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瞻课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美国高瞻High/Scope课程的应用与反思概述应用反思陈述内容一、发展源流High/scope早期教育课程模式是与拉瓦特里的EEC课程、德弗里斯的EED课程齐名的三大认知中心的皮亚杰课程模式之一。High/Scope课程又称高瞻课程、海伊斯科普课程,由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韦卡特(Weikart,D.P.)等人1962年创立的,开始是用于美国“开端计划”中“处境不利的特殊儿童摆脱贫苦”的教育方案,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世界各地广泛运用。High/Scope课程被称为皮亚杰式早期教育方案中最重视教师作用的一种。它倡导的主体性教育与全面发展的理论顺应了各国教育改革的方向,在世界上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从时间上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971年以前1971-1979年1979年至今第一阶段:关注为进入小学做好准备的知识和技能对课程内容的看法比较传统,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在前数学、前科学和前阅读等方面制定的有序的计划,鼓励儿童把程序进行学习。高瞻教育研究基金会(High/ScopeEducationResearchFoundation)是一个独立的非营利科研机构。其总部设在美国密歇根州依斯兰提市(Ypsilanti,Michigan),成立于1970年。该基金会致力于将主动学习应用到实际课程中去,开发高瞻课程,进行教育质量评估.开展早期教育项目有效性的相关研究,培训早教教师及管理人员,出版研究成果。他们开发了三种有效的幼儿发展评估工具—婴幼儿观察记录(0-3岁)、幼儿观察记录(3-5岁)以及早期读写技能评估和三种有效教育项目质量评估工具—婴幼儿教育项目质量评估、幼儿教育项目质量评估以及家庭幼儿教育项目质量评估。1971年High/Scope出版了第一本介绍High/Scope课程的著作《认知发展课程》,这是High/Scope课程模式初步形成的标志。第二阶段:强调根据每一个儿童的不同发展水去促进其发展教给幼儿皮亚杰式的技能;(分类、排序、时间和空间关系,从简单到复杂,具体到抽象以及从动作水平到言语水平)将皮亚杰的研究结果看作是课程目标的直接来源,通过提问那些已知答案的问题进行教学。1979年,High/Scope推出第二本著作—玛丽-霍曼、伯纳德·班纳特和韦卡特合著的《活动中的幼儿》,第一次把孩子的主动学习和强调知识建构作为课程的核心思想。课程不再只关注幼儿的认知,也重视幼儿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1995年,周欣和郝和平将《活动中的幼儿》译成中文,并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三阶段:认识到儿童是知识的建构者强调教师通过直接和表征的经验,以适合儿童发展水平的方式帮助儿童增强认知能力;把儿童看成是主动地学习者,认为儿童能在其自己计划、进行和反应的活动中获得较好的学习。全文总结1979年以后,出版了一系列的关High/Scope课程的著作,比如1988年的《早期方案管理者指南》,1989年的《教师思想概述》,1991年的《支持年轻的学习者》,以及1995年的《教育幼儿》。1995年,High/Scope课程以“主动学习”为核心,围绕发展所必须的一系列关键经验,创设学习环境,引发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从而使幼儿学习。其主要的教育目标基本上还是培养幼儿上小学所应具备的认知能力。与上一阶段发生的变化:1.关键经验中增加了“主动学习”;(向建构主义转变)2.具体的目标领域也发生了一些变化;3.考虑了儿童社会情感方面的目标。从只关注处境不利的特殊儿童到全体儿童全体;从以认知为中心,按照既定的认知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到不仅关注认知发展,同时也注重社会性与情感的全面发展;从重视人与物的关系到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皮亚杰的儿童发展理论1.对于人类发展的观点2.对于学习的观点二、理论基础课程的目标:过程取向。由起初的认知到关注认知的发展,再到认知、情感、社会性全面性,58条关键经验,是很泛化的目标,只是一种一般能力,可以说并非是课程的目标,而其中重要的是活动的过程。课程内容:具体的活动。以幼儿的经验学习为主,58条关键经验并不是按照学科知识逻辑推演而来,其要建立在幼儿的经验之上,灵活性的取舍、整合,形成具体的活动。三、教育方法•学习环境•成人角色•评估•每日例行活动的架构(一)学习环境1.空间的组织要有吸引力;兴趣区类型鲜明;空间规划合理;2.兴趣区的建立有弹性;3.材料提供要方便儿童自由取用;数量充足;贴近生活;操作性强。•兴趣区(interestareas)的安排(二)成人角色•为幼儿提供一个心理上安全的环境,有助于幼儿主动学习。因此,在教学时,教室里除了老师外还常有家长或义工的参与。•辅导者、支持者、观察者、引导者。•教师角色:1.支持儿童的主动性、兴趣和发展能力,提供丰富的材料供儿童选择;2.依据关键内容领域安排学习经验,明确要求儿童运用某种方式决定计划和制定目标;3.观察儿童与儿童在他们的发展水平上交往,当儿童扩展学习时,提供脚手架。(通过提问、建议和环境设计,提供活动情境)4.做儿童的伙伴(三)评估•以观察记录的方式为主,每天老师利用午睡的时间交换观察心得与问题,进而继续引导幼儿的方式与内涵。•childobservationrecord(C.O.R)(四)每日例行活动的架构1.计划—工作—回顾时间2.小团体时间3.大团体时间4.户外时间5.转接时间6.点心、午餐与休息时间(四)每日例行活动的架构1.计划—工作—回顾时间•计划:每位幼儿都要思考当天想做的事情,并与老师讨论;•工作:幼儿可以开始一个工作;焦点在于游戏和解决问题;45--55分钟;成人观察与协助;收拾场所;•回顾:一起分享讨论当天的活动2.小团体时间•教师设计的特定活动•每组5--10人3.大团体时间•主要为了建立团体意识;成人与幼儿有共同活动、分享、体验的机会;•如:唱歌、律动、讲故事等4.户外时间•大肌肉活动;•每天1—2次,每次30—40分钟5.转接时间•从某一经验转换到另一阶段的时候,幼儿需要缓冲时间6.点心、午餐与休息时间•很适合幼儿交往的时间幼儿在同一时间内到校与离校半日制非正式的聚集时间计划—工作—回顾时间点心时间大团体时间小团体时间户外时间与放学全日制早餐大团体时间计划—工作—回顾时间小团体时间户外时间午餐阅读与休息时间点心时间户外时间与放学High/Scope每日例行活动表幼儿到校与离校时间不一致半日制早到者参与的小团体时间非正式的聚集时间计划—工作—回顾时间点心时间户外时间大团体时间晚到者参与的小团体时间全日制早餐与自由活动非正式的聚集时间计划—工作—回顾时间户外活动与点心时间小团体时间大团体时间午餐唱歌休息时间点心与户外时间和父母计划—工作—回顾时间High/Scope每日例行活动表1.创造性心象(creativerepresentation)•透过五官认识物体•模仿行动和声音•将模型、图片、照片与实地实物连结•假装游戏•用黏土、积木和其他材料做模型四、教育内容(十大教育内容)2.语言和文学(languageliteracy)•与别人分享对个人有意义的经验•物体、事件与各种关系的叙述•享受语言:听故事书、编故事书•用不同的方式书写:画画、涂鸦•用不同方式阅读:读故事书、符号、表征自己所书写的东西•听写故事3.社会关系(initativeandsocialrelations)•做选择、计划和决定并将之表达出来•解决游戏中所遇到的问题•照顾自己的需要•用语言将感觉表达出来•参与团体例行活动•能敏感察觉到别人的感觉、兴趣与需要•建立与成人和同侪间的关系•创造和经验合作性游戏•处理社会性冲突4.运动(movement)•以不移动位置方式移动•以移动位置方式移动•带着物体移动•以创意方式运动•叙述运动•依指示运动•感受节奏并能将节奏表达出来•依节奏和顺序活动5.音乐(music)•律动•探索与辨认声音•探索歌声•发展旋律•唱歌•玩乐器6.分类(classification)•探索与描述事物的异同和特质•分辨与描述形状•分类与配对•用不同的方式去运用与描述事物•同时注意到一种以上的属性•分辨“一些”与“所有”•描述某些事物所没有的特质7.序列(seriation)•属性的比较(较长、较短、较大、较小)•将一些事物依序排列,叙述其间关系•经由尝试错误,进行两个序列的配对8.数(number)•比较两组事物的数,以决定是“较多”、“较少”还是“一样的”•一对一配对•数物品9.空间(space)•添满与倒空•将事物加以组合或拆开•改变物体的形状与排列•从不同的空间观点与观察人、地方与事物•从不同的空间去经验、描述位置、方向与距离•解释绘画、图片与照片里的空间关系10.时间•根据信号开始和结束一个动作•经验与描述运动的速率•经验与比较间距•预测、记忆、描述时间的顺序

1 / 4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