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一向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的基本立场;维护我国的独立与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的基本目标。外交政策50年代——联合苏联“一边倒”60年代——反帝反修两条线“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80年代——独立自主、不结盟“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90年代——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新世纪——积极参与国际社会两极格局终结,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出以自己的发展促进地区和世界共同发展,扩大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全面融入国际社会。首脑外交“夫人”外交“夫人外交”指的是夫人在对外交往中的活动和作用,其中又尤其指由夫人出面完成某种特定的外交任务的外交形式。这里的夫人首先指国家领导人和高级外交官的夫人,即有资格正式作为国家政治代表的夫人。但是外交有“小外交”和“大外交”之分,从事“大外交”的负责官员的夫人同样也可以从事同自己身份相称的“夫人外交”。公众外交目前,全世界已有81个国家建立了256所孔子学院和58所孔子课堂。又称公共外交(publicdiplomacy)指一国政府通过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等手段对其它国家民众所实施的外交活动,是一国政府总体外交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补充。公众外交•建立和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大力开展对外交流,积极传播中华文化•加强对外宣传,努力掌握国际舆论话语权加大出版业的图书推广力度提升广播和电视的国际宣传力度扩大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传播覆盖面经济外交经济外交是总体外交中最基础和重要的一个方面。在2004年8月召开的中国驻外使节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新时期新阶段,我们要加强经济外交。”200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经济外交越来越成为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外交已经正式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整体发展战略之中。军事外交军事外交是国家的国防部队及武装力量与其他国家、国家集团或国际组织进行的交往、交涉和活动。它服从、服务于国家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战略,在国家总体外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国家国防政策在对外关系中的直接体现。钓鱼岛是位于中国东海钓鱼岛列岛的主岛,距温州市约356千米、福州市约385千米、基隆市约190千米,面积4.3838平方公里,周围海域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被誉为“深海中的翡翠”。1972年美国撤离琉球时,将钓鱼岛“行政管辖权”混合琉球“交给”日本,而据中国古代史书记载中国一直对钓鱼岛拥有领土权。因此,钓鱼岛争议也由此而生,目前双方处于对峙状态。1971年1月29日、30日,美国各地华人成立的“保钓运动委员会”,组织中国留学生3000余人,在纽约、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华盛顿、西雅图等地举行保卫钓鱼岛的示威游行。从4月10日起,海内外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保钓运动”。台湾岛内,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等院校学生在台北连续举行“保钓集会和游行”,纷纷上书蒋介石,强烈要求台湾当局维护钓鱼岛的领土主权。台湾外交部随后发布主权声明。1971年12月30日,中国外交部的声明指出:“美日两国在‘归还’冲绳协定中,把我国钓鱼岛等岛屿列入‘归还区域’。直到1996年9月11日,美国政府发言人伯恩斯仍表示:“美国既不承认也不支持任何国家对钓鱼列岛的主权主张。”199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中的“领土条款”,明确规定钓鱼岛等岛屿是中国领土,重申了钓鱼岛等岛屿属于中国领土的法律属性。2004年,保钓人士首次登岛。3月24日6点26分,来自中国大陆的七位保钓人士,在全球范围内保钓运动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以来,第一次登上这块“深海中的翡翠”中国钓鱼岛。2009年,中国海监执法船开赴钓鱼岛,既是依法行使对中国领土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的巡航执法,也是中国行使对钓鱼岛主权的具体体现。2012年8月15日,抗战胜利67周年纪念日;两岸三地的7名保钓人士乘坐“启丰二号”成功登上钓鱼岛。2012年9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颁布了《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2013年2月18日上午,中国3艘海监船第一次驶进钓鱼岛约1公里处。共同社称,3艘中国船环绕钓鱼岛航行约5小时。2013年8月8日,中国海警巡航编队在中国钓鱼岛领海内对日本右翼分子进行了监视驱离执法活动。日本政府同所谓的“土地所有者”以约20.5亿日元(约合1.66亿元人民币)就“购岛”达成“协议”。“购岛”费用将从2012财年预备金中支出。日方将于11日再次召开内阁会议确定“购岛”费用财政来源,并与所谓“土地所有者”签订“购岛合同”。当日的内阁会议还决定,当钓鱼岛“国有化”后,对于钓鱼岛“行使维护和管理权”的将不再是冲绳县石垣市,而是日本海上保安厅。日官房长官藤村修,外务大臣玄叶光一郎,财务大臣安住淳,国土交通大臣羽田雄一郎等参加了会议。2012年4月,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美国华盛顿发表狂言称,将要以东京都的名义“购买”钓鱼岛。随后,日本中央政府也宣布要将钓鱼岛“国有化”。东京都政府和中央政府上演一场“购岛”闹剧。中国明确作出回应: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无论从历史归属还是法律依据来看,中国对钓鱼岛都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这是对中国领土主权构成严重挑衅。对此,中国必然予以坚决反对!菲律宾与中国怀旧老照片•1975年6月9日,我国与菲律宾建立外交关系。1975年6月,毛泽东主席会见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及其家人1986年6月17日,邓小平主任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菲律宾副总统兼外交部长萨尔瓦多・劳雷尔及其一行。邓小平首次提出在南海问题上“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1988年4月,邓小平主任在北京会见到访的菲律宾共和国总统阿基诺夫人菲律宾共和国总统菲德尔・拉莫斯于1993年4月25日至30日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4月26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和菲律宾总统拉莫斯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3个中菲合作文件的签字仪式1990年12月13日至15日,李鹏总理和夫人及其一行对菲律宾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823事件•2010年8月23日在马尼拉市发生的劫持事件造成香港游客遇难8人。••地点: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黎刹纪念公园•时间:2010年8月23日;•事件:一前警员持枪劫持一辆旅游大巴。车上有21名香港旅客。•结果:与警方对峙约9小时后,枪匪被击毙,巴士中多名人质遇害尽管菲律宾没有印度尼西亚那样严重的民间排华倾向,但菲律宾也是极度排华的国家。华人的政治地位也不高,常受到当地人的排挤。虽然近20年来,中菲相处较和睦。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菲之间的经济纠葛也往往染上政治色彩,华人华商便成了替罪羊。1603年就对务工的中国人进行了一次残酷的屠杀,大约2万人死于非命。1986年的反华示威事件,1988年轰动世界的20多起华人被劫杀案。1988年发生20多起华人被劫杀绑票案件。2001年6月,菲律宾当局两次逮捕被指非法在菲律宾领海捕鱼的中国渔民。2001年9月,菲律宾执法当局在巴拉湾省海域进行的三次行动中﹐逮捕了48名被指非法入境捕鱼的中国渔民。2003年7月,大约1500名菲律宾民众聚集在马尼拉世界贸易中心前举行游行时,队伍中前排中央位置高举着“反对红色中国”的横幅。事后来看是一场闹剧,却隐约昭示了即将降临的暴风骤雨。2003年8月20日,菲律宾移民局探员分别在马尼拉市和亚眉省逮捕30名被指非法从事零售活动的中国商人。2005年7月4日,8名中国人在菲律宾巴兰玉计市墨拉兰商场被捕﹐他们当时正向公众零售货物。同年,中国150名商人又突遭大规模逮捕,那里华人被称为“东方犹太人”.•南海争端•黄岩岛事件•事件概述•4月10日,菲律宾在黄岩岛海域企图抓扣中国渔船被制止,中菲随之对峙至今,期间,菲律宾不断发表刺激言论,企图拉拢外部势力介入,将黄岩岛问题国际化。•自4月11日起中菲黄岩岛争端至今,菲方先后试图通过将黄岩岛问题国际化、制造中菲约定撤船骗局、拉拢外部势力介入等方式混淆国际舆论视听,不断发表关于黄岩岛主权刺激性言论、制造挑衅行为。黄岩岛•根据国际通行准则,判断和证明一个国家对一片领土是否拥有主权主要基于两个方面,即历史依据和法理依据,二者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涉及领土主权的国际法规有许多,这些国际法原则和规则的运用要以历史事实作为证据,而历史依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则需要以这些国际法原则和规则为标准来判断和衡量。•自古以来,中国就拥有对黄岩岛的领土主权,这是有着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的。菲律宾不断地玩弄各种小把戏、抛出各种自相矛盾的说法,实际上是心虚的表现。这是一张由菲律宾国家地图绘制与信息资源总局认证,2008年版的菲律宾行政地图,图中将黄岩岛(菲方称ScarboroughShoal,图中箭头所指)清楚地标记在东经118度菲律宾的边界线之外。六大铁证指明黄岩岛属于中国•铁证一:中国最早发现黄岩岛•在中国的大量历史文献中可以发现,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人民就首先发现包括黄岩岛在内的南海诸岛及其海域,并首先予以命名,称之为“涨海”“涨海崎头”。从宋代开始至明清时期,把南海诸岛命名为“石塘”“长沙”,其中包括黄岩岛在内的中沙群岛就在这个范围之内。•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国强告诉记者,元朝时期,为了统一全国历法,元世祖敕令时任都水监、天文学家郭守敬主持开展实地测量,此即“四海测验”。1279年,郭守敬进行“四海测验”时,选定的27个纬度测量点之一就有黄岩岛。而这一事实,在中国历史文献中有着清晰的记载。•铁证二:中国对黄岩岛进行了长期的开发利用•黄岩岛海域是我国渔民的传统捕鱼场所,自古以来,我国渔船经常赴黄岩岛海域进行渔业生产活动,渔民还在岛上修建了码头等设施。中国政府近年来多次派科学考察队到黄岩岛进行考察。1977年10月,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人员登上黄岩岛考察。1978年6月,该所人员再次赴黄岩岛进行考察。1985年4月由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组织的综合考察队登上黄岩岛实施综合考察。1994年,我南海科学考察队抵达黄岩岛进行考察,并在岛上建立了1块1米高的水泥纪念碑。•铁证三:中国最早将黄岩岛列入版图、实施主权管辖•从法律层面上看,中国对黄岩岛拥有主权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对该岛长期行使着有效管辖。作为官方行为,元朝时期的“四海测验”就体现了这一点,而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北京大学海洋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红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首先,中国政府曾于1935年、1947年和1983年三次正式公布黄岩岛的名称。其次,中国历代政府出版的官方地图均将黄岩岛标为中国领土。第三,在行政管辖方面,黄岩岛一直不间断地在中国广东省、海南省的管辖之下。目前,黄岩岛由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实施行政管辖。第四,从20世纪70年代起,中国政府受理并批准了多次国际无线电爱好者要求登岛探险的申请。•“批准申请和行政管辖行为完全是官方的、政府的行为,这是证明中国行使管辖权的直接证据。”李红云说。•铁证四:一系列国际条约规定,黄岩岛不在菲境内•因为历史特殊,所以菲律宾的领土范围是由一系列国际条约确定的。中国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张海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包括1898年美西《巴黎条约》、1900年美西《华盛顿补充条约》和1930年《英美协定》等,这些条约明确地界定了菲律宾领土的西部界限在东经118°。黄岩岛位于东经117°51′,根本不在上述条约界限范围内。此外,1947年美菲一般关系条约、1952年菲美共同防御条约、1961年菲律宾关于领海基线第3046号法令和1968年菲律宾关于领海基线的修正令等,都反复地重申了上述条约的法律效力,确认菲律宾的领土范围,却从来都不包括黄岩岛。•铁证五:长期以来菲律宾官方地图从未包括黄岩岛•“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菲律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