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读后感就是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的感想。它必须写出因读而感的内容。“读”是前提,“感”是写作重点。读后感的一般写法:开头:简要介绍所读作品的书名、总的感受。中间:谈感受、感想。联系生活实际中的人、事作比较,谈感想。恰当地引用名人轶事,要真实。结尾:回到所读的作品,概括提升为主题,提出自己努力的方向。读后感写作的三个方面内容:一、读懂原文,提炼内容。一般在读后感的开头都要用少量的文字或者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所读作品的内容。例如:课文的主要内容讲的是小詹姆斯与爸爸出去钓鱼,他们在不允许钓鲈鱼的时间里,掉到了一条大的简直令人难以相信的鲈鱼,经过爸爸的教诲,原先不肯放生鲈鱼的小詹姆斯终于把鲈鱼又放回湖里了。这次钓鱼的经历让小詹姆斯懂得了不论在什么时候,不论有没有人监督,都要遵守规则。因为这是一个道德问题。二、抓住重点,写出感想。在所读文章中,抓住自己的感受最深的地方,集中笔墨、深刻、透彻地写出自己的体会、感想。不用面面俱到。“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要做有真是本领的人。只有兢兢业业地做有益于人民的事,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课文还告诉我们要像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人。做一个心灵美、语言美、品格高尚、知识渊博的人。这种人人民需要,社会需要,祖国更需要。三、联系实际,情感真实。写感想时,要联系自己的实际,充分表达自己的感情,写出内容充实、生动感人的体会。这是读后感的主题部分,要写的详细、具体。读到这儿,我更加敬佩五壮士的大无畏精神,因为他们的自我牺牲是为了祖国、为了集体,是自觉的,是乐观的。可阿是,在实际生活中,我和五壮士相比,真是相差太远了。就拿写作业来说吧,周六、周日我都是先玩,直到周日晚上才赶紧草草地写作业。有时候因为太晚了我就不想;有时候作业没有写完,第二天就向老师撒谎。现在回想起来,感到多么惭愧啊!四、叙议结合,以“感”为主。读后感常用的写法是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可以适当引用原文中自己感触最大、体会最深的章节、句段或任务的语言等,在此基础上写出感想。如果说草房子里的桑桑带给人们较多的是欢声笑语,那么草房子里的陆鹤却饱尝了生活的苦涩和艰辛。因为秃,所以被嘲笑被看不起。他有意捣乱,想赢得尊重,可屡屡失败。最后,再一次演出中,他毛遂自荐,经过苦练,把一个秃子连长演绝了,赢得了掌声一片。陆鹤哭了,我的泪水也禁不住往下淌。泪光里,我知道只有靠实力和汗水,才能证明自己,才能赢得尊重。句段欣赏:•《爱的教育》,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虽然我没有流泪,可是我的心已经承认,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不管多么困难,也要有活下去的意志!”我大声地读出鲁滨逊说的最后一句话,懂得了这本书的真谛。窗外细细的雨,凉爽的风,伴我读完了这本书,我的心中不由得产生一种莫名的感情。《西游记》是我国古代文学百花园中一朵怒放的奇葩。自问世以来来,风靡文坛,广及民间,真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每当我翻开《西游记》时,总有一种不同的心情。此时此刻,我又有了新的领悟,它那曲折的情节中,暗藏着人们可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那就是自由。例文欣赏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我深受感动。(开篇简洁)这篇文章主要记叙了1941年秋,七连六班的五位壮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祁连队主力,把英雄的壮举,不朽的史话-----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敌人引上狼牙山,痛击敌人,最后子弹打光了,五人英勇地跳下悬崖。这篇文章把五位壮士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仇恨,为革命事业勇于牺牲的精神,描写得淋漓尽致。(对原文内容进行了整体概述)俗话说得好:死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五位壮士在万分紧急(恰当引用,也是观点句)此外还有董存瑞,罗盛教……这些壮士在危急时刻,总是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而把死亡的危险留给了自己。他们是多么的勇敢啊!他们是我心中最钦佩的人!(结合历史的经验从书中的人和事联系到与书中相近、相似人和事。)(点明中心,说明感动的原因。)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爸爸是船,妈妈是帆,载着小小的我驶向彼岸,是爱的动力,是爱的决心,是爱的毅力,是爱的自信,才使我到达彼岸,爱是无私的,爱是伟大的,爱是高尚的,爱是崇高的!自从学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我才真正了解到父爱的无私、伟大。文章记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后,一位年轻的父亲不顾各种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在人们认为几乎不存在希望的情况下,执著地从瓦砾堆中营救儿子的动人事迹。没有这种无私而伟大的父爱,谁也不可能坚持这样长时间的,在希望渺茫而危机四伏的情况下进行挖掘,儿子也许便因为人们的放弃而葬身于瓦砾堆中。我读后心潮澎湃。这位父亲为了救自己的儿子,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而儿子为了救同学,让他们先脱离危险。这真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啊!如果这位父亲仅是来到这片废墟绝望的大喊“我的儿子!”那他的儿子和14个同学就只有长眠于地下了;如果人人都能像这对了不起父子那样,成千上万的孩子或许就能得救。也许,我们的爸爸平常对我们的关爱不像妈妈那样无微不至,但我们仍然能时时感到父爱的温暖。记得有一次,语文老师对我们说,班里要进行古诗背诵比赛,让我们把背过的诗打印。其他人都不屑一顾,我却牢记在心,一回到家,就急忙告诉了爸爸,爸爸一听,立刻给我忙活起来。晚上,我甜蜜的进入了梦乡,可谁知爸爸努力抵抗着“睡魔”的干扰,依然给我打印着,生怕我完不成老师交给的任务。第二天,我一起床,发现爸爸的眼睛变成了“熊猫眼”,妈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我,我感动极了。还记得我小时候,只知道让大人给我买自己心爱的玩具、零食,而不顾大人的重重困难,大人们有时也无可奈何,只好给我买。自我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后,我绝不会在像小时候那样做了。也许,爸爸的爱不是生病时的陪伴和呵护;不是考试前的千叮咛万嘱咐;不是睡觉时给我们盖被子的身影。但是,父爱,同样是伟大的。《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使我更加认识到父爱的深厚。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有感读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心中不由一怔,顿生感慨。文章大致讲了“我”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母亲认为精彩极了,父亲却认为糟糕透了。两人争吵起来。在这两种不断的极端断言中,“我”健康成长,最后登上了文学的殿堂。在生活中,不少人只会接受赞美和夸奖,讨厌警示、批评。不错,赞美是人人都爱的,它会令人有种自豪感、成就感。但是,接受过多赞美的人,往往听不进忠言,会骄傲自满,一意孤行,自认为不可一世。这种成就了一点就飘飘然的人,最终会失败。而过多地接受责备,也不好。受责备过多的人,他们会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事事优柔寡断,不敢尝试,生怕自己不行,会把事情做砸。离成功就算只有一步之遥,他们不会昂首向上,而是再三怀疑自己,思量着自己是要还是不要,然后在思量中坐等机会消失。若文中的作者写出的每篇文章他父母都说“糟糕透了”,那他还能继续写作吗?他还能成功吗?所以,赞美和批评都必须有,形成互补,良性循环。我们不能嫌弃批评,也不能依赖赞扬。虽然批评会让你沮丧,但忠言逆耳,你会发现有时也很有用;虽然赞美会让你开心,坚定信心,但太多的赞美会让人安于现状止步不前。很好地接受批评和赞美吧!这样,成功就离我们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