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阅读复习总结常识1、熟悉教材中古诗词课文的文学常识。2、基本文体常识。(古体诗,近体诗(律诗绝句)。词曲)3、常见题材:边塞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诗,咏史诗,送别诗。4、基本文化常识。(传统节日习俗:元宵节(欧阳修《元日》辛弃疾《元夕》)、清明节(杜牧《清明》苏轼《东栏梨花》)、寒食节苏轼“超然台”、端午节,七夕(杜牧《七夕》),中秋(苏轼《水调歌头》),重阳(杜牧《九日齐山登高》,杜甫《登高》王维《九日忆山东兄弟》),除夕王安石《除夕》)5、文学史中常见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源头:风骚;隐逸之宗:陶渊明;南北朝:玄言诗和山水诗(大小谢);咏史之祖:左思。初唐四杰:王杨卢骆;盛唐双峰:李杜;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王孟;边塞诗派:高岑;五言长城:刘长卿;七绝圣手:王昌龄。新乐府运动:元白;古文运动:韩柳;诗鬼:李贺;小李杜。豪放词派:苏辛;婉约词派:柳永。元曲四大家:郑光祖、关汉卿、白朴、马致远。(一)高考真题(1)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被后人奉为。(2)作者辛弃疾,字幼安,号__。(1分)(3)08年夏:“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出自王安石的__(篇名)。(1分)(二)仿真练习(1)作者白居易,字。与同时代的诗人元稹并称“”,共倡“”。二人诗风被苏轼称为“”。(2)杜牧,字,为(时代)著名诗人。与同时代的(人名)并称为。(3)秦观,字,号,为(时代)词人。文学文化常识请指出下列诗歌所涉及的传统节日与相关习俗。1、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唐]张建树《竞渡歌》2、天上低昂似旧,人间儿女成狂。夜来处处试新妆,却是人间天上。不觉新凉似水,相思两鬓如霜。梦从海底跨枯桑,阅尽银河风浪。——[宋]刘辰翁《西江月新秋写兴》3、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寄杜郎中》4、江边枫落菊花黄,少长登高一望乡。九日陶家虽载酒,三年楚客已沾裳。——[唐]崔国辅《九日》台城曲整整复斜斜,隋旗簇晚沙。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谁怜容足地,却羡井中蛙。体裁是。饮马长城窟行浮舟横大江。讨彼犯荆虏。武将齐贯錍。征人伐金鼓。长戟十万队。幽冀百石弩。发机若雷电。一发连四五。体裁是。夜归鹿门山歌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体裁是。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体裁是。写出下列标题各部分的名称。〔黄钟〕·人月圆·山中书事祝英台令·晚春写出下列诗歌的体裁:指出下列诗歌的题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汉江临眺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慷慨悲壮、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恢弘高远,朦胧渺远,空灵高远,苍凉悲壮;清新明丽,清净幽远,宁静恬淡;冷森幽僻,凄清冷落等。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飞观百余尺,临牖御棂轩,远望周千里,朝夕见平原。(曹植《杂诗》)——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声声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辛弃疾《贺新郎》)——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李贺《李凭箜篌引》)——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苏舜钦《夏意》)——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请指出下列诗句涉及的思想感情生命短暂之愁思念亲人之愁孤独寂寞之愁送别难舍之愁怀才不遇之悲孤芳自赏之节向往自然自由向往田园闲适历史兴亡之慨忧国忧民之愁报效国家之志乐观旷达之怀思念家乡之愁思念友人之愁炼字型单纯分析句中字词1、例题。05秋季:请以李白诗中的“挂(遥看瀑布挂前川)”字为例,加以赏析。(2分)联系全诗,分析字词2、例题:08秋季: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的表达效果。(4分)答案:化动为静,形象地描绘出摇篮瀑布飞泻时的景象。答案:“雪”隐喻了白发(1分)。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1分)。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1分)。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乡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1分)南浦①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注释:①“南浦”,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楚辞·九歌·河泊》:“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故“南浦”象“长亭”一样,成为送别之处的代名词。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看,在诗中指回望,这是一处细节动作描写(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细腻生动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不舍与酸楚(步骤三)。答题方案:(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表现手法例题(1):07秋季:就作品中画线句(“琼珠碎却圆”),联系下片内容,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4分)方案:1、准确概括划线句描写的景物的特点。(选择词语,表达准确)2、准确分析景中体现所表现的思想情感。(情感要具体、准确,避免空泛)(注意:大多数情景和谐一致,情景关系属于情景交融;少数可能情景关系相反,属于反衬,即以乐景衬哀情。注意具体区别,不可一味套用)答案:借景抒情,这是一处细节景物描写,细致地描绘了水花四溅(在荷叶上),水珠圆润晶莹(2分),含蓄地展现了主人公轻快、喜悦的心情(2分)。常见表现手法•比兴、虚实结合、用典、联想、想象•衬托、对比、侧面描写、动静结合、以声衬静•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象征、借物喻人、直接抒情1.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2.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3.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4.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5.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6.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7.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8.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虞美人·听雨(南宋)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以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试从一个角度切入,对这首词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3分)参考角度:形象(人物)、线索(听雨)、对比(老年与青壮年)、情景(借助典型场景表现人物情感。早年的欢乐寓于歌楼罗帐,壮年的失意寓于客舟听雁,老年的无奈寓于任凭空阶滴雨,含蓄深沉,富有韵味)等。答题示范:全词以“听雨”为线索,描写了人生各个阶段不同情境下听雨的不同感受,早年在歌楼中纵情欢乐,壮年在客舟中漂泊失意,老年在僧庐下感伤。含蓄深沉地表达了历尽人生沧桑变迁悲欢离合之后的无奈的悲情。早行(北宋)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近几年高考诗歌题•1.本诗通过一连串的动作刻画来传达思想情感,从这一角度加以赏析。•2.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情感的?•3.赏析“莺啼过落花”中的“过”字的表达效果。•4.结合作品,对作者塑造的“镜湖女”的形象加以赏析。•5.下阕画线句借雨抒怀,生动形象,请加以赏析。•6.全诗是如何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7.本诗是如何抒写临别情感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