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美学第一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章手工艺时代的设计观念和美学思想[教学内容]1.1设计观念的共性特征1.2设计观念的地域性差别[学时安排]4学时[知识点及其基本要求]必须掌握的概念:“拨尔而怒”、“天人合一”、“体舒神怡”、“文质相一”基本要求:1.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手工艺时代的设计观念及其主要美学思想。2.重点学习中国古代设计观念及其美学思想。[重点和难点]1.对于手工艺时代的设计观念及其主要美学思想的理解。2.了解手工艺时代东西方美学观念的区别。3.对中国古代设计观念及其美学思想的理解。第一章手工艺时代的设计观念和美学思想1.1设计观念的共性特征1.11政治等级和宫廷风格的影响一、阶级的产生,统治者将等级观念和自己的意志赋予设计和产品,从而使手工业时代的设计观念与工艺思想赋予了强烈的社会、政治、等级、伦理色彩。太阳马车吉萨金字塔群二、贵族阶层的设计观念和追求华美的工艺思想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全社会的设计风格和审美倾向,从而形成长期影响古代设计思想的所谓“宫廷风格”。紫禁城晋武帝像创造宫廷风格的基本动因:其一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包括精神上的和物质存在的统治;其二是为了满足统治阶级特有的富裕尘活方式的需求,因而往往带有华丽和享乐的特征;图坦卡蒙金面具其三,则是材料和技术上的高度自由和精巧,形成与民间设计往往相矛盾的物质材料的盲目性和工艺技巧的繁缛性;其四,则表现为审美趣味上的追求,力求按照古典关学的法则完善设计对象的加工,以求达到一种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功利主义的满足。青铜器克林姆林宫泰姬陵1.12宗教文化的共性影响一、虽然各种宗教的教义不同,对器物文物的影响自然也不一样。但是,人类历史都经历了宗教文化影响的这一过程却是共性的,而且这种影响至今仍然发挥着巨大作用。二、宗教可说是人类的一种活动或人类活动的一种方式,一种行为以及具体进行的过程;它也是典籍、礼仪、制度,等等。宗教文化集器物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位于一身,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反映在设计活动中宗教文化的共性影响在建筑艺术领域得到了充分体现。帕特农神庙君士坦丁凯旋门(1)从外部形式上讲,欧洲中世纪教堂建筑常常通过建筑的外部形式与周边环境所营造的神圣“意境”,以及外部形式的动势来表现天国的神圣和欢乐。(2)从内部形式和空间上看,宗教建筑不仅要为人们营造一个向往天国的欢乐空间,也要人们体验尘世的苦难,以及神为解救苦难的人们的献身精神,以便把人们引领到一种忘我的境地。三、宗教建筑是宗教观念、宗教情绪或宗教情感的物化形式。或者说,它是通过设计以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宗教观念、宗教情绪或宗教情感。四、由于技术条件的制约和设计新样式的采用,对宗教教义的解释也相应受到影响,反过来加深或促进了对教义的理解。圆形竞技场1.2设计观念的地域性差别1.21西方古代设计观念和美学思想一、西方古代设计思想的流变1.手工业时代的西方审美设计,经历了古风的——古典的——巴洛克的风格样式阶段。A.西方古风时代的设计按约定俗成的说法是注重于实用,这不仅仅反映在大量出土的古朴稚拙的工艺产品和建筑中,同时也反映在苏格拉底的思想中,他认为经久耐用的就是美的。B.西方手工业时代设计的古典时期横跨数千年,风格样式变异更大,但受古典哲学和数学理性思辨意识的影响,注重数理、逻辑的思想直接影响西方人的工艺观念却是不变的。C.17、18世纪轻视实用、重视装饰、盲目追求时尚的风气经所谓“巴洛克”风格、“罗可可”风格样式的装饰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二、西方古代美学家的主要观点1.强调和谐和比例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或数量关系是万物的本源或原则,事物所以千差万别,就在于它们各有不同的数量关系。万物都因摹仿数而存在,数的原则统治着宇宙间的一切,并且万物之中都存在着某种可以被人凭借理智加以认识和把握的数量关系。黄金分割律,由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所发现,后来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将此称为黄金分割。黄金分割在未发现之前,在客观世界中就存在的,只是当人们揭示了这一奥秘之后,才对它有了明确的认识。当人们根据这个法则再来观察自然界时,就惊奇的发现原来在自然界的许多优美的事物中的能看到它,如植物的叶片、花朵,雪花,五角星……许多动物、昆虫的身体结构中,特别是人体中更是有着丰富的黄金比关系。鹦鹉螺曲线的每个半径和后一个的比都是黄金比例,是自然界最美的鬼斧神工。动植物的这些数学奇迹并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在亿万年的长期进化过程中选择的适应自身生长的最佳方案。黄金分割率和黄金矩形能够给画面带来美感,令人愉悦。在很多艺术品以及建筑中都能找到它。埃及的金字塔,希腊雅典的巴特农神庙,印度的泰姬陵,这些伟大杰作都有黄金分割的影子。泰姬陵的多出布局都能看出黄金分割《最后的晚餐》中后墙和窗户,还有前景的桌子和弟子的脚都存在着微妙的关系.Applelogo苹果中小叶子的高度和缺口的高度之比是0.6,而缺口的位置也和黄金分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2.重视美与实用关系的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在美学史上的贡献主要有两点:一是他试图在目的论和道德学的基础上思考美学和艺术问题,提出了所谓“真善美”统一的观点;二是他在西方美学史上第一次严肃提出了“美是什么”的问题具有非凡意义,这意味着“美”这个词已开始从日常的评价意义上升为独立的美学范畴。3.对美的定义进行探索的先哲柏拉图柏拉图认为一样东西对于这一事物是恰当的,而对于另一事物却并不恰当。恰当只是实现善的手段,它本身也可以不是善的;然而美却始终都是善的。所谓恰当、效能,以及美始终是善的理论,为设计审美提供了早期的理论依托。4.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观点美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而存在;美在于事物形式的有机整一性;美是事物的、可以感知的感性性质。这些主要论点,就成了亚里士多德实体论美学的基本观点。5.维特鲁威的建筑美学(功利与美的结合)维特鲁威提出了坚固、实用加美观的理论原则。他按照古希腊美学和建筑学的传统,把理性原则与直观感受结合起来,把一般的美学思想与建筑艺术实践结合起来,着重论述了建筑艺术形式美的基本原则,并始终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突出了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原则,提出了丰富的建筑美学思想。6.普罗丁的新柏拉图主义他的观点主要有:①美主要是通过视觉来接受的,物体美是由于分享一种来自神明的理式而得到的,凡物质还没有完全由理式赋予形式,那就是丑的。②美不在比例对称,而是透过对称显现出来的理性和心灵。③真善美统一于神。④光是一切美的物体中最美的。7.中世纪美学的神性思想圣巴赛尔认为,世间存在着两种美:自然世界的美和神圣世界的美。所谓自然世界的美主要体现为各部分之间的和谐的比例和悦目的颜色,无论是自然物,还是艺术家创造的艺术作品,它们都只有作为整体存在时才是美的。巴黎圣母院(正面)巴黎圣母院(后门)托马斯的美学观点主要表现在:①美是有三个要素组成的,即完整、和谐、鲜明。②事物的美在于协调和鲜明,而神是一切事物的协调和鲜明的原因。③美与善的一致和区别。④只有人才能得到美的乐趣。罗马万神柱凡尔赛宫8.文艺复兴时期的阿尔伯蒂和达芬奇美学观阿尔伯蒂受毕达哥拉斯影响,认为美在于数的比例和谐。他相信美是事物的各部分之间和谐,自然的每一部分之间都存在合适的数学比例,自然本身是完美的、神圣的,自然的美是永恒的、不变的。他还认为,和谐包容着整个人类的生活,渗透在万物的整个本质中,自然界所创造的一切,都与和谐的规律相吻合。达芬奇对美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论点上:“美感的根源在于事物本身”;“美感的变动性”;“美的欣赏开始于感受,但是要通过智力的活动”;“不同的艺术形象所引起的美感有强弱不同”。9.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博克及其观点博克发展了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的感觉论传统。他依据经验归纳法,把经验的事实作为美学研究的出发点,否定天赋观念的存在,把感觉看作认识的惟一源泉和真正的基础。10.鲍姆嘉通使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鲍姆嘉通提出“美在于完善”的观点,美学的目的就是达到感性认识的完善。完善的观念包含思想的和谐、秩序、符号或含意三个要素。当这三者出于统一和协调之中时,就达到了完善。协调体现了美是寓多样于统一之中。11.德国古典主义美学的理论贡献18世纪到19世纪初的德国,各种思潮汇集成流,形成了哲学的黄金时代。康德作为一名唯心主义哲学家,不可知论者,他认为美是主观的,是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依赖概念,具有合目的性的形式。在“美的分析”中,他提出了四项规定:①在质的方面,鉴赏判断是审美的,其快感是与满足欲望不相干的,从而与效用或善相区别。②鉴赏判断从逻辑的量的方面看虽是个别的单称判断,却是普遍有效的。③对象和目的的关系看,鉴赏判断是没有目的性的,然而却具有合目的性的形式。④从判断方式看,鉴赏判断具有必然性。席勒指出美的客观本质在于它能使人在现象中见出自由。席勒的主要美学观点有:①美是游戏冲动的对象、活的形象。②理想中的美是单一的,经验中的美却是双重的。③把感性的人变为理性的人,惟一路径是先使人成为审美的人。④审美活动是一种表现过剩精力的游戏。罗马广场作为德国古典主义最著名的哲学家,在《美学》一书中,黑格尔提出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首先,就美的内容和本质而言,它是理念,是目的和意蕴。从这方面讲,美与真是一回事,美本身必须是真的。其次,就其外在的表现而言,美的理念作为人的心灵的自由创造活动,它需要外在的感性形象来观照和认识自己。没有感性表现,美就不可能存在。第三,美是理念与感性显现的统一,也就是说,美的理念要显现为感性的形象。这是美与真的区别,在真中理念具有概念的普遍性形式,不需要外在的感性表现。因此,美是内在与外在、目的与手段、形式与内容、理念与形象的统一。1.22中国古代设计观念和美学思想中国古代设计审美思想的博大精深,无法企及。但是中国古代设计观念及思想,大多散见在典章、古籍之中,像《考工记》、《天工开物》、《园冶》等少量著作刊行。一、推崇宗法礼仪与“拨尔而怒”的审美追求。中国古代设计审美思想,深受宗法礼仪制影响,从居、住、行、衣,到日常生活用品无不注重“礼”的象征意义,体现出等级意义的“礼”。灿烂的青铜文化,是先秦时期的物质文化代表。统治者以“礼”为旗号,用祭祀和群宴等群体性、带有宗法意义的活动,显示统治阶级力量的强大、后世的繁盛和王权神威事业的兴旺发达。祭天、祀祖等重大的社会活动需要繁杂众多的器物作道具,即“礼器”。正因为青铜器是奴隶主阶级祭祀法典的“重器”,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器物设计思想和观念。商代青铜器上的饕餮纹,是经过变形处理的兽面纹,它综合了各种现实中与想象中的动物形象。这种被后人视为凶恶、丑陋、狰狞、恐怖的形象,却是商代人崇拜的对象,也是其心目中最美的形象。它代表了商代人普遍的审美追求,即拨尔而怒、刚健奋发的审美风尚。青铜器的主要纹饰:兽面纹体现的是一种狞厉、恐怖的美上溯先秦礼仪,它的形式极为复杂,不同的礼仪具有不同的审美属性,“崇高”和“中和”似乎是先秦礼仪最基本又最突出的审美特性。所谓崇高,在美学上是指具有博大、雄伟、壮观或悲壮等属性的审美对象,可以是物质形式的,也可以是精神品质的,或者是二者兼有的,在人们的头脑中所形成的包括惊喜、景仰、尊崇、悲壮、豪迈、胜利感等在内的复杂的心理情感反应。一般说来,礼仪活动所能引起的崇高感主要是景仰、尊崇、庄严、肃穆以及神圣。所谓中和,是中国美学的特有术语,它的基本特征是协调和谐,刚柔相济,安宁平和,体现“中庸之道”。先秦礼仪的人伦之礼、婚姻之礼、饮食之礼等礼仪规范都体现了这种精神。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这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的出发点,中心就是探讨审美和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孔子认为,审美和艺术在人们为达到仁的精神境界而进行的主观修养中能起到一种特殊的作用,审美、艺术和社会的政治风俗之间有着重要的内在联系。为了使艺术在社会生活中能产生积极的作用,必须对艺术本身进行规范,艺术必须符合仁的要求,必须包含道德的内容。推崇宗法礼仪与“拨尔而怒”的审美追求,作为一种观念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意识中,更多地转变为注重器物对社会价值内容的展示,从而使中国古代处于宗法封建制度下,产品设计不单是一种

1 / 4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