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先秦时期第一讲先秦中国的政治制度及重大改革第二讲先秦中国的社会经济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在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生产力经济的地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反作用政治经济考点展示1.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3.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和发展的原因。一、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土地制度就是土地关系,它是古代经济制度的核心,制约着当时的政治制度和阶级关系,与耕作方式所反映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大致经历了:原始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和封建土地所有制三个发展阶段。考点一、先秦时期的农业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分配劳动产品。1、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1)原始氏族:土地公有制(2)夏商西周:土地国有制(井田制)(3)春秋战国:土地转型—封建土地所有制春秋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出现,在井田之外出现大量私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土地归国家所有,一切土地属于国王;国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诸侯又将土地分赐给卿大夫;受田者对土地有权世代享用,但无权转让买卖,且需要向国王交纳贡赋。2、认识:(1)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制度的变革和调整;而土地制度的调整又促进生产力(社会经济)的发展(2)说明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即生产力的发展是土地制度演变的根本原因。(3)土地制度演变的规律是:从土地的公有演变为土地的私有。历史时期土地制度表现形式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氏族公社所有奴隶社会(商周)土地国有制——国王代表奴隶主阶级占有全国所有土地,实质上就是土地私有制井田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和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封建社会(战国以来)封建土地所有制——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君主土地所有制——屯田制、均田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体地位(地主占全国大部分土地),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占有很少土地3、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及其演变认识:土地制度演变的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土地制度演变的规律:从土地的公有→土地的私有。二、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1、原始社会时期“刀耕火种”“火耕”----“耜耕”(石器锄耕)。2、商周时期:少量的青铜农具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1.形成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封建土地制度的确立2.性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3.生产目的:■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4.特点:A.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精耕细作B.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5.弱点(局限性)■具有分散性、封闭性、脆弱性、保守性、落后性三、主要生产方式---小农经济四、先秦时期的水利工程1、作用:是农业生产的命脉,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2、主要工程:战国时秦国的都江堰和郑国渠李冰父子战国秦国的都江堰,利在千秋“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特点:无坝引水、自流灌溉功能:防洪、灌溉、航运战国秦国的郑国渠遗址1.精耕细作----生产模式:2.小农经济----组织形式:■以上两个特点是古代中国农业最基本的特点3.铁犁牛耕----耕作方式4.自给自足----经济地位五、古代中国农业发展的特点精耕细作具体是指一个综合性的技术体系。与西欧相比,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最为突出的特点。精耕细作的内容(特点):耕作技术、耕作时间、耕作方法、灌溉施肥考点二先秦时期的手工业一.经营形态1.官营手工业----长期占主导地位2.民营手工业----供民间消费3.家庭手工业----家庭消费和交纳赋税商周时期手工业有官府所垄断,形成官营手工业一统天下的局面。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打破了官营手工业的垄断局面,其产品在市场上销售,发展很艰难。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二.突出成就(自己整理)1、纺织业:2、冶金业:3、陶瓷业:新石器时代商周春秋战国新石器时代商周春秋战国新石器时代商周春秋战国认识: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技术不断进步。三、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即已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2、技艺高超、领先世界官营手工业代表着当时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炼钢技术、制瓷技术、丝织技术享誉世界3、三种经营方式并存、民营逐渐居于主导地位。4、官营手工业规模大、行业多、分工细、管理完善、工艺超群。5、明清时期,民营手工业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6、始终处于农业经济的从属地位二、原因:考点三先秦时期的商业一、阶段特征:古代商业的产生1、农业、手工业的发展;2、交通的改善;3、货币的出现与变化;4、城市的发展三、商业发展概况•1、远古时期:•2、商代:•3、西周:•4、春秋战国:出现了早期的商业交换初步发展交易活动频繁,货币需求增加出现了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有些城市出现了称作“市井”的商业区。(自己整理)四、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1.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连,相辅相成,是农业经济的补充,不占主导地位。2.官府控制的局面被打破,从官府垄断走向民间3.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发展艰难而曲折。4.政府对城镇商业活动行政限制逐渐减少。5.明清时期,对外贸易由盛转衰(闭关锁国)6.城市的政治职能减弱,经济功能增强。•1、在北京曾经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3876枚。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也有燕国货币出土。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有()①燕国与北方游牧地区有贸易往来②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③诸侯国之间有商业往来频繁④燕国都城是战国时期唯一的商业中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活动比较发达。以下关于这一时期商业活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出现了许多以工商业著称的乡村集镇B.在政治中心基础上形成商业中心C.各国币制不统一不利于商业发展D.一些诸侯国采取抑制商业发展的政策•3、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期。这一时期出现了新的生产力,把农业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一新的生产力以下列各项中哪些为代表()①栽培谷物②驯养牲畜③犁耕技术④铁制农具⑤水利灌溉•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③④⑤•4、下列有关先秦时期的经济现象表述不准确的是()①奴隶们在井田上以家庭为单位分工协作,各司其职②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艺相当成熟,大量生产的青铜农具成为重要工具③西周晚期出现铁农具,大量私田开垦出来④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和手工业为官府垄断,私人不得经营•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