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德不德38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什么是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而取此。(帛书甲乙本第38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处其实不处其华,故去彼取此。(河上公注本第38章)《河上公章句-论德第三十八》•上德不德,【上德,谓太古无名号之君,德大无上,故言上德也。不德者,言其不以德教民,因循自然,养人性命,其德不见,故言不德也。】是以有德。【言其德合于天地,和气流行,民德以全也。】•下德不失德,【下德,谓号谥之君,德不及上德,故言下德也。不失德者,其德可见,其功可称也。】是以无德。【以有名号及其身故无德也。】•上德无为【谓法道安静,无所施为也。】而无以为,【言无以名号为也。】•下德为之【言为教令,施政事也。】而有以为。【言以为己取名号也】•上仁为之【上仁谓行仁之君,其仁无上,故言上仁。为之者,为人恩也。】而无以为,【功成事立,无以执为。】•上义为之【为义以断割也。】而有以为。【动作以为己,杀人以成威,贼下以自奉也。】•上礼为之【谓上礼之君,其礼无上,故言上礼。为之者,言为礼制度,序威仪也。】而莫之应,【言礼华盛实衰,饰伪烦多,动则离道,不可应也。】则攘臂而扔之。【言礼烦多不可应,上下忿争,故攘臂相仍引。】•故失道而后德,【言道衰而德化生也。】•失德而后仁,【言德衰而仁爱见也。】•失仁而后义,【言仁衰而分义明也。】•失义而后礼。【言义衰则失礼聘,行玉帛也。】•夫礼者,忠信之薄【言礼废本治末,忠信日以衰薄。】而乱之首。【礼者贱质而贵文,故正直日以少,邪乱日以生。】•前识者,道之华【不知而言知为前识,此人失道之时,得道之华。】而愚之始。【言前识之人,愚暗之倡始也。】•是以大丈夫处其厚,【大丈夫谓得道之君也。处其厚者,谓处身于敦朴。】不居其薄,【不处身违道,为世烦乱也。】•处其实,【处忠信也。】不处其华。【不尚华言也。】•故去彼取此。【去彼华薄,取此厚实。】《傅佩荣解读老子》•推崇禀赋的人不刻意修德,所以保存了禀赋;贬抑禀赋的人不忽略修德,所以失去了禀赋。推崇禀赋的人无所作为,并且不存任何目的;推崇行仁的人有所作为,但是不存任何目的;推崇行义的人有所作为,并且存着特定目的。推崇行礼的人有所作为而得不到响应,就举起手臂强迫别人顺从。所以,失去了道,才要讲求禀赋(德);失去了禀赋,才要讲求仁;失去了仁,才要讲求义;失去了义,才要讲求礼。礼的出现,是忠信沦于浅薄,也是大乱的祸首。从前的有识之士,把握“道”的浮华外表,其实正是愚昧的开始。因此,大丈夫立身淳厚而不居于浅薄,存心实在而不陷于浮华。所以要舍弃后者而采取前者。•【解读】“德”指禀赋或本性;“上”与“下”若作形容词,则指上等与下等,但是人的禀赋如何分上下?因此,应以“上、下”为动词,所指为“推崇、贬抑”。“上仁、上义、上礼”皆依此而解。譬如,“上仁”即是“上仁者”(推崇行仁之人)。此外,由“失道而后德”一语,亦可知此一每况愈下的过程,恰与人的选择有关。•“前识者”,所“识”的正是“礼”,亦即以为礼可以安定人间,结果却是“愚之始”。然后,“大丈夫”一词是指立志要悟道的人。•本章依专家之见,把王弼本的“上德无为而无以为”底下的“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去掉。否则原文义理难以顺适。并且,帛书甲、乙本皆无此句。•《庄子·知北游》:“故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上德的人不自恃有德,所以实是有德;下德的人刻意求德,所以没有达到德的境界。•上德的人顺任自然而无心作为;上仁的人有所作为却出于无意;上义的人有所作为且出于有意。上礼的人有所作为而得不到回应,于是就扬着胳膊使人强从。•所以丧失道就会失去德,失了德就会失去仁,丧失了仁就会失去义,失了义就会失去礼。•礼,标志着忠信的不足,而祸乱的开端。预设的种种规范,不过是道的虚华,是愚昧的开始。•因此大丈夫立身敦厚,而不居于浇薄;存心笃实而不居于虚华。所以舍弃薄华而采取厚实。结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而取此。德•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说文》(《段注》:外得于人,谓惠泽使人得之也;内得于己,谓身心所自得也。)•人主不德,布政不均,则天示之灾以戒不治。《汉书·文帝纪》•德何如可以王矣?《孟子·梁惠王上》•无德不贵,无能不官。《荀子·王制》•是不敢倍德畔施。《战国策·秦策》•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左传·文公十七年》•以功受赏,臣不德君。《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然则德我乎?《左传·成公三年》•君臣各能其分,则国宁矣,故名之曰不德。《管子·宙合》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寒食节•古每逢清明节的前一天,晋中一带的老百姓家家户户不生火,不做饭,这一天吃冷食,当地人把这一天称作“寒食节”。•介子推背着母亲躲到当时的邬县绵山上隐居起来。晋文公懊悔不已,即把绵山改为介山,邬县改为介休县。(摘自百度)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季布母弟丁公,为楚将。丁公为项羽逐窘高祖彭城西,短兵接,高祖急,顾丁公曰:两贤岂相厄哉!于是丁公引兵而还,汉王遂解去。及项王灭,丁公谒见高祖。高祖以丁公徇军中,曰:丁公为项王臣不忠,使项王失天下者,乃丁公也。遂斩丁公,曰:使后世为人臣者无效丁公!《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壮学子曰:丁公死晚矣!然谲哉,高帝乎!高帝曰:使项王失天下者,丁公也。丁公为项王臣不忠。然则为项王臣忠者,宜莫如季布。丁公已戮,而季布方购,高帝非能以公灭私者也。然则高帝曷为斩丁公?曰:高帝之怨丁公,犹其怨季布尔矣。然而斩丁公,季布终赦者,季布数窘高帝,卒无害于高帝,自以为罪而逃之,则非高帝之所甚恶也。丁公能窘高帝,能释高帝,自以为德而谒之,是则高帝之所甚耻也。不然,鸿门之役,使项王失天下者,项伯也,而封之,其有词于后世也哉!注:丁公与下文的季布为同母异父兄弟。壮学子,作者的自称。(摘自百度)陈光标高调慈善语录•慈善不是一时一地的“阵地战”,慈善是长征,而且永远没有终点。但慈善不是苦难的长征,而是快乐的长征。慈善不分民族,不分国界,不分信仰。捐赠者快乐,受捐赠者也快乐,在慈善长征的路上,一路都是欢声笑语。•活在人们尊重中的慈善家,比孤独死在存折单上的守财奴光荣、伟大。•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企业发展的成果,应当成为企业家的价值观。•财富如水。如果你有一杯水,你可以独自享用;如果你有一桶水,可以存放家中;但如果你有一条河,就要学会与他人分享。•在救灾第一线,我一分钟都不想停下来,一停下来就觉得愧对灾民,就想哭。•我愿意带100个孤儿回江苏,发动江苏的民营企业家来共同认养,重新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家庭。•你说我沽名钓誉也好,贪图名誉也罢,我都认了。我就要高调做善事,如果你不服你来做,你来和我争“中国首善”这个称号。•当你手指指着别人,三根手指在指向自己的时候,问问自己做了哪些事。2011-03-25来源:经济参考报•雷锋不写日记,好事谁知道?•高调不是炫耀,高调才有震撼力,才能唤醒更多的企业家。•我是发自内心的行善,我高调做慈善不是为了宣传我个人,我从小就高调,做了好事不说出来,我心里会憋得难受。攘臂•攘,推也。《说文》•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孟子·滕文公下》•攘夷狄。《公羊传·僖公四年》•其父攘羊。而子证之。《论语-子路第十三》•于是韩王勃然作色,攘臂瞋目。《史记·苏秦列传》•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孟子·尽心下》•攘袖见素手。曹植《美女篇》扔、识•扔,因也。从手,乃声。《说文》•扔,引也。《广雅》•识,通誌、帜。《辞源》•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第七》•王莽遣平均公廉丹、太师王匡击之。(樊)崇等欲战,恐其觽与莽兵乱,乃皆朱其眉以相识别,由是号曰赤眉。《后汉书-刘盆子列传》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子击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车伏谒。子方不为礼。子击怒,谓子方曰: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贫贱者,言不用,行不合,则纳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贫贱哉!子击乃谢之。《资治通鉴·周纪·威烈王二十三年》•魏文侯薨,太子击立,是为武侯。(安王十五年)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吕、郤畏逼,将焚公宫而弑晋侯。寺人披请见,(晋文)公使让之,且辞焉,曰: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虽有君命,何其速也。夫祛犹在,女其行乎。•对曰: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若犹未也,又将及难。君命无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无蒲、狄乎?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君若易之,何辱命焉?行者甚众,岂唯刑臣。•公见之,以难告。《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初,(赵)宣子(盾)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左传-宣公二年》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上常衣绨衣,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史记-孝文本纪》网传北上广墓地开始限售市民为买墓位半夜排队•3月28日,民政部发布的“殡葬绿皮书”(《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2—2013)》)指出,全国人口每年死亡约800万,随老龄化程度提高呈逐年增长趋势。由于土地资源短缺,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很多公墓都出现墓地紧缺情况。•北京市民政局局长李万钧曾表示,北京现有墓地资源十分紧缺,目前全市每年火化量已突破8万。“我们提倡墓地小型化和生态安葬。”李万钧说,建议大家选择生态安葬方式安置骨灰,比如说“骨灰上墙”的立体安葬,比如植树葬、草坪葬、花坛葬等,不一定非得建一个大的墓。据了解,北京选择骨灰撒海形式安葬每年已有一两千人。目前,北京市对市民丧葬有5000元补贴,如果选择政府倡导的百元骨灰盒、千元殡仪服务套餐,剩余3000多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