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哲学经典选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经济哲学经典选读导论一、何谓经济哲学●课堂提问●来自国外大学金融专业的声音●“第三只苹果”的乔布斯:开启人类移动智慧的时代1、经济哲学源远流长●经济思想何时开始,经济哲学随之出现。远溯古希腊、罗马以及欧洲中世纪寺院教会的经济思想,我们可以看到,对早期经济思想的解析,离不开哲学家的一般态度和精神。被称为“第一位具有分析头脑的经济学家”亚里士多德,同时也是一位希腊哲学泰斗。在哲学方法论上,他注重“怀疑的方法”,即总是无偏见地对一个重要问题先摆出对立的观点来,再对它们作考察。在他看来,人在实践中,从而在思想中,必须对外物有辨别,有肯定和否定,才能得到确定的意义。在经济分析方面,亚里斯多德正是运用上述分析的逻辑来看待货币的实质和市场交换的艺术。他提出,市场有两种对立的行为,即经济行为和道德行为。作为交换的中介物--货币,有着两种对立的形式和趋势:一方面,货币的作用在取得了所需的货物以满足需要之后就终结了;另一方面,货币又在引导人们趋向无限度的积累欲望,导致市场一系列伦理问题的发生。哈耶克从近代哲学的角度考察了经济理论中个人主义方法的哲学来源,认为,有两种来源值得重视:其一,近代哲学家洛克、休谟的思想;其二,笛卡尔和卢梭的思想。前者在亚当.斯密的著作中,“个人主义首次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后者影响了“19世纪的古典经济学家”的思维方法。2、经济哲学的定义●哲学对经济世界的理性追问。(1)“经济世界”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以经济为取向”的市场行为和活动的总和。二是经济活动的学术思考,即理论经济学。(2)“理性追问”是哲学的本质特征,包括:反思、探究、提问、思考、说明、证明和规定等思维活动。(3)理性追问的三大领域:●关于经济世界的本体论追问。欲望与市场的关系。●关于经济世界是“自然的计划”,还是“历史的计划”的追问。自发的规律与自由的选择的关系。●关于人类的经济行为是否回答历史进步观念的追问。财富增长与社会进步的关系。3、经济哲学重点关注的四大问题●经济学方法论(1)方法与方法论的区别:方法是处理事务的手段与方式;方法论是以方法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体系,主要研究方法建立的原则、方法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使用方法。(2)美国经济学家豪斯曼指出:“有关经济学方法论的问题——包括经济学的目标、确立经济学命题的方法、经济学的概念以及这些概念与自然科学概念的关系等等——都是哲学问题。”●经济学的人学(1)主要涉及人类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本质的思考。经济学首先是人学,人在经济理论中占有最重要、最根本的位置。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强调:经济学应当是研究人的欲望及其满足的科学。(2)市场既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换,更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交换。经济世界的人学解读,实际上要使对“物”的思考转向对“以人为本”的思考。(3)人学:经济的两种含义作为实质性含义的“经济”,它的存在和活动,是人的实践活动的重要物化形式之一,人与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互换,主要是通过人对各种物质需要的满足,来为实现社会发展和进步奠定必要的前提和基础。作为形式含义的“经济”,集中地体现为以发展生产力为主要目的的经济行为和目标。●经济学矛盾范畴的思考矛盾的经济关系范畴彼此对立,又彼此同一,相互渗透,相互转化,这方面的矛盾关系范畴主要有:经济的时间与空间转换、经济学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经济理性与非理性、均衡与非均衡、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信息残缺与对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效率与公平、投入与产出、流量与存量等。●财富相对论财富与幸福感的相对性案例:被评为世界上最幸福国家的不丹。贫穷落后,财富水平很低,1个机场,没有铁路,与现代化世界格格不入,为什么幸福感第一。不丹国民的幸福感从何而来?一是这个国家对国民的保障很好,每个不丹人都有自己的土地和房子,每个人都可以享受11年的免费教育,看病也不要钱。二是相对封闭,国家控制平民不让看电影,与世隔绝,这样一种小国寡民的幸福生活,着实羡慕死很多人。当然现在的不丹也开始发生了变化。自古以来,“幸福”一直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目标,是每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的显现。财富是达到幸福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人生价值、社会进步的尺度,二者是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可是,在当今个人与社会财富不断增长的同时,人们的幸福感却并没有同步增加,甚至呈降低趋势,有时会出现相悖的现象;非正常的财富增长甚至会意味着个人自我价值的丧失,这种失衡现象成为经济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如何正确看待财富与幸福的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幸福观,对于我们把握正确的人生航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期在微信朋友圈盛传的徐才厚临终遗言发人深思:“当一个人生命走到尽头,不能挽救的时候,钱算什么?无休止的追求财富只会让人变得贪婪,变成可怕的恶魔;此时此刻在我的眼里那些所谓的身份、地位、金钱、珠宝、豪宅……就是垃圾一堆!”一位曾经叱咤风云、官居极位的军界大佬,家中金银现金数以吨计,却在最后弥留时刻道出了对追求财富的悔恨。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该如何审视财富与幸福的关系?怎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唯金钱至上观念沉渣泛起的当前社会,需要我们对财富相对论的认识进行深刻的经济哲学反思。二、为什么要读经典1、富有的习惯●托马斯·科里的1份调研报告:177位千万富翁(自力更生类型),他们的“富有习惯”中有13个共性。●“经常阅读”排在第一位。●统计数据显示:88%的富人每天会至少阅读30分钟,大多数人都不会为了娱乐去读书,富人阅读是为了获取知识。●为什么犹太人是世界民族上最富有的民族?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调查:犹太人以64本的年人均阅读量雄踞世界首位。●犹太人对孩子的训导:“金钱装在口袋里,智慧却装在你的脑袋里。”“生命会有终点,读书却永无止境。”犹太人的阅读量大和他们的生活和习惯分不开的。他们把读书看成是一种习惯和美德。●为什么阅读会成为富有的习惯?学习力等于竞争力“书中自有黄金屋”:无用的书生是学以不致用;坐拥金山的天才们多数出自名校。杜克大学教授JonathanWai通过调研发现,美国有44.8%的亿万富翁,85.2%的最具权势男性,55.9%的最具权势女性以及63.7%的达沃斯参与者毕业于名牌学校。2、阅读经典:拯救世界、拯救国家、拯救市场、拯救自己●当今社会三大特征:感觉化、碎片化、幻象化。极易导致:表象、肤浅、主观、任性极易导致:受挫、惧怕、非理性●经典著作有着三大功能(1)经典中有真理的沉淀(2)经典中有规律发展的时间链:“过去—现在—未来”(3)经典中有整体主义精神3、为什么要阅读经济哲学经典著作?●它是深刻反思的经济学有经济规律的思考;有创造财富的术与道的思考;有财富相对论的思考;有从实证走向人文精神的思考;有经济学域外的跨学科的思考;。●它是财经类大学生的良师益友确定专业知识的坐标方位;培养问题意识和批判意识;注重交叉学科的研究视角;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人生观;第一讲经济人与道德人----斯密的《国富论》《道德情操论》选读为什么要回到240年前的《国富论》?●《国富论》影响了240年以来的世界历史进程,市场逻辑带来了:地球被塑形,欲望被激活,资源被优化,效率被提升。可是:社会变为市场丛林,一切价值被还原为交换价值……为什么要回到250多年前斯密的《道德情操论》?●250多年人类历史发展深刻地检验了《道德情操论》,经典思想需要重新提起,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冲突至今没解决。一、斯密(1723~1790)其人•1、从“遗腹子”到“老光棍”1723年6月5日,斯密出生于苏格兰法夫郡的卡柯尔迪。他的父亲是当地海关的审计员,在斯密出世前的几个月就去世了。母亲是大地主的女儿,一直活到90岁。斯密生前丧父,童年体弱多病,又无兄弟姊妹,一生未曾娶妻,同母亲相依为命60年。2、一座城市精神,培育了斯密的终身偏好斯密在卡柯尔迪市市立学校度过中小学时代,接受了启蒙教育。由于对书籍的热爱和惊人的记忆力,他颇受众人关注。尤其是,卡柯尔迪市是英国工场手工业和外贸业极为发达的城市,这对少儿时代斯密的“工业与商业”意识的培育,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3、在两位哲学家的指导下获得哲学教职1737年斯密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被著名的道德哲学家哈奇森看中,在他的引见下,斯密与正在写作《人性论》的英国大哲学家休谟相识并成为朋友。1740年斯密进入牛津大学深造,主攻古典哲学和现代哲学。1748年斯密担任了爱丁堡大学讲师,不久开始讲授经济学课程。1751年被选为格斯达哥大学逻辑学教授,1752年又担任该校的道德哲学教授,直到1764年辞去教职。这是斯密学术思想的形成期。4、67岁:销毁全部手稿,与世长辞1759年斯密出版了《道德情操论》名著,获得学术界极高评价。而后于1768年开始着手著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1776年3月此书出版后引起大众广泛的讨论,影响所及除了英国本地,连欧洲大陆和美洲也为之疯狂,因此世人尊称斯密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1784年斯密出席格拉斯哥大学校长任命仪式,斯密之母于1784年5月去世所以迟未上任;直到1787年才担任校长职位至1789年。斯密在去世前将自己的手稿全数销毁,于1790年7月17日与世长辞,享年67岁。二、斯密撰写两部名著的历史背景1、“市场社会”的出现(1)变革的力量强大的变革力量在欧洲封建主义内部起作用,有助于逐渐引入市场社会的结构。这些力量主要包括:●行商(travelingmerchants)的出现。配枪的,又不是军人的商业小分队,来自世界各地探险和集市贸易,将不同商品带到中世纪欧洲的乡间道路,把贸易、货币和获取精神(acquisitivespirit)引入封建精神。●城市化过程:经济活动的一种来源,以贸易为主导的新的权力中心。●比从前的天主教更加同情商业活动的新教思想的出现。●庄园系统内部的税费货币化。●探险时代及其给欧洲带来黄金的刺激。●基于商业的统一化民族国家的兴起。(2)经济生活这些力量导致经济生活开始从社会生活中分离出来。生产和分配过程,不再模糊地混合在宗教、社会和政治的盛行习俗及惯例中,而是形成它们自己截然不同的生活领域。(3)社会阶层的深刻转型上述变化直接带来:农民—农奴不再受土地的束缚,而是变成自由流动的劳动者;行会雇主不再受行会的约束,而是变成独立的企业家;土地的领主变成地主(现代意义上)。这种转型是一个充满暴力的过程。特别是在圈地运动的情况下。(4)生产要素出现了自由劳动者、资本家和地主,他们都在市场上出售其服务以换取土地、资本和劳动,这时便有可能讨论“生产要素”。这个词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实物范畴,土地、劳动和资本作为生产过程中可区分的要素;二是指一种社会关系,劳动者、地主与资本家作为不同的集团或阶级之间的关系。(5)财富观念的改变资本主义的出现,改变了财富观念,从炫耀和威望的对象转变为必须拿到市场出售的商品。社会各阶层都出现了利润动机,这不是作为一种获取性的动力,而是作为一种普遍深入的必要性。(6)新的经济社会出现了新的研究兴趣:市场社会的机制斯密本来是一位哲学家,他把有力而又广泛的探索,转向了对“完全自由”社会(自由签约主体的社会)的理解。在《国富论》中,斯密描述了这种社会的两种属性:一是增长趋势。通过劳动分工的细化,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二是市场机制。在这种机制中,竞争起着关键性作用。根据商品需求变化来改变相应的商品生产。2、《国富论》的主题叙事(1)回顾经济学的历史,虽然两百多年经济学著作汗牛充栋,学派林立,但理论经济学不外两大门派:一是以斯密为鼻祖的市场经济学;二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奠定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石。(2)《国富论》是探讨和开辟金钱动机的社会制度框架的经济哲学著作。宏大叙事、“市场交换”的自由哲学、经济增长的动力论等。其中重点讲述了:劳动分工、货币起源和使用、商品价格、劳动工资、资本利润和土地地租等内容。(3)斯密不是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坎蒂隆、魁奈和杜尔哥更有资格享有那个荣誉。但是他们只是对一门科学的彩排。《国富论》是第一部完整规模的全面的经济学专论。包含生产和消费理论的坚实的核心,随后是根据这些抽象原理对过去

1 / 8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