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7年上海市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概论》内部讲义(华东师范大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和学科性质一、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定义●心理现象的两个方面: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绪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世界观)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相互关系(两层含义):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理论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比较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应用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法律心理学二、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自然科学的性质●社会学科的性质●超科学的人文性质●综合交叉的性质三、学习、研究心理学的意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为研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提供必要的心理科学依据●能指导人类更好地从事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第二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一般方法论和研究原则●根本指导思想(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一些基本原则(客观性、系统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伦理性、发展性、教育性)二、具体研究方法●观察法概述分类(特点、优势、劣势)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参与观察(优势:获得素材丰富而具体,便于研究深入劣势:会影响问题分析的客观性和主观性)非参与观察(优势:获得素材客观真实,少主观影响劣势:素材表面化,不利于细致深入)自然场所的现场观察与人为场所的情景观察自然场所现场观察(优势:自然,简易,客观劣势:表面,被动)人为场所情景观察(优势:主动劣势:被试不自然)长期观察与短期观察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要点(要有明确观察目的、随时观察记录、掌握时间重复观察)●实验法概述分类实验室实验法与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优势:主动,测量准确可靠劣势:被试不自然,影响结果客观性、准确性)自然实验法(优势:被试表现自然,比较真实劣势:干扰较难控制)●个案研究法概述分类以个人为单位的个案与以社会群体为单位的个案基本特点(一是深入研究,探求问题实质二是因果分析,提出对策、建议)优势(实践上应用范围广泛,个案研究促进心理学理论发展)劣势(被研究者提供信息失真,研究者的期望或设想影响被试)●调查法概述(样本抽取、了解总体情况、可匿名)分类一般调查与专题调查事实特征调查与征询意见调查结构式调查和非结构式调查当面访谈法、邮寄问卷法、电话调查法优势(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第一手材料,对总体相关情况作出较合理推理)劣势(信息可能不准确,数据的有效性不高,设计好的问卷难)●内省法●常用研究技术和手段(实验和研究设计法、对数据的统计处理法、逻辑思维推理法)三、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尽量避免在研究中造成对被试可能的伤害●不能在对被试有危害的实验条件下进行第三节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与流派一、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孕育阶段古代西方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灵魂论》(植物灵魂、动物灵魂、理性灵魂,动机来源趋乐避苦)德谟克利特(朴素的唯物主义者原子论思想)柏拉图(神学唯心主义者现象世界理念世界)欧洲文艺复兴后期(心理学思想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法国的笛卡儿(人类生来就具有心理功能)英国的洛克(实证方法研究人类心理)其他(古代中国、古代印度、古代阿拉伯和古埃及等)●确立阶段时代背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859年《物种起源》)德国柏林大学教授缪勒(特殊能量的说法)德国缪勒弟子赫尔姆霍兹(色觉理论和听觉理论)德国费希纳(身心关系)正式诞生1879年德国的冯特在莱比锡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为标志具备客观性、可验证性和系统性二、心理学的流派●精神动力学派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1896年创立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1920年前的观点)关于潜意识的理论(意识、潜意识、前意识)关于梦的解释(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本能和欲望)关于泛性论(人的一切都与“里比多”有关)弗洛伊德的后期理论本能学说(生的本能:爱和建设的力量死的本能:恨和破坏的力量)人格理论(本我:先天的本能和欲望自我:意识的结构部分,外显的超我:“道德化了的自我”由良心和自我理想组成)长处和不足长处(扩大了心理学研究范围、探讨了人的精神现象)不足(生物还原论倾向、忽视社会文化的作用)●行为主义学派美国心理学家华生1914年《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标志建立早期行为主义理论(1913-1930)(研究能够观察到的并能客观测量的刺激与反映,人类的各种行为均是经过后天的学习而获得并能更改、增加或消除,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有一定的规律)后期的新行为主义理论三十年代起出现的以托尔曼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理论(个体所受的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存在中间变量,中间变量指个体当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包括以动机为本质的需求变量和以能力为主的认知变量)以斯金纳为代表的激进行为主义分支(强化训练是解释机体学习过程的主要机制)长处和短处长处(客观精确的研究方法,清除唯心主义的不良影响)短处(研究范围限定为外显行为,心理学内涵窄化)●人本主义学派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美国,主要发起人为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人本主义的核心理论是自我实现理论,包括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和罗杰斯的自我理论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人类的需要是其行为的驱动力量,需要的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的两大类:缺失的需要、生长需要)罗杰斯的自我理论(儿童最初的自我概念是在其出生后与他人、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在成长过程中,儿童会不自觉地将他人的价值观内化,变成自我结构的一部分,人本主义的治疗目标就是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而是从外部内化而成的自我部分去除,找回属于他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模式)长处和短处长处(以人为本,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促进个性健康发展)短处(忽略社会因素和时代环境对人的先天潜能的影响)●认知学派认知心理学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西方,70年代成为西方心理学主要思潮,主要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类的心理过程,认知心理学强调人已有的知识结构在其自身行为过程与认知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其目的在于试图通过研究人获得知识的内在动机与过程来探究人类认知活动的一般规律。长处和短处长处(研究对象:内在心理过程,研究方法:实验室研究、主观经验报告,强调人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强调理论与认识的作用,重视人的内部心理及各心理间的相互关系。)短处(把人脑比作计算机,忽视人的社会性和复杂性强调已有知识结构,忽视客观现实和人的实践活动局限在认识过程)三、心理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现状各学派间相互包容,和谐共存新的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不断出现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综合化,研究手段现代化●发展趋势综合化趋势本土化趋势实用化趋势跨学科趋势第二章心理过程第一节感觉:信息的输入和登陆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一、感受器●感受器(感受器是信息进入心理活动的主要入口,主体通过它们获得心理活动最初的“素材”)●感受器官(有些感受器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专门的感觉器官)●适宜刺激(每种感受器都有专门负责收集的信号对象)●感受性(人对刺激物的感受能力)二、阈限(引起感觉需要的最小刺激量称为阈限)绝对阈限(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强度)差别阈限(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间最小差异的强度)阈下刺激●感受器的功能(收集信号、转换能量)●感觉适应(如果同一刺激长时间作用于同一群感受器,会使这些感受器的感受性发生变化)三、感觉的作用感觉过程不仅是认识活动的起点,对于维持正常的心理功能同样是比不可少的。环境中刺激的数量能促进大脑皮层系统的发育。第二节知觉:信息的识别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感觉和知觉的联系与区别一、知觉的组织●守恒是知觉组织的重要形式知觉恒常性是指人能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的改变而保持对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特性的组织加工的过程。●图形和背景的区分是知觉组织的又一表现形式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总是有选择地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而舍弃其余对象,被舍弃的事物就成为衬托对象的背景。二、对象识别●模板匹配理论●原形匹配理论●符号识别理论(特征分析理论)●“群魔殿”多水平信息加工认知模型理论三、自下而上的加工和自上而下的加工●自下而上的加工(使小的知觉单元组合起来,构成更大的单元)●自上而下的加工(受上下文的语义背景或对知觉对象知识的指导)第三节注意:信息的选择一、注意的概念(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选择和集中)注意使人能从复杂的环境中选出有意义的、符合主观需要的和与当前活动相一致的事物,避开不重要的、附加的事物,并把心理活动的焦点集中在所选的事物上,直至达到目的为止。注意具有选择、保持、调节、监督心理活动的功能。二、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无目的,无需意志努力)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刺激特点(一是刺激物与周围事物的差异,二是刺激物的强度,是刺激物的相对运动)人的自身状态(需要、情感、兴趣、过去的经验)●有意注意(有目的,需要意志努力)三、注意的基本品质特点●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四、影响注意品质的因素●个体的先天素质(神经系统的特点)●后天的训练(须考虑儿童承受力)●兴趣(保护人们对事物的兴趣)五、自动化(信息加工的两种方式)●自动加工(不需大量注意资源、几乎不受资源量限制,加工固定)●控制加工(依赖注意资源,受资源量限制,应用灵活)第四节记忆:信息的储存与加工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回忆和再认)一、记忆的分类●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语词逻辑记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有意记忆、无意记忆●机械记忆、逻辑记忆●外显记忆、内隐记忆二、记忆系统●记忆系统模型(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三、长时记忆中信息的组织(语义编码,表象编码)四、长时记忆信息的遗忘遗忘(已经记住的信息不能再认或再现)●遗忘理论消退说干扰说抑制说●遗忘规律遗忘在质上的表现(选择性,重构性)遗忘在量上的表现(艾宾浩斯曲线、前摄抑制或倒摄抑制、位置效应)第五节思维:信息的演算一、思维及其分类●思维(是使人了解一类事物的共同性和普遍性质,借助一定媒介如工具和一定知识经验,使人认识事物的本质、事物间的联系、事物发展的规律的大脑活动。)●思维的分类动作思维、形象思维、语词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发散性思维和聚敛性思维受制思维和创造思维二、类别和概念学习三、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式(尝试错误,顿悟,类比,启发式方法或凭经验粗略估计解决问题的方法,)思维活动阶段(准备期、潜伏期、明朗期、验证期)或思维活动阶段(表述问题、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法、作出决策)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问题呈现的方式,多余刺激的干扰,定势的影响,功能固着,动机的作用)第三章个性心理第一节个性心理概述一、个性心理结构简介●个性(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倾向性(兴趣、需要、动机、态度、理想、信念、价值观、世界观)个性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指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活动的对象的趋向和选择。它们较少受生理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在后天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智力、能力、气质、性格)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它是个性结构中比较稳定的成分。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这些心理特征较早地形成,并且不同程度上受生理因素的影响。●个性与人格人格有时和个性同义;人格有时仅指性格和气质,不包括能力;人格有时的外延要比个性更广,不仅包括心理方面的特质,而且还包括身体方面的特质。二、影响个性心理发展的因素生物性因素身体因素家庭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实践社会文化因素三、个性心理在教育中的作用教育评价能力培育学习归因个性教育咨询诊断第二节、个性理论与测验一、主要个性理论简介1.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本能学说:生的本能、死的本能结构理论:自我、本我、超我)荣格的精神心理学理论(里比多的分配,人格三层次:意识、个人潜意识、集体潜

1 / 9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