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世界石油及大宗农矿原料贸易地理世界能源结构变化产业革命前,薪炭时代二次产业革命后,煤炭时代20世纪60年代后,石油时代第一节世界石油贸易地理世界石油资源的分布世界石油的两大弧形地带分布中东、北非、中国东部沿海、美国中部及墨西哥湾西部等北半球的中低纬地区海底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北纬30°至南纬10°世界石油资源的分布集中在发展中国家世界石油的生产与消费石油的工业性开发,从1857年普洛那什蒂油田大量采油以来至今已有近150年的历史。20世纪初,沙皇俄国和美国是世界两大产油国。5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西亚石油生产腾飞、前苏联再度崛起,亚太、非洲、墨西哥湾石油迅速开发。世界石油的生产与消费世界石油消费与生产的地理分布不平衡相当突出。经合组织成员国消费的石油约占世界的60%,而它所生产的石油只占世界的30%;美国的石油产量占世界的12%,却消费了世界石油的25%强;而中东地区生产了占世界30%的石油,却只消费了世界石油的不足6%。一般来说,经济发达的工业国家,石油储量少,产量不足,却又需要大量消费石油。世界石油贸易在世界贸易货物构成中,石油的数量占据绝对优势,目前每年在21亿吨左右。20世纪20年代~40年代,世界石油主要是从西半球输往东半球。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石油贸易重心转向中东。70年代后,非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原油出口区。其后,东南亚、英国和挪威都有原油出口,形成了以西亚为中心的多元化的石油出口地域结构。世界石油贸易当今世界需要进口石油的国家与地区约有130多个,而能够不同程度地提供石油出口的国家与地区却不及30个。世界石油贸易的覆盖面虽然很大,但从市场供需大格局看,又具有相对集中的特点。中东、拉美、非洲是世界石油的最主要供应地。世界石油贸易中东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地,其出口总量占世界总量的43.8%。其次为前苏联地区、西非、中南美和北非地区。目前,俄罗斯的产量和出口量仅次于沙特,居世界第二位。世界石油贸易西欧、东亚和北美地区是世界石油进口的主体,合计进口量占世界石油进口贸易量的95%左右。欧洲是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地区,其中以法国、意大利、德国进口量最大。欧洲进口的石油主要来自前苏联和中东地区,其次为北非和西非地区。世界石油贸易美国虽然油产丰富,但因国内消费量大,石油进口一直居世界第一位,石油消费量的一半以上靠进口。美国的石油主要进口来源为其周边国家如中南美地区、加拿大和墨西哥(49.7%),其次为中东地区(24.1%),再次,从西非和欧洲进口(2001年)。美国“政府主导型”战略石油储备制度。世界石油贸易日本、中国和亚洲“四小龙”为主体的亚太地区(包括印度),石油年总进口量达4亿多吨。日本作为世界主要的石油消费国,其99%的原油需要依赖进口,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主要进口来源为中东地区,占日本总进口量的81.2%,其次为亚太地区,占日本总进口量的16.4%。70年代后,日本采取石油进口来源多元化政策,但尚未见明显成效。我国的石油贸易我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拉动石油需求不断提高。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原油进口仅300万吨。1993年我国由石油净出口国变为石油净进口国。1996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2000年原油和成品油进口量达2000万吨左右。2004年进口原油达1.23亿吨,燃料油进口突破3000万吨。进口原油约占世界原油进口总量的5.8%,居第三位,次于美国和日本。据估计,到2020年,我国石油需求量将达到4.7亿吨,能源贸易尤其是进口贸易,将成为未来我国对外贸易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的石油贸易中东地区仍是我国主要的原油进口来源地,进口原油量占进口总量的比例在45%-51%左右。非洲作为我国原油进口第二大来源地区,2004年从该地区进口的原油占进口总量的比例提高到接近30%。我国从亚太地区进口原油约占进口总量的11%。我国的石油贸易2004年我国原油进口量排名前五位的来源国分别为沙特阿拉伯、阿曼、伊朗、安哥拉、俄罗斯,来自这五国的进口量都在1000万吨以上,占当年进口原油总量的60%。我国在哈萨克斯坦、委内瑞拉、苏丹、伊拉克和秘鲁的海外勘探和生产也已经取得了收益。我国至今没有战略石油储备,生产性周转库存量很少。主要国家和地区原油进口占世界原油总进口量的份额20002001200220032004*美国23.324.024.023.723.6日本11.011.110.710.69.8中国3.63.13.64.65.8韩国6.36.15.65.95.6印度3.84.14.34.54.6欧洲32.132.132.231.229.9其他19.919.519.619.520.7合计100100100100100世界煤炭资源分布从18世纪到20世纪60年代,煤炭一直是最重要的能源,有“黑金”之称。在20世纪初,世界能源消费中煤炭占到了95%。目前煤炭在世界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中约占30%,在世界能源中的地位仅次于石油。按目前的消费水平计算,世界石油只够使用40~50年,天然气够使用60多年,而煤炭则够使用将近300年。第二节世界煤炭贸易地理世界煤炭资源分布世界煤炭资源分布不均,北半球多于南半球,东半球多于西半球。北半球的煤炭主要集中在中高纬度地区(北纬30°~70°),而且形成了一个世界最丰富的含煤带。南半球煤炭资源较少,仅占全球地质储量的7.8%,煤炭丰富的国家主要是澳大利亚、南非和博茨瓦纳。世界煤炭生产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煤炭产量在45~50亿吨之间。目前我国是最大的产煤国,年产量约占世界的1/4强。世界主要产煤国还有美国、印度、澳大利亚等。作为国际能源商品,煤炭与石油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石油主要在发展中国家生产;煤炭主要在工业国家生产,且消费区与生产区基本吻合,产出多在生产国国内自销,国际贸易量不大。世界煤炭贸易在70年代以前,世界煤炭贸易量很少。1950年仅6400万吨,60年代初仅1亿吨左右,贸产比仅为4%左右。20世纪90年代前期,世界煤炭年贸易量在3亿~4亿多吨的水平。目前已经达到7亿吨,其中,亚洲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市场;欧洲其次。世界煤炭贸易世界煤炭出口国分布在近20个国家和地区。煤炭的出口贸易具有相对集中性。目前的五大出口国分别是澳大利亚、中国、南非、美国、印度尼西亚,合计煤炭出口量一直占居国际市场的70%以上,其中澳大利亚一国的出口量就占世界出口总量的32%左右。世界煤炭的重要出口国目前还有俄罗斯、哥伦比亚、加拿大、波兰等。世界煤炭贸易世界煤炭的进口国家和地区约有30多个。世界煤炭进口量相对集中,东亚地区和西欧地区是世界煤炭进口的主体,合计进口量占世界煤炭进口贸易量的80%左右。日本是世界最大的煤炭进口国,自70年代以来,煤炭进口量始终保持在占世界总进口量的1/4以上。澳大利亚出口日本的煤炭占澳全部出口量的近一半。日本、澳大利亚双方共同主导着国际煤炭市场。世界煤炭贸易两大区域性的市场亚太市场是世界煤炭贸易第一大市场亚太地区的进口量占世界煤炭贸易总量的一半以上主要供煤国家:澳大利亚、中国等;主要进口国家及地区: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欧美市场为世界煤炭贸易第二大市场,其中美洲煤炭贸易量占世界总量的近1/4主要供煤国家:美国、加拿大等;主要进口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等我国煤炭生产与贸易我国在煤炭生产和消费上都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我国煤炭自给自足,进出口贸易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但从20世纪最后两年开始大幅度增长,到21世纪初已跃居世界煤炭出口第2位。2003年煤炭出口占世界煤炭贸易总量13%,占我国煤炭产量5.6%。我国煤炭生产与贸易我国出口煤在世界煤炭贸易市场中是“举足轻重”。世界煤炭贸易几乎一半的数量就在我国的“门口”进行。煤炭贸易地理上的优势,使我国煤炭出口集中在近距离的市场上。我国每年出口煤炭流向主要集中在亚洲,包括日本、韩国、我国香港地区、我国台湾地区,以及东南亚地区等。世界铁矿石贸易铁矿石是仅次于石油、煤炭的第三位大宗货物,也是交易量最大的非能源类矿产。影响铁矿石生产与贸易的主要因素是世界对钢材消费的需求,而钢铁工业是其他工业发展的基础。1994年世界铁矿石产量为9.7亿吨,2004年,世界铁矿石产量达到12.5亿吨左右。第三节世界铁矿石贸易地理世界铁矿石贸易中国、巴西、澳大利亚、印度、俄罗斯、乌克兰、美国、南非、加拿大和瑞典是目前世界铁矿石的十大生产国,共占世界总产量92%。在世界铁矿石生产国中,我国独占1/4的份额,并多年在世界主要铁矿石生产国中位居第一。我国铁矿石产量在世界各国中增长最快,这与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密不可分。世界铁矿石贸易世界铁矿石贸易中,澳大利亚和巴西这两大出口国长期占据统治地位,两国各占将近30%的世界市场。2002年世界铁矿石国际贸易量约为4.75亿吨。澳大利亚、巴西、印度以及南非等出口国继续主宰着全球铁矿石的贸易。世界铁矿石贸易澳大利亚铁矿石出口量约占世界铁矿石出口总量的1/3强,居第一位,年输出量超过了1.6亿吨。巴西紧随其后位居第二位,铁矿石出口量占世界出口总量近1/3,年输出量也超过了1.6亿吨。再次是印度,出口量占世界铁矿石出口总量的8%。南非铁矿石市场份额占世界的4.4%。世界铁矿石主要出口国还有瑞典、加拿大、毛里塔尼亚、智利和秘鲁,这9个铁矿石出口国的出口量占据世界总量的94%左右。世界铁矿石贸易世界铁矿石进口国主要为亚洲4个国家(地区)和欧洲4个国家,8国(地区)的进口量占世界贸易量的80%左右。日本曾经一直是世界铁矿石最大的进口国,进口量约占世界总进口量的29%。澳大利亚是日本铁矿石的主要供应国。2003年,欧洲15国铁矿石进口总量1.17亿吨。世界铁矿石贸易中国、日本、德国、韩国是世界铁矿石进口国中最大的四个国家,其每年铁矿石进口总量占世界铁矿石进口总量的60%以上。2003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以铁矿石进出口的十大贸易国而论,出口国分散于世界各洲,以南美洲和大洋洲为最重要;而进口国主要集中在东亚地区和西欧地区。2003年各地区铁矿石进口数量(百万吨)2003年各主要地区铁矿石出口数量(百万吨)日本134.03.0%巴西174.55.4%欧洲地区128.42.3%澳大利亚171.09.5%中国121.810.5%印度36.27.7%韩国44.26.5%南非23.813.3%其它地区小计72.64.2%其它地区小计95.5-5.2%进口总计5015.0%出口总计501.05.0%我国铁矿石生产与贸易我国铁矿资源丰而不富,铁矿资源贫矿多、富矿少;铁矿资源分布十分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华北和东北地区。全国铁矿石平均品位33%,低于世界铁矿石平均品位11个百分点。长期以来,我国国产铁矿石生产规模一直保持在2.2亿吨至2.5亿吨。这个数量的铁矿石加上废钢,仅能生产1亿吨钢。2002年我国产钢量就已达1.82亿吨,因此必须进口铁矿石。我国铁矿石生产与贸易我国的铁矿石进口量增长很快,从1990年至1994年进口量增长了2.6倍,从世界第十大铁矿石进口国跃升为第三大进口国。2001年进口铁矿石9239万吨。2002年进口1.12亿吨。2003年进口量仍大幅增长,达到1.48亿吨,一举超越日本、欧盟,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2004年进口铁矿更是达到创纪录的2.08亿吨。被国际上称为“全球吸铁石”。世界谷物产量与贸易1961—2002年世界谷物总产量从8.77亿吨增长到20.29亿吨,年均增值率为2.1%。近几十年来,谷物生产基本保持每隔一两年减产一次的规律,但每次的谷物增长势头要大于下降的势头,基本上未出现人们所担忧的“供给不足”的危机。世界谷物生产的增长速度总体上快于人口增长的速度。世界谷物国际贸易量由1961年的0.79万吨上升至2003年的2.71亿吨,增长了241.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