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人文科新界喇沙中學的經驗新界喇沙中學2006年5月6日學校資料地點:新界上水金錢村宗教:天主教開校:1965年收生:男生(中一至中五)男女生(中六至中七)男女校(2007開始)開科年份1998:中六通識教育科(文科)2000:中一通識教育科(校本課程)2004:中四綜合人文科2005:中六通識教育科(理科)開科考慮及決定2002-2003年:中四文理共同選修科班別4A、4B4C、4D必修科物理經濟化學地理生物中史選修科(6選1)附加數、會計、文學、商業、視覺藝術、電資需要改變原因:會計科成績不理想,且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大,須另覓新科。開設新科的考慮2004年2月:教務委員會成立一個「科目檢討小組」,由6位科主任組成(文理各半),希望檢討現有選修科及尋找新的選修科。選科準則:符合學生的興趣及能力。銜接中六課程。*小組召開了7次會議,期間諮詢學生及老師的意見,提出了若干科作選擇。小組在教務委員會匯報。考慮6科後,最後決定開設《綜合人文科》。因為:「學習內容生活化,20%為校內評估。」「考試形式似通識,可用以銜接高考通識。」「本校已有相關受訓老師。」「學生應可應付該科目的要求。」「教統局方面亦為學校提供相關的教學資源。」「遲早也會成為學生的選修科。」(引自「總結報告」,p.4)*另外,有老師願意嘗試亦是十分重要的考慮因素。開設新科的考慮(續)校方與家長的支持1.校方一向尊重教師的專業判斷,尤其是教務委員會通過的議決。2.學生成績水平不高,引入新嘗試較易。3.家長與學校關係不俗,信任學校的判斷。作為選修科的定位學生喜愛「說話」、思考、學科成績不佳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對自己的認識及人際關係。多元化選擇:選修科(6選1)附加數(理)文學(文)綜合人文(社科)商業(商)視覺藝術(藝術)電資(科技)銜接考慮(中六/中七):通識教育科(人際/科技/香港)(中一/中二):通識教育科(校本課程)(個人成長/傳媒教育/香港情/文明與人禍)(中四/中五)綜合人文科學與教的預備:教材來源:教統局的資料時事新聞電視節目書藉雜誌網上資源整理一套「基本」教材冊,以作更新。伺服器內設共用教材庫共同備課節(同級備課)-檢討課堂-預備教材-討論教學方法-交流資源-預備評核工具-調較評分準則學與教的預備:備課學與教的進程:檢視互相觀課、課後分享實習學生觀課學生問卷評估-分班評改-樣本討論-檢視評分團隊文化團隊精神:「並肩作戰」領導風格:信任、包容溝通模式:系統與機動、平等、無壓力專業發展校內的互相學習:觀課、共同備課校外的各自修行:研討會、進修課程(交流獲益)反思不足之處:1.教學資源的整理,分類與儲存。2.組員的分享機會3.教學系統的建立(scaffolding)未來發展1.整理資源庫2.整理筆記框架3.加強觀課及課堂研究(lessonstudy)4.發展分題分工教學5.邀請其他老師任教多謝各位!