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技术专业建设方案一.建设背景与基础(一)建设背景1.建设背景随着信息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正面临着世界性变革,我国通信与信息产业的现代化也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在各种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热门行业中,通信行业成了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行业之一。实现中国通信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尤其是NGN、3G、LTE等新技术的出现,通信产业的发展还将迎来下一个高峰期。随之而来的是电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以及通信产业链上的中间商,将对设备研发、设备制造、网络规划、工程施工、网络优化、系统维护、产品销售、业务销售、后台运营与管理等通信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提出了对通信专业人才,特别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急迫需求。目前,通信行业企业对高级技术工人、低端工程师以及具备行业知识的销售工程师的人才需求显得尤为迫切。2.人才需求分析通信技术是快速发展崛起的一门新兴学科,通信技术专业毕业生面对的社会岗位是多方位、多层次和多种多样的,特别是3G通信的到来和未来的通信发展,通信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对通信技术人才的需求,呈逐年增大趋势。据通信英才网市场部经理在2010年的一次专访中说到:“我国3G人才分布很不均衡,80%的人员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其他地区尤其是内陆和西部地区3G人才很少.这样不利于3G通信市场的发展。目前3G人才在通信行业是非常的稀缺的,在未来3年内与3G有关的移动通信软件人才缺口将达到50万。整个通信行业对3G人才的需求量正在不断加大”。以我国现有的通信行业从业人员(已经超过400余万)计算,按照业内年约10%的正常岗位补充与更替速度,在就业市场上会有超过40万的就业岗位。贵州省地处西部,近年来随着西部IT、通信企业的大力发展,西部移动互联、通信技术人才的需求也逐步加剧,通信技术作为信息产业的支撑之一,急需大量高素质的并具有较强技术应用能力的技术人才。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发展信息化。贵州省通信业“十二五”规划提出,贵州通信业“十二五”期间将投资330亿元,开展宽带提速工程、下一代互联网工程、新一代移动通信工程、信息化应用提升工程、城镇信息化推进工程、三网融合工程、“通信村村通”工程等十大重点工程。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为通信产业开展创新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二)建设基础1.人才定位我们针对学生实际和市场岗位用人需求不断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按照行业的岗位能力需求和通信专业特色,初步探索建立了符合企业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详细介绍见后)。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式,培养具备通信网络施工、通信设备维护维修和通信服务与销售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设备制造、通信网络工程施工、网络优化、终端设备维护、产品销售、业务销售、后台运营与管理等技术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2.师资队伍建设学院历来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采取了多种途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经过几年的积累,通过引进了多名具有富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鼓励专业教师提高学历层次、教师外出进修、培训、实习等,形成了一个注重知识结构更新、工作方法创新、不断进取的高素质教师群体。现有专任专业教师5人,兼职教师4名(均是企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和技术员),专兼比例为1:0.8。专业教师曾带领学生参加2010年贵州省职业院校高职组电子信息与通信技术类“芯片级检测维修与信息服务”项目一等奖、全国职业院校“芯片级检测维修与信息服务”优秀奖等。3.实训室建设(1)校内实训室及实训基地学院自2007年获得全国100所高职示范院校资格以来,获得了国家大量的资金投入,系部抓住这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加上经验丰富的教学师资队伍和原有的实验设备,为通信专业建立了优良的实验实训条件(实验实训室情况表如下),较好地满足了专业实践教学需求。现有实验实训室一览表实验实训基地名称数量(间)实训项目主要设备价值综合布线实验实训室1网络、通信综合布线实验实训项目多功能综合布线实训台6套钢结构实训模拟墙6套中心设备间通信链路装置6套网络实训机架6套光纤熔接机2台64万模拟电路实验实训室1模拟电路实验实训项目模拟电路实验箱20套万用表20个示波器20个17万单片机实验实训室1单片机实验实训项目单片机实验箱20套5万数字电路实验实训室1数字电路实验实训项目数字电路虚拟仿真实验实训系统1套PC机50台服务器1台12万依托校园移动、联通营业厅提高通信技术专业学生对通信终端设备调试、销售、售后服务工作的能力,在移动业务的办理工作中注重相关能力的培养,建成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为增强办学实力,改善实验实训条件,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系部先后与“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贵州振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贵州分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贵州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贵州分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等多家大中型企业共建了通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实现资源共享。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现有仪器设备能完全保证实验实训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4.专业建设成果自2007年开办通信技术专业以来,招生形势非常好,报到率在90%以上,据我系负责就业老师调查表明通信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学生形势也很乐观,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保持在92%以上。毕业生主要服务贵州地区及周边省份,也有部分学生到深圳等发达城市就业。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专业核心课程《手机检测与维修》已建成院级优质核心课程;该专业老师参与省级科研项目项,院级科研项目项;该专业教师曾带领学生参加2010年贵州省职业院校高职组电子信息与通信技术类“芯片级检测维修与信息服务”项目一等奖、全国职业院校“芯片级检测维修与信息服务”优秀奖等。二.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建设,进一步完善可根据市场岗位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通信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贵州省经济发展和交通建设对通信技术人才的需要,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评价体系;深化校企合作,建成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具有高职特色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立一支学历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校企互通、具有“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的省内一流、行业内有影响力的专兼结合专业教师团队,成为通信专业人才和贵州职业学校师资继续教育培训基地,成为全省同类专业的一流。(二)具体目标项目目标人才培养模式继续探索和完善可根据市场岗位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进行选择的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7%,双证书获取率达到98%,用人单位满意率达93%。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完善以市场岗位需求为核心的课程内容,构建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兼顾学生个性发展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加强教材编写及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建成优质核心课程2门,自编教材1门,与企业合编教材1门,以其中2门作为校本教材。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引进、培养、聘请等方式,打造一支素质高、专业实践能力强的“双师”教师队伍。培养专业带头人1名,培养骨干教师3名,专任教师下企业实践平均2月/人.年。聘请企业兼职教师6名,专兼职教师比达1:2。双证书制度完善“双证书”制度,继续开展认证,引进等职业资格技能证书。面向社会提供认证考试服务,到2013年使毕业生双证率达到100%。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继续扩大和深化与企业的合作,在原有基础上再新建立2~3个校外实训基地,使校外实训基地总数达5个以上,保证100%的学生有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时间。同时与实训基地相关企业共同制定完善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和与顶岗岗位密切联系的考核办法。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加大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数达到实训总数的80%。并为省内其他高职院校提供现场实训项目环境;扩建4个校内实训室。社会服务积极为本省其他职业院校培训教师,扩大农民工培训规模。成为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通信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证书持有者继续教育培训机构,信息产业部职业技能鉴定所。社会培训达50人次/年,农民工培训100人次/年。继续推行社区技术服务,技术服务达100人次/年。三.建设项目与内容(一)人才培养模式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地方经济及自身实际情况,继续探索和完善可根据市场岗位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师徒培养”制是我院通信技术专业在学院取得显著成效、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校中厂、厂中校”、“做中学、学中做”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出的一种更加深入和细化的校企合作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过去,通常做法只是由学校和企业签订协议,师父对学生的指导更多是在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和导师到学校指导时进行,并且这种指导大多是以公司行为和集体指导的方式进行,师父和学生之间还是一种不够稳定的关系。而现在的模式是通过学生和企业的优秀员工签订“师徒培养协议”,让学生从进校开始就与师父结成相对稳固、点对点的师徒关系。师父在学生在校学习的三年中不仅对学生进行技能方面的指导,还将在个人修炼、世事洞察上给予他们重要的指引,成为他们人生成长的导师。学生在企业允许的情况下,利用课余时间进入企业接受师父的指导,向师父学习技能,通过师父了解企业,进而接触、了解社会,令他们在入职之前即接受企业的文化浸染。通过师徒培养制培养的学生,如果毕业时能够有幸被公司选中成为公司的正式员工,会对公司有更高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如果不能被选中,也会因为三年学习中多了企业导师的指引,更加明瞭社会和企业需要怎样的人、拥有怎样的才智,从而明确成长的方向和目标,最终成长为更适合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企业对这种培养模式也很感兴趣,一位参与签约的企业负责人说:“这种模式实现了学校和企业的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可为企业储备可用之才,缩短员工与企业的磨合期,降低企业的培训和劳动成本,同时有利于学生实现就业。”(二)课程体系建设1.就业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通过对我们通信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企业进行回访,调研,结合贵州通信专业技术岗位或岗位群人才的要求,在“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所确定的相关工作岗位进行进一步定位,并对所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加以分析,确定通信技术专业的就业岗位并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见下表)。通信技术就业岗位和典型供工作任务分析就业岗位就业范围主要业务工作通信网络施工员移动通信贵州分公司联通公司贵州分公司贵州信息港贵州电视台中兴通信公司贵州万石谷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网通贵州分公司海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通信设备数据配置与故障排查、通信网络的安装、调试、维护与管理、网络调试、网络建设和网络优化、系统集成项目工程施工等通信终端维修维护员贵州普天通信设备厂港湾网络有限公司贵州移线通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贵阳宏杰科技有限公司贵州电脑城浙江亚卫通科技有限公司等通信终端设备的生产、检测、维修、管理,包括电子设备及产品的生产、安装、调试、维护与管理等通信产品销售员及售后服务员联想手机贵州客户服务中心诺基亚手机贵州客户服务中心贵州怡信数码贵州电脑城等通信设备以及通讯器材的销售、售后产品维修、售后技术服务等业务员、客户经理移动营业厅联通营业厅贵州秀才通讯有限公司联想手机贵州客户服务中心等移动联通业务办理2.构建课程体系根据贵州省经济发展对通信技术人才的需要情况,按照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中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原则与相关企业紧密全作,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通信技术课程体系(见下表),实现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和模块化。(1)压缩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精简专业课,加强和拓宽专业基础课,强化计算机应用能力,使学生有较宽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能力。(2)课程设置采用模块结构。专业设置一个共同的教学计划,学生通过选修某一专业方向的课程模块来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3)课程设置要紧扣专业培养目标,满足行业岗位对知识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