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1.市场失灵2.垄断3.外部影响4.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5.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第八章一、市场失灵由于种种原因,价格在调节经济的同时也会带来许多副作用,使市场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出现市场失灵。市场失灵的原因1.市场经济活动经常受到经济波动(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影响,使稀缺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2.市场中垄断因素的存在,阻碍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3.市场本身无法正当地解决外部影响对经济带来的各种影响;4.市场不能提供公共物品;5.信息不完全也会阻碍市场经济有效运转;6.市场中的价格机制无法兼顾社会的非市场目标,缩小贫富差距。二、垄断与效率损失1.与竞争性厂商相比,垄断厂商的产量低而价格高,社会福利因此受到损失。2.在竞争市场上,厂商只能通过改进技术和管理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来获取超额利润,而垄断厂商却可以依仗其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利润,从而使改进技术和管理的动力大大下降。3.在一些国家,垄断权力的取得,往往依靠政府有关部门赋予特权,因此,一些厂商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以获得垄断利润,而向政府官员行贿,或向政府官员游说即寻租。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公平竞争,干扰了市场秩序,还使许多资源浪费在非生产活动上。从社会福利来评价垄断市场DABCP,CP*PeLMCLACQMRQ*QeO消费者剩余的变化为:△CS=-A-B生产者剩余的变化为△PS=A-C社会总福利即市场剩余的变化为:△CS+△PS=-B-C反垄断政策1.法律手段:反托拉斯法。如美国国会从1890年到1950年通过一系列法案,反对垄断。其中包括谢尔曼法(1890年)、克莱顿法(1914年)、联邦贸易委员会法(1914年)、罗宾逊—帕特曼法(1936年)、惠特—李法(1938年)和塞勒—凯弗维尔法(1950年)。2.行政手段:价格管制(自然垄断)QDMRP,CPeMCACQePMCPACQMCQAC三、外部影响外部影响或外部性,是指单个生产者或消费者在自己的活动中产生了一种有利影响或不利影响,这种影响带来的收益或成本都不是消费者和生产者本人承担的。当个人从其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小于该活动所带来的社会利益时,存在外部经济。包括生产的外部经济(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消费的外部经济(教育子女)。当个人为其活动中所付出的私人成本小于为该活动所付出的社会成本时,存在外部不经济。包括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排放污水)和消费的外部不经济(吸烟)。外部影响举例20世纪初的一天,列车在绿草如茵的英格兰大地上飞驰。车上坐着英国经济学家庇古。他边欣赏风光,边对同伴说:列车在田间经过,机车喷出的火花(当时是蒸汽机车)飞到麦穗上,给农民造成了损失,但铁路公司并不用向农民赔偿。这正是市场经济的无能为力之处,称为“市场失灵”。将近70年后,1971年,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勒和阿尔钦同游日本。他们在高速列车(这时已是电气机车)上想起了庇古当年的感慨,就问列车员,铁路附近的农田是否受到列车的损害而减产。列车员说,恰恰相反,飞速驶过的列车把吃稻谷的飞鸟吓走了,农民反而收益。当然铁路公司也不能向农民收“赶鸟费”。这同样是市场经济无能为力的,也称为“市场失灵”。同样一件事情在不同的时代与地点结果不同。两代经济学家的感慨也不同。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火车通过农田无论结果如何,其实说明了同一件事:不管外部经济或不经济,从社会的角度看都会导致资源配置的错误,即造成市场失灵。外部影响和资源配置失当D=MRPeQeQ*OQPMCMC+ME资源配置失当:生产的外部不经济D=MRPeQeQ*OQPMCMR+ME资源配置失当:生产的外部经济1.外部成本内部化:税收和补贴、企业合并针对外部经济行为——采取补贴、减免税等措施补偿私人收益低于社会收益的部分。针对外部不经济行为——采取罚款、征收特别税等惩罚措施使私人成本上升到与社会成本一致。如果一个企业的生产影响到另一个企业,可以使两家企业合并。2.确定所有权:如果财产权是完全确定的并得到充分保障,有些外部影响可能不会发生。对付外部影响的措施外部成本内部化举例:岩盐的溢出成本美国北部各州的地方政府冬天时使用岩盐来溶化街道和高速公路上结的冰。问题是岩盐具有腐蚀性:他使得汽车和桥梁这类金属物生锈,并且还危及到路边蔬菜的生长。纽约州的一项研究表明,每吨岩盐将会造成1600美元的损失,而一种新的解冰剂碳酸镁钙则不会产生负效应。如果各州的地方政府改用碳酸镁钙,为街道和高速公路上溶化冰的成本(包括腐蚀成本)将减少大约2.44亿美元。为什么地方政府不放弃岩盐而使用碳酸镁钙呢?一个小的地方政府只关心溶化街冰的预算费用。地方政府之所以用岩盐,是因为它便宜,每吨只卖20美元,而碳酸镁钙为每吨400美元。如果各州政府对每吨岩盐征税1600美元,岩盐的净价格(1620美元)将超过碳酸镁钙的价格(400美元),从而地方政府将转而使用碳酸镁钙。科斯定理只要明确地规定法定所有权,并且可以自由交换,只要所有权的交易成本为零,那么,不论所有权在开始如何分配,市场机制所导致的均衡状态符合最有效率状态。即:科斯认为在产权明晰的前提下,政府不需要制定微观经济政策,市场机制就能通过自我调节,使克服负外部性的成本降到最低限度。例如,假定有一工厂排放的烟尘污染了周围5户居民晾晒的衣服,每户由此受损75元,5户共损失375元。再假定有两个解决方法,一是花150元给工厂烟囱安装除尘器,二是给每一户买1台值50元的烘干机,5户共需250元。不论把产权给工厂还是给居民,即如果听任市场机制发生作用,工厂或居民都会自动采取150元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这样最节省。科斯定理认为,外部影响之所以导致资源配置失当是由于产权不明确。如果产权明确,且得到充分保障,有些外部影响就不会发生。在上述例子中,只要产权归工厂或居民是明确的,则他们中任何一方都会想出用150元安装一个除尘器来消除污染,即解决外部影响问题。四、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经济学家对灯塔一直情有独钟。19世纪英国经济学家穆勒指出,虽然海中的船只可以从灯塔的指引而得益,但若要向他们收取费用,就办不到。除非政府用强迫抽税的方法,否则灯塔就会无利可图,以致无人建造。稍后另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西奇威克发展了穆勒的观点,认为在像灯塔这种情况下,以市场收费来鼓励提供服务的观点大错特错,因为这些服务为社会需要而又无法收费。20世纪剑桥学派代表庇古则以灯塔说明了市场失灵。萨缪尔森也有类似的观点。灯塔之所以为经济学家津津乐道,就在于它是一种不同于一般物品的公共物品。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公共资源私人物品的特点:1.排他性:只有对商品支付价格的人才能使用该物品;2.竞用性:如果某人已经使用了某个物品,则其他人就不能同时使用该物品。公共物品既不具有排他性,又不具有竞用性。如国防、路灯、灯塔等。公共资源不具有排他性但具有竞用性。如海鱼、公地等。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DADBDOQPS私人物品:市场的需求曲线为私人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DADBDOQPS公共物品:市场的需求曲线为私人需求曲线的垂直加总P0QAQBQ0=QA+QBQ0EEPBPAP0=PA+PB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是虚假的,因为:1.单个消费者通常并不清楚自己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价格,更不用说去准确地陈述他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与价格的关系;2.即使单个消费者了解自己对公共物品的偏好程度,它们也不会如实地说出来。为了少支付价格或不支付价格,消费者会低报或隐瞒自己对公共物品的偏好。它们在享用公共物品时都想当“免费乘车者”,不支付成本就得到利益。由于单个消费者对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不会自动显示出来,故我们不能将它们加总得到公共物品是市场需求曲线并进而确定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提供。政府通过税收获得生产资金,也使所有免费乘客买票;同时免费将物品提供给全体社会成员,使物品得到最大限度的使用。政府如何确定某公共物品是否值得生产以及应该生产多少呢?分析的方法是:成本—收益分析法。公共资源——公地的悲剧考虑这样一个乡村,村里有一块公共土地,村民们在这块公地上放牧奶牛。如果每一个村民都能够毫无限制地使用公地,则实际的均衡奶牛数量将远远超过它的最优水平。由此引起的后果就是:公地将永远长期的超载放牧而日益衰落。假设用x来表示公地上放牧的奶牛的数量。每头奶牛每天可生产牛奶1公斤。x头奶牛每天共生产牛奶x公斤。设牛奶的需求函数为:P=a-bx于是,放牧x头奶牛的总社会收益和边际社会收益分别为:TRS=Px=ax-bx2MRS=a-2bx再设购买一头奶牛需要花费1000元钱,并假定这就是喂养奶牛的所有支出。于是,放牧x头奶牛的总社会成本和边际社会成本分别为:TCS=1000xMCS=1000使整个乡村的利润达到最大的条件是MRS=MCS,即a-2bx=1000得到公地的最优放牧量为:2b1000ax*假设用x1来表示某个典型村民拥有的奶牛数量,x2表示其余村民拥有的奶牛数量。此时牛奶的需求函数可表示为:P=a-b(x1+x2)其中,x1+x2=x,此时,该典型村民的总私人收益和边际私人收益分别为:TRP=Px1=ax1-bx12-bx1x2MRP=a-2bx1-bx2=a-bx-bx1由于边际私人成本与边际社会成本相同,也等于1000,故使该典型村民利润达到最大的条件是:a-bx-bx1=1000令x1=kx(0≤k≤1),这里k表示典型村民拥有的奶牛数量x1在整个乡村拥有的奶牛数量x中所占的比例。这时,典型村民利润达到最大的条件可改写为:a-bx-bkx=1000得到公地的实际放牧量为:k)b(11000ax**解决公地悲剧的方式1.该乡村作出集体决策来规定在公地上放牧的奶牛的数量,任何个人不得超过所规定的数量进行放牧。2.乡村的公地由某个个人所有。与牛共舞:印第安人的牧场早在英国清教徒移民美国之前,整个美洲大陆都是印第安人的天下。印第安人的生活以狩猎为主,比方说,吃野牛的肉,穿野牛皮的衣服。由于野牛属于共同财产,任何人都可以狩猎,大家都希望多捕猎一些。经过经年累月的狩猎,野牛的数量逐渐减少。为使野牛能够持续维持一定的数量,以供印第安人猎食,有些睿智的印第安长者就将狩猎区划分为几块。然后规定每年只准在某一块地区狩猎,让其他地区的野牛能有喘息与再生。如此每年轮流在不同的地方狩猎,印第安人也得以长时期保有足够的野牛群维生。五、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信息的特点:从质的方面看,信息类似于公共物品,不具有竞用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没有排他性。从量的方面看,信息的价值可以用比较的方法来计算:获得新的信息可能会促使经济主体改变自己的决策,而决策的改变又可能导致预期收益的变化,于是可以用预期收益的变化来确定这一新增信息的价值。信息不完全,不仅是指那种绝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由于认识能力的限制,人们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任何情况,而且是指“相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市场经济不能生产出足够的信息并有效地配置它们。信息不对称,是指经济交易的双方对有关信息了解和掌握得不一样多。举例:信息的价值某鲜鱼零售商考虑为明天的销售进货。他的鱼池的容量有限,最多只能进货800公斤。鲜鱼的进货价格是每公斤6元,而明天的售价则是不确定的:有50%的可能性行情很好,价格为每公斤8元;也有50%的可能性行情不好,价格为每公斤4元。如果信息完全,这意味着该零售商能够事先确切地知道明天鲜鱼的销售价格,从而可以据此作出正确的进货计划:如果确知明天行情好,价格为8元,则今天就把进货量定在最大,即800公斤,这样,赚得的利润是1600元;如果确知明天行情不好,价格为4元,则把进货量定在最小,即0公斤,赚得的利润就是0元。故零售商的预期利润为:50%×1600+50%×0=800如果信息不完全,零售商无法事先确切地知道明天鲜鱼的销售价格,在这种情况下,零售商无论进货多少,预期利润都是0元:50%×(2x)+50%×(-2x)=0因此,在这里,信息的价值为800元。逆向选择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