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党的十八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论述五、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七)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凝聚各方面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巩固统一战线的思想政治基础,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2•为什么党代会的报告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放到爱国统一战线里面论述?•在中国,民族问题的实质是什么?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央党校政法部孙培军2013.9.154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程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三、坚持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程(一)时代背景:救亡图存、强国富民1、变化社会中的秩序:中国处于变局之中,民族矛盾错综复杂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国的历史文化,秦代以后形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历经2000多年的历史沧桑,整体上保持着统合的趋势。中国是在八国联军的枪炮声中进入二十世纪的。辛亥革命之后,社会动荡,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各种矛盾错综复杂。6民族融合→中华民族各民族融入中华是造就今天中国疆土、历史和文化的基本原因782、内忧外患:中华意识空前强化,中华民族面临深刻危机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的矛盾成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华意识空前强化,“中华民族”的概念出现在20世纪之初,乃应运而生。国名:“中华民国”9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对中国瓜分的同时,怂恿、支持中国的民族分裂势力。以1913年西姆拉会议为标志,“藏独”活动已亮出旗帜,“东突”活动在加紧进行(双泛思想传播),外蒙古宣布独立。还有人从事“匡扶满洲、满蒙独立”活动。103、理论引入: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共产国际(苏联)影响中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为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提供了思想武器。与此同时,共产国际的存在、苏联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和政策,又对中国共产党人处理民族问题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11(二)形成过程:四个时期1、1921—1930年我党在这个时期集中探求的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政治制度,基本主张是实行联邦制、民族自决。121922年7月,党的二大《宣言》中载明:“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蒙古、西藏、回疆三部实行自治,成立民主自治邦;用自由联邦制,统一中国本部、蒙古、西藏、回疆,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民国初年的“联省自治”131928年党的六大通过的《政治决议案》第四部分“中国革命现在阶段的口号”中提出:“统一中国,承认民族自决权”。14主张联邦制、民族自决的原因分析:第一、与当时革命斗争的主要任务和策略有关。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给二野前委的指示中提出:“关于各少数民族的‘自决权’问题,今天不应再去强调,过去在内战时期,我党为了争取少数民族,以反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曾强调过这一口号,这在当时是完全正确的。”第二、与共产国际、苏联模式的影响有关。第三、与党处幼年,经验不足、研究思考不深有关。152、1931—1937年将联邦制、民族自决和自治并提,并已提及经济文化政策。主张逐步变化。1931年《关于中国境内少数民族问题的决议案》规定:“蒙、回、藏、苗、高丽人等,凡是居住中国地域内的,他们有完全自决权:加入或脱离中国苏维埃联邦,或建立自己的自治区域。”江西瑞金16“委托中央临时政府特别注意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少数民族共和国或自治区域内的生产力的发展,文化程度的提高与当地干部的培养与提拔。”17长征(一九三五年十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认识在逐步深化18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实行民族自治,番、回族有自己管理自己的自由!实行民族自决,联合本国的各少数民族一致抗日!19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中提出:“统一中国,承认民族自决权”。1936年8月在同心县城清真大寺召开各界代表大会,正式建立了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大会通过了《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条例》。同心清真大寺第一个县级回民自治县旧址203、1938—1945年在政治上仍提联邦制、民族自决,但已以“自治”为主,并进行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也更加重视少数民族的经济社会权利,还进行了民族方面的理论研究且取得重要成果。1938年9月召开了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指出:“允许蒙、回、藏、苗、瑶、夷、番等各民族与汉族有平等权利,在共同对日原则之下,有自己管理自己事务之权,同时与汉族联合建立统一的国家”。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21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研究取得重要成果1939年毛泽东发表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专门有一节“中华民族”,其中讲到:“我们共有数十种少数民族,中国是一个由多数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22毛泽东主席《沁园春·雪》1936年2月23进行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241942年4月,边区政府划定了定边的四、五区和城关镇的两个自然村为回民自治区。9月,又划定曲子县的三岔镇为回民自治区。以后,边区政府又在伊克昭盟建立了城川蒙民自治区。251945年4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大《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提到一系列中国人民的现实要求中有:“要求改善国内少数民族的待遇,允许各少数民族有民族自治的权利”。但同时也强调了赞成孙中山的民族政策:“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264、1946—1949年不再提联邦、民族自决,并确定用民族区域自治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1946年2月,中共中央针对东蒙自治问题指出:“根据和平建国纲领要求民族平等自治,但不应提独立自决口号。”27王爷庙(今乌兰浩特市)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乌兰夫1906~1988年2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1949年9月7日,周恩来同志在《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的报告中指出:“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但是今天帝国主义又想分裂我们的西藏、台湾甚至新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希望各民族不要听帝国主义者的挑拨。为了这一点,我们国家的名称,叫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不叫联邦……我们虽然不是联邦,但却主张民族区域自治,行使民族自治的权力。”291952年中央批准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1954宪法明确规定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建立民族自治地方1949年9月29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民族自治机关的性质、地位和职权做了明确的规定,确认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和基本政策。30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若干依据1、理论基础马列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主张:平等与联合理论要点:(1)主张建立民主集中制的统一国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8年以共产主义者联盟的名义,为刚刚开始的德国革命提出的纲领,其中第一条就是:“全德国宣布为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共和国。”31(2)主张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决民族问题列宁指出:“民主集中制不仅不排斥地方自治和具有特殊的经济和生活条件、特殊的民族成分等等的区域自治,相反地,它必须要求地方自治,也要求区域自治。”列宁把区域自治“当作具有复杂民族成分和极不相同的地理等等条件的民主国家的一般普遍原则。”32(3)承认各民族都有自决权民族自决权是指各民族有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直到自由分离成立独立国家的权利。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原则,是反对帝国主义的武器和促进各民族自愿联合的手段。33(4)认为联邦制是通向建立统一领导国家的一种过渡形式列宁把联邦共和国看做由君主国向集中制共和国的过渡,看做在一定条件下的“前进一步”。苏联最后采取了联邦制,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也被称作“汽车走错了方向”。342、历史基础天下、大一统:统一多民族国家因俗而治:“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汉朝在今中国新疆地区设立的西域都护府,唐朝在这一地区设立的安西和北庭两大都护府,都只管理军政要务。清朝中央政权针对不同民族地区的特点采取了不同的治理措施:蒙古族地区实行盟旗制度;对西藏则派驻藏大臣,通过册封达赖和班禅两大活佛实行政教合一制度;在新疆维吾尔族最集中的地区实行伯克制度;对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则实行土司制度。主权与治权分离:在实现政治统一的前提下,保持民族地区原有的社会制度和文化形态,对自身事务的治理353、现实(自然)基础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居住着全国近70%的少数民族人口,边疆9个省、自治区居住着全国近60%的少数民族人口。目前全国散居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已超过3000万。36内蒙古共居住有49个民族。人口在100万以上的有汉族、蒙古族;人口在10万以上的有回族和满族;人口在l万以上的有朝鲜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人口在1000以上的有鄂伦春族、壮族、锡伯族、俄罗斯族;人口在1000以下的有藏族、维吾尔族、彝族、布依族等38个民族。374、经济基础经济上不同特点及互补。农业、牧业、现代工业、资源、科技等38395、政治基础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近代以来共同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406、小结其一,有过程和倾向。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党长期探索的结果。这一探索贯穿于我党夺取政权的整个过程中。经历了从联邦制、民族自决联邦制、民族自决和民族区域自治并提最终确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其二,有继承和创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及理论有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更有中国共产党员的理论创新和长期实践。这一制度基于中国国情,植根于中华的土壤。41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一)含义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984年颁布,2001年重新修订)42•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要求,9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了《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修改工作。2001年2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二十次会议通过了新修改的《民族区域自治法》。修改后的《民族区域自治法》共7章74条,总共有39处,不仅增加了7条新的内容,而且在一些方面有了新的突破。比如,明确了民族区域自治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规定了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发展是上级国家机关的职责,扩大了民族自治地方的自主权,要求有关上级国家机关和地方要制定配套的法规和规章,等等。43•2005年2月,我国政府发表了《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全面介绍了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状况。这是我国第一次发表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对于在世界上展现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成功实践具有积极作用。44几组概念辨析•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民族的世界。当今世界,约有3000个民族,分布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绝大多数国家由多民族组成。451、国族(nation)、民族(nationality)、族种(ethnos)、族群(ethnicgroups)、民族国家(nation-state)等“四个认同”: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即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道路认同)46斯大林关于民族的定义斯大林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民族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认真总结、进一步研究和分析,最后写成《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1913)、《民族问题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