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野生资源发展对中药开发影响摘要:现代中药材中,有80%都来自野生药用动植物。而我国的野生资源破坏严重,日渐增多的濒危野生资源对中药的发展造成阻碍。本文针对目前野生资源濒危的状况,通过分析其濒危原因,探讨改变野生资源濒危的措施:变野生为家种、家养;野生抚育;代用品的研究;人工合成;可持续利用等,从中了解野生资源对中药开发的方向性影响。Abstract:Now,80%oftheTCMarefromthewildmedicinalplantsandanimals.Thewildresourceinourcountrywasdestroyedseriously,moreandmoreendangeredwildresourceshasbeentheobstacletothedevelopmentofTCM.Thisarticleintheviewofpresentwildresourcesendangeredstatus,analysistheendangeredcause,makeanexploreofthemeasurestochangethewildresourcesofendangered:changethewildresourcesintocaptivebreeding;combinethewildanddomesticate;theexploreofsubstitute;artificialsynthesis,etc,toseewhatinfluencethatthewildresourceshadmadetothedevelopmentofTCM.关键词:野生资源中药人工Keywords:wildresource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man-made中药,是指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用以防病治病的药物,主要来源于植物、动物和矿物。沿着中医药的发展向上追溯,中药的起源,正是野生资源。然而,自然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人类日渐增长的需求靠单纯的自然资源已无法得到满足。为了救人,保证药材供应,我国很早就开始将野生药材变为家养家种,如,唐朝就已建立国家“药园”;十七世纪初就已在东北大规模养殖梅花鹿;数十种中药的家种家养历史至少有400年【1】。尽管如此,中药资源的供应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我国现有药用植物约11146种,药用动物约1581种,其中野生药用动植物约占80%。1.野生药用资源现状由于药用动植物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其资源破坏十分严重,加之人类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自然生态平衡遭到破坏,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不断减小,一些重要的药用种质甚至面临资源枯竭。尤其在最近十年,野生药用物种分布区缩小,资源蕴藏量减少。许多常用中药材和地道药材的野生种质或野生亲缘种质趋于消失,一些珍稀濒危药用物种濒临灭绝。如,人参“生上党及辽东”,到明朝,上党人参就已灭绝,仅长白山人参幸存下来【2】。国人曾以我国的地大物博而骄傲,然而,一系列的数据清晰地表明了我国野生药用资源濒危的现状以及中药发展的潜在危机:1992年我国公布的《中国植物红皮书》收载濒危植物358种,其中药物168种,占到53%。国务院颁布的《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条例》规定了国家重点保护的药材物种的名录,收载种类76种,其中有中药材29种,来源于58种药用植物,分属22科28属。尽管也有一些数据可以显示我国资源的丰富,但中药资源现状不容乐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的第三次资源普查,查明我国共有各种药用资源12000多种。但药用资源并不等同于中药。以我国的野麝资源为例,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全国野麝资源总计200多万头,比五十年代中期下降了近1/3,祁连山马麝蕴藏量也比七十年代下降了68.4%。此外,黑熊、马鹿、林麝、大(小)灵猫、中国林蛙、蛤蚧等四十种药用资源显著减少,已影响了近三十种动物药材的市场供应;甘草、光果甘草、羌活和新疆阿魏等上百种药用植物资源量普遍下降,影响了六十多个植物药材品种的医疗用药。野生资源对中药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珍稀药用动植物。珍稀药用动植物在临床治疗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神奇疗效:2002年,在英国车祸中重伤的香港凤凰卫视女主播刘海若,已经被英国皇家自由医院宣布为脑死亡。但经过北京宣武医院利用牛黄、犀角、麝香等珍稀药材制成的“安宫牛黄丸”施救后,逐渐痊愈【3】。另外,珍稀药材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一些中成药品种含珍稀动物类药材,如含羚羊角的有65个品种,45个厂家药物53%非药物47%我国濒危物种87%7%6%全国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民族药和民族草药常用中药不常用中药生产;含穿山甲片的有155种,133厂家生产;含有熊胆的在新版药典收录的品种中有76种【4】。珍稀药用动物濒危灭绝,使目前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广泛、不可替代的中药品种面临消失的危险。我国的中医药发展陷入一个尴尬局面:一方面,我们在大力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人民健康服务;但另一方面,中药资源供应不足,药材价格上涨、成药价格下降。保护野生动植物,即保护中药资源,保护中医药的生存和发展,甚至是保护我国的传统文化,已迫在眉睫。2.造成野生资源濒危的原因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日渐减少,有些甚至处于濒临灭绝的危险境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的缩小。我国公元2年到1513年,人口一直保持在6000万上下。从1662年增加到9180万人,1949年达4.8亿,现如今13亿。人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人们对土地、森林、草场的不合理利用,甚至滥伐林木,危及到了药用动植物的生存和繁衍。同时,广泛使用化学除草剂、杀虫剂、化学肥料等,以及山区、半山区的工厂、矿山长期大量排放废水、废气、废渣,使药用动植物失去了正常生存的生态环境。另外,对用途广泛、经济价值大的药材往往无节制地采集和过度利用也是造成野生资源濒危的原因之一,如天麻、黄芪、甘草、贝母等常用药材由于过度采挖而濒危。3.针对野生资源濒危的措施我国野生资源不容乐观的现状,严重危及了中药甚至是中医事业的发展,也引起了各方的高度重视。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第十届大会上,专门讨论通过了有关传统医药的决议,要对过度利用的物种采取有力的保护【5】。国家保护野生动物主要从几个方面进行:严格禁止对稀有动物的捕猎,对珍贵、濒危的野生动物实行人工重点保护,鼓励驯养繁殖野生动物;加强对珍稀濒危药用野生动物药材替代品的研究,对珍稀濒危药材因为物种人工养殖尚未取得成功的,国家有关部门积极组织开发寻找替代品;对于麝香、穿山甲等稀有资源进行年度消耗配置,科学调控消耗资源的总量,对稀有药材类统一实行专业标识制度。虽然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但野生资源濒危的状况并未得到大的改善。野生资源的保护,应该有更系统、更具体的措施。3.1变野生为家养、家种人工养殖是保护野生资源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国,我们的祖先早就知道要保护好野生动植物才能使之可持续利用。我国古代就开始对药用动植物进行养殖、栽培。3.1.1药用动物的人工养殖保护资源以期持续利用的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例如鹿的养殖:《诗经·豳风·东山》篇载:“町?鹿场,熠耀宵厅行。”《大雅·灵台篇》载:“王在灵囿,麂鹿修伏?鹿濯濯。”可见三千多年前西周帝王猎苑即已饲养鹿群。我国对野生,尤其是濒危动植物的人工养殖一直在进行尝试。目前,梅花鹿和熊的养殖已经产业化;麝的养殖已见成效,从1958年我国就在三个地方投资大规模驯化饲养麝,迄今45年了,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穿山甲养殖也初见曙光,正逐步解决野生中药资源濒危问题。3.1.2药用植物的人工栽培从隋朝开始,我国就在太医署下设立了“主药”、“药园师”等职,并设立药用植物引种园,“以时种莳,收采诸药”。药用植物栽培随着中药的进步也相应发展,如宋代韩彦直《橘录》(1178)中记述了橘类、枇杷、通脱木、黄精等数十种药用植物的栽培法;《千金翼方》收载了枸杞、牛膝、萱草、地黄等药物的栽培方法,详述了选种、耕地、灌溉、施肥、除草等一系列栽培技术。新中国成立以来,药用植物栽培事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迄今,我国人工栽培成功的药用植物有200多种,如天麻、罗汉果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生物学、农学、药物学的新技术开始广泛融入和影响药用植物栽培学的研究和发展,逐步解决以前遗留下来的难题以及新出现的问题。例如,栽培粗放、品种混杂、农药污染、药材质量不稳等。目前进行人工栽培尝试的主要有防风、龙胆、柴胡、甘草、天麻等60多种。突出的是天麻,已从无性繁殖达到成功的有性繁殖。3.2中药材野生抚育尽管人工培育在保护野生药用资源中起到重要作用,但人工培育仍不能完全代替野生资源,只能缓解野生资源的压力。一方面,人工培育的发展还不能满足中药需求。据统计,中药年需求量已高达70万吨,而栽培药材仅占常用药材品种的20%~30%。另一方面,一些野生植物的家养形成了与野生植物不同的品种,如,芍药的野生植物的药用为赤芍,为清热凉血药,能清热凉血、散瘀止痛;芍药的栽培植物的药用为白芍,为补血药,能养血调经、平肝止痛、敛阴止汗。人工栽培、养殖不能完全解决中药的供应问题,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生态环境对中药材的影响是无法模拟的【6】。中药材的野生抚育【7】(wildmedicinalmaterialstending):中药材野生抚育是野生药材采集与药材栽培的有机结合,是中药材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的新模式,近年发展势头良好。川贝、甘草【8】、麻黄【9】的围栏养护;人参【10】、黄连【11】、天麻【12】和林下栽培【13】,雪莲【14】、冬虫夏草【15】的半野生栽培,都是中药材野生抚育的成功实践。中药材野生抚育是根据动植物药材生长特性及对生态环境条件的要求,在原生或相似的环境中,人为或自然增加种群数量,使其资源量达到能为人们采集利用,并能继续保持群落平衡的一种药材生产方式。其基本方式有:封禁、人工管理、人工补种、仿野生栽培等。如甘草、麻黄的围栏养护;刺五加采用间代混交林的方式【16】;刺五加采用带根移栽;;林下栽培人参。中药材野生抚育的意义在于解决了四个矛盾:药材采集与资源更新的矛盾;野生药材供应短缺与需求不断增加的矛盾;药材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它的优势体现在:提供高品质的道地野生药材;能较好保护珍稀濒危药材,促进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有效保护中药资源生长的生态环境;有效节约耕地,以低投入获高回报。目前,野生抚育的方法适用于:人们对其生长发育特性和生态条件认识尚不深入,生长条件较苛刻,种植(养殖)成本相对较高的野生药材,如川贝、雪莲、冬虫夏草等;人工栽培后药材性状和质量会发生明显改变的药材,如防风、黄芩、人参等;野生资源分布较集中,通过抚育能迅速收到成效的药材,如连翘、龙血树。3.3代用品的研究中药材的人工养殖和野生抚育虽然颇有成效,但无疑是耗时耗力的,相较而言,对中药材代用品的研究,可以直接较大程度地缓解野生资源的压力。不少濒危动物已划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严禁捕杀,已不能入药,如虎骨、犀角等。早在20世纪50年代时,由于犀角、羚羊角、虎骨及牛黄供应不足及日渐短缺,就开始了其代用品的研究。如,用犬骨或赛龙骨代替虎骨;用山羊角或黄羊角代替羚羊角;用水牛角代替犀角。其中,最成功的例子就是犀角代水牛角。实践证明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疗效等方面,水牛角均与犀角相似。尽管代用品比人工培育和野生抚育具有更直接的作用,代用品仍有其无法弥补的缺憾。对人类来说,珍稀濒危药用野生动物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性。就如最成功的研究结果——犀角和水牛角,中国中医科学院张启明教授的研究显示,犀牛角与水牛角两者结构和成分并不完全相同,水牛角并不能完全替代犀牛角的药用价值。《千金方》、《温病条辩》等古代医书,均记载了含犀角成分的用于急、危、重症治疗的药方。药材的缺乏以及替代品效果的不过关,导致中医疗效大打折扣,使我国传统中药逐渐失去其固有的特性,并遭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的质疑,中医药的传承和发扬面临严峻挑战。3.4人工合成人工合成中药材是药材资源保护的另一重要途径,是通过对已有中药材的研究,用人为的方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