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水环境的综合分析黄河流域全图孕育中华文明,被称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水量并不丰沛,如今,她以占全国2%的水资源量,浇灌着占全国灌溉面积15%的土地,养活着1.1亿人口,而享受黄河水资源的人口达1.72亿之多,其开发利用率已高达84%,远远超出国际公认的40%的警戒线。纵然如此,沿黄地区的严重缺水不仅是现在更是将来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一双双渴求的眼睛都在紧紧地盯着黄河。黄河病矣,黄河危矣!司马迁《史记》记载,尧舜时代洪水泛滥,民不聊生,大禹率万民治水,终使众河朝宗于大海,万方朝宗于天子,华夏呈现出一派怡然富足、井然有序的宏伟景象。华夏民族的治世是由治河启始的,华夏一统是与众河朝宗一同形成的。自古至今,黄河兴衰与中华民族的兴衰密切相关。秦代的大兴土木、汉代的大规模屯田、隋唐时期的大面积森林植被破坏,使黄河流域生态一步步恶化,进而导致黄河下游的泥沙淤积和频繁决口。但黄河流域的生态破坏尤以近代为甚,其中黄土高原各省的森林覆盖率仅及5000年前的几十分之一甚至1%,黄河下游平原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也只剩1/20到1%,1900~1938年,黄河下游竟决溢31次之多,为历史之最。随着黄河流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人口的膨胀,废污水排放量与日俱增,水土流失日益严重,黄河断流时常出现,黄河造成的灾难常常呈累加和辐射状态,成为我国长期经济贫困、社会落后、人民苦难的根源之一。黄河断流黄河流域水污染及其治理1、黄河流域水环境现状黄河干流由于水量少、水环境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染最严重的河段主要集中在宁夏石嘴山市至内蒙古乌达桥、内蒙古三湖河口至甘肃喇嘛湾以及陕西潼关至三门峡等河段。黄河流域污染已形成点源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排放叠加、各种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相互复合的严峻形势,黄河、淮河、海河、辽河成为污染最严重的四条河,70%成为三类水(不可饮用)或五类水(毒性已经破坏生态系统)。西北和华北约1.6亿城乡人民深受其害,而受害最深的是农业、农民。从青海,经甘肃、宁夏、至内蒙古,黄河沿岸能源、重化工、有色金属、造纸等高污染的工业企业林立,废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大。污染案例山西省介休市松安村用被污染了的汾河水浇地,致使200亩玉米及杨树死亡。2002年,青海省海东地区平安县东庄村的近百亩小麦,引溉了污染的湟水后被活活烧死。目前沿黄地区引黄灌溉面积已发展到1.1亿亩,用水占黄河总用水量的90%。黄河水污染不但造成农作物品质下降,还使一些农田水利设施报废,给农业造成的损失每年最高已达33亿元。污水处理黄河流域8省已建成污水处理厂25座,日处理能力217万吨,而实际日处理能力只有86.8万吨,流域内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仅为13%,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目前黄河是下游忙治理,上游忙排污;干流控制紧,支流排污易。臭水入村、毒水浇地、脏水进肚,黄河水成“三害”黄河水污染组图宁夏第三排水沟的污水直接流入黄河污染的水恶臭难耐,孩子们上课都要带着口罩。黄河水被污染的危害一是水污染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二是水污染危及到了沿黄百姓的饮水安全黄河担负着沿黄地区50余座大、中城市和420个县的城镇居民生活供水任务,随着流域生产和生活废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大,黄河水质不断受到污染,居民饮用水安全已经受到威胁。1999年,黄河龙门以下河段发生严重污染,下游沿黄一些城市引黄供水一度停止近一个月。2003年,三门峡水库蓄水发生严重的污染,国家紧急启动的第7次引黄济津被迫停止。三是水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黄河许多支流在五六十年代水清鱼跃,日趋严重的黄河水污染,破坏了黄河生态系统,使黄河河道中近1/3的水生物绝迹。四是地下水的污染问题黄河流域以地下水为主要水源的城市,由于大量超采地下水,西宁、兰州、银川、包头、太原、西安等大中城市市区,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漏斗区范围不断扩大,以致引起地面沉降,地下水水质也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3、黄河流域水环境污染问题的成因一是水资源短缺。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十分匮乏,人均水量还不足700m3,相当于全国人均占有河川径流量的30%,由于时空分布不均匀,水环境容量非常有限,极易遭受污染破坏。二是地区利益驱动,工业污染日趋严重。工业污染占全河废污水排放总量的73%,,三是立法、治污工程措施不力。黄河流域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四是面源污染较严重。五是管理体制尚未健全。4、防治黄河流域水污染的对策一、完善水资源管理的法规体系二、进行流域统一管理三、加大对沿黄污染源的监管力度四、转变水污染防治思路,从单纯水质管理向流域水生态管理转变,从目标总量控制向容量总量控制转变。五、建立节水型社会,加强对污染物的防治六、加强农业耕作的科学管理七、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黄河流域其他问题二、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三、黄河断流黄河的频繁断流始于1972年,主要发生在下游的河南、山东河段。黄河第一次断流出现在1972年。此后26年间,黄河有21年断流。1999年国务院授权黄委会对黄河水统一管理以来,黄河一直没有断流。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分布图黄河断流组图黄河入海口黄河断流的原因一是黄河流域水资源贫缺。黄河流域大部分属于干旱、半干旱区,降水稀少,二是黄河流域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在空间分布上。三是降雨、径流量明显减少。解决黄河断流,必须采取综合手段,多管齐下:一要靠行政手段,二要靠经济手段,调节供求量,建立一套科学的水价形成机制。三要靠工程手段,通过水利工程调度,合理调剂水量。四要靠科学技术手段,提高水量调度的科技含量,实现远程控制,优化水资源配置。目前黄河水量调度仍然缺乏足够的科技手段的支持。五要靠法律手段,用法制手段实现供求的平衡。将来,对超量用水的行为要用法律手段进行制裁。采取强制措施,厉行节约用水。四、黄河凌汛问题黄河流域东西跨越23个经度,南北相隔10个纬度,地形和地貌相差悬殊,径流量变幅也较大。冬春季受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冷空气的影响,偏北风较多,气候干燥寒冷,雨雪稀少。流域内冬季气温的分布是:西部低于东部,北部低于南部,高山低于平原。元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年极端最低气温:上游-25~-52.3℃,中游-20~-40℃,下游-15~-23℃。因此,黄河干流和支流冬季都有程度不同的冰情现象出现。这些冰情除对冬季的水运交通、供水、发电及水工建筑物等有直接影响外,尤其在河流中出现冰塞、冰坝这种特殊冰情以后,还会导致凌洪泛滥成灾。五、关于黄河洪水问题1933年的八月上旬,黄河中游河口镇至陕县间,发生了一次自1919年建立陕县水文站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大洪水。1958年7月14日至18日,黄河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发生了一次大暴雨洪水。黄河花园口站7月17日晚,出现了自1919年以来的最大洪峰流量22300立方米/秒。1982年7月29日至8月2日,黄河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降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山陕区间和泾、络、渭、汾河降大雨到暴雨。黄河三花间干流及伊洛河相继涨水,花园口站8月2日18时出现流量15300立方米/秒的洪峰,7天洪量50.2亿立方米,10000立方米/秒以上流量持续52小时,是1958年以来的最大洪水。洪水防治措施---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集防洪抗旱发电灌溉于一身三门峡水电站黄河美景黄河下游大堤黄河第一桥--兰州中山桥黄河胜利大桥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