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卧床病人的护理护理部:蔡倩长期卧床病人容易导致哪些问题?1.坠积性肺炎2.下肢深静脉血栓3.褥疮4.消化功能减退、便秘5.泌尿系感染及结石一、坠积性肺炎好发人群:老年、体弱及慢性病者原因:活动受限妨碍有效通气(限制肺部扩张)及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肌力减弱和呼吸道上皮纤毛运动减弱)。、鼓励病人有效咳嗽及咳痰咳嗽是一种清除肺内痰液的反射性防卫动作。须向病人讲明咳嗽的意义,指导协助病人进行有效的咳嗽。其方法是:嘱病人深吸气,在呼气时咳嗽,反复进行,使痰液由肺泡周围进入气道而咳出。、翻身拍背: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协助患者翻身及拍背,每2h一次。拍背时患者取侧卧位或坐位,手掌呈空心装,由外向内,由下向上,有节奏的拍打背部或胸前壁,不可用掌心或掌根,拍打时力度应均匀一致,3~5min/次。通过拍背,使支气管、细支气管内痰液因振动而产生咳嗽反射,同时鼓励患者进行咳嗽及深呼吸,痰液由小气管到大气管,随即咳出。、湿化气道:雾化吸入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可以将药物直接输送到支气管及肺泡,达到抗感染,解痉平喘,稀释痰液及扩张支气管等目的。超声波雾化吸入雾化吸入氧气雾化吸入氧流量6~8L/min注意呼吸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以免引起二重感染。二、下肢深静脉血栓好发人群:长期卧床患者、老年人、限制活动的肢体,血流缓慢。原因:卧床病人下肢静脉回流缓慢,如血黏度较高,极易形成血栓,堵塞静脉,出现肢体肿胀、疼痛。血栓可脱落,沿血管走行,造成重要脏器栓塞。最严重:肺栓塞注意:留置针封管,PICC.CVC的护理用防止血栓形成的药物,穿弹力袜等,如已经发生血栓,患肢一定制动防栓子脱落。、一般措施术后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如不能下床则应经常做下肢的主动活动和被动运动,卧床时适当抬高下肢,但不要在腘窝和小腿部单独垫枕,以免影响腿部的深静脉回流,多做深呼吸及动作。2、机械方法常用的穿弹力袜、使用间歇性充气压缩泵、机械性静脉足泵。如已确诊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应注意卧床休息。下肢静脉血栓发病的1~2周内最不稳定,栓子极易脱落。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肢体过多活动及腹压过高,引起血栓脱落。卧床期间,注意更换体位,保持皮肤清洁,防止褥疮发生。、饮食护理血黏度增高是诱发下肢静脉血栓的重要原因,卧床病人应多饮水,并给予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低脂饮食,且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肥腻食物,以降低血黏度,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2、患肢护理抬高患肢30°,使患肢高于心脏水平20~30cm,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水肿,缓解疼痛。下肢广泛水肿者,注意保护患肢,避免碰撞、挤压及热敷,以免皮肤损伤感染,加重病情。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肢周径、颜色及温度的变化:患肢周径不断增加,颜色加深,说明静脉回流受阻,病情加重;患肢皮温升高说明出现感染,应及时协助医生处理。、恢复期护理在患肢水肿明显减轻后,应下床适当活动,增强肌肉收缩,加速静脉血液回流,防止新的血栓形成。活动应循序渐进,不可过度,避免久站。有些患者由于遗留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活动后水肿等,应在活动时穿医用弹力袜,有利于增强静脉血液回流,减轻症状,在休息时也应抬高患肢。力学因素压力、摩擦力和剪切力2.局部经常受潮湿或排泄物刺激3.全身营养障碍压疮形成的原因医疗、护理用具使用不当三、褥疮褥疮的定义——又名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压疮的形成组织发生溃烂、坏死持续缺血、缺氧组织营养不良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4321压疮的好发部位压疮多发生在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骨隆突处。——和体位有关注意: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压疮已被定为医疗事故。如住院患者有压疮,应填写压疮上报卡,并写清楚院外还是院内发生。压疮的预防措施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避免局部刺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机体营养,积极治疗原发病健康教育压疮的预防措施.经常更换体位,使骨骼突出部位交替地减轻压迫。实验证明:毛细血管压如超过2.13kPa(16mmHg),即可阻断毛细管对组织的灌流。超过2.67kP(20mmHg),持续2-34小时即可引起压疮。.保护骨隆突处和支持身体空隙水肿和肥胖者不宜使用气圈。因局部压力重,用气圈反而影响血液循环,妨碍汗液蒸发而刺激皮肤。可在高危易发部位使用减压贴。有压疮高风险病人只要病情允许,均应使用气垫床。.适当按摩受压部位:用手掌大小鱼际肌紧贴皮肤,压力均匀地按向心方向环形按摩,由轻到重,每次按摩15—20分钟,已发生的压疮的部位只能用上述方法按压周围皮肤。4.使用石膏、夹板或其他矫正器械者,衬垫应松紧适度(松则易移动,起不到固定作用,影响血液循环)尤其要注意骨骼突起部位衬垫,应仔细观察局部和肢端皮肤的变化情况重视病人的主诉,给予及时调整。5、定期为患者进行温水擦浴,全背按摩。6、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及积极治疗原发病,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压疮的分期及护理淤血红润期炎性侵润期浅表溃疡期坏死溃疡期分为四期临床表现护理局部红、肿、热、疼或麻木,去除压力30min后皮肤颜色不能恢复正常。除去病因,加强预防1.防止局部继续受压2.做好六勤,加强营养原则:表皮护理临床表现局部由红变紫,皮下出现硬结,水肿,疼痛,形成水泡。此期静脉瘀血,炎性细胞浸润,渗出增加。1、保护皮肤,避免感染2、加强营养,水泡处理:小泡:减少摩擦,防止感染让其自行吸收大泡:无菌抽液,(不减表皮),再用敷贴覆盖伤口。皮下护理临床表现水泡扩大,表皮破溃,露出红润创面,有黄色渗液。伴感染时创面有脓性分泌物。仍有疼痛。应尽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以鹅颈灯距疮面25cm照射疮面,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钟,照射以后以外科无菌换药法处理疮面,还可采用鸡蛋内膜、纤维蛋白膜等贴疮面治疗。肌肉护理临床表现溃疡向深部和周围组织扩展,脓性分泌物多,有臭味,坏死组织发黑。溃疡可深达骨骼,可伴有全身感染。此期应清洁疮面,去除坏死组织,操持引流通畅,促进愈合。1.如疮面有感染,轻者可用无菌等渗盐水或1:5000呋喃西林溶液冲洗创面,抑制细菌生长,2.溃疡面有脓液者可用优琐溶液、0.1%-0.3%利凡诺溶液清洁创面;3.溃疡较深,引流不畅时,应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防止厌氧菌滋长。四、消化功能减退、便秘原因:卧床病人由于活动量明显减少,多数病人会出现食欲不振、饭后不易消化、腹胀等消化功能减退的症状。另外,由于活动量减少,肠蠕动也减少,加上饮食不能及时地合理调整,便秘现象在外科非常常见。消化功能减退、便秘的预防及护理1、合理饮食,增加食物中的粗纤维含量,做好饮食知识宣教。饮食指导要因人制宜、因病制宜,经常指导病人做好饮食调整,嘱其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素、多维生素食物保证每日饮食中蔬菜与水果量不少于250g,因为纤维素可增加肠腔容量,刺激肠壁,使肠蠕动加强,肠内容物通过时间缩短,粪便的水分增加,大便软化,易于排出。还要注意多饮水、补充蛋白质,因为缺少蛋白质会使肠道无力,影响肠蠕动,也会引起便秘。消化功能减退、便秘的预防及护理2、腹部按摩法:如病情允许,可使病人取平卧位或低半卧位,腹壁放松,双手重叠,沿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方向顺时针反复推展按摩,使腹部下陷1cm,幅度由小到大,直至产生肠蠕动。2~3次/天,10~15min/次,可于早餐后30min进行,或在排便前20min进行。消化功能减退、便秘的预防及护理3、合理使用缓泻剂使用缓泻剂应遵循最小剂量、最短疗程、最合理剂型的原则。对于骨科卧床患者要询问每天大便情况,3天以上未排便者应及时采取措施,如使用胃肠动力药或缓泻剂。临床常用潘泻叶、果导片、排毒养颜胶囊等均有效。五、泌尿系感染及结石原因:长期卧床易导致盐类晶体沉积,钙盐久滞于肾及尿道易形成结石或引起感染。、鼓励病人大量饮水,以产生大量尿液冲洗膀胱,同时也可以防止尿结石的形成,并保持会阴部清洁。2、协助病人习惯床上排尿,训练膀胱反射性动作,当膀胱充盈时,用手由外到内,由轻到重按摩膀胱,帮助排尿,或利用条件反射诱导排尿,如听流水声或用温水冲洗会阴;亦可用针刺中极、曲骨、三阴交穴或艾灸关元、中极穴等方法,刺激排尿。、预防感染还应注意尽量避免导尿及膀胱冲洗。穿宽松、透气及吸湿性能良好的棉布内裤,戒除不良憋尿习惯。4、需要长期留置导尿管的病人要注意固定好尿管,保持插管的局部清洁。鼓励病人多喝水,经常更换体位,以防尿路感染和结石,为保持和增加膀胱的紧张度和收缩力,可用夹子夹住导尿管,等患者有排尿感时开放。六、管道的护理妥善固定,防止牵拉。若为尿管,翻身前先放完袋内的尿液,若尿液不多需夹闭尿管,然后解开固定尿袋的绳子后方可翻身,若为胸腔引流管需告知护士一同配合。定时观察。观察液体的颜色。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长度适中,勿使导管扭曲,受压或堵塞。若引流不畅,先用手指挤压引流管。防止逆行感染①无菌集尿袋应低于尿路引流部位,防止尿液倒流。②保持造瘘口周围清洁干燥,每日清洁外阴2次,除去分泌物及血痂。③定时放出集尿袋中的尿液。4、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2000~3000ml,以保证足够的尿量,增加内冲洗作用。其它并发症七、心血管疾病长期卧床,血流缓慢,心脏缺血,缺氧加重,引起心脏传导和自律性改变,易引起心脏病发作。要给予低盐、低脂饮食,鼓励患者适当活动四肢,控制体重。八、高血钙,骨质增生,骨质疏松长期卧床可加速骨钙吸收,一方面加速骨质疏松,另一方面,血钙水平上升,引起高钙血症,心律失常,腹痛,形成钙在关节液中沉淀,导致关节疼痛。加强肢体活动,增强肌肉及骨骼的锻炼。九、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受伤肢体由于长时间的固定而不注意功能锻炼,可使关节内外组织发生纤维粘连,关节囊及周围肌肉、肌腱的挛缩,关节活动可有不同程度的障碍,长时间的活动过少尚可导致肌肉萎缩至病人活动无耐力或丧失活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