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源学小调查家乡(详细:省-市-县)曾经去过印象最深的一处旅游景点最向往的一个地方(一)文化涵义文化概念随处可见:“你的文化程度是什么”“农民没有文化,找不到会计”(毛泽东,1940)----“中国文化,是侍奉主子的文化”(鲁迅,1927)----“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古国文化”第一节文化与文化资源一、文化的涵义与属性1、文化的“三个悖论”:悖论1:一个耳熟能详却知之甚少的概念;文化认知的两种错误倾向生活中对文化的认知有两种倾向:一是高雅化;二是庸俗化。泛食主义文化:饭碗、混饭、吃透精神、吃苦、吃醋、吃亏吃得开,等等。悖论2:一种众说纷纭却莫衷一是的现象;关于超女现象的各种争论:李宇春评为“亚洲英雄”;刘忠德、魏明伦批评;家长喜忧参半的心情。悖论3:一种无所不在却无形无色的资源。LOFT,SOHO成为一种时尚的创意生活方式2、文化的迷思:文化到底是什么?著名作家龙应台追问文化: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上。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积累的总和。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谈文化文化是属于人类精神层面的发展,是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发展的基础。文化是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慢慢形成的一个民族一个群体的性格特性。有句很经典的话“性格决定命运”,那么一个民族的性格自然也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民族的发展命运。2、我们关于文化的定义:(1)方法:一是考察语源,追溯文化一词的历史脉络;二是取精去糟,综合比较各种类型的定义。文化的语源中文语源:《易经》上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是知识的结构性积累;化就是教化与人。组合起来就是用积累的知识教化与人。西方语源:起源于拉丁文“Colere”,意思是耕作土地,后引申为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等意思,意为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精神和智能。来源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本属精神领域之范畴。我们的观点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形成的。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文化:与自然相对,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人猿相揖别2、含义1)文化是人们适应自然与社会的产物不同的自然条件,不同的社会形态,会有不同文化相伴随。2)凡人类不是凭生物本能做出来的任何事物都是文化文化既指人类创造的物质技术.又指人类社会特有的语言、文字、神话、传说、宗教、意识形态、道德、风俗、习惯、法律、规章以及一切不成文的规定文化两层涵义:A.文化即人化。互动问题:人和动物哪个强大?人的高明之处不在于自然禀赋的高低,而在于“社会化”能力和创新延伸能力。B.人的向文而化“人类社会从蒙昧向文明过渡人在改变世界、化人的同时,在思考怎样才能发展得更好、更充分,并按照理想模式塑造自己。人化和化人“人化”和“化人”的关系是一种双向生成、双向展开的辩证运动,它们实际上是同时进行的。(2)文化的定义我们的结论:广义上,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狭义上,文化指人的创造性思维在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中产生的智力成果,包括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以及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蕴育演化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3、文化的双重属性(1)意识形态属性。文化的内容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即反映特定社会利益集团的思想意识状况。文化的审美、教化、启悟、激励功能。(2)文化的产业属性“文化即财富”的理念开始凸现。文化经济一体化与“文化也是生产力的机制”已经确立。名人故里争夺帝尧,上古五帝之一,其所处的时代被世人颂为“尧天舜日”。千百年来,尧被公认为是华夏民族的文明始祖。山西临汾一直视自己为尧的故乡,因为“尧建都于平阳”。平阳正是山西临汾的一个古称。至今,临汾市尧都区还留有尧庙和尧陵。最近几年,晋东南的长子县则忽然抛出“尧王故里在长子”的论断。长子县有关部门下发通知,组织官方力量对帝尧展开了大海捞针式的调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长子县编辑出版了《尧王与长子》一书。围绕尧的故里,临汾尧都和子长争得不可开交。其实尧帝故里之争还不止这两个地方,山东的菏泽、定陶、曲阜,河北的顺平、唐县,浙江的兰溪,湖南的桃源、常德等地都加入了这场“故里之争”。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河北顺平县就在权威报纸上刊登广告,说尧王故里在顺平;江苏也召开研讨会,论证尧的故乡是江苏。而山东某媒体则宣称:“尧帝陵最终确定在荷泽”。最后,尧陵在哪里也出现多种说法。山东某媒体宣称“尧帝陵最终确定在菏泽”,但又称“菏泽历来属于黄河的泛洪区,现在的尧帝陵虽已没有文献记载中的样子”。浙江宁波与广东,开展了一次关于《三字经》作者故乡之争,两地的专家学者纷纷认为,《三字经》的作者都应该是自家的乡老,随着专家们的吆喝声起,两地政府也卷入这场文化抢夺战中,都表示要将《三字经》作者故里纳入各自的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被划定以后,这种竞争就更激烈了。原因就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的范围更广,给神话或是传说中的人物找个家更方便,于是像“梁祝故里”一下子就冒出十多个。更改地名之争的背后是招商的冲动成功范例:湖南省大庸市——张家界市云南省思茅市——普洱市四川省南坪县——九寨沟县四川省灌县——都江堰市盲目跟风:湖南新晃、贵州赫章、贵州水城争抢“夜郎”的名字。安徽省徽州地区——黄山市:黄山距黄山市150里路,引发游客投诉。湖北省荆沙市改名两年后又恢复“荆州”之名。石家庄——西柏坡市、冀都市、北宁市。文化的特征第一,文化具有后天性第二,文化具有共享性第三,文化具有创造性。第四,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体系四大文化体系儒家文化西方文化体系古代印度佛教文化体系伊斯兰教文化体系二、文化的构成要素1、语言和符号语言和符号是文化积淀和储存的手段。语言使人类拥有了历史以及获取前人的知识和经验的渠道。语言和符号具有相同的性质即表意性:在人类的交往活动中,二者都起着沟通的作用。2、价值观价值观含义:是一个社会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关于如何区分对与错、好与坏、违背意愿或符合意愿的观念。价值观通常是充满感情的,它为一个人的行为提供正当的理由。它决定人们赞赏什么,追求什么,选择什么样的生活目标和生活方式。价值观的传递:通过语言和符号系统;价值观的体现:民间传说、神话、艺术、娱乐等媒介②;报刊、电视和广播等宣传的观点以及父母、老师、朋友和公众名人的观点与行为,对一个人的价值观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每个既定的社会中都有一套基本的价值观,它不是一夜之间产生的,而是在人们日常行为中逐渐形成的,并不断发生变化或得到增强。价值观影响个人的行为,进而影响组织、国家的行为,价值观决定着人类行为的取向。当代人类的核心价值理念:追求实利,以个体为核心。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来看,人类无限制地开采地球,获取所需的资源进而获得财富,导致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珍稀物种”消失,气候恶化(土地沙化、沙尘暴、水资源衰竭)。雪豹在20世纪初还曾经广泛分布于中亚地区的高原之上。随着自然和生态环境的恶化,雪豹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被国际动物保护组织列为濒危物种。目前全球的雪豹总量保守估计约有4000只。调查显示,野生华南虎种群存在的可能性已经不大,其珍贵程度不亚于国宝大熊猫。近几年虽仍有华南虎伤人和发现华南虎踪迹等消息,但均未得到权威部门确认。湖南省东洞庭湖君山岛一造纸厂的污水直接排入洞庭湖草原严重沙化,骆驼群在寻找水和草。伊拉克的沙尘暴从国家与国家的关系来看,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以维护本国公民甚至全人类的自由和权利为由,标榜人权、民主、自由及和平的价值体系,建立强大的国防和庞大的军队,以他国为假想敌人,诉诸武力,导致国际社会强弱悬殊,战乱不已。例如美军入侵伊拉克、朝鲜、伊朗核设施问题、针对中国的人权问题等。2007年,美国的军事预算达到了5328亿美元,这是美国GDP的3.7%,超过中国、俄罗斯、英国、日本、印度等10个国家全部军事预算的总和。美国国防部的人均能源消耗量是中国的10倍,非洲的30倍。2006年,美国军队消耗了1.17亿桶石油,平均每天消耗32万桶。美国陆军中,平均每个士兵每天的油耗是15加仑。美国军队每年从世界上购买数量惊人的石油。3、规范体系规范是人们行为的准则,有约定俗成的(如风俗、道德等),也有明文规定的(如法律条文、群体组织的规章制度等)。各种规范之间互相联系,互为补充,共同调整着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社会规范是社会价值观念的体现,价值观直接影响规范的内容,西方的罪感文化与东方的耻感文化西方的罪感文化:道德的约束是内在的。耻感文化则强调外在的约束力。4、物质产品物质产品指经过人类改造的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由人创造出来的一切物品。每一件人类制作的物质产品,既有它的用途,又有一定的文化含义。例:物质产品的用途及意义一枚学校的校徽,是一个有形的物体,它不过是一块几厘米长的小金属片,由于上面印有“北京大学”四个字,它就具有了特殊的意义。(三)文化类型1.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物质文化包括通过人类的劳动制造出来的任何物质产品。是有形的,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被损耗。非物质文化又称精神文化,指解释和指导人类行为的理念成份,它们存在于隐秘的精神层次,不易直接看到。主要是用来指导人们互动的知识、信仰、价值和规则、制度,还有各种具体的艺术形式。是无形的,可以被反复使用而不损耗海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黎族传统棉纺织工艺、临高人偶戏、黎族文身、黎族“三月三”节、儋州调声、黎族哈应语口传长篇创世史诗《吞德剖》、黎族树皮布等都很有代表性。=0&Key=0&idItem=230&idArticle=3380黎族文身图案各有其象征意义2.主文化、亚文化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统治集团倡导,被多数人接受的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亚文化: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地区、某一群体特有的文化。可分为民族的、种族的、职业的、区域的、宗教的、社会阶层的、越轨的等类型。例:同性恋亚文化主流文化是异性恋,而同性恋游离于主流文化;同性恋者作为一个亚文化群体,具有独特的行为规范和方式。因此,世界各国的社会学者都很喜欢这个题目。同性恋问题一直是全世界范围内存在广泛争论的现象。各种文化都曾斥责和反对过这种行为。西方社会也一度因为爱滋病对同性恋产生过恐慌。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理解,人们已经开始慢慢接受了这些人,使他们有了更多的空间,也衍生出了自己的文化。《断背山》迷人地刻画出在一个备受压制的时代中,受到歧视的少数族群在悲剧发生之前找到了短暂的幸福快乐。但它所表达的“禁忌之爱”,在美国却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洛杉矶影评人肯尼斯说:“许多人口中不说,但他们对与‘同性恋’之类的非主流文化深感恐惧,至少目前是这样。”美国影艺学院欠缺胆量把最佳影片颁给一部‘同志’电影。”荷兰、比利时、西班牙、加拿大承认同性恋婚姻。单身亚文化3)反文化指一种从根本上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对立的文化。反文化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它有意识地对抗社会上某些最重要的规范并为此而感到自豪。有学者认为,反文化是一种特殊的亚文化。大规模的反文化必然导致社会紧张状态和价值冲突。“60年代在学生反叛的历史氛围之下,嬉皮士运动形成规模,嬉皮士文化蔚成风气。当时,许多年轻人以着奇装异服,留长发,蓄长须,穿超短裙,吸毒品,听爵士乐,跳摇摆舞,同性恋,群居村等极端行为反抗社会,抗拒传统。”嬉皮士反文化嬉皮士这个名称是通过《旧金山纪事》的记者赫柏·凯恩普及的,从垮掉的一代中演化出,嬉皮士被用来描写西方国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反抗习俗和当时政治的年轻人,是否定当时西方主导价值观的一种反文化。在文化习俗方面,美国的嬉皮士派号称“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