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知识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生活与哲学模拟试题1、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这句话主要说明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B、认识世界需要智慧C、哲学是从人们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D、改变自然界需要发展人的智力2、钱学森在谈到哲学与十大部门基础科学联系时说,今天既不会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外的科学技术,也不会有科学技术以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说明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3、哲学自产生以来就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A、依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B、依据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C、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D、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二者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4、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需要一个科学理论的指导,从1845年开始,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工人运动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创作活动,先后撰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纲领》、《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等光辉著作。材料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B、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C、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法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D、坚持群众路线5、天文学家成功预测了2009年7月22日近百年来出现的最完美的一次日全食,专家称此次日全食是在1991年至2132年之间发生的日食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这说明A、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B、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D、人们已经认识到了一切规律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诗词、音乐、舞蹈、雕塑、园林等都讲求“意境”。据此回答6、意境不是意和境简单相加,而是意与境和谐,并在此基础上生出“景外之景”、“象外之象”、“韵外之致”。例如王维《雪中芭蕉图》将夏日的芭蕉和雪景画在一起,产生独特的美感。这表明A、艺术创作是意识能动性的集中体现B、艺术创作不需要反映现实生活C、艺术创作不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D、艺术创作纯属人的主观创造7.“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菜根谭》中的这句名言从一个侧面表明A.主观可以决定一切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D.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8、2009年,全球金融海啸还未消退,甲型H1N1流感的阴霾又添新忧。这表明A、一切皆是天意B、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D、人在灾难面前是无能为力的9、2009年12月我国研制出一种新的中药“金花清感”可有效治疗甲型H1N1流感。这种新药效果明显,且治疗费用低廉,仅为“达菲”药费的1/4左右。这说明A、人是这个世界的真正主宰者B、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认识规律,改变规律C、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D、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10、“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诗中所描绘的景色对我们想问题和办事情的哲学启示是①必须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③必须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④以科学理论为根本出发点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11、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12、从1962年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多个国家前后十多次发射了火星探测器。1997年美国“火星探路者”号发回火星表面有远古水痕的照片,2002年美国“奥德赛”号发现火星北极区域可能含有大量“冰冻水”。2008年美国“凤凰”号第一次“触摸和品尝”到火星上的水,这对于多年来以找水为主要思路的火星探测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这表明①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主要标准A、①②④B、②③C、①③④D、②④13、如果人站在月球上,眼睛看见的地球是一个球体,无法分辨出细节;如果用放大2000倍的光学望远镜,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楼房;如果用放大亿倍的纳米扫描显微镜,可以看到泥土里的沙粒。这一事实说明A、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B、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能够推动认识的发展C、实践中的新问题会推动实践的发展D、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扩展14、我国月球探测近期规划共分为“绕”、“落”和“回”三个阶段。目前我国月球探测的所有工作都在围绕“绕”这一目标进行。围绕“绕”这一目标进行科学实验,体现了实践是A、客观的物质性活动B、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C、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D、社会性和历史性的活动15、对于追求和探索真理,古罗马诗人卢克莱修曾说:“站在岸上看船在海上颠簸是一件乐事,站在一座堡垒的窗前看下面的战争和它的种种经过是一件乐事,但是没有一件乐事能与站在真理的高峰目睹下面谷中的错误、漂泊、迷雾和风雨相比拟的了。”这表明①追求和探索真理比占有真理更有意义②追求终极的真理是人生乐事③认识不能停滞,而应该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④认识的最终目的就是获得和占有真理A、③④B、①②C、①③D、①④16、下列诗词中,与“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包含哲理相一致的是A、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17、下列说法中,与“牵一发而动全身”包含同一哲理的是A、勿疏小善,方恢大略B、一着不慎,全盘皆输C、愚者千虑,必有一得D、天下难事,必作于易18、2009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中美两国元首就双方关系交换了意见,认为中美之间还会有波折,还需要更多的磨合,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能够站得高、看得远,中美就可以开创出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新格局。这表明了A、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C、矛盾双方相互依存D、新事物必定取代旧事物19、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是为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这体现了A.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B.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C.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建立新的联系D.世界观观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2009年12月26日,时速世界第一的武广高速铁路正式通车。350公里的时速标志着中国铁路进入“风时代”。据此回答20—22题。20、武广高速正式通车说明了A、铁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事物之间联系的客观性B、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C、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的出现推动认识的发展D、联系的多样性要求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21、从1909年10月2日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正式通车开始,中国进入铁路时代。在此后的100年间,中国铁路从时速30公里一路飙升至350公里。历经六次大提速的中国铁路,从“K”字头到“T”字头,从“Z”字头到“D”字头,屡屡见证中国铁路的“追风”壮举。这主要说明A、只要有量变就会有质变B、质变就是发展C、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D、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22、从清朝顽固派分子初见时骇为“妖物”到如今为“交通之母”,一路高歌猛进的列车缩短了时空距离,延伸了我们的旅途。这主要说明A、新出现的事物总比旧事物优越B、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C、新事物在力量上总是大于旧事物D、发展就是新事物全盘否定旧事物23.2009年9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要更加注重推进结构调整,更加注重加快自主创新,更加注重加强节能环保。党和国家重视创新的辩证法依据是①一切从实际出发②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④辩证的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24、科学家发现“磁场感应超导现象”,打破了以住的认识,这一事实体现的哲理是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②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③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在扩展和加深;④客观存在决定人的意识;A、②④B、①②C、③④D、①③25、我国政府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提倡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即“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而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消费——污染排放”构成。这表明:()A.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B.要遵循事物的客观联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C.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和利用规律D.违背客观规律要受到惩罚某市花费了420万巨资引进了4000颗大树,因“水土不服”已有1000多棵死掉。进城的大树因多年生长在深山中,无论外形还是内部发育都适应了深山生活,进入城市后,空气、土壤、水分等环境的改变,导致一些大树死亡。回答26-27题。26、上述事例告诉我们:()A.必须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的分析,提高实践活动的科学性B.必须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和分析问题C.必须弄清楚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D.必须重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27、在深山能很好生长的大树因为不能适应城市的生存环境而死亡,说明:()A.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死亡的过程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C.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法认识和改变D.运动是事物的根本属性28、专家指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能起到“10+111”的效果。中国与东盟十国的互补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互补性贸易将极大丰富双边市场,贸易和投资都将大幅增长,有利于促进双方的经济社会发展。“10+111”从哲学上启示我们()A.要树立全局观念,寻求最优目标B.部分功能制约着整体功能C.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代替整体的发展D.要注重系统内部的优化趋向29、《伊索寓言》中的一则故事说,一只愚蠢的驴子有一次驮着一袋盐过河,河水浸在盐袋上,盐化了,驴子一下觉得很轻。后来,当为主人驮棉花过河时,它就故意让棉袋往水里浸泡,结果棉花袋越来越重,压得驴子站不起来。这只驴子错就错在①不懂得事物是联系的,孤立地认识问题②把个性当成了共性③把个性与共性对立起来④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待事物,脱离客观实际A.①B.②C.②④D.①③30、每逢羊年,我国婴儿出生率都明显下降,这主要源于“羊年不宜生育”的说法。“羊年不宜生育”的说法()A.体现了一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的联系着B.说明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C.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D.否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31、《孙子兵法》曰:“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制胜者,谓之神。”这段话表明的哲理是()①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是联系的,认识了前者就认识了后者②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③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④事物变化无常,人的认识能力无限A.①②B.②③④C.①④D.②③32、航空界有个关于飞行安全的“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及1000起事故隐患。“海恩法则”启示我们()A.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规律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D.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33、宋楚瑜在答记者问的时候说:“再长的隧道也有出口,再长的黑夜也有天明的时候。两岸血脉相连,只要我们有信心和诚意,两岸关系一定会有光明的未来。”体现的主要哲学观点是()①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

1 / 4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