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仿制药研发中杂质研究与控制专题杂质的分类•无机杂质—在原料药及制剂生产过程中带入的无机物。(药物降解产生无机杂质的可能性小,稳定性研究一般不考察)•残留溶剂—是指在原料药及制剂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有机溶剂的残留。•有机杂质—包括工艺中引入的杂质和降解产物,通常称为有关物质。2杂质检测方法•一般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光谱法•色谱法3杂质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与工艺研究、质量研究其他项目、稳定性研究、药理毒理及临床研究间存在着密切关系,直接关系到上市药品的质量及安全性。•药理活性或毒性杂质—安全性•普通杂质,控制纯度—有效性•杂质产生的原因—优化工艺,提高生产水平4要做到宏观与微观结合,理论与实践齐飞,才能大开大合、融会贯通。即:(1)针对仿制药与原研制剂共有的降解杂质谱,要“厘清思路”。(2)针对仿制品中存在的特有杂质,要把握好研究与控制的“度”。5从宏观讲述杂质对于临床的意义•若主成分尚未吸收,未能达到目标血药浓度,成为了“安全无效”或“安全不怎么有效”的药物。解决主要矛盾后再来研究杂质。故“杂质不是高科技,生物利用度才是高科技”。•全世界都公开的技术指标就一定不是高科技,看不到的才是高科技。6质量标准中制订有关物质检查项的原则★阐述原料药质量标准中必须拟定有关物质的原理★阐述制剂质量标准中可不拟定有关物质的情形当原料药→0天制剂→至效期,两个环节有关物质皆未变化,则可不拟定。因制剂质量标准仅关注降解杂质。▲但注射剂必须拟定。(因前几年的“药害事件”)。杂质谱研究思路•原研制剂杂质谱→仿制原料药杂质谱→仿制制剂杂质谱。•切记与原研原料药杂质谱无任何关系!所以,重点关注各国药典原料质量标准中与制剂相同的降解杂质即可,免得劳民伤财!•仿制制剂剂型与原研制剂剂型不同时,也可参照该思路。8举例——双氯芬酸钠•双氯芬酸钠:•杂A•杂B:B.R1=CHO,R2=Cl•杂C:C.R1=CH2OH,R2=Cl•杂D:D.R1=CH2-CO2H,R2=Br•杂E: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立项后即刻派人购买原研品,至少购买来不同时间段的3个批号,以知晓该时间点时杂质的降解情况和含量。★随后,取最新批号样品进行加速或长期试验(至少6个月考察),进一步观测杂质降解情况和增长速率,同市场流通样品做综合比较分析。10六类仿制药的研发——“解读”既有质量标准……(1)查询所有制剂与原料药的质量标准。(着重看制剂质量标准,解读试验条件、杂质种类、杂质限度;至于原料药,着重看与制剂相同降解杂质)(2)根据剖析结果购买杂质对照品。(3)必要时针对自身特点,拟定个性化的注册标准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所谓“仿品种而不是仿标准”原则。(4)也绝非将自我仿制做到皆0.10%以下。此乃“自断后路”!!!对原研制剂有关物质的“剖析”★综合分析既有质量标准,色谱条件可酌情改变,如:(1)尽可能使用25cm长色谱柱。(2)适当减少有机相比例,使各峰分离度增加。(3)主成分出峰时间至少12min以后(流速1.0ml/min时)(4)(4)梯度洗脱流动相配制:•最科学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A相为高比例水相-低比例有机相、B相为低比例水相-高比例有机相(建议至少为10%水相)•其次是A相为高比例水相-低比例有机相、B相为纯有机相。•最不科学的配制方式:A相为纯水相、B相为纯有机相。流动相举例——左氧氟沙星13•其他:如认为既有质量标准拟定的供试品浓度、波长、进样量等参数不合理,欲进行更改,可对它优化。但是,要记住,基于既有质量标准测定法的系统优化与改进过程应在申报资料中予以呈现,而非仅陈述最终结果。14获得原研制剂杂质谱(1)分别测定原研制剂有关物质情况(核心:积分限度0.05%,引申至原料药积分0.03%。小数点保留2位即可,切不可过多,如0.25%、0.08%)(2)取原研制剂的最新批号,分别进行长期试验和加速试验6个月。(3)测定技巧:最终一并进行(样品置于冰箱冷藏)。(4)获得原研制剂“杂质谱”。(5)顺便采用DAD检测器测定一下主成分纯度。ICH对制剂中杂质研究的限度要求•【报告限(即杂质积分限)——解读为最小峰面积的设定】16ICH对制剂中杂质研究的限度要求•【鉴定限(需定性、知晓结构式的杂质量)——解读为合成人员的“技术瓶颈”】17ICH对制剂中杂质研究的限度要求•【质控限(即质量标准中一般允许的杂质限度,如制订的限度高于此限度,则应有充分依据)——解读为超出该限度时,要么同原研制剂、要么通过动物的药理毒理试验,确证出该杂质限度值】18对比仿制制剂与仿制原料药的要求★针对原研制剂中不增加的未知杂质(1)杂质含量在鉴定限0.2%以上仿制品中该杂质可以存在,含量不超出原研制剂即可,且6个月考核结果该杂质量无变化/不增加。结论:质量标准中无需单独控制,笼统要求即可。★针对原研制剂中不增加的未知杂质(2)仿制品可超出原研品,但只要小于原料药鉴定限0.10%以下即可。且6个月考核结果,该杂质量无变化/不增加。注;但考虑到最终临床使用的是制剂,故可再根据制剂要求,放宽至0.2%。或是原研品中特有,仿制品中无,故无需研究。结论:质量标准中无需单独控制,笼统要求即可。对比仿制制剂与原研制剂的要求★针对原研制剂中不存在的杂质仿制品存在的特有杂质,必须在0.10%~0.20%以下,即便在加速试验时增加,但只要6个月不超过0.2%也可。强烈不建议:因杂质量大于上述限度,去进行杂质结构确认与定量,甚至药理毒理研究,推算出其限度,证明自身产品杂质量小于该限度的“钻牛角尖”作法!解决办法:从原料药合成路径和制剂工艺入手;或提取原料药等手段。(交给制剂员或原料厂工作)对比仿制制剂与原研制剂的要求★针对原研制剂中不断增加的杂质(1)借鉴既有质量限度值(因是共有降解杂质)。(2)购买来对照品,验证校正因子。(3)只要仿制制剂未超出质量标准中所规定限度值,即便超出原研制剂量亦可(通过缩短有效期)。但现今仿制品效期不允许短于原研品,故该杂质降解速度不能快于原研品,效期也不能短于原研制剂了。(4)如超出,可考虑更换辅料、精制原料、采用密封性更好的包装或是其他办法予以解决。对比仿制制剂与原研制剂的要求质量标准拟定法——杂质定量法★虽杂质对照品法最为准确,但对照品的获得较难。乐于采用“相对保留时间-校正因子结合法”。(1)杂质对照品仅用于研究时验证校正因子和系统适用性试验用。(2)校正因子在0.9~1.1时可忽略,超出0.5~5.0时应考虑改变检测波长,如无法调节,应考虑采用杂质对照品法。杂质校正因子的测定(1)主要是针对降解杂质而言。(2)从国外药典会或某实验室购买来(必须有纯度值),测得该杂质校正因子。(3)如有些较难得到的杂质对照品的杂质,也可参考文献报道值,则可直接采用。(4)或通过自我合成制备→结构式确认→获得纯度值→测得校正因子。需提醒的是:无论何种途径获得的杂质对照品,纯度值无需很高,只要该值准确、误差范围以内即可。24质量标准拟定法★质量标准中应尽可能拟定系统适用性试验:(1)采用杂质对照品如采用对照品法测定杂质A,则可规定该杂质峰与主成分峰具有适当的分离度,以保证位于中间的杂质B与G能与主成分峰分开,而不能仅规定1.5的分离度。(2)采用强破坏试验法(3)采用最难分离的杂质。(也可以是最难分离的两个杂质峰予以验证)注意: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制备,一般情况下,杂质-主成分=1:10025质量标准中采用强破坏试验法验证系统适用性的典型图谱26举例——采用强破坏试验法•出处:中国药典2010年版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27系统适用性举例——妥布霉素•出处:中国药典2010版•以下的系统适用性试验不合理。28系统适用性举例——左氧氟沙星•出处:中国药典2010版•以下的系统适用性试验较为合理。29质量标准拟定法★杂质和辅料的定位•对于已知降解杂质A和B,通常采用对照品法或相对保留时间法,前者需制备对照品并供日常检测用,后者简便易行,故推荐后者。•检测制剂时有时会出现辅料峰,保留时间通常较短,可采用“扣除主成分峰相对保留时间多少倍前的辅料峰”的办法。•如果辅料峰位于中间位置,则只能在质量标准中规定:取某辅料、配制成某浓度进样测定,该辅料峰不计入的办法。30质量标准拟定法★质量标准中如何制订杂质限度•例如:杂质A和B是主成分降解杂质,故其限度值在既有质量标准应有规定,参照即可,(如分别不得过0.7%和1.0%),其他杂质无需再参照既有质量标准,可自行拟定为:其他最大单个未知杂质不得过0.5%(可针对某一共有杂质而言),其次单个未知杂质不得过0.2%(针对剩余杂质,遵循ICH规定),所有杂质不得过1.5%(参照既有质量标准总杂质限度值)。•绝非按既有质量标准照搬照抄!!31举例:盐酸普拉克索片的仿制进口质量标准:梯度洗脱、3个波长、13个代号杂质(且分别有校正因子、相对保留时间等)。第一步:勿更改梯度洗脱、仍为3个波长。第二步:测定原研品,设定最小峰面积为0.05%。结果仅检出1个不断增加杂质(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结果也证实)和2个大于0.10%杂质,其他杂质均未检出。第三步:液质联用测定出增加杂质结构式,推算出降解途径;合成并获得该杂质对照品,质量标准中既可拟定采用杂质对照品测定该目标杂质、也可拟定采用“相对保留时间-校正因子结合法”。第四步:对于另2个大于0.10%、但不增加杂质,仿制制剂也应不增加,且含量未超出原研制剂,即可。质量标准中采用笼统法测定即可。目前,很多研究者为了体现自我对“杂质研究的深入和控制的强大”,将所有杂质均订入了质量标准。这种作法是由于未能充分理解制剂质量标准仅关注降解杂质的理念!对于不变化的杂质由于已在原料药/辅料中加以了控制,故制剂质量标准中便无需再控制。国外药典中有些制剂品种的质量标准、有关物质检测项下杂质拟定得较为简单,就是出于此种考虑,绝非是他人偷工减料、质量控制不严。33强破坏试验的意义★研究主成分的杂质谱、降解途径和帮助建立有关物质测定法。★可知晓主成分易受何条件影响,从而来指导处方开发与工艺设计,预防杂质生成。如易受热降解,则湿法制粒应被排除,而采用干法制粒。(这才是该试验的最大用处)★杂质产生5~15%最佳(没有硬性要求)。34试验中的细节与技巧——“有关物质皆未变化”的具体含义★稳定性试验中:含量与有关物质的相辅相成性(1)有关物质与含量间。(有关物质间见上)(2)各时间点含量间。(无变化,应在±2.0%)(3)各时间点有关物质间。(无变化,应在±2.0%)(4)从首张液相图谱开始,最小峰面积便设定为原料药/0.03%或制剂/0.05%。记住:必须紧记要进行空白溶剂或空白辅料样品色谱图测定。针对申报资料中所附的有关物质研究图谱要求1、整齐规一所有图谱的X轴与Y轴均应一致。Y轴的设定以1%自身对照液中主成分峰峰高约10%~20%为宜。2、图谱标识与摆放每张图谱的标识建议在图谱空白处打印出来(如“仿制制剂批号2样品加速试验3个月有关物质测定”)。不建议建立一大列表、置前,图谱上仅标注图谱号,如此查找起来极为繁琐,且不直观。3、图谱基线的稳定性无论何种洗脱方式,均应确保空白溶剂基线平稳后再行检测。36针对申报资料中所附的有关物质研究图谱要求4、申报材料中应附图谱有关物质研究图谱应尽可能附上,尤其方法探索过程、方法学验证、样品测定、稳定性考核等图谱;至于非有关物质图谱,由于仅关注主成分峰,故附一些典型图谱即可。5、图谱基线的稳定性各稳定性考核时间点的积分参数均应一致,以便系统观察杂质变化情况。强烈建议:稳定性或平时检测中,把积分方法里的重要参数记录下来,别依赖保存积分方法。37期待着下一次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