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红茶制造•教学目标:•了解有关红茶的基本知识,掌握工夫红茶和红碎茶的品质特点及初制技术,掌握红茶品质的形成及加工技术对品质的影响。•职业技能及重难点:•工夫红茶和红碎茶的初制技术。•组织教学:•课堂教学纪律组织。•教学准备:教学用挂图。•简要复习青茶的品质特点及炒制技术。•提问:安溪铁观音的品质特点及炒制技术。•新课内容:•概述•红茶是在初制中,将在制品放置在一定的温度、湿度和供氧条件下,经过特有的“发酵”作用,所形成的一类具有汤色和叶底都红艳明亮的茶叶。红茶属发酵茶,基本工艺是萎凋、揉捻(切)、发酵和干燥。它是我国生产和出口的主要茶类之一,以香高、味浓、色艳驰名世界。我国红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4,出口约占全国总出口量的60%。由于制法不同,品质的差异,我国红茶可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等三种。•第一节小种红茶•小种红茶是福建省的特产,有正山小种和外山小种之分。正山小种产于崇安县星村镇桐木关村一带,也称“桐木关小种”或“星村小种”。其它周边所产的仿照正山品质的小种红茶,品质较差,统称为“外山小种”或“人工小种”,有的将低级工夫红茶熏烟制成小种红茶,称“烟小种”或“假小种”。•一、品质特点•正山小种红茶条索粗壮紧直,身骨重实,不带毫心;色泽褐红润泽,汤色红艳,香气高爽浓烈,微带松烟香;滋味浓醇,甘甜,似桂圆汤味;叶底古铜色明亮,叶张大而柔软,肥厚壮实。•二、鲜叶要求•小种红茶比工夫红茶粗老,一般采摘半开面三、四叶,由于嫩梢较成熟,芽尖很小,糖类含量较高,多酚类含量较少,有利于茶汤滋味的形成。春茶一般在5月上旬开采,6月下旬采夏茶,不采秋茶。•三、初制技术•小种红茶制法比其它红茶精细,分为萎凋、揉捻、“发酵”、过红锅、复揉、熏焙、复火等7道工序。•(一)萎凋•有室内加温萎凋和日光萎凋2种方法。•1、室内加温萎凋•俗称“焙青”,在“青楼”进行。青楼分上、下两楼,不铺楼板,中间每隔3-4厘米架一条木质挡板,上铺青席,供摊叶用。横挡下30厘米处装焙架,供熏焙干燥时放置水筛用。•加温时关闭门窗,在地面上燃放松柴。火堆呈“T”、“川”或“=”字形排列,每隔1-1.5米堆一堆,待室温升到28-30℃时,把鲜叶均匀撒在青席上,厚度10厘米左右。中间每隔10-20分钟轻轻拌1次,达到萎凋适度约2小时左右。•室内加温萎凋的优点是不受条件限制,萎凋叶能直接吸收烟味,毛茶烟量充足。缺点是劳动强度大,操作较困难。•2、日光萎凋•在室外清洁、向阳和避风处搭高2.5米的“青架”。晒青时摊叶厚度3-4厘米,每隔10-20分钟翻拌一次。至叶面萎软,失去光泽,折梗不断,青气减退,略有清香时为适度。•日光萎凋时间随光照强弱、鲜叶含水良多少而定。光照较强,含水量较少,则时间较短,可在30-40分钟内完成;光照较弱,含水量略高,时间须稍延长,达3小时以上;一般在1-2小时内可完成。•日光萎凋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缺点在于受气候限制大,而且不能吸收送烟,毛茶吸烟量不足,滋味不够鲜爽。•同时,肥壮芽叶和老嫩不匀鲜叶,萎凋程度不一致,生产中常采取日光萎凋和加温萎凋交替进行的方法。•(二)揉捻•用55型揉捻机,每机投叶量30千克。揉捻时间因叶质老嫩不同而有差异,嫩叶揉40分钟,中等嫩度叶子揉60分钟,老叶揉90分钟。一般分2次揉捻,中间解块分筛。揉到叶汁挤出,条索紧结时,即可。•(三)“发酵”•将揉捻叶用箩筐盛装,叶层厚度30-40厘米,如装叶过厚,中间宜掏1个孔,以利通气。在箩筐上覆盖湿布,以保持湿度,春季气温较低时,可将箩筐放在焙青室内,以提高叶温。•“发酵”过程一般需5-6小时,当茶叶青臭气消失,显露清香,并有80%以上的茶叶呈红褐色时即为适度。•(四)过红锅•这是小种红茶初制过程的特殊工艺。其目的在于利用高温阻止酶活性,中止多酚类的酶促氧化,保持一部分可溶性多酚类不被氧化,使茶汤鲜浓,滋味甜醇,叶底红亮展开;散发青草气,增进茶香;同时散失部分水分,叶质变软,有利于复揉。•(五)复揉•过红锅后趁热揉捻,时间5-6分钟。•(六)熏焙•是小种红茶特有的工序,它对形成小种红茶品质十分重要。其作用是:蒸发水分,使茶叶干燥适度;使茶叶吸收大量松烟,为形成品质起重要作用。•传统的熏焙方法是将复揉叶摊在水筛上,每筛摊叶2-2.5千克,置于青楼下的焙架上。地面燃烧松柴片,明火浓烟,一批茶叶约经8-12小时的熏焙,达8成干时,便压小火苗,降低温度,增大烟量,使茶叶大量吸收松香味。熏焙时不要翻拌,以免茶条松散。•传统方法劳动强度大,容易引起火灾,现改为烟道熏焙。方法见P305。•(七)复火•复火方法是在焙楼上堆成大堆,进行低温长熏,使毛茶在干燥的同时,吸足烟量,含水量控制在7%以内。第二节工夫红茶初制•工夫红茶是我国独有的条形红茶,有200多年的生产历史。其名称常冠以产地名如滇红,祁红,川红,闽红,湘红等。闽红、滇红和祁红等以其独特品质风格在国际市场占有特定地位,以宜红、宁红和湖红等拼配的“中国工夫红茶”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有一定地位。•一、品质特点•所谓工夫红茶,是因为在初制中,特别注意条索的紧结完整,精制又很费工夫而得名。其品质特点概况而言是“红汤红叶”。具体说是:外形条索紧细匀直,色泽乌润匀调,毫尖金黄;内质香气高锐持久,滋味醇厚鲜爽,汤色红艳明亮,叶底红明。产地不同,风格有异。如高级祁红有特殊的“甜花香”,俗称蜜糖香。高级川红,有类似桔子的香气。滇红外形肥硕多毫,香气鲜浓,汤色红艳明亮,滋味浓强,叶底红匀鲜亮。•二、鲜叶要求•以一芽二、三叶为主要原料。祁红要求芽叶要匀齐,新鲜,叶色黄绿,叶张狭长,节间较短,叶质柔软,多酚类和水浸出物含量要高,鲜叶进厂要分级验收、管理和付制。三、初制技术•分为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等4道工序。前三道工序是创造适宜条件,充分提高酶活性,促进以多酚类酶促氧化为中心的一系列反应,形成红茶色、香、味、形品质特征。第四道工序的作用是固定和发展前三道工序形成的品质特色。•(一)萎凋•它是指鲜叶在一定条件下,逐步均匀失水,发生一系列理化变化的过程,是形成红茶品质的重要工序。•1、目的:(1)使叶片缓慢、均匀地蒸发部分水分,减少细胞膨压,使叶片柔软呈萎焉状态,便于揉捻。(2)伴随水分减少,蛋白质发生水解,酶由结合状态转变为游离状态,活性增强,促进叶内化学成分的转化。(3)使鲜叶的青臭气挥发,减少青臭气,形成茶香。•2、方式方法•自然萎凋、萎凋槽萎凋和萎凋机萎凋等3种方法。自然萎凋包括日光萎凋和室内自然萎凋。目前多采用日光萎凋和萎凋槽萎凋。(1)日光萎凋•是将鲜叶直接薄摊在日光下进行萎凋的一种方式。萎凋时间最好是在上午10时前或下午14时以后,在阳光过强的时候不能日光萎凋。•萎凋时,将叶片薄摊在晒席上,以叶片基本不重叠为适度。萎凋时间春茶一般1-2小时,夏茶1小时左右,中间轻翻1-2次。晒到叶质柔软,叶面卷缩为适度。萎凋适度叶必须摊晾后才能揉捻。(2)室内自然萎凋•是将鲜叶薄摊在室内,利用自然气候条件,进行萎凋的一种方法。试验标明,室内自然萎凋,茶叶品质较日光萎凋要好。•要求萎凋室空气流通,无阳光直射入室内。温度在20-24℃,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之间。室内装置萎凋架,架上安置萎凋帘。•(3)萎凋槽萎凋•是人工控制的半机械化的加温萎凋方式。萎凋茶叶品质较好,是一种较好的萎凋方式。•萎凋槽的基本构造包括空气加热炉灶、鼓风机、风道、槽体和盛叶框盒等。操作技术主要掌握好温度、风量、摊叶厚度、翻拌和萎凋时间等。•温度萎凋槽热空气一般控制在35℃左右,最高不能超过38℃,要求槽体两端温度尽可能一致。萎凋结束下叶前10-15分钟,应鼓冷风。•风量风力小,生产效率低;风力过大,失水快,萎凋不匀。风力大小应根据叶层厚度和叶质柔软程度加以适当调节。一般萎凋槽长10米,宽1.5米,高20厘米,有效摊叶面积15平米,采用7号风机即可。•摊叶厚度摊叶厚度与茶叶品质有一定关系。摊叶依叶质老嫩和叶形大小不同而异。掌握“嫩叶薄摊,老叶厚摊”,“小叶种厚摊,大叶种薄摊”的原则,一般小叶种摊叶厚度20厘米左右,大叶种18厘米。叶片要抖散摊平,厚薄一致。•翻抖翻抖是达到均匀萎凋的手段。一般每隔1小时停鼓风机翻拌1次,翻拌时动作要轻,切忌损伤叶片。•萎凋时间萎凋时间长短与鲜叶老嫩、含水量多少、萎凋温度、风力强弱、摊叶厚薄、翻拌次数等相关。如温度高、风力大、摊叶薄、翻拌勤,萎凋时间会缩短;反之则会延长。•萎凋时间长短与茶叶品质关系极大。萎凋时间长,茶叶香低味淡,汤色和叶底暗;萎凋时间短,程度不匀,“发酵”不良,叶底花杂。因此要求温度控制在35℃左右,萎凋时间4-5小时;春茶在5小时以上,雨水叶要5-6小时,叶片肥嫩或细嫩叶片,时间会更长些。•萎凋程度掌握萎凋适度是制好工夫红茶的关键。萎凋不足或过度,红茶品质都不好。•萎凋不足萎凋叶含水量偏高,化学变化不足。揉捻时茶叶易断碎,条索不紧,茶汁大量流失,发酵困难,制成毛茶外形条索短碎,多片末,内质香味青涩淡薄,汤色浑浊,叶底花杂带青。•萎凋过度萎凋叶含水量偏少,化学变化过度。茶叶枯芽焦边,泛红。揉捻不易成条,发酵困难。制成毛茶外形条索短碎,多片末,内质香低味淡,汤色红暗,叶底乌暗。•萎凋不匀揉捻和发酵都困难,毛茶外形条索松紧不匀,叶底花杂。•因此,萎凋程度应掌握“嫩叶重萎,老叶轻萎”的原则,做到萎凋适度。鉴别萎凋适度的办法有:•A、感官鉴别方法•手捏柔软如棉,紧握成团,松手不弹散,嫩梗折而不断;•眼观叶面光泽消失,叶色由鲜绿变为暗绿,无枯芽、焦边、泛红;•鼻嗅青臭气消失,发出轻微的清新花香。•B、减重率31-38%之间。•C、萎凋叶含水量一般在60-64%为宜。•(二)揉捻•工夫红茶要求外形条索紧结,内质滋味浓厚甜醇。这取决于揉捻过程中芽叶卷紧的程度和叶细胞损伤率。•1、揉捻目的•形成卷紧的条索;同时,随芽叶卷紧,细胞损伤,茶汁流出,使多酚类氧化,为形成红茶品质奠定基础。•2、揉捻室环境要求要求低温高湿,温度20-24℃,相对湿度85-90%之间。•3、揉捻技术•与转速、投叶量、揉捻时间、揉捻次数、加压和松压、解块分筛等因素相关。•(1)转速以55-60转/分钟为宜。如转速过快,揉捻叶在揉机内翻转不良,易形成团块、扁条、紧结度差;如转速过慢,茶叶翻转也不良,揉效低,揉时延长会导致茶叶香低味淡,汤色和叶底红暗。•(2)投叶量取决于揉机大小和叶子的老嫩。一般嫩叶可适当多投叶,老叶可少投叶。•(3)揉捻时间和次数依揉机性能和叶子老嫩不同而变化。•大型揉捻机一般揉90分钟,嫩叶分3次揉,每次30分钟;中等嫩度叶片分2次揉,每次45分钟;较老叶片要延长揉捻时间,分3次揉,每次45分钟。•中小型揉捻机一般揉捻60-70分钟,分2次揉,每次30-35分钟,老叶可适当延长揉捻时间。•(4)加压与松压•一般掌握“轻重轻“的加压原则。揉捻开始或第一次揉不加压,使叶片初步成条,而后逐步加压卷成条,揉捻结束前一段时间减压,以解散团块,散发热量,收紧差条,回收茶汁。但老叶最后不必轻压,以防茶条回松。•“嫩叶轻压,老叶重压”。•揉捻时要分次加压,加压与减压交替进行。如加压7分钟减压3分钟或加压10分钟减压5分钟,即所谓“加七减三法”或“加十减五法”。以90型揉捻机为例,一级原料,第一次揉30分钟,不加压,第二、三次揉各30分钟,采用“加十减五法”,重复1次。中级原料第一次揉45分钟,不加压,第二次揉45分钟,重复2次。•(5)解块分筛•筛网配置分上下两段,上段4号筛,下段3号筛。•4、揉捻程度•细胞损伤率80%以上,茶叶成条率90%以上,条索紧卷,茶汁充分外溢,用手紧握时,茶汁能从指间挤出。•(三)“发酵”•1、目的•红茶发酵的目的在于人为的创造条件,以多酚类为中心的一系列化学变化过程。它是形成红茶特有色、香、味品质的关键工序。•2、发酵技术•(1)发酵室大小适中,清洁卫生,无异味。窗口朝北,离地1-1.5米,便于通风,避免阳光直射。•(2)温度对发酵影响很大,包括气温和叶温两个方面,气温直接影响叶温。发酵过程中,多酚类氧化放热,使叶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