”治疗。“夺食”是不给予食物,为禁食或饥饿治疗。《内经》中对精神活动的“精、神、魂、魄、心、意、志、智、思、虑”等早有论述,它们是“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心理治疗方面,发展出一种很特殊的操作方法,使用五行相生相克的观念,例如从“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而衍生出的“情志相胜”或“以情胜情”治疗,是中医在心理治疗中的一个重要发明。到了金元四大家的张子和,提出了一个成功的案例之后,才被后世之人士注意到这一套五行的心理治疗方法。肝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志为怒;心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志为喜;脾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志为思;肺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志为忧;肾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志为恐五行五方五色五脏五腑五志五志所伤情绪互克木東青肝胆怒怒伤肝怒胜思火南红心小肠喜喜伤心喜胜悲土中黄脾胃思思伤脾思胜恐金西白肺大肠忧忧伤肺悲胜怒水北黑肾膀胱恐恐伤肾恐胜喜「……在志為怒,怒伤肝,悲胜怒……在志為喜,喜伤心,恐胜喜……在志為思,思伤脾,怒胜思……在志為忧,忧伤肺,喜胜忧……在志為恐,恐伤肾,思胜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怒伤肝(五行属木)、喜伤心(五行属火)、思伤脾(五行属土)、忧伤肺(五行属金)、恐伤肾(五行属水)等,均為情绪对内脏生理功能的影响;而悲胜怒(金克木)、恐胜喜(水克火)、怒胜思(木克土)、喜胜忧(火克金)、思胜恐(土克水)等均为情绪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恐伤肾方面这个肾字,一般是泛指大小便的排泄功能以及生殖功能,有时候也指骨骼的生长功能。而恐伤肾,就是指恐惧的情绪,对肾脏的机能所造成的功能障碍;在一些正常人之中,恐惧的心理所造成的ED或性冷淡,不孕不育。在现代心理治疗的过程中,认为哭泣可以消除内心的愤恨,在患者的心理转变过程,尤其是领悟或顿悟的过程中,有不少的案例真的是当场大哭,此后问题就解决了。所以可以使用哭泣来治疗心里的委曲和压抑(悲胜怒)。一女许夫婿后,其夫因经商两年不归,因不食,因卧如痴,无他病,竟日向壁而卧,其父迎丹溪翁治之,翁于脉毕谓其父曰:「此思则气结也,药难独治,得喜可解,不然,令其怒。」,于是掴其面诬以外情,果大怒而号泣者三时。令解之即求食矣。所以然者怒则气上,悲则气消,怒则胜思也。翁谓其父曰:「病虽瘥,得喜方已。」乃谕其夫回,即果然,病亦不举。(丹溪翁传)息城司候闻父死于贼,乃大悲哭之,罢觉心痛,日增不已,月余成块状,如覆杯大痛,不住药,皆无功,议用燔针灸艾,病人恶之,乃求於戴人,戴人至适巫者在其旁乃学以巫者,杂以狂言以謔病者至是大笑不忍回,面向壁一二日心下结块皆散。戴人曰:「内经言忧则气结,喜则百脉舒和,又云喜胜悲,内经自有此法治之,不知何用鍼灸哉,适足增其痛耳。」(儒门事亲)卫德新之妻,旅中宿於楼上,夜值盗劫人烧舍,惊堕床下。自后每闻有响,则惊到不知人,家人辈撮足而行,莫敢冒触有声,岁餘不癒。诸医作心病治之,人参、珍珠、定志丸皆无效。戴人见而断之曰:「惊者為阳从外入也;恐者為阴从内出。惊者為自不知也;恐者自知也。」乃命二侍女执其手,按高椅之上,当面前下置一小几。戴人曰:「娘子当视此!」一木猛击之,其妇大惊。戴人曰:「我以木击几何以惊乎?」伺少定击之惊也缓,又斯须连击三五次,又以杖击门,又暗遣人昼背后之窗徐徐惊足而笑曰:「是何治法也?」戴人曰:「惊者平之,平者常也,平常见之必无惊。」是夜使人击其门窗自夕达曙,一二日虽闻雷亦不惊。(儒门事亲)《闻见录》曰:「州监军病悲思,其子迎赫允治之。允告其子曰:『法当甚悸而癒』。时通守学宋卿御史严甚,监军内所畏也,允其子诣於宋卿一造,问责其失,监军惶怖汗出,疾乃癒。盖思则气结,惊则气浮,浮则气不结矣,此亦以情相胜也。医者的处理方式中,并没有采用怒胜思的方式。在精神疾病的预防上,《内经》要求主观上“持满御神,恬淡虚无,志闲少欲,心安不惧,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使“真气从之,精神内守”,因而“病安从来”。在客观上要有使人精神顺畅之环境,“各从其欲,皆得所愿”,“百姓人民,皆欲顺其志”。《伤寒杂病论》的记载汉·张机的《伤寒杂病论》,对于感染性精神病有详细的描述,并提供了不同的治疗方法,这一种方法一直到现代的临床治疗上仍然被使用,并且在历代的医案之中均可以证明其药方实用价值之高,所以成为中国医学中的经典之作,方书之祖,影响遍及东亚及东南亚。又在杂病部份的内容,收集了虑病及忧郁症的治疗方法,同时也成为世界上第一本记载精神科药物治疗的医学著作。大承气汤证之精神病「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多至十余日,日哺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濇者死,微者但发譫语,大承气汤主之。」我国神经精神病学创始人之一刘贻德教授1940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而后于1946年到法国巴黎大学医学院留学。1951年在上海同济医院首创神经病专科病房。此后40年曾先后在同济医学院、震旦医学院、上海第二医学院、浙江医学院、南通医学院、安徽医学院及皖南医学院任教。刘贻德教授是原《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编委,《临床神经病学杂志》、《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顾问,并在《临床误诊误治》杂志创刊时担任顾问。其对大承气汤证的研究可谓中西贯通,对谵妄的鉴别诊断非常有指导意义。胡永,年四十五岁,患温热极而狂,四出奔走时,或叫嚣有时如见鬼神,作叩拜顶礼之状,有时踰墙上屋,一跃而登。其家人乞余為之诊治,病者知余为医,也即跪拜如礼佛状,余以温言慰之,书大承气汤加天竺黄、胆南星、鲜竹沥、与服一剂而大减,三剂而痊愈。(余无言金櫃要略新义)「一妇人发狂,弃衣而走,踰屋上桓,不识亲疏,狂言狂语,人拿不住,诸医束手,余令家人将凉水乱拨,不计其数,须臾仆倒,诊其脉三部俱弦数有力,此乃热极生风也,用防风通圣散加生地黄、黄连、桃仁、红花、牡丹皮三剂而安,后服愈风至宝丹而痊愈。」(万病回春)白虎汤证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而面垢,譫语遗尿,发汗则譫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伤寒论)京师士人,某妻善忧恚,甚则骂詈不绝口,如此者十有餘年,某医疗之无甚效,更迓先生求诊治,先生诊之心胸燥闷,口舌乾燥欲饮水,石膏黄莲甘草汤饮之,数日诸症皆除,明年其妻妊娠。(建殊录)桃核承气汤证太阳病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者癒。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小腹急结者,方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鞭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癒。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伤寒论太阳中篇)李某年二十岁,先患外感,诸医杂治,证屡变,医者却走。其父不远十里踵门求诊,审视面色微黄,小腹满胀,身无寒热,坐片刻,即怒目注人,手拳握紧伸张如欲击人状,有顷即止,嗣复如初。脉沉濇,舌苔黄暗,底面露鲜红色,脉毕。主人促疏方,并询病因?答曰:「病已入血分,前医但用气分药,宜其不效。内经云:『血在上善忘;血在下如狂。』此症即伤寒论中之热结膀胱其人如狂也,当用桃核承气汤,即疏方授之。一剂而知,二剂而已,嗣以逍遥散加丹槴、生地调理而安。(萧琢如转载宋元明清名医类案)热入血室「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譫语如见鬼状,此為热入血室,治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癒。」「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譫语者此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妇人中风七八日,继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虐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伤寒论)治疗方法是以柴胡為主的医药配方,在某种情况下可以使用针刺期门穴的方式,热入血室证之精神疾病许学士治一妇,病伤寒寒热,遇夜则如见鬼状,经六七日,忽然昏塞涎响如引锯,牙关紧急,暝目不知人,病势危困。许视之曰:『得病之初,曾植月经来否』?其家人云:经水方来,病作而经遂止,得一二日,发寒热,昼虽静;夜则有鬼祟,从昨日不醒人事。许曰:『此乃热入血室症,医者不晓以刚剂与之,遂致胸膈不利,涎潮上涌,喘息高,昏冒不知人,当先化其痰,后除其热。』乃急以一押散投之,两时顷涎下得睡,省人事。次以小柴胡汤,加生地黄三服,而除不汗而自解矣。(类证普济本事方)针法治疗精神病唐代的《千金方》,孙思貌提出了治疗精神疾病的「十三鬼穴」,直接使用针灸的方式来治疗精神病患。书中还记载了许多治疗精神病的方剂,并指出了癲痫与癲狂的区别。第一针人中,名鬼宫,从左边下针,右边出;第二针手大指爪甲下(少商),名鬼信,入肉三分;第三针足大指爪甲下(隐白),名鬼垒,入肉二分;第四针掌后横纹(大陵),名鬼心,入半寸;第五针外踝下白肉际足太阳(申脉),名鬼路,火针七鋥,鋥三下;第六针大椎上入髪际一寸(风府),名鬼枕,火针七鋥,鋥三下;第七针耳前髪际宛宛中耳垂下五分(颊车),名鬼牀,火针七鋥,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