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洛可可艺术洛可可艺术是指室内装饰、建筑到绘画、雕刻、家具、陶瓷、染织、服装等各方面的一种流行艺术风格。洛可可为法语rococo的音译,此词源于法语ro-caille(贝壳工艺),意思是此风格以岩石和蚌壳装饰为其特色。是巴洛克风格与中国装饰趣味结合起来的、运用多个S线组合的一种华丽雕琢、纤巧繁琐的艺术样式。洛可可风格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最初是为了反对宫廷的繁文缛节艺术而兴起的。洛可可后来被新古典主义所取代。一、洛可可艺术形成的时代背景与意义形成的背景:当巴洛克艺术风格如日中天,风靡整个欧洲的时候,欧洲大陆的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法国成为了第一强国。于是,欧洲艺术的中心由意大利转到法国。17世纪路易14时期,文治武功达到空前的高度,由于天主教反宗教改革和宫廷豪华生活的需要,形成了巴洛克艺术风格。法国随着路易14去世,路易15登基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巴洛克艺术风格开始为一种享乐主义的艺术所取代,这就是洛可可艺术风格,又被人们称为路易15风格。洛可可艺术是法国十八世纪的艺术样式,其风格纤巧、精美、浮华、繁琐。18世纪被看成是“理性的时代”或“启蒙运动”的时代。趣味从注重高尚的教化转向寻求轻浮的快感。艺术的风格,贯穿着一种共同主题,就是把理性与优美趣味,轻松、明晰的配合起来。洛可可在形成中受到中国艺术的影响,特别是在庭园设计﹑室内设计、丝织品、瓷器、漆器等方面,当时法国艺术取得欧洲的中心地位,洛可可艺术的影响遍及欧洲各国。洛可可艺术的繁琐风格和中国清代艺术相类似。洛可可艺术以其极度华丽纤细的曲线著称,打破艺术上的对称、均衡、朴实的规律,以自由的波浪线条为主,呈现一种华丽轻快、优美雅致、闪耀虚幻的效果,形成了洛可可艺术缺少深刻思想内容和文明的主旨。用自由的曲线抒发追求自由的心情,目的是塑造出一个悠闲的,实际上是懒惰的社会快乐。路易15时期,女权呼声高涨。主要代表人物有华托、布歇和弗拉戈二、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倡导者蓬巴杜夫人,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倡导者,她参与军事外交事务,以文化“保护人”身份,引领当时的艺术潮流。蓬巴杜夫人为路易十五的情妇,封为侯爵夫人。在她的倡导下,产生了洛可可艺术风格,美化妇女成为压倒一切的艺术风尚。她对洛可可艺术风格情有独钟。正是由于她的推动,洛可可艺术风格在法国乃至整个欧洲流行。洛可可风格随后被路易十五的另一位情人杜巴利夫人倡导的新古典主义艺术取代。三、洛可可艺术的特点①曲线趣味,常用C形、S形、漩涡形等曲线为造形的装饰效果。②构图非对称法则,带有轻快、优雅的运动感。③色泽柔和﹑艳丽。④崇尚自然。⑤人物意匠(指诗文、绘画等的构思布局)上的谐谑性﹑飘逸性,表现各种不同的爱,如浪漫的爱、性爱、母爱等。路易十五《路易十五的情妇》导演:罗宾·达维2006年四、法国洛可可绘画艺术的代表人物:让·安东尼·华托弗朗索瓦·布歇弗拉戈纳尔•洛可可绘画——法国洛可可绘画特点:以上流社会男女的享乐生活为对象,描写全裸或半裸的妇女和精美华丽的装饰,配以天堂般的自然景色或异乡风景、奇物。它一方面不免浮华做作,缺乏对于神圣力量的感受;另一方面却以法国式的轻快优雅使画面完全摆脱了宗教的题材。愉悦亲切、舒适豪华的场景取代了圣徒痛苦的殉难。华多:法国18世纪洛可可时期法国画坛上的一位天才画家,也是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一位画家。他出身贫寒,早年游学于巴黎,鲁本斯的作品对其影响很大。后因患结核病,去世时年仅37岁。据说华托生前画过大量裸体素描,但大部分毁于临终以前,传世油画裸体人物也为数不多。主要作品:《发舟西苔岛》、《热尔森画铺》、《爱之园》、《意大利喜剧演员》、布歇:洛可可绘画典型代表人物,法国画家、版画家和设计师,曾任法国美术院院长、皇家首席画师。•绘画主题大多来自于神话故事、贵族人物和田园风光,画面充满了感性的笔调,以及情感上的欢愉;迎合上流社会的趣味,拘泥于色彩。在画中借缪斯、狄安娜等女神的形象,来表现娇艳诱人的女人体。•主要作品:《蓬巴杜夫人》、《浴后的狄安娜》、《休息女郎》、《发舟西苔岛》法、意两国民间传说中的爱情之岛,画面迷离,描绘成一个虚无漂渺、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方。人物雍容华贵,突显洛可可画风的琐细和美感。《热尔森画铺》对贵族的空虚灵魂的绝妙写照《发舟西苔岛》法、意两国民间传说中的爱情之岛,画面迷离,描绘成一个虚无漂渺、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方。人物雍容华贵,突显洛可可画风的琐细和美感。《梳妆》《惊喜》《爱之园》《意大利喜剧演员》《蓬巴杜夫人》《金发佳丽》《后宫佳丽》洛可可全盛时期的代表作--《浴后的狄安娜》画中的狄安娜头戴明显的月形饰物,肤色白中泛红,美貌而性感,但她生性残暴,曾因猎人阿克特翁偷窥其洗澡而把他变成一只鹿,再由他的猎豹把他撕成碎片,所以画家在画面的左右角布置了猎狗和猎物,以暗示裸女的身份。画中人物是布歇的两位专用模特儿缪菲姐妹,画家赋予充分的理想化,躯体坚实丰腴,裸体姿色性感而诱人。《维纳斯的凯旋》《梳妆的维纳斯》《午餐》《朱庇特与卡利斯托》《日落》布歇融合古典主义的造型,巴洛克式的人物结构运动感和洛可可可的享乐主义精神创作而成的。《皮格马利翁和加拉泰亚》传说库普罗斯王皮格马利翁爱上了自已用象牙雕的一尊女人像。皮格马利翁的痴情给维纳斯知道了,她立刻赋予雕像女子以生命,成全了皮格马利翁的爱情。《逃往埃及途中的歇息》在布歇的笔下逃难的圣母子,被描绘在具有古典理想的风景环境中。一群小天使翱翔于空中,圣母宁静地阅读圣经,是一幅祥和欢乐的场面。《火神伏尔甘突然出现在维纳斯和战神马尔斯面前》《牧童》《夏天的田园牧歌》弗拉戈纳尔(言情绘画):法国洛可可风格画家,布歇的学生,他的作品手法多种多样,作品风格多变,色彩华丽,充满色情意味。他经历了洛可可艺术的鼎盛到没落,成为最后一位粉饰洛可可时代的画家。最受杜巴莉夫人关照的画家,擅于在抚媚的人物和华贵的服装上逞其逸笔,在取悦妇女上可谓登峰造极,最拿手的是肖像,大块的厚色、飞舞的笔触与传统手法大相径庭。作品:《秋千》、《爱情之泉》、《维纳斯与马尔斯》、《门栓》、《为情人戴花冠》、《阅读的少女》、《爱之岛》等。成名作《拜祭黄金牛犊的耶罗波安》《爱情之泉》巧妙地运用明暗的变化,以纤细的笔致,描绘出庭院和树林的美,非常精巧。它的纤细的线条,有种类乎病态的魅惑,色彩也淡雅。《秋千》《恋人的花冠》《友情》《告白》《侵入》《门栓》《维纳斯与马尔斯》《为情人戴花冠》《阅读的少女》《少女》《浴女》《爱之岛》五、18世纪英国艺术英国到十八世纪才有独特本国风格的绘画出现,虽然也采用洛可可样式,但不大考虑贵族的需要,无论在风俗画、肖像画或风景画上,都能反映英国现实生活和民族思想感情。绘画艺术的代表人物:霍加斯、雷诺兹、康斯博罗霍加斯(1697~1764),英国著名画家、版画家、讽刺画家和欧洲连环漫画的先驱。吸取洛可可艺术潇洒地运用色彩的一面,善于使用近乎讽刺画的技巧,深刻沉痛地勾划出时代的弊病。他的作品范围极广,从卓越的现实主义肖像画到连环画系列。他的许多作品经常讽刺和嘲笑当时的政治和风俗。后来这种风格被称为“霍加斯风格”。作品:《捕虾女》、《流行婚姻:婚后》。《捕虾女》•描绘一个性情开朗、富有生气的瘦弱的贫家姑娘,打破传统肖像画以表现庄严、高贵气质为主的样式。讽刺破落的贵族强迫他们的继承人同富商女成婚,却因无感情基础而产生的悲剧。代表作《流行婚姻:婚后》雷诺兹(1723~1792),十八世紀英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模仿意大利古典大师的精华,关心高尚的题材,如“史画”,人物尊贵动人,但不重质感。除为人制作肖像画外,对神话景象、古代历史插曲有兴趣。他于1768年创立皇家美术学院,要求艺术家如希腊罗马一样,也能创造出理想的人体,表达崇高的原则和纯洁的美。作品:《尼丽·厄布来恩》、《海尔阁下》。《尼丽·厄布来恩》《海尔阁下》康斯博罗(1727~1788):英国肖像画和风景画家。庚斯勃罗的风格主要是在法国和尼德兰的影响下形成的。绘画表现不落俗套,肤色、质感技巧成熟。在他的肖像画中表现出独具一格的画风;他也常画风景,画中充满牧歌式的情调作品“《安德鲁斯夫妇》、《伯爵夫人玛莉·豪》、《悉登斯夫人像》。《安德鲁斯夫妇》《伯爵夫人玛莉·豪》《悉登斯夫人像》洛可可的艳情艺术1、主宰了18世纪前半期:以上流社会的享乐生活为对象,描绘全裸或半裸的妇女和精美华丽的装饰.2、美化妇女成为压倒一切的艺术风尚:a.一方面不免浮华做作.b.另一方面以法国的轻松优雅使绘画完全摆脱了宗教题材。3、愉快亲切,舒适豪华的场景,在反映现实上向前迈进了一步。布歇在西方美术史上是位有争议的画家。基于对当时封建贵族的腐朽生活和艺术的深恶痛绝,他同时代的启蒙思想家、文艺批评家狄德罗曾极其尖锐地抨击布歇的艺术。他把布歇看成是腐朽的路易十五王朝的宠儿,并且认为他的艺术对社会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他说:“对这个人我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他的作品中趣味、色彩、构图、人物性格、表现力和线描的堕落紧紧伴随着他人品的堕落。你要这位艺术家在画布上表现什么呢?表现他的想象?可是一个成天与最低等的妓女厮混的人又能想象出什么东西来呢?他笔下的牧羊女的韵致是法瓦尔太太在《萝丝与科拉》中的韵致;他的女神的韵致是从黛桑(均是法国名妓、舞女--笔者注)那里借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