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201110曹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中国现代话剧的高峰曹禺(1910—1996)1933年2回顾:经典的“三十年”•第一讲: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第二讲:第二个十年(1928—1937年6月)•第二讲:第二个十年(1928—1937年6月)3第一讲: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初期白话的“试”和“胡适之体”的意义•郭沫若与《女神》•徐志摩的诗歌创作•鲁迅小说与《阿Q正传》•郁达夫的“自我抒情”小说•冰心散文的“爱”与“美”4第二讲:第二个十年(1928—1937年)•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与《憩园》、《寒夜》•茅盾《子夜》•老舍《骆驼祥子》•沈从文与他的湘西世界•新感觉派小说三家•戴望舒、卞之琳、艾青诗歌鉴赏•一部《雷雨》拯救了中国话剧5第三讲:第三个十年(1937—1947)•国防文学运动•钱钟书与《围城》•张爱玲与《传奇》•《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生命的沉思”与“九叶”诗歌•丁玲与《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暴风骤雨》6第二讲:第二个十年(1928—1937年)•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与《憩园》、《寒夜》•茅盾《子夜》•老舍《骆驼祥子》•沈从文与他的湘西世界•新感觉派小说三家•戴望舒、卞之琳、艾青诗歌鉴赏•一部《雷雨》拯救了中国话剧7一、中国话剧发展四个时期•1.文明戏时期•话剧作为一种西方戏剧形式,是19世纪末由在上海的西方侨民引入中国的。当时并不叫“话剧”,而被称为“新剧”或“文明戏”。•强调现场的宣传作用;•强调演员在表演中的创造性,普遍采用“幕表制”,即不用剧本,只用演出提纲,演出内容由演员即兴发挥。81919年,在“易卜生热”的高潮中,胡适模仿易卜生《玩偶之家》创作的剧本《终身大事》:《终身大事》是新文学史上第一个创作剧本,是现代戏剧告别传统“幕表制”的标志,确立了现代戏剧的新形式。9“这是孩儿的终身大事,孩儿该自己决断,孩儿现在坐了陈先生的汽车去了,暂时告辞了。”10胡适《终身大事》•中国第一部剧本戏剧:独幕话剧•1919年3月发表于《新青年》,原是应朋友之约用英文写成,后译成中文。•剧本:中产家庭的独生女田亚梅为争取婚姻自主而离家出走的故事。•亚梅留学归来,自主选中了多年在一起的朋友陈先生。田太太却求签算命,说命相不合、八字相克,因此反对。•最后亚梅趁父母离屋吃饭,留下字条出走。。。。。。112.“爱美剧”时期•反对商业化,大力提倡非营业性质的“爱美剧”。爱美,是Amateur的译音,意为“业余的”、“非职业的”。•伴随着“爱美剧”出现的“小剧场运动”,以爱美剧的形式进行艺术实验,建立起不同于新剧的话剧体制,其核心就是以“导演制”取代“明星制”。12小剧场运动对剧本创作的重视,产生了陈大悲的《幽兰女士》、洪深的《赵阎王》、熊佛西的《青春的悲哀》、欧阳予倩的《泼妇》等现实题材的尝试之作,培养了郭沫若、田汉、丁西林等一批著名的剧作家。依次为:熊佛西、田汉、欧阳予倩、丁西林、陈大悲、洪深133.左翼戏剧时期•1929年上海艺术剧社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无产阶级戏剧”的口号,标志着中国戏剧运动进入了“左翼戏剧时期”。•左翼戏剧运动以提倡“戏剧的大众化”为特色。144.剧场戏剧时期•“剧场戏剧”(即“大剧场”演出)以职业化和营业性为特点,是中国话剧从业余走向专业的标志,也是中国话剧从幼稚期走向成熟期的标志。•“剧场戏剧”出现的必备条件:•必须是一种艺术;•必须有票房号召力,而成功的关键在于剧本的创作。有好作品!15茅盾“当年海上惊《雷雨》”曹禺的《雷雨》不仅改变了现代话剧的面貌,达到了文学性与舞台性、艺术性与欣赏性的高度统一,而且标志着话剧这种“舶来品”在中国的成熟。16二、曹禺其人17曹禺其人(1910-1996)中国二十世纪最优秀的剧作家之一•1922年入天津南开中学,参加南开新剧团,演出中外剧作,显示了表演才能,并广泛涉猎新文学作品,开始写作小说和新诗。•1928年考入南开大学政治系。•1930年转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广泛接触欧美文学作品,深为古希腊悲剧作家及莎士比亚、契诃夫等人的剧作所吸引;从小陶醉于中国的传统戏剧艺术。•1933年创作了处女作四幕剧《雷雨》震动戏剧界,标志着中国话剧艺术开始走向成熟,几十年来成为最受观众欢迎的话剧之一。18•1935年剧本《日出》获《大公报》文艺奖。•1936年曹禹写了他唯一的涉及农村阶级斗争的剧作《原野》。•抗日战争爆发后,创作《北京人》,并将巴金的小说《家》改编成剧本。•新中国成立后,曹禹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19三、经典剧作的分析一)雷雨命运悲剧201、创作本意主题思想:(1)从阶级层面说,《雷雨》表现了阶级的对立,暴露了资产阶级的罪恶;(2)从家庭层面说,《雷雨》表现了家庭的悲剧、家庭的罪恶;(3)从社会层面说,《雷雨》表现了社会的冷酷;(4)从人生哲学层面说,《雷雨》表现了宇宙的残忍,人类的命运悲剧。•《雷雨》是一种情感的渲泄,是作者寂寞、痛苦之情的抒发,因而,并非预先定下了一个明确的主题。•本意是要表现宇宙的残忍、人间世的冷酷。20岁的年轻曹禺想表达的是什么?21“雷雨”•《雷雨·跋》:•“不是因果,不是报应,而是残忍。”•既不满现实,又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只好用“雷雨”轰击些沉闷。222、结构艺术的范本•戏剧结构:根据题材的特点与主题的需要,按照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组织戏剧冲突与安排戏剧情节的艺术。23“锁闭式”的杰出范例A、时间集中,全部故事发生在24小时之内;B、地点集中,三幕在周家,一幕在鲁家;C、登场人物经过极严格的选择,D、在危机中开头,以现在的情节为主,把过去的情节用回顾的方式——“回溯式”——渐渐透露出来,推动剧情迅速向高潮发展,情节集中紧凑。243、古典主义规则:三一律•周家故事•一天时间•两个场景:•一个故事•同一地点•24小时254、曹禺的西方文化修养与《雷雨》•易卜生戏剧“社会悲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周朴园形象的塑造和作品的主题思想方面。周朴园是《雷雨》的主人公,是剧中各种悲剧的根源。•莎士比亚戏剧“性格悲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蘩漪形象的塑造上。•古希腊戏剧“命运悲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侍萍形象的塑造上。265、性格戏剧《雷雨》•曹禺剧作的成功关键在于他把探索与刻画人的灵魂放在戏剧创造的最核心位置上,塑造出一系列鲜活、复杂的人物。•因此:曹禺戏剧被认为是“性格戏剧”。•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271)周朴园30年前:•追求新思潮,不缺乏现代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影响,无疑是封建伦理的叛逆者。•可以成为新旧交替时期的一代新人,但他最终抛弃爱人,与封建力量和解。•周朴园的懦弱和环境中恶势力的巨大作用。(想想《家》里面的谁?)•周朴园即是加害者也是封建伦理的受害人。2830年后:“一向讨厌女人家的”•抛弃侍萍后,情感生活似乎已经枯涸。•从剧作看,他对繁漪的关心只是出于义务,并非源于夫妻真情,这无疑是在情感上的禁锢、自虐。•从剧作看,周对侍萍的怀念、忏悔、内疚是通过一系列细节表现出来的:爱穿侍萍绣过的衣服,每年四月十八为侍萍过生日,搬家时总会带上侍萍用过的家具,维持侍萍在时的生活习惯等。周经常独自一人长久凝视侍萍的照片,30年来始终如此,应是真情的表露。•你认为:他这是虚伪吗?29为什么要强迫繁漪喝药?•专制、权威意志,确立家庭中权威的命令与服从的秩序。•这对于一个留过学的周朴园来说是多么不可思议,说明什么?30环境、历史对人的约束与渗透•主宰周朴园的传统文化心理与旧式家庭环境如何促成周朴园一步步屈从、皈依于封建伦理规范,致使残忍的封建性质深入其内心,同时付出泯灭个人情感、扭曲原初人格的惨痛代价,使他最终从受害者转变为威权的维护者。312)繁漪•繁漪是曹禺最欣赏的一个角色;•也被研究者认为是《雷雨》中“最为炫目的一道闪电”;•是《雷雨》中戏剧冲突的制造者、推进者。32敢爱敢恨、不计后果•有自己的思想,敢于做出自己的决定,即使是在成为封建婚姻的牺牲品后,也敢于在情欲的大胆释放中重新找回丢失已久、压抑已久的生命力。•她身上原始的野性!•繁漪的悲剧是没有爱情的婚姻的悲剧,是封建婚姻制度的悲剧。•繁漪=追求个性解放的女性形象?还是复仇?333)周萍•在《雷雨》的关系架构里,周萍是最为关键的,他把各种戏剧因素扭结在一起,并且通过他的两次选择的失败,表现出曹禺所说的“宇宙的残忍和冷酷”:•“宇宙正象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逃这黑暗的坑”。34•A、第一次选择:在母爱与性爱的双重欲望作用下做出的,其终止缘于乱伦禁忌带来的内心罪感;•B、第二次选择:想“由一个新的灵感来洗涤自己”,但却真正陷入到乱伦的禁地中去,最终导致完全的崩溃。正是在这个地方,人的抗争被宣布为盲目而无效的挣扎。354)“第九个人物”A、“宇宙”或者命运B、“情热”、生命的蛮力或者人的欲望、追求•在《雷雨》序里,曹禺表示是“一种情感的迫切需要”推动了《雷雨》的写作,酿成了“对宇宙间许多神秘事务的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36“原始的情绪”•“夏天是个烦躁多事的季节,苦热会逼走人的理智。在夏天,炎热高高升起,天空郁结成一块烧红了的铁,人们会时常不由地,要归向原始的野蛮的路,流着血,不是恨就是爱,不是爱就是恨;一切都走向极端,要如电如雷地轰轰地烧一场,中间不容易有一条折衷的路。代表这样的性格是繁漪,是鲁大海,甚至是周萍,而流于相反的性格,遇事希望着妥协、缓冲、敷衍便是周朴园,以至于鲁贵。”37《雷雨》中的“郁热”•蝉鸣、蛙噪、雷声,渲染着苦夏的氛围,暗示?•情绪、心理、性格,以至生命的存在方式38从《雷雨》到《日出》从家庭生活场景推进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39二)日出(1936)“《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者是我的呼喊。在《日出》中,我想求得一线希望,一线光明。我十分深切地感到这个社会没有光明,需要阳光”。40从《雷雨》到《日出》•1、思想主题和艺术结构的调整•2、“个性解放”问题的提出•3、对命运的无望抗争•4、象征主义与表现主义的手法41《日出》是曹禺在《雷雨》取得成功后试图超越自己的一次大胆尝试。421、情节内容的现实主义深刻性•《日出》以抗战前天津的社会为背景,颇有广度和深度地描写了半封建、半殖民地都市社会的罪恶生活。•戏剧结构:横断面!“用多少人生的零碎来阐明一个观念”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43群丑的大舞台——大都市的黑暗糜烂442、《日出》的艺术技巧(1)时间:•黎明、黄昏、午夜、日出(黑暗与光明交错之际)(2)人物:•陈白露:一头可揭露上流社会的腐败,一头可揭示下层社会的苦难。45陈白露的复杂性格及形象意义•大都市中的交际花:•追求奢侈的物质生活;•她精神上又厌恶这种生活;•陈白露悲剧的意义:揭露了金钱物欲世界对人性的异化、扭曲,使一个漂亮聪明的年轻女性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激起人们对金钱社会的憎恶。46•方达生:穿针引线之人,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但书呆子气十足,心有余而力不足,有希望走向光明。•潘月亭:银行经理,腐败堕落。•李石清:银行秘书。阴险毒辣,性格复杂而鲜明。•顾八奶奶:富孀,庸俗愚蠢。•胡四:游手好闲,无耻至极。•翠喜:妓女,心地善良。•小东西:被摧残、被折磨、被损害的小姑娘。47•(3)地点:•陈白露的房间和翠喜的房间,合起来构成了一幅现实社会的真实图景。(4)事件:•破产、倒闭、失业、自杀、寻欢作乐、公债投机等都是当时的常见现象。(5)象征:黑暗与光明交错之际?社会的or她自己的命运?483、又一个结构艺术的范本•1)《雷雨》是属于锁闭式结构。•时间集中、地点集中、剧本巧妙地以明线、暗线交织布局,以幕前情节推动现在的剧情。•2)《日出》则是人像展览式的结构,用的是“横断面的描写”。•问题:老舍的《茶馆》戏剧结构是什么?494、四幕剧情第一幕:黑夜将近的黎明,华丽的休息室。5051•方达生向陈白露求婚:•方的到来勾起了陈对自己“竹君”时代的回忆,开始了陈的内心矛盾线索。她要求方留下来看看,于是,人们也就随着方进入了“天堂”和“地狱”。•随着天堂里的“上等货色”张乔治以及大群形形色色的人物的

1 / 6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