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利润形成业务核算小组成员:韩宇、宗瑶、朱欣欣利润形成业务核算课前小问1、开办企业的目的是什么?2、假设你作为企业的财务人员,如何判断企业经营是否有利润?利润形成业务核算一·、利润的概念利润是某一会计主体在一定期间内经营活动的成果。利润包括收入与费用的差额,以及其他直接计入损益的利得和损失等。利润费用亏损利润费用盈利利润形成业务核算二、利润的形成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利得是指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流入。(1)、形成当期损益的利得,比如处置固定资产的净收益。(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比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增值。损失是指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流出。(1)、形成当期损益的损失,比如处置固定资产的净损失。(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损失,比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贬值。利润形成业务核算三、利润的构成(一)、营业利润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利润形成业务核算其中,营业收入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确定得收入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成本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发生得实际成本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损失)是指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投资收益(或损失)是指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利润形成业务核算(二)、利润分配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其中,营业外收入(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或损失)。(三)、净利润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其中,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利润形成业务核算例:经统计,xx公司取得商品销售收入200万元,出租固定资产收入6万元,销售商品的生产成本为150万元,出租固定资产期间折旧费用为5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2万元,销售费用4万元,管理费用18万元,财务费用1万元,资产减值损失1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借方发生额2万元,投资收益贷方发生额1万元,营业外收入5万元,营业外支出3万元求计算营业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净利润。所得税税率为25%利润形成业务核算营业利润=商品销售收入(200万元)—销售商品的生产成本(150万元)+(出租固定资产收入6万元—出租固定资产期间折旧费用5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2万元)—销售费用(4万元)—管理费用(18万元)—财务费用(1万元)—资产减值损失(1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借方发生额(2万元)+投资收益贷方发生额(1万元)=24万元。利润总额=营业利润(24万元)+(营业外收入5万元—营业外支出3万元)=26万元所得税税额=利润总额(26万元)*25%=6.5万元净利润=利润总额(26万元)—所得税税额(6.5万元)=19.5万元利润形成业务核算(三)、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经营利润应交纳的所得税。1、当期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所得税税率(25%)应纳税所得=税前会计利润(即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税法规定允许扣除项目中,企业已计入当期费用但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的金额。如超过税法规定标准的职工福利费(职工工资及薪金的14%)、工会费(2%)、职工教育经费(2.5%)、业务招待费、公益性捐赠支出、广告费、业务宣传费。以及企业已计入当期损失但税法规定不允许扣除项目的金额,如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纳税调整减少额:税法规定允许弥补的亏损和准予免税的项目,如前五年内未弥补亏损和国债利息收入等利润形成业务核算甲公司2009年度按企业会计准则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为19800000元,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全年实发工资、薪金为2000000元,职工福利费300000元,工会经费50000元,职工教育经费l00000元,经查,甲公司当年营业外支出中有120000元为税收滞纳罚金。假定甲公司全年无其他纳税调整因素。提示: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据实扣除;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除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等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纳税年度扣除。利润形成业务核算本例中,按税法规定,企业在计算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扣除工资、薪金支出2000000元,扣除职工福利费支出280000(2000000×14%)元,超标20000元;工会经费支出40000(2000000×2%)元,超标10000元;职工教育经费支出50000(2000000×2.5%),超标50000元。税收滞纳金不得税前扣除。应纳税所得额=19800000+20000+10000+50000+120000=20000000元应交所得税=20000000×25%=5000000(元)利润形成业务核算甲公司2009年全年利润总额(即税前会计利润)为10200000元,其中包括本年收到的国债利息收入200000元,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甲公司全年无其他纳税调整因素。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企业购买国债的利息收入免交所得税,即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将其扣除。甲公司当期所得税的计算如下:应纳税所得额=10200000-200000=10000000(元)当期应交所得税额=10000000×25%=2500000(元)利润形成业务核算四、利润的核算(一)、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的核算1、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确认的与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债务重组等。2、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罚款支出、盘亏损失、非常损失等利润形成业务核算五、本年利润企业应设置“本年利润”科目,核算企业本年度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会计期末,企业应将各收入、收益、利得账户的余额分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将各成本、费用、损失账户的余额分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借方。结转后“本年利润”科目如为贷方余额,表示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如为借方余额,表示当年发生的净亏损。年度终了,企业还应将“本年利润”科目的本年累计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结转后“本年利润”科目应无余额。利润形成业务核算收入类账户的结转借: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贷:本年利润利润形成业务核算成本类账户的结转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利润形成业务核算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借:主营业务收入其它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贷:本年利润借:本年利润b-a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b-a利润形成业务核算结转本年利润的方法(一)表结法每月月末,各损益类科目的余额不结转到本年利润年末,将各损益类科目的全年累计余额一次性结转到本年利润。减少转账环节及工作量。(二)账结法每月月末,编制转账凭证将各损益类科目余额结转到本年利润。增加转账环节和工作量。利润形成业务核算例:远大公司年终结账前有关损益类科目的年末余额如下其他资料:(1)公司营业外支出中有500元为罚款支出;(2)本年国债利息收入2000元已入账。要求:(1)根据资料将表中损益类科目结转“本年利润”科目(该公司平时采用表结法计算利润)。(2)计算公司当年应纳所得税并编制确认及结转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分录(所得税税率为25%,除上述事项外,无其他纳税调整因素)。(3)计算当年净利润。收入科目结账前期末余额费用科目结账前期末余额主营业务收入475000主营业务成本325000其他业务收入100000其他业务成本75000投资收益7500营业税金及附加18000营业外收入20000销售费用20000管理费用60000财务费用12500营业外支出35000利润形成业务核算(1)结转损益类科目借:主营业务收入475000其他业务收入100000投资收益7500营业外收入20000贷:本年利润602500借:本年利润545500贷:主营业务成本325000其他业务成本75000营业税金及附加18000销售费用20000管理费用60000财务费用12500营业外支出35000利润形成业务核算(2)计算当年应纳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罚款支出-国债利息收入=(602500-545500)+500-2000=55500(元)应纳所得税=55500×25%=13875(元)借:所得税费用13875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3875借:本年利润13875贷:所得税费用13875(3)当年净利润=(602500-545500)-13875=4312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