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3-诗歌类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诗歌类型2胸中有丘壑类别内容和情感表现手法山水田园诗咏叹山水之美,表达热爱河山之情。展现田园之乐,表达归隐田园之意。描摹景物之幽,抒发自在闲适情调。厌弃现实(时俗、官场),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比喻、拟人对比、衬托远近、动静虚实、白描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3山水田园诗•【例析】田园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在诗中,作者写景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答题示例】渲染色彩,用桃红柳绿来写春景,给人艳丽感;视听结合;以声衬静,莺啼清脆,但山客仍沉眠未醒,显示出环境之清静。【答题示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花红柳绿、烟雨莺啼的静谧的山村景色图,表达了作者对春光的怜爱和闲居乡间的悠闲逸致。4山水田园诗•【例析】引水行①李群玉一条寒玉走秋泉,引出深萝洞口烟。十里暗流声不断,行人头上过潺湲。注:①南方山区用长竹筒节节相连,把泉水从高山洞口引到需要灌溉或饮用的地方。•1.首句中的“寒玉”可否改成“碧玉”?•2.三四句描写精确但是并不乏味。试分析诗歌生动的情趣。【答题示例】三四句既精确地写出了竹筒引水,顺着山势蜿蜒而下的样子,而且还写出了十里山行,泉流不断,似是有意与行人相伴。行人走路寂寞,遇此良伴,该会平添多少兴味!“行人头上过潺湲”更生动地写出了诗人耳闻目接之际那种新奇、喜悦的感受。【答题示例】不可以。不说碧玉而说寒玉,是为了与秋泉相映衬,以突出引水的竹筒给人带来的清冷的感受。5山水田园诗•【例析】《兰溪棹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1.“越中山色镜中看”极具韵味,请你作简要赏析。•2.诗的前两句主要写兰溪的景色之美,后两句主要写的是什么?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答题示例】三、四句主要表现渔人之乐。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用鱼的来“上滩”衬托兰溪的恬静之美,进而表现渔人由衷的喜悦。【答题示例】这是个极其新颖别致的比喻,“镜”比喻溪水,既写了月光的皎洁,又暗示了兰溪水面的平静,还表现了溪水的清澈。同时,她还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的空间:山披月色,月照溪水,朦胧而飘渺,这是一个令人神往的恬静而淡雅的画面。6山水田园诗•【例析】东坡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答题示例】“铿然”这一拟声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清幽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铿然”表现了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答题示例】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了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氛围,以映衬作者心灵澄明的精神境界。7山水田园诗•【例析】游庐山宿栖贤寺王安国古屋萧萧卧不周,弊裘起坐兴绸缪。千山月午乾坤昼,一壑泉鸣风雨秋。迹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明朝松路须惆怅,忍更无诗向此留。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2.请从“动”和“静”的角度赏析颔联。【答题示例】颔联动静结合。上句从视觉的角度,描写静态之景:层峦叠嶂,皓月当空,皎洁的清光,把整个世界变成了朗朗白昼。下句从听觉的角度,描写动态之景:山谷之中,泉水淙淙,仿佛为寂静的人世带来了风雨交加的萧瑟秋声。静景和动景相结合,构成了一个明净、幽寂、清寒的意境。【答题示例】①“迹入尘中惭有累”表达了作者对受世俗牵累的现实生活的不满;②“心期物外欲何求”表达了作者对淡泊无求、超然物外的自由精神境界的追求;③“忍更无诗向此留”表达了作者对庐山清境的依恋之情。8胸中有丘壑总结山水田园诗出题角度1.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景象?2.某字(词)或某句妙在何处?3.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来写景?4.表达了诗人(或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情感或刻画了怎样的形象?问什么答什么答题规范9胸中有丘壑总结答题规范备注山水田园诗联系诗句作答用语简洁凝练词句考虑修辞与描写全诗考虑虚实与情景四字词语,精到准确具体分析,不要套用先要读懂全诗准确把握诗意1.描绘了的画面/景象。2.运用了**表现手法,描写了**景象,营造了**氛围,表现了**情感3.运用了表现手法来写景。4.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情感。10类别内容和情感表现手法胸中有丘壑惜别送别诗别时情景的渲染;别后情境的想象。依依不舍的留恋;坦陈心志的告白;情深意长的勉励。比喻反衬虚实渲染/白描从对方着笔借景抒情/直抒胸臆11惜别送别诗•【例析】送沈子福归江东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1.第一、二句诗中,哪些意象是暗示送别内容的意象?(3分)•2.第三句历来备受赞赏,请简要赏析。(3分)【答题示例】第三句运用比喻的修辞(奇特的想象),把相思之情比喻成春色,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诗人觉得自己心中无限的惜别之情,就像江南江北的春光,无处不在,伴随着友人归去。【答题示例】杨柳,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渡头,送客之所;罟师,船夫;桨,开桨即起程;临圻,交代所去之地。12惜别送别诗•【例析】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1.第二句中的“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2.这首诗在艺术构思上虚实结合,请对这种艺术手法及其作用作简要分析。【答题示例】这首诗的第一、二句写在一个空中飘散着橘柚香气的清秋的日子里,诗人在靠江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然后在秋风秋雨中送友人上船。这两句是写眼前实景。后两句诗人以“忆”字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场景: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潇湘之上,一轮孤月高照,恐难成眠,即使诗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使他无法摆脱愁绪。这两句是虚拟,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这样整首诗虚实结合,借助想象,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使诗更具朦胧之美,深化了主题,更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答题示例】、“凉”不仅写出了秋风秋雨中身体上感受到的寒冷,更写出了此时因朋友分离而倍感凄凉的内心感受。13惜别送别诗•【例析】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刘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1.本诗运用了哪几种艺术手法?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2.从艺术效果和思想感情两方面分析“青山万里一孤舟”一句的作用。【答题示例】“青山万里”,大江东流,诗人营造了一个开阔的意境,同时更衬托出“孤舟”的渺小与孤单,本句以景结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路途险远的担忧和惜别之情。【答题示例】①烘托,以江头流水、日暮送别、猿声悲啼等烘托伤心之情。②反衬手法以流水顾自远流的无情衬人之有情。③对比手法,用作者与友人的贬谪之途对比,既点出同病相怜,又流露出答对友人的牵挂。14惜别送别诗•【例析】湖口送友人李频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1.一、二联中“湖口”所见的景物展现出了一幅怎样的景象?•2.尾联中“零落梅花”应怎样理解?请简要说明。【答题示例】“零落梅花”是诗人的自况。这是说友人归去又是新的一年,而自己却不能回家而感到孤独,因而更激发了对友人的依恋。【答题示例】湘江流水、暮霭、芦苇、田野、云梦飞雪、去雁、离人、孤舟,构成了一幅江野茫茫、天高地远的空阔迷蒙的送友离别的景象。15惜别送别诗•【例析】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这首诗的特点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送别之情?请联系诗歌的具体内容,赏析这种手法运用的妙处。(6分)【答题示例】“以乐景写哀情”(1分)。“乐景”是由“红叶青山”构成的艳丽画面,(1分)“哀情”就是离别的哀伤情感(1分)。以景色的美,反衬欢聚的难舍和离别的难堪(或分离的悲伤)。(3分)16惜别送别诗•【例析】送魏万之京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1.第一、二联中,哪两个意象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气氛特征?从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3分)•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答题示例】“微霜”“鸿雁”两个意象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1分)从中表达了诗人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怀。(2分)【答题示例】运用富含哲理的至理名言,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1分):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或劝勉对方要珍惜时光)。(2分)17胸中有丘壑总结出题角度答题规范惜别送别诗问什么答什么1.运用了哪些意象?情与景是怎样妙合无垠的?2.哪个字用得好?好在哪里?3.诗人运用什么艺术手法表情达意?4.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18胸中有丘壑总结答题规范备注惜别送别诗1.运用了意象,渲染了**的氛围,表达了诗人**的情感。2.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征,有什么艺术效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运用了**的手法+**的艺术效果+情感表达4.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情感。(看题目有没有要求具体赏析,依据分值答题)摘选意象诗中景物了解人物关系明确答题要求19类别内容和情感表现手法胸中有丘壑游子思妇诗久宦在外或久戍边关之人思乡怀人;长期流离漂泊,状写旅途艰辛寂寞;闺中女子对游子征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离情别绪,忧愁感伤;宫中女子被禁锢遭冷落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比喻反衬渲染烘托借景抒情20游子思妇(归)诗•【例析】•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答题示例】“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答题示例】①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从对方着笔来表现“思家”。(想像1分,画面描绘2分)②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平易通俗)(意思答对即可)21•【例析】•古歌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胡地多飙风①,树木何修修!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心思②不能言,肠中车轮转。[注]①飙风:暴风。②心思:悲感,悲戚。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简要解说。【答题示例】本诗的诗眼是“愁”。诗歌开篇运用环境描写渲染出诗人的“愁”情;“出亦愁,入亦愁”,则以细节刻画,抒写愁苦中人的坐立不安;“座中”三句表现了哀愁之深重深广。“胡地”两句说明忧愁哀叹的原因;“离家”两句含蓄不露地写出了抒情主人公因哀愁而日渐消瘦;最后两句突设奇喻写出了抒情主人公因万般愁思而痛苦难言的形象。游子思妇(归)诗22•【例析】•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答题示例】】“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游子思妇(归)诗23•【例析】•春怨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请简要分析这首诗在语言上的特色。【答题示例】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游子思妇(归)诗24•【例析】•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本诗标题为“闺怨”,一开头却写“闺中少妇不知愁”,是否违反了题意,为什么?【答题示例】没有违

1 / 8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