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培训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疟原虫血检江西省疾控中心地病所2010.82血片制作3所需用具载玻片玻片在使用前应清洗。新玻片的清洗方法,是先把玻片浸入有液态洗涤剂的清水中10~20分钟,然后用干净棉巾逐个擦拭,再放入盛有清水的容器中换水3~4次,凉干,最后用干净的柔软的棉巾将玻片擦亮。用于特殊的目的时,最后可将玻片浸泡在95%工业乙醇5~10分钟,再将玻片擦干擦亮。已用过的玻片应先浸泡于或洗涤剂溶液中1~2天,或浸泡于煮沸的5%肥皂水1~2小时,再移到新配置的洗涤剂溶液中1~2小时,逐个擦去玻片上的旧的血膜痕迹,用清水漂洗3~4次,再将玻片擦干擦亮。洗净的玻片每10~20张用白纸包好放入塑料袋内,保存于干燥环境中备用。4采血针一律使用一次性采血针。玻片盒为防止污染和苍蝇吸食血膜,新制作的血膜应放在玻片盒中,厚血膜放置时要保持水平,直到充分干燥。75%乙醇棉球用于采血前后的消毒。记号笔、铅笔用于玻片上写号码。5取血方法采血部位一般人为耳垂,指头,通常在耳垂取血(现场取血建议用大头针采血,一人一针,避免血传疾病)。先用75%酒精棉球消毒取血部位(冬季用手捻动耳垂使其充血后再行消毒),待酒精干后,用左手拇指和食指紧捏耳垂上方,右手持消毒针迅速刺入耳垂下端1~2毫米,不宜过深或过浅。然后用右手中指轻轻向挤压出血。6血膜的涂制用于检查疟原虫的血涂片有两种:薄血膜:是将血液涂呈薄膜状;薄血膜上的血细胞要求平辅在玻片上面。厚血膜:是血液涂成圆盘。7薄血膜取洁净的载玻片2张,1张平置在桌上,以左手拇指,食指夹持载玻片两端(手指切勿接触玻片表面),用另一张边缘平滑(最好为磨口边缘)的载玻片做推片,用推片一端边缘的中点从取血部分取约1微升的血量(相当于1/4火柴头大小),使血滴与平置的载玻片接触,并形成25~30度夹角,待血液向两侧扩展约2厘米长度时,均匀而迅速地轻轻向左推出(约2.5厘米长)。8厚血膜用推片的一角,从取血部位刮取约4微升血量(相当于火柴头大小),使血滴与平置的载玻片接触,再由里向外一个方向旋转,转2~4圈,涂成直径0.8~1厘米大小圆形厚血膜,血膜厚薄均匀,过厚易于脱落,过薄达不到检出率的要求。9涂制厚、薄血膜的位置通常是将厚、薄血膜涂在一张载片上。方法是将载片分为6等分,第1、2格备贴标签及编号用;厚血膜涂在第3格中央,薄血膜涂在第4格前缘至第6格中部。门诊和发热病人血片每片1人,涂1个厚血膜1个薄血膜.10血膜编号血膜制成后,立即用记号笔于玻片面上写上受检者的号码,以防差错,待薄血膜干后再用铅笔于薄血膜中写上血片种类的代号和受检者的个人编号,依次顺序插入标本盒内。11涂制血膜的注意事项涂制血膜时,手指只能持载片的边缘,不能接触玻片表面,以免油污使薄血膜产生空白区以及厚血膜脱落。推片的边缘一定要平滑,才能使推出的血膜均匀一致。刚涂制的血膜要平放在标本盒内,干前勿倾斜,以免造成血膜厚薄不均,厚处不易溶血和着色而影响检查结果;晾干血膜时应注意防尘、防止苍蝇、蟑螂等昆虫吮吸血膜,干后应及时装入标本盒并盖严,新的木制标本盒需敞开放置一段时间,让木醇挥发后才能使用,以免厚血膜红蛋白被其固定,不能溶血或染色效果不佳。血膜让其自然干燥,切忌用太阳晒或火烤,干透后才能用甲醇固定薄血膜。夏天标本尽可能24~48小时内固定染色;冬天也不能超过72小时。放置时间越久,厚血膜越不易脱血,染色效果也差。12血片染色13吉氏染液的配制将吉氏粉5g置于研钵中,加入少量甘油充分研磨,然后边加边磨,至甘油250ml加完为止,倒入500ml有塞玻璃瓶中。在研钵中加入少量甲醇,洗掉剩余部分,倒入瓶内,再次加甲醇,洗后再倒入瓶中,至甲醇250ml洗清研钵中甘油为止。塞紧瓶塞,充分摇匀,置室温内,每天用力摇动溶液5分钟,3天后即可使用。也可在带有紧口瓶塞的硬质玻璃瓶中放入约50个玻璃珠(直径3-5mm),用玻璃漏斗把甘油灌入瓶中,再把吉氏粉放入漏斗中,用甲醇缓慢地把所有染料粉冲入瓶内,塞紧瓶塞,置于室温内,每天用力摇动5分钟,3天后即可使用。14瑞氏染液的配制将瑞氏染剂粉1g置于研钵内,加入15ml甘油充分研磨后,倒入有塞玻璃瓶中,再用500ml甲醇洗出研钵中的甘油溶液,倒入瓶中,摇匀后,置室温下,每天摇动5分钟,3天后即可使用。此方法染色的时间短,但染色效果不如吉氏染液效果稳定,又不能大量血片染色,可用于门诊应急血片时用。15吉氏染液染色方法先用甲醇或无水酒精固定薄血膜,待干后进行染色。成批血片染色:将已固定薄血膜的血片插入染色缸,倒入2%吉氏染液稀释液(2毫升原液加中性蒸馏水98毫升稀释均匀即成),同时对厚薄血膜染色30分钟,然后用清水轻轻将染液冲去,再用清水轻轻冲洗一次,干净后将血片标本(血膜面朝下)插于晾干板上,待干镜检。单张血片染色:薄血膜经固定干燥后,用2%吉氏染液稀释液1-2毫升,滴入血片标本上染色30分钟左右,或用中性蒸馏水1毫升,加吉氏母液1-2滴,混合均匀后滴入血片标本上,染色10-15分钟,然后用清水轻轻将片上的染液冲洗干净,晾干镜检16瑞氏染液的染色方法先用蜡笔在厚、薄血膜间划一界限,滴几滴蒸馏水在厚血膜上溶血,溶血后倾去水滴。在薄血膜上加瑞氏染液5~8滴,染色1~2分钟。然后再加5~8滴蒸馏水于薄血膜上,用吸管将染液与蒸馏水混合均匀后,把染液引到厚血膜上,使厚血膜再染色10分钟。用清水轻轻冲去染液,晾干。17影响血片染色好的坏因素染料溶剂的质量染料、甲醇和甘油如果不纯,常使配制的染液偏酸或偏碱而影响染色效果。因此必须用分析纯的甲醇和中性甘油,而且在配制时所用的器具必须干净而无水份。染液的新旧新配制的染液因色素尚未充分溶解,染色力较弱且常有沉渣。染液存放时间越久,染色力越强。通常在染液配制1-2周后才使用,盛装染液的瓶子应加塞盖密。以防吸潮而影响染液质量。染液稀释后使用时间染液的主要成份是美蓝、伊红和由美蓝氧化产生的天青,三者能在酒精溶液中溶解,但在水溶液中伊红遇到美蓝和天青即产生沉淀。因此,必须在稀释染液当时使用,一般在半小时内染色力最强。18影响血片染色好的坏因素染液的稀释浓度与染色时间染液的浓度高其着色就快而深,染色时间相对缩短,疟原虫寄生红细胞的薛氏点粗大显著,但颜色常偏蓝;染液浓度过低则染色时间相对长一些,颜色偏酸红,薛氏点不明显或消失。稀释和冲洗用水为使厚、薄血膜着色较好,应使稀释的染液呈中性或稍偏碱性,故应用pH7.0~pH7.2的水稀释。当染色太蓝,可用pH较低的缓冲水冲洗;如染色太红,则用pH较高的缓冲液冲洗;如染色太深,可延长冲洗时间,予以校正。19薄血膜中常见的血液成分中性白细胞酸性球血小板大单核球淋巴球红血球20红细胞被间日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胀大、颜色变淡。疟原虫发育至阿米巴样体,红细胞出现薛氏点(Schuffner'sdots)。被恶性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大小正常或稍微缩小,红细胞上有时见到茂氏点(Maurer'sdots)。21人体疟原虫的基本结构疟原虫基本构造为细胞质(胞浆)、核和疟色素细胞质被染成蔚蓝色或深蓝色,随着虫体发育长大,细胞浆逐渐增多。间日疟原虫发育到大滋养体阶段,胞浆呈阿米巴样活动,胞浆内有空泡。22核即细胞核或染色质粒。在正常情况下核呈鲜红色,呈圆形或不规则的颗粒状。核的结构致密,只有在个别发育阶段较为疏松,例如间日疟原虫雄配子体的核。有时因胞浆厚密或染色深蓝,使核呈暗红或紫红色。疟色素不着色,颜色和颗粒的形状,因疟原虫种类而异。间日疟原虫的色素颗粒呈短棒状,黄褐色;恶性疟原虫的色素颗粒呈细砂状,黑褐色;23间日疟早期滋养体--环状体约占寄生红细胞的1/3,很少见到一个红细胞寄生2个环状体和一个环状体有2个核。24间日疟滋养体-大滋养体25间日疟裂殖体2.1未成熟裂殖体(immatureschizont)经40小时晚期滋养体发育成熟,虫体变圆,空泡消失核开始分裂又称裂殖体前期色素聚集成团块成熟裂殖体约有12-24个细胞核胞浆也随之分裂受染RBC胀大、颜色苍白、虫体几乎充满红细胞26间日疟原虫雌雄配子体27恶性疟原虫--环状体环纤细可见数粒,大小不一,红色粗大的茂氏点核1个,但2个常见,红细胞常含2个以上原虫虫体常位于红细胞的边缘,呈“鸟飞状”28恶性疟原虫—大滋养体一般不出现在外周血虫体小结实,圆形,不活动疟色素集中一团,黑褐色原虫此时开始集中在内脏毛细血管29恶性疟成熟裂殖体裂殖子8~36个,通常18~24个,排列不规则疟色素集中成一团虫体占红细胞体积的2/3至3/430恶性疟原虫雌配子体新月形,两端较尖核致密,深红色,常位于中央疟色素黑褐色,分布于核周围31恶性疟原虫雄配子体腊肠形,两端钝圆胞质色蓝而略带红核疏松,淡红色,位于中央疟色素黑褐色,小杆状,在核周围较多

1 / 3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