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广州大学城总体规划设计修改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GuangzhouUrbanPlanning&ResearchCenter广州大学城发展规划DevelopmentPlanningforUniversityCity,Guangzhou31广州大学城承北启南的地理区位黄埔军校是邻近大学城的重要文化资源第五章广州大学城总体规划设计一、区位与现状条件分析(一)区位条件分析广州大学城西邻洛溪岛、北邻生物岛、东邻长洲岛。与琶洲岛举目相望,规划研究范围43.3平方公里。距广州市中心约17公里,距市桥约13公里,距广州新城约17公里。大学城的区位条件具有以下优势:1.在广州城市空间发展关系上,广州大学城选址正好位于广州的南拓轴上和都会区中,有利于实现良好的城市功能互动,提高广州城市建设的综合效益。2.在广州产业空间发展关系上,广州大学城位于以IT产业为特色的广州新兴产业轴上,通过轴上的产业实体互动,形成“学、研、产”一体化的城市创新基地,有利于知识创新、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提高广州市的综合竞争力。3.在交通区位上,广州大学城位于“广州高速公路交通、轨道交通、普通道路交通、宽带网络信息交通”四位一体的城市交通网络体系中,大学城的多元交通需求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4.在文化区位上,广州大学城附近既有以黄埔军校为代表的近代史迹文化,又有以余荫山房和宝墨园为代表的传统与现代岭南园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GuangzhouUrbanPlanning&ResearchCenter广州大学城发展规划DevelopmentPlanningforUniversityCity,Guangzhou32林文化,还有以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和广州生物岛为标志的现代岭南生态文化,更有广州各高校的校园文化,周边地区浓郁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广州大学城校园文化的建设。5.在广州旅游网络体系中,广州大学城正好处在“三线一中心”的东南水乡旅游线上,校园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将使广州大学城成为广州旅游的一个新亮点。(二)现状条件分析1.土地利用现状广州大学城南岸包含了新造、南村两镇的大部分镇区,东南部用地为生态农业保护区,西南侧为南村工业园用地(调整为研发生产基地)。小谷围岛以低丘陵冲击平原为主,现状多为农业用地和林地,包含穗石、练溪等6条行政村。岛上还包括了一些房地产开发项目,如占地500亩的艺术村,华南碧桂园等。用地情况详见表5-1,表5-2。2.人口现状根据南村镇和新造镇镇政府提供的有关统计数据,截至2000年,在大学城的研究用地范围(以下简称“大学城用地”)内,南村镇建成区人口为16169人,新造镇镇域内的小谷围岛上人口13658人,大谷围地区(南岸地区)建成区人口13534人,总人口43361人。3.道路交通现状和规划情况新造镇、南村镇现阶段以公路为对外交通的主要方式。其中小谷围岛对外交通与外界无路桥相通,全部依靠轮渡;大学城南岸现有3条主干道,分别为市新路、金山大道及金山大道延长线。由于大学城地处广州南拓发展的必经之广州大学城土地利用现状5-1大学城研究范围用地情况表用地类型面积(km2)比例农用地19.9546%商业用地0.51.2%工业用地7.9918.5%住宅用地居民、村民居住用地36.9%商品住宅用地36.9%生态农业用地5.0611.7%其它用地3.88.8%合计43.3100%5-2小谷围岛用地情况表用地类型面积(km2)比例(%)农用地耕地10.427.3859.542.1园地1.307.4林地1.096.2鱼塘0.663.8建设用地528.6未利用地2.0911.9合计17.51100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GuangzhouUrbanPlanning&ResearchCenter广州大学城发展规划DevelopmentPlanningforUniversityCity,Guangzhou33大学城位于广州生态体系的核心采用“TOD”模式,引导大学城开发建设地,在《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中确定的干道系统与大学城有关的包括:东侧京珠高速公路,红线80M城市中部快线,红线60M南侧金山大道(红线60M,已建成)及金山大道延长线(红线60M)。贯穿大学城的南北地铁2号线延长线4.生态环境评价广州大学城现选址具有良好的外部生态条件,按照《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的设想,广州的生态中廊道、大坦沙—黄埔新港廊道及钟村—莲花山生态廊道分别从广州大学城的西侧、北侧和南侧通过,生态东廊道也在东部附近通过。因此,大学城在城市生态结构中的地位相当重要,处于城市生态结构的“绿心”,是广州市连续生态走廊中的中心节点和生态敏感区。该地区原有自然生态条件优越,拥有起伏的地形、连绵的水岸和良好的植被。二、总体规划概念(一)“TOD(交通引导开发)”的发展理念《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中提出了“政府通过预先控制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并以良好的基础设施带动沿线、沿站地区土地开发”的TOD发展模式。广州大学城作为“南拓”发展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充分考虑南拓走廊式发展对其土地使用模式的影响,并促进这一发展方向。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GuangzhouUrbanPlanning&ResearchCenter广州大学城发展规划DevelopmentPlanningforUniversityCity,Guangzhou34“组团生长”的结构理念“网络组织”的功能理念“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大学城的发展将与城市干道和快速轨道交通结合,在全面预征小谷围岛的土地和岛西部的开发形成一定规模后,依托岛中部的南北向交通干道和地铁2号线延长线,形成岛上南北向的发展走廊,这条发展走廊同时是城市级资源共享区。(二)“组团生长”的结构理念对于大学城来说,保持各学校的特色与资源的高度共享同等重要,后者不能以牺牲前者为代价。在规划方案中,各高校相对独立的集中于某一组团内发展,而各组团的某些共享度较高的设施,如图书馆、实验室及研究设施等通过网络体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此外,大学城的发展是在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中完善的,特别是在面临的市场很不确定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创造一个开放的、可生长的系统。“组团”生长的理念顺应了这种情况,组团的规模和数量可根据高校进入的情况调节,而每一个组团的发展并不影响其它组团,从而既保证了规划结构的完整性,又保证了组团发展的灵活性。(三)“网络组织”的功能理念大学城是一个活跃、创新的区域,它的物质空间、功能组织应当以有利于促进各种交流的发生、资源的高效共享为目标。通过构造教学、科研、生活的功能网络及道路、绿化等连接网络,形成大学城完整的网络体系。小谷围岛环形的、圈层式道路网络,将各个组团与共享核心紧密连接起来,从而形成大学城紧密交织的网络系统。(四)“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GuangzhouUrbanPlanning&ResearchCenter广州大学城发展规划DevelopmentPlanningforUniversityCity,Guangzhou35大学城的建设应尽可能保护小谷围岛的湿地生态环境大学城的坡度分析是路网和建筑布局的重要依据之一大学城处于广州市生态结构的核心,而它自身滨水的特点,又是一个对生态环境较为敏感的区域,同时大学城功能本身也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最大限度地保护小谷围岛的生态环境,我们对小谷围岛的地形坡度进行了分析,力求使道路和建筑布局不穿越和破坏山地(同时减少土方开挖)。此外,“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还表现在生态绿化网络的建立、生态区域的保护、较低强度的开发、公共交通的提倡等方面。(五)“数字化”虚拟城市概念广州大学城应是一个数字化的高科技城市,在网上可按照大学城的物质实态虚拟大学园区建设情况。虚拟大学城也有结构清晰的公共“空间”:一级共享的信息资源与大学城的城市级共享设施相对应;各分类信息服务器与组团级共享设施相对应。大学城的居民可以在网上走进和实际建筑相对应的虚拟建筑,居民还可在网上进行交流、咨询、服务等活动。三、规划结构广州大学城的规划结构要重视大学城作为一个特定功能的“城”的特征和其作为一个大学集中地的特点。以资源的分级共享为原则,其空间结构层次为城→组团→校区。大学城作为一个特定功能的新城区的“城”的特征集中体现在依托南北向交通干道和地铁站点形成的带状发展走廊上。在两个地铁站点的辐射范围内,布局了大学城的城市级共享设施,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商业中心和大学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GuangzhouUrbanPlanning&ResearchCenter广州大学城发展规划DevelopmentPlanningforUniversityCity,Guangzhou36城所特有的中心,前者包括大型的商场、超市、专门店、金融机构、邮电局、饭店、办公等设施,后者如公共教学设施、城市公共图书馆、大学城科研中心,信息网络中心、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音乐厅等。在小谷围岛的中心,布局了大型的生态公园、体育中心和少部分低密度的公共设施如图书馆等,以体现大学城作为广州生态结构中的“绿心”的特点。校区作为大学城的基本功能单元组合形成分散的组团式结构,各组团围绕“软核心”(生态公园)设置组团级资源共享设施,组团具有自组织生长的可能性。小谷围岛南岸地区亦采用组团式布局结构,通过南北向交通干道及地铁2号线延长线与小谷围岛相联系。四、功能布局(一)总体功能布局小谷围岛具有较为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且现状条件比较简单,因此布置了大学城最主要和大部分的功能。大学城的教育、科研及居住生活功能集中在小谷围岛内发展。小谷围岛采用“发展走廊+组团软核网络”的布局结构。在南北向长达4公里的发展走廊上,商业金融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房地产业等用地通过适度的空间集聚和功能混合,加上位于岛中心的大型生态公园和体育中心等,利用聚集效应增强了大学城的活力。此外,规划将主要由学校运作的教学科研区形成分散的功能组团,各组团以生态主题公园形成独特的“软核心”,七个组团通过轨道交通衔接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GuangzhouUrbanPlanning&ResearchCenter广州大学城发展规划DevelopmentPlanningforUniversityCity,Guangzhou37形成“软核网络”。小谷围岛南岸地区由于有两个镇的建成区及多个自然村,现状比较复杂,宜作为大学城发展的备用地。因此,在南岸地区预留了两个大学组团。此外,小谷围岛南岸地区还设置相对独立的三个功能组团:①小谷围岛内的村民整体搬迁至岛外,结合南村镇和新造镇镇区的发展规划建设新市镇;②大学城教育、科研及生活用地的比例相对比较稳定,而生产用地的规模一般会有较大的弹性。大学城的高新技术生产用地可集中在该区域金山大道沿线,原南村镇规划工业园区内,这里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宽裕的用地条件,镇内人口可为大学城生产企业就近提供劳动力,使大学城的建设和当地村镇的发展有机结合;③结合化龙生态农业保护区设置农业园区,可作为相关学科的实验基地。(二)大学组团布局本规划将以教育共享设施的辐射范围为标准,形成分散的组团式结构。组团规模以教学科研要求和大学共享设施辐射范围为标准确定,形成七个次级组团,组团的规模在2.5-3平方公里左右。分级组团内包括大学教学区、生活区、教学资源共享区、生态公园。组团以生态公园形成独特的高品质“软核心”,围绕“软核心”规划各大学资源共享区。学生生活区布置在市级共享核心、组团级共享设施、教学科研区之间,便于充分利用共享资源。教学科研区滨江布置,以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对每一个大学组团而言,其主要活动的流向是江滨与核心之间的走向。因此,每个大学组团的向心绿轴就成为其功能组织的主要骨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GuangzhouUrbanPlanning&ResearchCenter广州大学城发展规划DevelopmentPlanningforUniversityCity,Guangzhou38架。大学城的功能安排从江滨指向核心分层铺开,向心绿轴将它们串联起来。(三)共享设施布局广州大学城共享资源的配置分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