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中国古代宗教一、先秦时期的宗教崇拜宗教的起源:原始人类面对险恶的自然环境和无法抗拒的大自然的威力充满了恐惧和惊异,力图去认识解释周围世界,由于其实践范围有限,思维能力低下,只能运用最简单的类比判断,由已知的东西去推想未知的东西,因幻想去解释世界。因为人类自己是有意识的、有意志的,所以推想统治人类的大自然,及自界界的一切也是在意识、有意志的。它们威力无穷,能够随意给人类带来灾难或幸福。人们对此无能为力,只能敬之畏之。因为人们常常产生种种梦境,于是人们认为在人的躯体之外存在灵魂,并进一步推想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有灵魂。灵魂可以长久地离开躯体而存在,从事各种活动,它是不会消亡的。1、自然崇拜:日神崇拜雨神风神雷神云神星辰2、土地崇拜:社主、土地公;山神河川神23、天帝崇拜4、祖先崇拜5、鬼神崇拜6、圣贤崇拜7、图腾崇拜:图腾(toten)为印第安语,意为“他的族类”、“他的亲属”或“他的氏族标志”。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原始氏族的人们在追溯本氏族的来源、冥想自己的祖先时,往往把自己的祖先想像为某种动物或植物,并把这种动物或植物当作图腾加以崇拜。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图腾是一种集体的名称,也是祖先的象征。二、道教1、道教的产生和创建:秦汉时期多方士(神仙家),西汉后期,和东汉儒学谶讳化,神仙家与儒家合流,东汉借鉴佛教的组织形式与教义,模仿创建了道教。老子被推为教主。,道教的教义:《道德经》成为道教主要经典。道教以老子《道德经》为经典,但它从宗教的角度理解和解释老子的“道”,既将它说成是宇宙万物的本胡,同时又是“灵而有性”的“神异之物”。道教信奉的最高3神——“三清尊神”也是“道”的人格化,根据《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道教把它衍化为“洪元”、“混元”、“太初”三个不同的世纪,三清尊神:元始天尊手拿圆珠,角象征洪元;灵宝天尊身抱坎离压廓图,象征混,、道德天尊(老子)手持扇子,象征“太初。道教神还有四御(四位天帝):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光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后土皇地祗。道教的最终目的是得道成仙。道教认为,人们可以通过修炼,使人返本归真,与道合一,就可以成为神仙。因此,长生久视、全性葆真就成为道教的基本教义。至于修炼的方法,丹鼎派和全真教主张通过内修、炼养,就可达到长生久视的目的。而符录派、正一道则认为符录咒语、科仪斋醮可以禳灾求福、祛病延年。具体的修炼方法道教职工有一套道功道术,道功如清静、寡欲、息虑、坐忘、抱朴、养性、存想等。道术如吐纳、导引、服气、胎息、辟谷、神丹、药饵服食,符录斋醮等。4汉顺帝时出现神书《太平清领书》170卷2、道教派别(1)、天师道,由东汉张陵创建,编写了五斗米道貌岸然的仪式和组织。其组织系统称为“治”,官职有祭酒、鬼使等。魏晋时太平道进入上层贵族,东晋葛洪撰《抱朴子》总结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理论,并将神仙方术与儒家三纲五常驻机构结合起来。东晋时,五斗米道内部又出现:上清派和灵宝派(2)太平道:又称黄老道,由钜鹿人张角创建,它奉《太平清领书》为主要教义,后发动黄巾起义而被镇压(3)、北天师道:北魏太武帝时,嵩山道士寇谦之清理道教,清除三张(张陵、张衡、张鲁)伪法,制作乐章、,诵戒新法,专以礼度为首,佐国扶命,代张陵为天师,是为北天师道(4)南天师道,南朝陆修静祖述三张弘衍二葛(葛玄、葛洪),总括上清、5灵宝、三皇各派经典,吸收儒家思想必制度,借鉴佛教仪式,改革五斗米道,遂为南天师道。3、道教的兴盛和发展唐代皇帝尊道教,定三教次序为:道、儒、佛,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道士由宗管理,设立崇玄学,置生徒;唐武宗信任道士赵归真,兴道灭佛。宋王朝倡道,宋太祖赐道士陈抟号为“希夷先生”,修道观;太宗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命司徒为校《道藏》,封庄子为“微妙元道真君”。南宋至明中叶,为道教宗派纷争期:金世宗时,王重阳在北方创立以道教为主,兼融儒学、佛教的全真教。金元之际:刘德仁创立大道教萧抱珍创立太一道元代:全真教因王重阳弟子丘处机见重于成吉思汗而盛极一时,天师道为与全真教争夺政权,而与上清、灵宝净明各派合流,至元代并入以符录为主的正一派。正一派与全真教并立。6明代统治者仍重视道教,明太祖封张正常为下一嗣教真人,命其统率天下所有道教,食二品俸禄。明代历代皇帝与道教关系均很密切,嘉靖皇帝尤佞道,自号“玄都境内外万奢帝君”,亲自打醮,任命道士邵元节、陶仲文担任朝廷重要官职,参与朝政。明中叶以后,道教因统治者的不喜欢而逐渐衰落。4、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一、佛教(一)、佛教及其教义佛教教义主要集中在“四谛”说之中,谛,真实不虚之义,即真理。1、苦谛,意即人世间充满了痛苦,佛教有“四苦”、“五苦”、“八苦”、“十六苦”之说,典型的是八苦:即生苦、病苦、老苦、死苦、忧悲苦、怨憎苦、离别苦、所欲不得苦。总之人一生都与苦相伴。2、集谛,主要是解释人生痛苦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是“五阴聚合说”“三法印”和“十二因缘说”及“业报轮回说”。7(1)五阴聚合:“五阴”又叫“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五类现象,包括了一切精神现象和特质现象。“色”为质碍,凡有质碍的现象都称为色,世界上看得见、摸得着、感触得到的东西都是色,也就是有形的物质世界。“受”,就是主体从客体得到的各种感受。“想”,招待费摄取事物表象,形成概念、语言等的精神活动。“行”,即造作,指思想意识中可以发挥支配作用的目的意志、心理趋向等。“识”,指一切认识活动赖以发生的精神主体,具体是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又叫六根、六贼,因为它们是诱人烦恼的祸根。(2)十二因缘:指由十二个概念构成一个前后相续的因果链条,因以解释人生本质和流转的过程。十二因缘是:无明:即无知,因无知而产生贪痴之类的烦恼心。行:由无明而产生的种种善恶行为。识:前生所造的善恶诸业汇集为托胎8时的心识。名色:托胎以后的身心状态。六入:胎儿的眼、鼻、耳、舌、身、意。触:出胎后与外界对象接触而发生的感知与认识。受:接受外界后的苦乐感受。爱:由苦乐等感受引起的对事物的贪求与欲念。取:由贪贪欲而促使对外物的索取和占有。有:因对物欲的热烈追求而导致的各种业行,它直接种下来生的因果报应。生:由于某种原因来世之生而必然导致的老病与死亡。老死:由来世折生而必然引致老病与死亡。这十二因缘一环紧扣一环,由前一因导致后一果,后一果又变因而再导致后一果,在这十二因缘中,涉及过去、现在将来三世,前两个“无明”和“行”是指过去世二因;中间八个“识、名色、六处、触、受、9爱、取、有是现在世,其中前五个是现在世五果,后三个是现在世因生。最后二个“生”、“老死”是未来世二果。过去一生的行为决定今世一生的行为,今世一生的行为决定未来一世的状况。这就是业报轮回的理论基础。(3)业报轮回说:“业”,即造作,指人一生的必身活动,佛教认为人是生死轮回的、流转无穷的,此生种什么业,来生就有什么果“过去因”生“现在果”,“现在因”生“未来果”,会在来生不同的境界中轮回,众生只要仍未解脱,就必然按照这种因果律而生死轮回,永无尽期。这种业报轮回说,影响很大,往往被人们视为佛教最基本的思想。(3)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是判断佛教学说的三个标准。诸行无常:指世界万有是变化无常的,一切都变动不居,人生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指一切现象皆由因缘和合而成,是暂时的、相对的,没有主宰者。10涅槃寂静:是指脱离生死轮回,进入熄灭一切烦恼、内心寂静的涅槃世界。3、灭谛:就是在懂得了集谛道理的前提下,灭绝一切由业和烦恼产生的苦果,从而超脱生死轮回,达到清凉安住,快乐无苦的“涅槃境界”。“涅槃境界”就是圆寂,是佛教世界的最高理想,涅槃是死,又是新生。4、道谛:就是获得人生解脱,达到“涅槃境界”的途径和方法,其中最根本的是八正道:正见:就是正确理解佛理;正思:正确地思维;正语:不作一切非佛之语;正业:保持清净的身业;正命:符合戒律规定的正当生活;正精进:勤修“涅槃”道法;正定:禅定修持,信念归一;正念:合乎正见的思想。概括这八正道是四个方面:一是修教义;三是修思想;三是修行为;四是禅定修持(精神)。11二、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和流变佛教在两汉之际从西域传入中国,开始在北方民间流行,东汉明帝是为上层贵族所知。它最初依附于黄老道,在当时人们心目中,佛教的教义也有些与老庄道家思想相似。桓帝时,西域不少高僧如安世高、支谶等相继来到洛阳,从事译经和传教事务,佛教影响进上步扩大。最先传入中国的是印度的小乘佛教,然后大约在魏晋时期大乘佛教也传入中中国。魏晋时期,玄学盛行,人们以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经典,提出有无、本末、动静、体用、言意等哲学范畴,论证现象世界的精神性本体——“道”或“无”,展开关于名教与自然的争论,主张名教出于自然。而以般若学说为基本教义的大乘“空宗”,因其主“空”的思想与玄学很相似,所以混在玄学中迅速传播,佛学利用玄学的一些名词术语、概念来阐释其教义,宣传“诸法性空”,认为世俗认识及宇届世界都是因缘和合,假而不实,一句话都是空的,唯有般若(智慧——对世俗的认识的否定,体认永恒真实的“实相”、“真如”等才能达到觉12悟解脱。两晋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佛教在中国发展加快。首先是两晋士大夫因佛教教义的新鲜、玄奥、与老庄思想接近面纷纷学佛,东晋许多文人如谢混、谢灵运等都喜欢佛学,寺院、僧尼剧增。僧侣中北方的佛图澄、道安、鸠摩罗什,南方的慧远等都大量地翻译佛经,特别是慧远,除宣扬空宗外,还宣扬死后转生阿弥陀佛净土的学说,为后世净土宗的建立打下了基础,其所宣扬的“三世报应说”对中国老百姓影响很大。南北朝时期,佛教进一步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由于社会动乱,无论贵族,还是平民信佛者日益增多,僧侣队伍也飞速壮大。南朝历代统治者几乎都信佛,后宫嫔妃、宗室子弟、贵族大家没有几个人不信佛。南朝城乡遍布寺庙招提,各种佛教活动层出不穷,沸沸扬扬。梁武帝三次舍身寺院。同时也出现了以研究某一部分佛典为中心的佛教学派当时主要有涅槃、成实、地论、摄论、楞伽等学派。北朝虽发生过魏太武帝灭佛事件,北周13武帝也灭过佛,但总的来说对佛教还是扶持的,,北方兴佛主要是雕刻佛像,北魏文成帝、孝文帝都花了很我人力物力开凿石窟,雕刻石像,资助佛经的翻译,北方僧侣信佛重在定修。南方士大夫僧侣事佛,则重在对佛学教义的研修和修建寺院。隋唐时期,社会相对安定统一,佛教传播更广泛,出现了宗派:唐代的佛教宗派有:华严宗、法相宗、禅宗、律宗、净土宗、密宗、以及藏传佛教等。佛教宗派的形成,寺院经济是基础,各宗派均以某些大寺院为据点,各有其教规、教义,并与财产经承传相联系而强调佛法世系。五代以后,佛教虽仍在流传,但总的说来呈衰败之势,只有禅宗,因其组织形式——丛林制度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其教义与儒家相融合,又比较简练易修,故一直在流传并发展,在宋代曾达到全盛。其次是净土宗也因其修持的简易面为广大不民百姓所接受,故长盛不衰。三、佛教的主要宗派1、天台宗:由隋朝智顗(yi)创建.,因智14顗常主持天台山而得名。又因以《法华经》为其教义的主要根据,故又称“法华宗”。该派盛于唐代,它以止观学说为教理核心,强调节器“止观并重,定慧双修”(止观:定慧、明净,属禅定和般若)的修养方式,主张“性具善恶”说。认为现实世界和人生千差万别,在于业报结果,讲究“圆融三谛”和“一心三观”,空、假、中三谛,每一谛都有三谛,说空,一切都空,假、中都是空;说假,一切都假,连空和中都是假;说中一切都中,连空和假都中。“一心三观”,是指同一时间内一心观看空假中三种实,即三谛。天台宗的影响很大,唐代传入朝鲜、日本,但它却在中唐以后衰落了。2、三论宗;隋朝吉藏所创。三论即《中论》《十二门论》《百论》。此派以三论为主要经典,故名。因它主张“诸法性空”,因而也称“法性宗”。此宗以“二谛”、“八不中道”为中心。“二谛”即俗谛与真谛。俗谤认为有因果、君臣、父子、忠义之道,真谛认为法最终是空寂。俗谛所说的“有”15是假有,非实有。真谛所说的“空”是假空,非实空,所以二谛不可偏废,应远离“空”,也要远离“有”,而折中于二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